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检测大肠癌及大肠腺瘤中PTEN和TGF-β1蛋白的表达,了解大肠癌临床病理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PTEN和TGF-β1蛋白在大肠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结果 PTEN在正常黏膜、大肠腺瘤、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70%和51.61%;而癌旁组织的阳性表达率60.87%,与癌组织相似,两者有明显的同步表达性.大肠癌中PTE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非癌组(P< 0.05).TGF-β1在正常黏膜、大肠腺瘤及大肠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40%、83.87%,癌旁组织为67.39%.正常黏膜组织TGF-β1的表达低于癌旁组织、大肠腺瘤和大肠癌(P< 0.05).PTEN表达随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临床分期提高而降低(P< 0.05),TGF-β1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有关(P< 0.05);PTEN与TGF-β1的表达呈负相关.结论 PTEN表达降低和TGF-β1表达升高可能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且可能与大肠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ErbB-2、PAK1和VEGF在大肠癌中的表达与相关性以及三者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结直肠癌根治术后病理检测确诊为大肠癌的组织标本共48例,分为三组:肠癌组织组(48例)、癌旁组织组(21例)及远癌组织组(12例)。分别采用western blot法和RT-PCR法检测ErbB-2、PAK1及VEGF在各组中的蛋白表达及基因表达,并分析三者表达的相关性。同时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组织学分型、病理学分级、Dukes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等。结果ErbB-2在肠癌组织的基因表达(53.23±11.25)及蛋白表达(4183232.57±587378.18)比癌旁组织(38.21±6.20,2283766.18±376455.78)均明显增加(P0.05),癌旁组织蛋白表达又高于远癌组织(1394280.24±6562.30)(P0.05),但癌旁组织基因表达(38.21±6.20)与远癌组织(30.29±10.20)无显著差异。PAK1在肠癌组织基因(67.20±19.32)及蛋白表达(3879654.12±256332.02)较癌旁组织(26.50±7.22,1336987.25±98653.20)显著增加(P0.01),远癌组织几乎未见表达。VEGF在肠癌组织的基因(62.30±33.58)及蛋白表达(4219314.65±433587.02)均高于癌旁组织(28.22±7.56,2275653.51±403731.20)及远癌组织(23.33±8.12,1878528.34±387563.71)(P0.05)。三者在肠癌组织的表达呈现两两正相关关系,且与大肠癌的病理学分级、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而与组织学分型、肿瘤形态及发生部位无关。结论 ErbB-2、PAK1及VEGF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ErbB-2活化后可激活下游分子PAK1及VEGF,后二者又相互促进表达,共同导致了大肠癌的演进侵袭。提示联合检测ErbB-2、PAK1及VEGF比单一检测判定大肠癌恶性行为及评估预后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乙醛脱氢酶1(ALDH-1)和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诱导凋亡配体(TRAIL)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3月到2018年1月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进行治疗的膀胱癌患者70例,收集其手术切除的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ALDH-1、TRAIL表达情况,分析ALDH-1、TRAIL的表达与膀胱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癌组织中ALDH-1、TRAIL表达的相关性。结果:癌组织中的ALDH-1的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TRAIL的阳性表达率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膀胱癌患者的ALDH-1阳性表达率与年龄、性别、分化程度、肿瘤数量无关(P0.05),临床分期为T2-T3期、有淋巴结转移的膀胱癌患者ALDH-1阳性表达率高于临床分期为Ta-T1期、无淋巴结转移的膀胱癌患者(P0.05)。膀胱癌患者的TRAIL阳性表达率与年龄、性别、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数量无关(P0.05),高分化的膀胱癌患者TRAIL阳性表达率高于中低分化的膀胱癌患者(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癌组织中ALDH-1、TRAIL表达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膀胱癌组织中ALDH-1的表达偏高且与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TRAIL的表达偏低且与分化程度有关,但ALDH-1和TRAIL之间无相关性,需进一步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L型氨基酸转运子1(LATl)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大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肠癌组织和癌旁正常大肠组织中LAT1的表达水平,分析大肠癌组织中LAT1的表达与大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术后生存的关系.结果:LAT1在大部分大肠癌组织中表达呈阳性,阳性率为87.1%(81/93),而在癌旁正常大肠组织的阳性表达率仅为16.13%(15/93),显著低于大肠癌组织(P<0.05).LAT1的表达水平与大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参数间无显著相关性,与患者的总生存期之间的相关性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LAT1高表达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较低表达患者显著缩短(Log-rank P=0.046),单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LAT1高表达是影响大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潜在危险因素[HR=2.338(95%CI:0.990-5.523),P=0.053].结论:LAT1的表达可能作为判断大肠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风险的参考指标,LAT1高表达的大肠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证实Id-1基因在喉癌组织和喉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方法:通过反转录PCR(RT-PCR)和蛋白质印迹杂交法(Westernblot法)对30例喉癌组织,10例癌旁正常组织和一个喉癌细胞株在基因和蛋白水平上对ID-1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喉癌组织和喉癌细胞株中Id-1基因高表达,而正常喉组织中没有Id-1的表达;Id-1蛋白的表达与喉癌组织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具有相关性(均P<0.05).结论:ID-1蛋白的表达与喉癌的发生、发展及临床分期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长链非编码RNA(lncRNA)DHHC型锌指蛋白8假基因1(ZDHHC8P1)、母系表达基因3(MEG3)、牛磺酸上调基因1(TUG1)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病理科收集的83例胃癌患者经手术切除或胃镜活检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石蜡标本,检测胃癌和癌旁组织中ZDHHC8P1、MEG3、TUG1表达。分析ZDHHC8P1、MEG3、TUG1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随访所有患者,分析ZDHHC8P1、MEG3、TUG1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ZDHHC8P1、TUG1表达量均高于癌旁组织(P0.05),MEG3表达量低于癌旁组织(P0.05)。ZDHHC8P1表达与肿瘤直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有关(P0.05),MEG3、TUG1表达与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ZDHHC8P1、TUG1高表达患者无疾病进展生存(PFS)率、总生存(OS)率低于ZDHHC8P1、TUG1低表达患者(P0.05),MEG3低表达患者PFS、OS率低于MEG3高表达患者(P0.05)。Cox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ZDHHC8P1高表达、TUG1高表达、MEG3低表达是胃癌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HR=1.613、1.956、2.512、-0.824,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ZDHHC8P1、TUG1呈高表达,MEG3呈低表达,ZDHHC8P1、TUG1、MEG3表达均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有关,可作为胃癌患者预后评估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卵巢癌组织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ERCC1)、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2月期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收治的卵巢癌患者83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每位患者的卵巢癌组织样本、癌旁正常组织样本,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各组织标本中的ERCC1、Vimentin的阳性表达率、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并分析ERCC1、Vimentin表达与卵巢癌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并对患者进行统一的手术治疗,分析ERCC1、Vimentin阳性表达组与阴性表达组患者的预后。结果:卵巢癌组织的ERCC1、Vimenti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4.22%(45/83)、69.88%(58/83),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9.64%(8/83)、20.48%(17/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癌组织的ERCC1、Vimentin的表达水平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ERCC1、Vimentin的阳性表达率与卵巢癌患者的年龄、病灶直径、病理分型无关,而与卵巢癌肿瘤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ERCC1、Vimentin阳性表达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总体生存期(OS)均短于ERCC1、Vimentin阴性表达组(P0.05)。结论:ERCC1、Vimentin的表达水平与卵巢癌的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在卵巢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ERCC1、Vimentin可能作为卵巢癌患者预后评估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结直肠癌组织中趋化因子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MIP-2)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蛋白的表达,分析其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收集结直肠癌病例的病理资料和临床资料,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待测蛋白的表达.结果:MIP-2在癌旁肠组织组和腺癌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CP-1在癌旁肠组织组和腺癌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IP-2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而与肿块大小、部位、分化程度、浸润肠壁深度无关.MCP-1表达与肿块直径、浸润肠壁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而与部位、分化程度无关.结论:MIP-2和MCP-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主要与侵袭和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程序性死亡因子-1(PD-1)、程序性死亡1-配体(PD-L1)的表达与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3月~2016年6月收治的73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取距离切除肿瘤边缘3cm内的非癌组织作为癌旁组织。比较两组PD-1、PD-L1的表达,分析其和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采用COX比例回归分析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肺癌组织PD-1、PD-L1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不同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吸烟情况、EGFR表达、肿瘤大小肺癌患者PD-1、PD-L1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化程度、临床分期Ⅲ及Ⅳ期、有淋巴结转移肺癌患者PD-1、PD-L1阳性表达率分别高于中分化程度、临床分期Ⅲ期、无淋巴结转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1、PD-L1阳性表达及阴性表达组无疾病进展生存期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显示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PD-1、PD-L1的表达是影响肺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肺癌组织PD-1、PD-L1呈高表达,可能参与肺癌的发生发展,有助于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价和预后预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磷酸化乙酰辅酶A羟化酶(P-ACC)、肝激酶B1(LKB1)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3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取其NSCLC病理组织样本进行研究,同时取其远离肿瘤的外周正常肺组织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其NSCLC病理组织样本和正常组织样本VEGF、P-ACC、LKB1的表达情况,分析比较NSCLC病理组织的VEGF、P-ACC、LKB1表达情况与其病理特征及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结果:NSCLC组织样本的VEGF阳性表达率为72.29%,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样本(22.89%)(P0.05);同时,其P-ACC、LKB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1.33%、61.45%,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样本(分别为75.90%、90.36%)(P0.05)。NSCLC组织VEGF阳性表达与N分期、临床分期以及肿瘤微血管密度(MVD)有关,P-ACC阳性表达与T分期、临床分期以及MVD有关,LKB1阳性表达与N分期、临床分期、分化程度以及MVD有关(P0.05)。在样本中,VEGF阳性NSCLC组织的MVD水平明显高于VEGF阴性样本,而P-ACC、LKB1阳性NSCLC组织的MVD水平明显低于阴性样本(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VEGF在呈高表达,P-ACC、LKB1呈现低表达。VEGF、P-ACC、LKB1的表达与NSCLC临床病理特征及肿瘤血管生成均存在密切联系,对于预测NSCLC癌细胞的生长、浸润和转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Survivin、CyclinD1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Survivin和CyclinD1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指标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4例大肠癌组织、30例癌旁组织、10例正常黏膜组织中Survivin、CyclinD1的表达情况。结果大肠癌组织中Survivin、CyclinD1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表达,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正常黏膜组织无Survivin、CyclinD1表达;Survivin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组织类型及组织分级、大体类型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而与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显著相关(P<0.05),CyclinD1表达与大肠癌各临床病理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Survivin阳性生存率显著低于Survivin阴性患者,CyclinD1阳性生存率显著低于CyclinD1阴性患者(P<0.05);Survivin、CyclinD1在大肠癌中表达正相关(P<0.05)。结论Survivin表达与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密切相关,提示预后不良,可作为大肠癌侵袭性和预后评估的生物学指标;CyclinD1表达提示预后不良,是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Survivin、CyclinD1在大肠癌的发生过程中既有独立的功能,又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2.
康安定  方帆  邓亚平  高妮娜  胡国斌 《生物磁学》2013,(26):5087-5090,5118
目的:观察MAccl(metastasis.associatedincoloncancer-1)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2001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317例接受结肠癌根治术治疗的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MACCl在结肠癌及癌旁正常结肠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MACCl的表达与结肠癌患者临床病理指标和生存期的相关性。结果:MACCl在结肠癌中的阳性表达率选择高于癌旁正常结肠组织(P〈0.05)。MACCl的表达与肿瘤的大小、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均显著相关(P〈0.05),MACCl阳性表达病例的肿瘤体积较MACCl阴性表达病例大,临床分期较MACCl阴性表达病例晚,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的发生率较MACCl阴性表达者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ACCl阳性表达病例的生存率和生存期均较MACCl阴性表达病例显著降低和缩短(P=0.01)。结论:MACCl的表达上调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能作为评估结肠癌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结直肠癌中氨肽酶N(APN)的表达,并通过分析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关系,探讨APN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40例结直肠癌组织及40例癌旁正常直肠组织中APN、VEGF和bFGF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例特征进行分析。结果:40例结肠癌组织中APN的阳性率达52.5%(21/40),15例转移淋巴组织中达66.67%(10/15),在结直肠癌组织和转移淋巴结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直肠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N、VEGF与bFGF在结直肠癌中的阳性表达均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位置、分化程度无关(P0.05),而与肿瘤的分期和有无转移显著相关(P0.05)。结直肠癌组织中APN与VEGF、bFGF的表达间均呈显著正相关性(P0.05)。结论:APN在结直肠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与VEGF、bFGF可能具有协同作用,共同参与调节结直肠癌的发展,对于评估结直肠癌的生物学行为和预测患者的预后可能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受体CCR3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及其与卵巢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上皮性卵巢癌组织、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组织以及正常卵巢组织标本各30例,采用多聚腺苷酸加尾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poly(A)-RT-qPCR]检测其CCR3的表达,并分析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CCR3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CCR3的表达显著高于良性卵巢肿瘤组和正常卵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CCR3的表达与患者的分期、组织分级及淋巴结转移均显著相关(P0.05)。结论:CCR3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且在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网织钙结合蛋白2(RCN2)和伪足富集的非典型激酶1(PEAK1)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RCN2和PEAK1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90例结直肠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RCN2和PEAK1蛋白表达情况,分析结直肠癌组织RCN2和PEAK1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RCN2和PEAK1表达对患者预后的影响,Spearman等级相关检验结直肠癌组织RCN2和PEAK1表达的相关性。结果:RCN2和PEAK1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结直肠癌组织RCN2表达与肿瘤直径、浸润深度和TNM分期均有关(P0.05),PEAK1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均有关(P0.05)。Log Rank检验结果显示,RCN2阳性表达组和PEAK1阳性表达组患者的术后5年总生存率均分别低于RCN2阴性表达组和PEAK1阴性表达组患者(P0.05)。结直肠癌组织RCN2和PEAK1表达呈正相关性(r=0.586,P=0.000)。结论:RCN2和PEAK1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且均与肿瘤恶性进展和不良预后关系密切。RCN2和PEAK1可作为结直肠癌治疗靶标的候选分子。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NF-kBp65,VEGF和MMP-9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5例HCC组织,15例癌旁肝组织及10例正常肝组织中NF-kBp65,VEGF和MMP-9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NF-kBp65,VEGF和MMP-9蛋白在HCC组织中高表达率(分别为80%,74%,71%)高于对照组(P<0.01)。NF-kBp65的表达与HCC的Edmondson分级有关,即在Edmondson分级Ⅲ-Ⅳ的癌细胞中NF-kBp65的表达强于Edmondson分级Ⅰ-Ⅱ的(P<0.05);有静脉浸润的HCC组织中NF-kBp65,VEGF和MMP-9的表达高于无静脉浸润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NF-kBp65的表达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AFP水平无关(P>0.05);VEGF和MMP-9的表达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AFP水平,HCC的Edmondson分级无关(P>0.05)。NF-kBp65的表达与VEGF和MMP-9呈正相关(rs1=0.579,P1<0.05;rs2=0.406,P2<0.05)。结论:NF-kB...  相似文献   

18.
目的:近年来大肠中分化腺癌检出比例有所增高。本研究旨在探讨大肠中分化腺癌临床病理学及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回顾过去30年1073例大肠癌的病理分型,比较其中328例高、中分化腺癌临床病理学特点。激光细胞学扫描技术,双荧光高分辨率微卫星不稳定性技术评价129例大肠癌遗传不稳定性特点,TP53、KRAS基因突变采用直接测序法检测。结果:由1979年始每10年为1组,至2008年计3组。中分化腺癌所占比例分别为37%、38%及55%。其中的328例大肠癌高、中分化腺癌病理学研究表明,中分化者较高分化者病期晚、浸润深、淋巴结转移率高、静脉侵袭阳性率高。对74例高分化腺癌与55例中分化腺癌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表明,高、中分化腺癌的DNA倍体与微卫星不稳定性情况无显著性差异,TP53与KRAS基因突变频率也无显著差异。但TP53的移码突变仅在高分化腺癌中检出(4例,P<0.05)。KRAS的颠换突变在高分化癌中检出5例(23%),在中分化癌中检出12例(57%),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高、中分化腺癌在临床病理学特征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大肠中分化腺癌较高分化腺癌生物学行为差,发现时病期较晚,治疗随访中需要引起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P90核糖体S6激酶4(RSK4)蛋白、p53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选取我院病理科2014年1月~2016年5月既往收集的结直肠癌手术后标本70例及同期结直肠癌癌旁组织30例,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两组标本中RSK4蛋白、p53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结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RSK4蛋白、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00%、55.71%,而癌旁组织中RSK4蛋白、p53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3.33%、10.00%,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期+Ⅱ期、高分化和中分化结直肠癌组织RSK4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Ⅲ期、低分化结直肠癌(P0.05);Ⅰ期+Ⅱ期、浸润深度(T1、T2)、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结直肠癌组织中p53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的低于Ⅲ期、浸润深度(T3、T4)、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结肠癌组织(P0.05)。结论:结直肠癌组织中RSK4蛋白表达下调、p53蛋白表达上调,二者可能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和发展有关,并可能作为结肠癌诊断和预后评估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大肠癌组织中Survivin和VEGF表达、相互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2例大肠癌组织和14例正常粘膜中Survivin和VEGF表达的状况。结果大肠癌组织中Survivin和VEGF表达率分别为67.1%(55/82)和69.5%(57/82),均明显高于正常粘膜组(P〈0.05),Survivin表达与大肠癌的Duke s分期有关(P〈0.05)。VEGF表达与大肠癌淋巴结转移和Duke s分期有关(P〈0.05),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浸润深度及组织分化等其他临床病理因素无关(P〉0.05)。在大肠癌中Survivin表达与VEGF和表达呈正相关(rs=0.358,P〈0.05)。结论Survivin和VEGF表达在大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检测Survivin和VEGF表达水平有助于反映大肠癌进展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