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红枝蒲桃(Syzygium rehderianum)、海南红豆(Ormosia pinnata)、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和木荷(Schima superba) 4种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典型树种为研究对象, 采用红外-箱式增温的方法, 研究4个树种叶片气孔性状(表征气孔调节能力)、叶片解剖结构(表征叶片组织调节能力)和光合特征(表征养分维持能力)对增温的响应情况, 比较不同树种在增温背景下的生理生态适应能力, 为预测该地区森林植物在全球变暖情形下的生长变化趋势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 增温后, 红枝蒲桃叶片海绵组织厚度减小, 且光合氮利用效率(PNUE)和光合磷利用效率(PPUE)降低; 海南红豆气孔导度增大、气孔密度减小以及叶片厚度和栅栏组织厚度减小, 同时光合速率、PNUEPPUE升高; 红锥气孔大小缩小, 但光合速率不变; 木荷气孔增大而密度减小, 栅栏组织厚度减小, 光合速率、PNUEPPUE降低。综上所述, 红枝蒲桃、海南红豆和木荷能够通过降低叶片厚度来适应高温环境, 不同物种的气孔调节、养分维持、光合速率和光合养分利用效率对增温的响应存在差异。增温有利于固氮植物海南红豆的生长, 但不利于传统优势树种木荷和红枝蒲桃的生长。因此, 在未来气候变暖的情况下, 固氮植物海南红豆由于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在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可能会取代木荷和红枝蒲桃等成为新的优势树种。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未来全球变暖对南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物种组成的影响,在广东鼎湖山采用沿海拔梯度垂直移位的方法,研究了模拟增温对木荷(Schima superba)、红枝蒲桃(Syzygium rehderianum)、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和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等4种优势树种的生物量分配模式和养分(氮和磷)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温使大气平均温度增加(1.28±0.60)℃,土壤平均温度增加(1.04±0.30)℃;6 a长期增温使木荷和马尾松的树高增长率分别显著提高83.0%和52.1%,基径增长率分别显著提高37.1%和76.9%,二者的茎质比都显著增加,根质比、叶质比和根冠比都显著降低,养分积累量分别显著增加100.3%和185.7%;但增温对红枝蒲桃和红锥的树高、基径、生物量分配模式和养分积累无显著影响。因此,6 a增温对4种优势树种生物量分配模式和养分积累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种间差异,木荷和马尾松由于生物量和养分积累量较高,所以在长期增温条件下可能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这种差异可能会对我国南亚热带混交林中的群落结构和功能带来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3.
李晓丽  徐满厚  孟万忠  刘琦  刘敏 《生态学报》2020,40(19):6885-6896
高山草甸作为一种发育在高山林线以上位置的植被类型,高大的海拔促使其对气候变暖响应敏感而迅速,其群落结构在气候变暖影响下发生着显著变化。然而,现在的研究大都集中在诸如极地、青藏高原等高纬度、高海拔地区,对于中低纬度、低海拔地区分布的亚高山草甸研究就显得不足。因此,为了揭示中纬度、低海拔地区亚高山草甸群落结构在气候变暖背景下的动态变化规律,以山西云顶山亚高山草甸为研究对象,设置小幅度增温(OTC1)和大幅度增温(OTC2)两种模拟增温实验样地,调查草甸空气-土壤水热因子及植被群落结构特征,探究增温对亚高山草甸水热因子及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OTC1和OTC2处理下,草甸空气呈现暖干化,其中空气温度分别增加3.57℃和和5.04℃(P<0.05),空气湿度分别减小7.36%和5.23%(P<0.05);草甸土壤趋向暖湿化,其中土壤温度分别减小0.05℃和增加0.26℃(P<0.05),土壤水分分别减小0.2%和增加0.62%(P>0.05)。(2)增温对草甸物种多样性产生一定负面影响,但Richness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指数在不同处理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表明物种多样性对增温响应不敏感。(3)增温促进草甸群落中禾草类植物生长,抑制杂草类植物生长,且随增温幅度变大,群落中不同植物功能型由杂草类向禾草类转化。(4)RDA排序和相关分析表明,空气、浅层土壤温度促进禾草生长,抑制杂草生长;深层土壤温度抑制莎草生长;浅层土壤水分促进禾草生长。因此,增温改变了云顶山亚高山草甸的水热因子状况,导致草甸群落结构发生改变,使之向禾草类植物进行演替。  相似文献   

4.
刘立斌  钟巧连  倪健 《生态学报》2019,39(22):8606-8614
选取贵州高原型喀斯特次生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为对象,对其生态系统各组分碳(C)、氮(N)、磷(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全面估算了其生态系统C、N、P储量。结果表明,N、P含量在各树种和各器官(干、皮、枝、叶)之间表现出较大的变异,而C含量在各树种和各器官之间变异较小。C/N和C/P表现为叶片最高,树干(乔木)/枝干(灌木)最低,N/P在各器官间差异不显著(P > 0.05)。凋落物和木质残体的N/P显著(P < 0.01)高于植物活体。土壤C、N、P含量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最表层(0-10 cm)土壤的C、N、P含量及N/P显著(P < 0.05)高于深层土壤;C/N和C/P在各土层间差异不显著(P > 0.05)。高原型喀斯特次生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生态系统C、N、P储量分别为172.42 Mg/hm2、5.24 Mg/hm2和1.19 Mg/hm2。大部分森林C(54.69%)、N(84.46%)、P(97.26%)存储于土壤中。与非喀斯特森林相比,喀斯特森林植物叶片N、P含量低,土壤C含量高,生态系统C、N、P储量低。  相似文献   

5.
赵睿  卜红梅  宋献方 《生态学报》2021,41(6):2439-2450
在再生水补水河道内,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受高氮再生水的长期影响,具有独特的碳(C)、氮(N)化学计量特征。为查明芦苇C、N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对高氮环境的响应,在芦苇生长季节(5、7、9月份),分析了再生水补水的潮白河顺义段内河水、土壤及芦苇各器官(根、茎和叶)中C、N含量及碳氮比(C/N)。结果表明:河水中C、N含量和C/N比分别在22.20-37.25 mg/L、2.24-11.20 mg/L和3.33-9.92之间。土壤中C、N含量和C/N比的范围为5.69-35.17、0.28-2.63、8.77-25.39。在整个生长季节的所有采样点内,芦苇根、茎和叶中C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170.84±63.56)、(369.02±39.12)、(431.80±96.70) mg/g;N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8.20±3.96)、(14.11±6.22)和(30.73±8.66) mg/g;C/N比的平均值分别为23.89±12.84、32.65±18.48、15.21±5.60。方差分析表明,芦苇各器官中C、N计量特征具有显著的季节性差异(P<0.05),这主要与芦苇在生长过程中的生理作用有关。环境中C、N计量特征具有显著的空间差异(P<0.05),受环境变量的影响,芦苇叶中N含量和C/N比从上游到下游显著降低(P<0.05)。逐步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土壤和河水中的C、N含量能够解释芦苇叶中71.0%的变量(P<0.05);土壤中C、N含量和河水中N含量能够解释芦苇叶C/N比82.6%的变量(P<0.05)。相关分析指出,河水中N含量与土壤中N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说明土壤受到高氮再生水的影响而具有较强的供N能力。高氮环境下,芦苇叶中N含量较高;相较于芦苇茎和叶,根中C含量较小。研究证明在再生水补水河道中,芦苇对环境中的N有良好的吸收能力,其C、N计量特征对高氮环境表现出明显的响应。  相似文献   

6.
邹顺  周国逸  张倩媚  孟泽  褚国伟  徐姗  夏艳菊 《生态学报》2019,39(17):6362-6371
季风常绿阔叶林是我国南亚热带地区的地带性植被,有研究表明过去23年其群落结构和物种组成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对群落种间关系的动态变化还缺乏了解。该研究利用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1 hm2监测样地7次群落调查数据,采用方差比率和Spearman秩相关分析的方法,对1992-2015年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群落种间关系的长期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1992年到2015年,群落方差比率都显著(P < 0.05)大于1,但方差比率总体呈显著下降趋势(R2=0.93,P < 0.001),显著正联结种对数显著减少,显著负联结种对数显著增多,群落正联结关系减弱;群落各垂直层次内和垂直层次之间显著正联结种对数呈显著下降趋势(P < 0.001),种间的正关联关系减弱;香楠(Aidia canthioides)、红枝蒲桃(Syzygium rehderianum)、光叶红豆(Ormosia glaberrima)等树种能够和大多数物种长时间稳定共存,在季风常绿阔叶林群落结构中可能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可以作为华南地区生态恢复、林业种植的搭配树种。总的来说,1992-2015年,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群落种间正联结关系减弱,负联结关系增强,导致群落种间关联愈加松散,群落稳定性下降。  相似文献   

7.
 CO2浓度升高与氮沉降增加对陆地生态系统的耦合作用已成为全球变化的研究热点。应用大型开顶箱(OTC)人工控制手段研究了人工生态系统在1)高CO2(700±20 μmol·mol–1)+高氮沉降(100 kg N·hm–2·a–1)(CN); 2)高CO2(700±20 μmol·mol–1)+背景氮沉降(C+); 3)高氮沉降(100 kg N· hm–2·a–1)+背景CO2(N+); 4)背景CO2+背景氮沉降处理(CK) 4种处理条件下荷木 (Schima superba)、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海南红豆(Ormosia pinnata)、肖蒲桃(Acmena acuminatissima)、红鳞蒲桃(Syzygium hancei)等主要南亚热带森林植物的生物量积累模式及其分配格局。连续近3年的实验结果表明: 不同处理条件下, 各参试植物生物量积累具有不同的响应特征, N+处理显著促进荷木、肖蒲桃及红鳞蒲桃生物量的积累; C+处理显著促进肖蒲桃、海南红豆生物量的积累; CN处理显著促进除红锥外其他物种生物量的积累, 并且具有两者单独处理的叠加效应。不同处理改变物种生物量的分配模式, N+处理降低植物的根冠比, 促进地上部分生物量的积累; C+处理增加红锥和红鳞蒲桃地下部分生物量的分配, 却促进荷木和海南红豆地上部分的积累; CN处理仅促进红磷蒲桃地下部分的积累。群落生物量的积累与分配格局取决于优势物种的生物量及其分配格局在群落中所占的权重。  相似文献   

8.
光照和氮磷供应比对木荷生长及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静  虞木奎  成向荣  汪成  邹汉鲁 《生态学报》2021,41(6):2140-2150
光照和养分限制是影响林下植物生长和更新的关键影响因素,以亚热带主要常绿树种木荷(Schima superba)实生幼苗为试验对象,研究了不同光照(全光照、遮阴即45%全光照)和N、P供应比例(5,15,45)对幼苗生长和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遮阴不仅严重抑制了木荷各器官和单株生物量积累,更加剧了P限制。尽管N、P添加对木荷生长没有显著促进作用,但N、P供应比例为5时的性状组合更有利于木荷后期生长,但高N、P供应比例可能导致P限制。(2)遮阴下叶N、P含量显著增加,但叶C/N和C/P比显著降低;不同光照处理组中各器官及总N含量均随N、P供应比例增大而显著增加,而C/N比逐渐降低;P的分配格局发生改变,全光照组各器官P含量为茎 > 叶 > 根,遮阴组各器官P含量为根 > 茎 > 叶。(3)随N、P供应比例增加或光照强度降低,木荷均趋向降低根冠比和根质比、增加叶质比或茎质比。(4)木荷生物量与各器官N、P含量、叶质比呈极显著负相关,而与C/N和C/P比及根冠比、茎质比、根质比呈极显著正相关。光强和N、P比例变化均显著影响了木荷幼苗的养分利用特征,因而木荷作为伴生树种优化林分环境对其早期生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了揭示退化高寒草甸逆向转变的驱动因子,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究了黄河源不同修复措施(施有机肥F、免耕补播N、施有机肥+免耕补播FN)处理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特征、土壤理化性质和两者相关性的变化规律,阐明不同修复措施对黄河源退化高寒草甸植物群落与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免耕补播显著增加草甸物种丰富度指数(P<0.05);施有机肥+免耕补播显著增加草甸植物盖度、总生物量、Shannon 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s均匀度指数(P<0.05)。不同人工修复后草甸植物功能群地上、地下生物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除豆科)。和对照相比,莎草科,杂类草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含量在N、FN处理分别降低83.04%、73.86%、30.43%、92.37%和96.51%、84.09%、85.68%、95.36%;禾本科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含量在F、N和FN处理分别增加7.29%、23.45%、17.93%和6.04%、4.03%、10.52%;豆科地上生物量含量基本保持不变,地下生物量含量在F、N和FN处理分别降低24.43%、82.19%和42.61%。F显著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P=0.033);N显著降低土壤NO3--N含量(P=0.009);FN显著降低土壤pH和增加土壤速效磷含量(P=0.024);F和FN显著增加土壤含水量(P=0.000),N则显著降低土壤含水量(P=0.000);F显著降低土壤容重(P=0.018)。相关性分析表明植物Shannon Wiener多样性和Pielous均匀度与土壤速效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37;P=0.033),土壤有机碳和含水量与总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P=0.027;P=0.032),pH与盖度呈显著负相关(P=0.049)。冗余度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含水量显著影响了植物群落结构特征,解释率分别为30.3%和19.7%。研究结果表明,因地制宜进行退化高寒草甸施有机肥+免耕补播修复措施,能够明显提高草地生产力,改善草甸植物群落及其土壤养分和水分环境。  相似文献   

10.
吴一博  金光泽 《生态学报》2021,41(24):9796-9804
氮(N)、磷(P)是植物生长发育重要的限制元素,N、P以及N、P间的关系是化学计量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植物不同器官对N、P的需求存在差异,因此N、P的分配与权衡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为了探究阔叶红松(Pinus koraiensis)林不同演替阶段主要灌木器官的N、P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分配格局,了解灌木的养分限制因子及其分配策略,在黑龙江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阔叶红松林四个演替阶段——白桦(Betula platyphylla)次生林、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和阔叶红松林内,选取主要灌木种,分析了叶片、枝条、茎干和根的N、P化学计量特征以及异速生长关系。结果发现:灌木不同器官之间的N、P含量差异显著,其中叶的N、P含量均为最高,茎干的N、P含量均为最低。所有器官中,叶的N : P最高,为7.59;根的N : P最低,为5.47。灌木叶、茎干、根之间的N : P存在显著差异,而茎干、根与枝条之间的N : P没有显著差异。阔叶红松林不同演替阶段对灌木同一器官N、P化学计量的影响不同,灌木叶片的N含量在不同演替中具有显著差异,其他器官的差异不显著;不同演替阶段灌木器官的P含量均无显著差异。在不同演替阶段中各器官的N : P均小于14,说明N元素是阔叶红松林各演替阶段灌木生长的限制因子,而P对灌木的生长没有起到限制作用。研究表明在不同演替阶段中,N、P的异速生长关系普遍存在于灌木器官中,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整体上各器官之间的斜率没有显著差异,说明灌木采取保守分配策略,以此来适应环境和满足自身生长发育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全球增温对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产生了重要影响,而生物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Biogenic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BVOCs)是生态系统中生物合成的重要次生碳代谢产物。作为BVOCs的主要组成成分,单萜烯(Monoterpenes,MTs)合成与释放在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中有重要作用。以南亚热带常见树种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 Hook)和木荷(Schima superba Gardn.et Champ)2年生盆栽苗木为对象,设置未增温、电热线增温和红外辐射器增温3个处理,分析不同增温方式对植物MTs通量、光合作用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杉木MTs通量显著高于木荷,分别为4027.634-16239.608 pmol m-2 s-1、49.228-130.512 pmol m-2 s-1。电热线增温导致杉木MTs通量增加约2倍,以柠檬烯和γ-松油烯为主,分别占73.3%和15.1%;红外辐射器增温处理下杉木MTs通量下降52.6%,以柠檬烯和α-松油烯为主,分别占71.3%和18.9%。不同处理间杉木气孔导度的变化趋势与其MTs通量结果类似,增温可能主要通过影响植物气孔导度从而影响MTs释放。增温处理后木荷净光合速率增加,其中电热线增温处理效果更显著(9.890 μmol CO2 m-2 s-1),且不同处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因此,在进行全球增温模拟研究时需考虑增温方式差异,建议尽量设置多种增温方式,以便更全面反映增温的生态效应,为全球增温模型提供更可靠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2.
潘萍  赵芳  欧阳勋志  臧颢  宁金魁  国瑞 《生态学报》2018,38(11):3988-3997
以飞播马尾松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典型样地调查和样品测定,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和冗余分析(RDA)方法分析芒萁类和禾草类两种林下植被类型土壤碳、氮特征及其与凋落物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土壤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可溶性有机碳、全氮、速效氮、微生物量氮和可溶性有机氮含量在0-10、10-20 cm土层均表现为禾草类显著高于芒萁类(P < 0.05),而在20-40、40-80 cm土层两种植被类型碳氮指标的大小未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规律,且差异不显著(P > 0.05)。(2)两种植被类型凋落物半分解和未分解层的C含量及C/N值均表现为芒萁类显著高于禾草类(P < 0.05),而N含量则表现为禾草类显著高于芒萁类(P < 0.05);同一植被类型的未分解层C含量及C/N值均显著大于半分解层,N含量则半分解层显著大于未分解层(P < 0.05)。(3)0-10 cm土层两种类型凋落物C/N值和C含量均与土壤碳氮各指标呈显著负相关(P < 0.05),N含量与土壤碳氮各指标的相关性不显著(P > 0.05);10-20 cm土层,芒萁类的半分解层C/N值与土壤碳氮各指标存在显著相关性(P < 0.05),禾草类的凋落物C含量与土壤碳氮各指标也存在显著相关性(P < 0.01)。林下植被凋落物C/N值越小,其分解速率越快,有利于土壤养分的积累,禾草类凋落物C/N值低于芒萁类是导致其土壤碳氮指标高于芒萁类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化感作用是影响人工混交林种间关系的重要因素之一。已有研究表明:喜树南方红豆杉混交对喜树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并从混交改善混交林地微气候角度解释了这种促进作用,但未从种间化感作用角度探讨这种作用。为了探究南方红豆杉是否对喜树具有潜在的化感促进作用,从而更全面了解喜树南方红豆杉混交林种间关系,考察了不同浓度(25、50 g/L和100 g/L)的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mairei)鲜叶、凋落叶、枝和根水浸提液对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南方红豆杉凋落叶浸提液对喜树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无显著影响(P>0.05),而鲜叶、枝和根浸提液对喜树发芽和幼苗生长均具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P<0.05),且作用强度大体与浓度呈正相关;(2)100 g/L的南方红豆杉鲜叶、枝和根浸提液浸泡的喜树种子,其发芽率比对照组分别提高8.1%、14.9%和25.6%;(3)南方红豆杉鲜叶浸提液只有在高浓度(100 g/L)时,对喜树幼苗基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P<0.05),而对其株高、全株干重和净光合速率无显著影响;南方红豆杉根和枝浸提液对喜树幼苗株高、基茎、干重和净光合速率均具有促进作用(P<0.05),与对照组相比,100 g/L的根和枝浸提液浇灌喜树幼苗,可以使喜树幼苗株高分别提高14.2%和8.4%,基径分别提高19.0%和15.3%,干重分别提高23.1%和15.9%,净光合速率分别提高11.6%和6.1%。研究结果表明,在喜树南方红豆杉混交林中,南方红豆杉对喜树的正向化感作用可能是促进喜树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王渟渟  张桥英  张运春  唐梦娥  廖望 《生态学报》2022,42(22):9100-9110
研究植株个体与种群数量的关系对探究植物的适应策略、理解植物入侵机理有重要意义。但多数研究着眼于常温处理下植株响应密度变化的生长权衡,对增温处理下植株的密度制约调节机理和常温与增温处理下响应密度变化的调节规律是否发生变化认识不足。以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为研究对象,采用密度(1、5、9株/盆,37、186、335株/m2)和温度(常温、增温)双因素实验设计,探究了全球变暖背景下,密度制约与喜旱莲子草的关系、地上与地下部分的密度制约调节规律。结果表明:(1)地上构件特征与温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地上构件特征和比叶面积表现出明显密度依赖性(P<0.05)。温度与种群密度及其交互作用对地下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2)无论增温与否,随密度压力增加,根生物量分配比率增大,各构件平均生物量、茎生物量分配比率降低。叶生物量分配比率在各密度下维持恒定。(3)用生物量-密度异速指数γ衡量种群密度调控强弱。常温处理下,γleaf(-1.685) < γabove-ground(-1.612) < γstem(-1.605) < γ individual(-1.558) < γroot(-1.524),受密度制约调控强度的大小依次为:叶>地上>茎>个体>根。增温处理下,γstem(-2.075) < γabove-ground(-2.038) < γindividual(-1.982) < γleaf(-1.933) < γroot(-1.800),受密度制约调控强度的大小依次为:茎 > 地上 > 个体 > 叶 > 根。喜旱莲子草种群地上构件受密度的调节作用强于地下构件。由此可见,无论增温与否,喜旱莲子草种群地下资源的竞争能力随密度增加而增强,地上资源竞争能力随密度增加而减弱,喜旱莲子草地上部分调节强于地下部分,常温处理下,叶受密度制约作用更强,增温处理下,茎受密度制约最强。根受密度制约最弱。地上资源的竞争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5.
使用化学除草剂防除狼毒能有效遏制狼毒种群的扩张,对于防除狼毒后狼毒斑块的植被和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研究鲜有报道。基于此,本研究运用生态化学计量学的原理、方法,以分枝数相同的单株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斑块为研究对象,通过化学药剂防除狼毒后,分析狼毒斑块内外植物-土壤C、N、P含量及其比值的变化,探讨植物和土壤化学计量特征的内在联系以及狼毒斑块的养分循环规律,为狼毒型退化草地的生态恢复及利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防除狼毒后禾本科生物量有所增加,豆科和杂类草地上生物量显著低于狼毒斑块内(P<0.05)。不同狼毒斑块的豆科植物N含量和杂类草P含量最高,防除狼毒后植物C、N含量高于其他斑块;禾本科P含量为狼毒斑块外显著高于狼毒斑块内(P<0.05);狼毒斑块内外莎草科C∶N显著高于防除狼毒(P<0.05);莎草科和豆科C∶P和N∶P为防除狼毒显著高于狼毒斑块内和狼毒斑块外(P<0.05),杂类草C∶P和N∶P为防除狼毒显著高于狼毒斑块外(P<0.05),禾本科C∶P为狼毒斑块内显著高于防除狼毒和狼毒斑块外(P<0.05)。不同狼毒斑块土壤C、P含量以及C∶P表现为狼毒斑块内>狼毒斑块外>防除狼毒,N含量和N∶P为防除狼毒>狼毒斑块内>狼毒斑块外,C∶N表现为狼毒斑块内和狼毒斑块外显著高于防除狼毒(P<0.05)。冗余分析(RDA)结果显示植物与土壤的C,C∶N,C∶P,N∶P两两显著正相关,N,P两两显著负相关,且防除狼毒后对植物和土壤的N含量,N∶P以及植物P含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6.
以从梭梭根际分离得到的促生细菌枯草芽孢杆菌WM13-24为供试菌株,大肠杆菌DH5α和枯草芽孢杆菌GB03分别为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研究WM13-24对多年生黑麦草耐盐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不同浓度NaCl处理(0,150和300 mmol/L)下,接种WM13-24提高了黑麦草的生物量、叶绿素含量、根长和根系活力。尤其是在150 mmol/L NaCl胁迫下,与空白对照相比,接种WM13-24处理的黑麦草植株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分别显著提高44.05%和53.79%,根长和根系活力分别显著提高69.21%和49.47%(P < 0.05);300 mmol/L NaCl胁迫下,根长和根系活力分别显著提高24.07%和58.48%(P < 0.05)。2)不同浓度NaCl胁迫下,接种WM13-24提高了黑麦草的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了相对质膜透性和丙二醛含量。尤其是在300 mmol/L NaCl胁迫下,与空白对照相比,接种WM13-24显著提高黑麦草叶片过氧化氢酶活性64.21%,相对质膜透性和丙二醛含量分别显著降低了24.56%和54.24%(P < 0.05)。3)不同浓度NaCl胁迫下,接种根际有益细菌提高了黑麦草的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降低了叶片渗透势,尤其在300 mmol/L NaCl胁迫下,与空白对照相比,接种WM13-24分别显著提高黑麦草叶片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84.41%和82.71%(P < 0.05)。4)接种根际有益细菌提高了在不同浓度NaCl胁迫下黑麦草地上部和根中的K+含量,降低了Na+含量,从而提高了K+/Na+比,尤其是在300 mmol/L NaCl胁迫下,与空白对照相比,接种WM13-24显著提高根中的K+/Na+比87.93%(P < 0.05)。本研究结果为利用荒漠植物根际促生细菌提高草类植物耐盐性和在盐碱地区建植牧草和草坪草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7.
以车桑子生殖枝为材料,通过野外调查、取样以及各器官生物量的测定,研究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车桑子不同性别植株生殖枝生物量分配特征。结果表明:(1)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车桑子种群雄∶雌性别比为0.11,极显著的偏离1∶1(P<0.001),种群偏雌性。(2)车桑子生殖枝的形态特征和生物量分配特征均具有显著的性别差异;雌性植株生殖枝花朵生物量和总生物量显著高于雄性和两性植株(P <0.05),而后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生殖枝生殖分配具有显著的性别差异(P <0.05),但生殖枝叶生物量无性别差异。(3)生殖枝生物量大小与花朵生物量、营养生物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 <0.001)。营养生物量与花朵生物量之间为显著正相关关系(P <0.01),生殖分配与生殖枝大小无相关关系。研究认为,车桑子生殖枝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不具有权衡关系,且生殖分配不具有个体大小依赖性,特定生物量分配模式可能是对金沙江干热河谷区资源利用、环境适应的一种特殊形态模式。  相似文献   

18.
为揭示金属冶炼废渣堆场生态修复多年后,废渣-植物-凋落物系统中养分循环和系统维持机制。该研究以实现生态修复6 a的黔西北铅锌冶炼废渣堆场上土荆芥(Dysphania ambrosioides)、芦竹(Arundo donax)、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和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五种优势修复植物为对象,分析它们的主要营养器官(细根、粗根、茎/干、枝、叶片)、地表凋落物、植被下方表层废渣(0~10 cm)中碳(C)、氮(N)、磷(P)含量及化学计量特征,探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植物、不同营养器官间C、N、P的含量具有显著差异(P<0.05),C平均含量在两种草本植物中为茎>叶片>根>凋落物,在三种乔木中为干>枝>细根>粗根>叶片>凋落物; N和P的分布在草本植物中分别为叶片>凋落物>根>茎和叶片>根>凋落物>茎,在三种乔木中均为叶片>细根>凋落物>粗根>枝>干。五种植物中,柳杉各营养器官及凋落物中C含量均高于其他植物,N、P含量呈相反的规律; 刺槐中N含量最高。C:N和C:P在五种植物营养器官与凋落物中的变化规律跟N、P的分布相反,说明C:N和C:P分别主要受N和P含量影响。相关性分析指出,草本植物的N:P受N和P共同影响,三种乔木的N:P主要由N的分布决定,同时受到枝和叶片中P含量影响。五种植物中,仅豆科类刺槐的叶片N:P大于16,在系统中生长受P限制,其他植物生长均受N限制,说明刺槐更能适应贫瘠的废渣环境,建议在修复贫瘠的废渣堆场时优先选择豆科类植物作为先锋植物,改善基质养分条件。植被下方表层废渣中C、N、P含量基本都低于植物各营养器官及凋落物,不同修复植物下方对应的表层废渣中C、N、P含量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草本植物修复下的废渣中C、N、P含量低于乔木修复下的含量。废渣-植物-凋落物体系中N、P、N:P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显示,植物细根和凋落物中N、P含量与废渣中N、P含量及化学计量比关系更密切。  相似文献   

19.
武夷山不同海拔森林表层土壤轻组有机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土壤轻组有机质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分,研究轻组有机质在不同森林生态系统土壤中的变化规律对理解土壤有机质形成与转换具有重要意义。以福建省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海拔的常绿阔叶林(海拔600 m)、针阔混交林(海拔1000 m)和针叶林(海拔1400 m)为研究对象,利用密度分组方法分离了表层(0-5 cm和5-10 cm)土壤轻组有机质,研究了不同海拔森林土壤轻组有机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针阔混交林表层土壤的轻组有机质含量大于针叶林和常绿阔叶林(P < 0.05),并且轻组有机碳的含量变化亦是如此(P < 0.05),而轻组有机氮的含量无显著差异(P > 0.05)。表层土壤对应土层的轻组C:N大于土壤C:N,针阔混交林轻组C:N和土壤C:N均大于其他林分类型。0-5 cm与5-10 cm土层针阔混交林的轻组有机碳、氮储量均大于针叶林和常绿阔叶林(P < 0.05),并且针阔混交林的轻组有机碳、氮储量所占土壤有机碳与总氮的比重均大于其余两种林分。0-10 cm土层针叶林土壤有机碳与总氮含量与储量最高,并随海拔降低而减小,但差异不显著(P > 0.05)。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轻组有机碳、氮储量与SOC、DOC、MBC和细根生物量具有显著相关关系(P < 0.05),而与年凋落物量无关(P > 0.05),说明地下细根可能是土壤轻组有机质的重要来源。因此,在未来气候和植被变化共同作用下,地下细根对土壤轻组有机质的形成可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王怡萌  段磊磊  陈聪  王铭  王升忠  赵婧 《生态学报》2023,43(11):4583-4593
泥炭地水文条件影响泥炭地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控制和维持着泥炭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是泥炭地生态恢复的重要前提。然而,目前关于恢复泥炭地土壤碳排放对不同水位的响应尚不明确。以长白山区天然(NP)、退耕(DP)及实施不同水文管理的恢复泥炭地(低水位(LR)、高水位(HR)与高低交替水位(H-LR))为研究对象,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研究区泥炭地进行生长季(6-10月)土壤CO2、CH4排放监测。结果表明:温度和水位变化是研究区泥炭地土壤CO2、CH4排放季节变化的主控因子。H-LR受水位控制的影响,生长季土壤CO2排放速率波动剧烈,其它水位管理恢复区土壤CO2排放速率呈单峰型排放模式,且均与近地表温度呈指数相关(P<0.05)。除HR外,土壤CO2排放速率与水位呈显著负相关(P<0.05)。生长季,研究区HR土壤CH4排放速率呈双峰型,H-LR与NP的土壤CH4排放呈单峰型,与近地表温度呈指数相关(P<0.05),LR水位与CH4排放速率显著正相关(P<0.05)。研究区不同水位管理恢复泥炭地土壤碳排放差异显著,虽然HR的土壤CO2-C累积碳排放量显著低于其它水位恢复区,但其土壤CH4-C累积碳排放量和综合增温潜势显著高于其它水位恢复区(P<0.05)。LR的累积碳排放量显著低于退化泥炭地,且其综合增温潜势最低。因此,建议在泥炭地恢复初期将低水位管理作为短期策略,以更好地恢复泥炭地碳汇功能,减弱其增温潜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