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A,VEGF-A)是重要的血管生成因子,肾脏足细胞与上皮细胞是分泌VEGF-A的主要细胞类型,在肾脏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对VEGF-A不同异构体功能的深入研究,以及对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  相似文献   

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介导肿瘤血管生成最重要因子,与肺癌细胞增殖、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靶向沉默VEGF基因及抑制其受体表达在肺癌治疗中具有光明的应用前景。本文就此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家族及其受体与肿瘤血管生成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珊  金伟  闵平  陆核 《生命科学》2004,16(1):19-23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又名血管通透性因子(vascular permeability factor,VPF)是重要的血管生成正性调节因子,是目前抗癌治疗的研究靶点之一。现已发现的VEGF家族成员包括VEGF—A、VEGF—B、VEGF—C、VEGF—D、VEGF—E和胎盘生长因子(placenta growth factor,PLGF)。VEGF的受体有VEGFR—1(fit—1)、VEGFR-2(flk-1/KDR)、VEGFR-3(fit-4)、neuropilin(NPR1/NPR2)。该家族的成员可以选择性地增强血管和/或淋巴管内皮细胞的有丝分裂,刺激内皮细胞增殖并促进血管生成,提高血管特别是微小血管的通透性,使血浆大分子外渗沉积在血管外的基质中,促进新生毛细血管网的建立,为肿瘤细胞的生长提供营养等。作者对VEGF家族成员及其受体的理化特征、VEGF与肿瘤的关系、VEGF抑制剂的研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为了揭示miR-195/VEGFA信号通路对脑梗死后血管生成的影响,本研究测定了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MCAO)模型大鼠脑中的miR-195表达,以及miR-195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HUVEC)的细胞侵袭和血管形成的影响。此外,检测了miR-195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 VEGFA)表达的影响。研究显示,MCAO组大鼠中miR-195表达显著下调。缺氧处理可导致HUVEC中miR-195表达显著降低。miR-195的下调促进了HUVEC在缺氧条件下的血管生成和细胞侵袭。miR-195模拟物处理可显著下调VEGFA m 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VEGFA的过表达逆转了miR-195过表达对细胞侵袭和小管形成的抑制作用。研究表明miR-195通过靶向VEGFA在缺氧条件下调节脑梗死后的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脑膜淋巴管(meningeal lymphatic vessels, MLVs)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MLVs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 VEGF-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3,VEGFR-3)信号通路在MLVs重塑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拟对VEGF-C/VEGFR-3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及其介导的MLVs重塑在阿尔茨海默病、多发性硬化症、创伤性脑损伤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和进展中的作用进行综述,旨在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策略。  相似文献   

6.
苏川妮  李青  彭建中  魏建华 《生物磁学》2011,(7):1340-1342,1358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VEGF-C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3,VEGFR-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从而确定胃癌预后的分子标志物。方法:搜集整理临床资料,采用Real-time PCR及ELISA法检测43例胃癌组织VEGF-C和VEGFR-3的表达。结果:43例胃癌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VEGF-C和VEGFR-3的表达,Real-time PCR结果显示胃癌组织淋巴结转移组和非转移组VEGF-C和VEGFR-3的表达分别为0.07±0.01和0.12±0.01,0.03±0.01和0.06±0.02,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ELISA检测显示,与正常胃组织中VEGF-C和VEGFR-3的蛋白表达相比,胃癌无淋巴结转移组及胃癌并发淋巴结转移组中VEGF-C和VEGFR-3均明显增加。结论:VEGF-C和VEGFR-3的表达与胃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提示胃癌标本VEGF-C和VEGFR-3的检测可作为胃癌预后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7.
生长因子与卵巢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卵巢癌是发生于卵巢组织的恶性肿瘤,可出现腹胀、腹痛、腹部肿块、以及晚期出现恶病质现象,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由于卵巢位于盆腔内,早期又无症状,晚期病变的疗效不佳,死亡率高居妇科恶性肿瘤之首。近加年来,其发病率增加23倍,并有逐渐上升的趋势。生长因子(srowth factor,GF)是具有刺激细胞生长作用的一类由细胞产生的多肽类因子,因恶性肿瘤对营养需求较多而分泌一种生长因子,来促进恶性肿瘤组织中及其周围毛细血管增殖,此种因子即为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umor specific growth factor,TSGF),它对恶性肿瘤细胞本身具有特异性。现已经发现多种与肿瘤生长有关的生长因子,如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FGF),以及近年来研究最多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BEGF)等。为了研究卵巢癌的发病机制,并寻找更好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方法。本文就生长因子与卵巢恶性肿瘤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VEGF-C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3,VEGFR-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从而确定胃癌预后的分子标志物。方法:搜集整理临床资料,采用Real-time PCR及ELISA法检测43例胃癌组织VEGF-C和VEGFR-3的表达。结果:43例胃癌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VEGF-C和VEGFR-3的表达,Real-time PCR结果显示胃癌组织淋巴结转移组和非转移组VEGF-C和VEGFR-3的表达分别为0.07±0.01和0.12±0.01,0.03±0.01和0.06±0.02,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ELISA检测显示,与正常胃组织中VEGF-C和VEGFR-3的蛋白表达相比,胃癌无淋巴结转移组及胃癌并发淋巴结转移组中VEGF-C和VEGFR-3均明显增加。结论:VEGF-C和VEGFR-3的表达与胃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提示胃癌标本VEGF-C和VEGFR-3的检测可作为胃癌预后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9.
该研究旨在探讨miR-638在尤文肉瘤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尤文肉瘤细胞增殖和血管拟态形成能力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其可能机制。应用q RT-PCR检测miR-638在尤文肉瘤细胞系(A673、SK-ES-1和RD-ES)中的表达;转染人工合成miR-638 mimic到RD-ES和SK-ES-1细胞内,运用CCK-8法和小管形成实验分别检测miR-638对A673和SK-ES-1细胞增殖及血管拟态形成能力的影响;应用q RT-PCR和Western blot探讨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A)在A673细胞内是否为miR-638的靶基因,回复实验验证VEGFA是否参与miR-638对A673细胞增殖和血管拟态形成的作用。结果表明,与人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相比,尤文肉瘤细胞内miR-638呈低表达趋势(P0.05);转染miR-638 mimic后,RD-ES及SK-ES-1细胞内miR-638升高明显,表明miR-638 mimic转染成功;转染miR-638组尤文肉瘤细胞增殖能力下降(P0.05),新生拟态血管分支数较对照组减少(P0.05);转染miR-638组A673和SK-ES-1细胞内VEGFA m RNA及蛋白质水平均明显下降,提示miR-638能够调控尤文肉瘤细胞内VEGFA的表达;回复实验结果显示,同时转染了miR-638 mimic和pc DNA-empty组细胞内VEGFA的蛋白质水平最低,生长速度最慢,小管形成的分支数最少。miR-638在尤文肉瘤细胞中呈低表达,过表达miR-638能够抑制尤文肉瘤细胞增殖及血管拟态形成,该作用可能通过靶向调控VEGFA作用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应用鸡胚绒毛尿囊膜模型(chick embryo chorioallantoic membrane,CAM),观察人骨肉瘤OS-732细胞系诱导血管生成过程及血管生长相关因子的表达。结果显示,本细胞系具有较强的促血管生成能力并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0,鸡胚绒毛尿囊膜OS-732细胞系接种瘤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1)均呈阳性表达,而且VEGF呈持续高表达,结果表明VEGF,bFGF、TGF-β1可能共同参与骨肉瘤OS-732细胞系诱导的血管生成,而VEGF可能起着主要作用,提示阻断VEGF的作用可能影响骨肉瘤OS-732细胞系诱导的血管生成,此研究为以VEGF为靶点进行抗血管生成实验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Flt4(fms like tyrosine kinase4)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成员之一,成年组织主要表达于淋巴管内皮细胞,其配体是VEGF-C和VEGF-D(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C/D),主要介导淋巴管内皮细胞的分裂、增殖信号,对淋巴管的发生和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骨血管分布密集且广泛,在骨的生长发育中,骨血管不仅提供必需的氧和营养物质,而且通过调节各种骨细胞和血管细胞间的相互作用,为骨形成提供必要的刺激信号。大量研究表明,局部血管的变化与许多骨疾病的发展密不可分。骨血管生成过程中受大量因子的调节,该文主要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表皮生长因子样家族成员[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like family members,EGFL]在调节骨血管生成中的作用作一综述,旨在为相关骨疾病的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血管生成素(angiogenin,ANG)在伤口愈合、月经周期、妊娠、胚胎发育、先天性免疫、细胞应激保护和维持机体稳态等生理病理过程,特别是肿瘤的生存与进展、神经细胞的存活和生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药物研发的重要靶点.本文综述了ANG在功能上的特殊性及其药物研发潜力.在肿瘤中,ANG扮演促进肿瘤细胞增生和促进血管生成的双重角色,且是其它血管生成因子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酸性成纤维生长因子(acid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aFGF)、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bFGF)和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 EGF)发挥作用的必需准许因子. ANG的抗肿瘤治疗较之目前常用的针对单一血管生成因子的抑制剂更有效,具有良好的药物研发和临床运用前景.由于ANG通过核转位促进rRNA转录是发挥促进肿瘤细胞增生和血管生成活性所必须的,因此,它的核转位抑制剂如新霉胺,将有望首先获得抗肿瘤临床应用.另外,业已证明重组ANG能促进体内外运动神经元的存活,且可明显改善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 ALS)模型小鼠的行为,其在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方面也将有良好的研发前景.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3, VEGFR-3)蛋白在大鼠第15d胚胎和第21d胚胎皮肤淋巴管和血管内皮的表达水平,探讨VEGFR-3在胚胎淋巴管和血管发生发育中的生物功能.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ABC法)对大鼠第15d和第21d胚胎共61例皮肤样本进行抗鼠VEGFR-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VEGFR-3在皮肤淋巴管和血管内皮细胞的表达情况.结果大鼠胚胎皮肤淋巴管和血管内皮细胞均阳性表达VEGFR-3蛋白,VEGFR-3蛋白在大鼠胚胎第15d、胚胎第21d皮肤淋巴管内皮细胞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38.71%(12/31)和73.33%(22/30),第21d胚胎皮肤淋巴管VEGFR-3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第15d胚胎皮肤淋巴管VEGFR-3蛋白的表达水平(P<0.01).VEGFR-3蛋白在大鼠胚胎第15d、胚胎第21d皮肤血管内皮细胞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48.39%(15/31)和46.67%(14/30),第15d和第 21d胚胎皮肤血管VEGFR-3蛋白的表达水平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随着大鼠胚胎的发育,VEGFR-3蛋白在皮肤淋巴管的表达水平表现为明显上升的趋势,提示VEGFR-3在淋巴管发生发育中的作用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15.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家族及其受体已被公认在促进血管生成中起关键作用,大量研究证实其与肿瘤生长及血管生成具有相关性.胎盘生长因子(placental growth factor,PlGF)为VEGF家族的一个成员,与其受体VEGFR-1可以通过特异性结合而产生生物学活性.P1GF在正常组织中几乎不表达,但在病理条件下,其在一些细胞中表达增加.在肿瘤生长和血管生成的基础研究中,P1GF的作用备受争议.PlGF在人类多种肿瘤组织中表达,并且在部分肿瘤中其表达水平与预后不良相关.抗P1GF治疗可抑制血管生成及肿瘤细胞生长.同抗VEGF治疗相比,抗P1GF治疗副作用较小,而且不损害健康血管.现就P1GF及其与肿瘤相关研究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6.
肥大细胞是人体主要免疫细胞之一,因其作为导致过敏反应发生的最直接效应细胞而著称.肥大细胞最主要的结构特征为其胞内含有大量嗜碱性颗粒,该颗粒内又富含种类众多的生物活性物质,包括组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相似文献   

17.
HER2与肿瘤浸润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癌基因HER2/neu编码的2型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pe2,HER2)在许多肿瘤中有不同程度的表达。HER2被激活后可通过多种途径增强肿瘤细胞的浸润、转移能力,比如:促进肿瘤细胞增殖、抑制其凋亡、增加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等的表达。阐明HER2与肿瘤浸润转移的关系,将有可能为延长患者生存期,减少肿瘤复发、转移的针对性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Zheng YN  Zhu RJ  Wang DW  Wei L  Wei DB 《生理学报》2011,63(2):155-163
动物组织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的大小与其对低氧的适应能力有关.为进一步探讨高原鼢鼠对严重低氧、高CO2洞道环境的适应机制,本文就高原鼢鼠脑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mRNA表达水平及MVD与其它鼠类进行...  相似文献   

19.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内皮细胞特异性的生长因子,大多数关于VEGF的研究都是致力于其在血管生长方面的作用,而近年来有大量文献报道VEGF具有神经营养和促神经发生作用,它能够直接作用于神经元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甚至是神经干细胞,促进其生长及存活。VEGF的多种功能使其和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如阿茨海默病,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帕金森病等。导入VEGF基因能够改善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帕金森病动物模型的病情。  相似文献   

20.
胆固醇流出在维持细胞正常结构和功能中发挥着关键的生理作用,然而其在调节血管新生中的作用一直未明. 近日,美国加州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Nature, 2013,498:118-122), 载脂蛋白A-I结合蛋白(apoA-I binding protein,AIBP)介导的内皮细胞胆固醇流出在调节血管新生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研究者在小鼠离体主动脉和斑马鱼的血管新生实验中发现,AIBP和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HDL)协同调控胆固醇流出,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刺激的血管新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