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角麦蛾属Deltophora Janse昆虫广布全世界,已知有21种,但过去在中国没有记录,本文报道2新种和中国1新纪录种:指角麦蛾D.digitiformis sp.nov。分布河南(登封、济源);方瓣角麦蛾D.quadrativalvata sp.nov。分布河北(涞源、井陉、内丘)和河南(登封);中国新纪录种远东角麦蛾D.korbi(Caradja),分布河北(蔚县),国外分布朝鲜和日本,文中给出了中国角麦蛾属分种检索表和雌雄外生殖器特征图。  相似文献   

2.
树麦蛾属Erippe Chambers隶属麦蛾科Gelechiidae麦蛾亚科Gelechiinae,分布于古北区、新北区和新热带区。包括本文全世界已记载19种,已知寄主的种类都危害木本植物。本文记述我国树麦蛾属8种,其中有6新种。研究中采用Pitkin(1986)“展开技术”(the unrolling technique)的制片方法:将复杂类型的麦蛾雄性外生殖器自背兜一侧展开,以免特征重叠。全部研究标本保存在西北林学院。  相似文献   

3.
中国发麦蛾属分类学研究(鳞翅目:麦蛾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麦蛾属Faristenia Ponomarenko最近由蛮麦蛾属Hypatima Huner分出,已记载15种。其中的10种分布于俄罗斯远东地区和朝鲜半岛,在我国已知1种,其余分布于南非。本文记述我国发麦蛾属15种,包括9个新种和5个中国新种,其名录及分布发如下:1.圆属发麦蛾Faristenia circulicaudata sp.nov.新种,分布:陕西。2.窄瓣发麦蛾Faristenia  相似文献   

4.
整理了茄麦蛾属Hedma世界已知种的名录及寄主和分布资料 ,记述了分布中国的一新种 :枸杞茄麦蛾Hedmalyciasp .nov .,危害宁夏枸杞LyciumbarbarumLinn .,模式产地为陕西省西安市。文中给出了新种雌雄外生殖器特征图。该属为中国新记录  相似文献   

5.
李后魂  惠彦文 《昆虫学报》2001,44(2):227-230
整理了茄麦蛾属Hedma世界已知种的名录及寄主和分布资料,记述了分布中国的一新种:枸杞茄麦蛾Hedma lycia sp. Nov., 危害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inn.,模式产地为陕西省西安市。文中给出了新种雌雄外生殖器特征图。该属为中国新记录。  相似文献   

6.
柽麦蛾属OrnativalvaGozm偄ny昆虫前翅多有特殊的“W”形斑纹 ,一些标本室常将其和小菜蛾Plutellaxylostella(Linnaeus)混放在一起。但麦蛾科昆虫下唇须上举且后弯 ,后翅顶角凸出 ,外缘内凹 (即所谓后翅呈菜刀形 )很容易区别。该属昆虫雄性外生殖器抱器瓣分裂成 2~ 5枝 ,雌性外生殖器囊突多为成对的硬刺 ,这在麦蛾科中是少有的。图 1 中国柽麦蛾属分布图Fig 1 .DistributionmapofthegenusOrnativalvafromChina.1 .尖柽麦蛾O .acutivalvaSattler  2 .粗额柽麦蛾O .asperaSattler  3 .条柽麦蛾O .basistrigaSattler  4 .额柽麦…  相似文献   

7.
李后魂  郑哲民 《昆虫学报》1998,41(3):306-309
智麦蛾属SophroniaHübner主要分布于欧洲、亚洲和北美,少数分布至南非[1]。全世界已记载20余种,已知寄主多为菊科Compositae植物。E.Meyrick(1936)报道Sophro-niailustrela(Hübner,1796)...  相似文献   

8.
指麦蛾属DactylethrelaFletcher世界上已知10种,分布于古北区、东洋区和非洲区,但中国尚无记载。本文报道指麦蛾属分布中国的3个种:其中刀瓣指麦蛾D.catarinaPonomarenko(分布:陕西杨陵、凤县辛家山、甘肃康县豆坝及俄罗斯远东地区)和青冈指麦蛾D.tegulifera(Meyrick)(分布:陕西杨陵、凤县辛家山、甘肃康县阳坝和朝鲜、日本、俄罗斯远东地区;寄主:栎树、青冈和麻栎)为中国新记录种;新种沈氏指麦蛾D.shenae,sp.nov.分布于江西婺源县珍珠山,它与D.subteguliferaPonomarenko外形相似,但体小,前翅斑纹赭黄色至赭褐色,中部及外缘无明显斑纹;雄性外生殖器抱器小瓣大而直。文中提供了中国种分种检索表和外生殖器特征图。模式标本保存于南开大学生物系。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中国大陆的蛮麦蛾属Hypatima5个种和拟蛮麦蛾属Homoshelas2个种,其中各有1个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南开大学生物系。  相似文献   

10.
李志强  LI Hou-Hun 《昆虫学报》2005,48(2):247-261
基于对世界柽麦蛾属昆虫外部形态和外生殖器的形态学研究,选择了66个性状演变系列,通过PAUP*4b10软件对柽麦蛾属51种昆虫进行了支序系统学分析。分析结果认为heluanensis种团并不是一个单系群,柽麦蛾属被重新作了7个种团的划分。在支序系统学分析的基础上,柽麦蛾属昆虫的14个地理分布区域等级关系被重建,显示出古地中海地区复杂的历史,同时说明在该属分布格局中扩散事件客观存在。  相似文献   

11.
系统研究了中国苔麦蛾属Bryotropha,中国新纪录,记述6新种2中国新纪录种。文中提供了两性外生殖器特征图和分种检索表。模式标本保存于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拟寿苔麦蛾Bryotropha ambisenectella sp.nov.分布于甘肃和陕西,该种与寿苔蛾Bryotropha senectella(Zeller)相似,但雄性外生殖器抱器腹突出平缓;雌性外生殖器前阴片后缘凸起。短瓣苔麦蛾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记述中国柱麦蛾属Athrips Billberg5种:无突柱麦蛾A;agnathos sp.nov.,双膨柱麦蛾A;bidilatata sp.nov.厚瓣柱麦蛾A.crassivaqlva sp.nov,七点柱麦蛾A.septempunctata sp.nov.和柴达木柱麦蛾A.saidamica Emelyanov et Piskunov,1982。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对中国狭麦蛾属Stenolechia Meyrick,1894进行了分类研究,共记述7种,包括3新种:长瓣狭麦蛾Stenolechia longivalva sp.nov.,弯瓣狭麦蛾Stenolechia curvativalva sp.nov.和楔狭麦蛾Stenolechia cuneata sp.nov.,3中国新记录种:凯狭麦蛾Stenolechia kodamai Okada,1962,音狭麦蛾Stenolechia insulalis Park,2016和暖狭麦蛾Stenolechia notomochla Meyrick,1935,并首次描述了音狭麦蛾Stenolechia insulalis Park,2016的雌性.文中提供了成虫和外生殖器特征图,并分别依据雄性外生殖器和雌性外生殖器编制了中国狭麦蛾属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记述竹麦蛾属1新种--秦岭竹麦蛾Caryocolum qinlingensis sp.nov。,模式标本存在西北林学院。  相似文献   

15.
雪麦蛾属ChionodesHübner已知百种以上。其中新北区72种,新热带区12种,古北区28种,估计古北区种类近40种(Huemer&Satler,1995)。我国该属昆虫已知1种(李后魂、郑哲民,1995)。本文记述2新种,分别分布于陕西和青海。模式标本存陕西师大动物所。1.彬县雪麦蛾Chionodesbinxianensis,新种(图1)本种与Chionodespraeclarela(Herrich-Schefer)相似,但雄性外生殖器爪形突宽短,其后缘具明显的中突。正模♂,副模1♂,陕西彬县,1990-V-15,王宣利采。2.大通雪麦蛾Chionodesdatongensis,新种(图2)本种与百脉根雪麦蛾Chionodesfumatela(Douglas)极近似,但雄性外生殖器爪形突和阳茎形状与后者的不同。正模♂,青海大通东峡,1988-Ⅶ-25。  相似文献   

16.
新疆柽麦蛾属三新种三新纪录:鳞翅目:麦蛾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记载采自新疆的柽麦蛾属3新种3中国新纪录种。对每种进行了详细描述并给出了外生殖器图。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麦蒲螨Pyemotes tritici(Lagreze-Fossat et Montagne)侵染印度谷螟Plodia interpunctella (Hubner)和麦蛾柔茧蜂Habrobracon hebetor(Say,1836)的症状进行了扼要的记述,同时介绍了该螨的主要寄主及分布情况.这是该螨寄生麦蛾柔茧蜂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8.
南方小花蝽Orius strigicollis作为一种广食性捕食性天敌昆虫,可高效控制蓟马、蚜虫及螨类等多种害虫,极具生防潜能.但目前国内南方小花蝽商业化进程相对滞后,其中未找到适合的饲料来源是主要的限制因素之一.本研究以新鲜麦蛾Sitotroga cerealella卵和紫外线处理的麦蛾卵作为饲养南方小花蝽的替代猎物,以南方小花蝽的天然猎物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为对照,通过比较其发育历期、存活率及寿命等生物学指标,组建生命表来评价麦蛾卵对南方小花蝽的饲喂效果.结果发现:以新鲜麦蛾卵、紫外处理麦蛾卵和西花蓟马饲喂的南方小花蝽若虫发育历期均无显著性差异,但取食新鲜麦蛾卵的南方小花蝽若虫存活率(60.5%)高于其他两种猎物;同时,饲喂新鲜麦蛾卵的南方小花蝽雌虫寿命(37.3 d)和雄成虫寿命(23.0 d)以及产卵量(74.0粒)均最高,其次是紫外处理麦蛾卵,而西花蓟马最低;饲喂新鲜麦蛾卵的南方小花蝽存活率、净增殖率(47.91)、内禀增长率(0.10)、周限增长率(1.11)和世代平均周期(36.5 d)均大于饲喂紫外处理麦蛾卵和饲喂西花蓟马,且种群加倍时间也以饲喂新鲜麦蛾卵的南方小花蝽最短(6.57 d).本研究结果表明麦蛾卵可作为南方小花蝽饲养的替代猎物,且以新鲜麦蛾卵为最佳.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次报道了优麦蛾属及重要害虫人心果优麦蛾在中国的分布,重新和补充描述了人心果优麦蛾这一中国新纪录种,并对该属在中国发现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棕麦蛾属DichomerisHubner1818昆虫是一类重要的森林害虫,分布于世界各地,已记载上千种。本文记述该属7新种:窄翅棕麦蛾DichomerisangustipteraLietZheng,sp.nov.,孟达棕麦蛾Dichome-rismengdanaLietZheng,sp.nov.暗棕麦蛾DichomerisobscuraLietZheng,sp.nov.,直带棕麦蛾DichomerisrectifasciaLietZheng,sp.nov,思茅棕麦蛾DichomerissimaoensisLietWang,sp.nov,铁黑棕麦蛾DichomerisferrograLietWang,sp.nov.和带棕麦蛾DichomeriszonataLietWang,sp.nov.。至此,我国已有棕麦蛾属昆虫96种。模式标本保存在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