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林祁  陈三茂 《植物研究》1995,15(2):195-198
作者查阅了全国42个标本馆所收藏的403号假地枫皮Illicium jiadifengpi B.N.Chang标本, 确认该种植物为中国特有, 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和广西。将百山祖八角I.jiadifengpi B.N.Changvar.baishanense B.N.Chang et S.H.Ou归并到假地枫皮;将闽皖八角I.minwanense B.N.Changet S.D.Zheng作为假地枫皮的一个变型--紫花八角I.jiadifengpi B.N.Changf.minwanense(B.N.ChangetS.D.Zhang)Q.Lin, 将武夷八角I.wuyishanum Q.Lin归并到紫花八角中。  相似文献   

2.
假地枫皮——八角属一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枫皮(Illicium difengpi K.I.B.et K.I.M.)为广西特产中药材,其原植物已有报道,其伪品的原植物除大八角(Illicium majus Hook.f.et Thoms.)外,还有一新种——假地枫皮,现予以报道。 假地枫皮 新种 图1  相似文献   

3.
光强对三种喀斯特植物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块根紫金牛、地枫皮和秀丽海桐的2年生幼苗为材料,通过搭建遮阴棚设置3个光照强度,对其不同光强下的形态结构、生物量分配以及光合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以探讨光强对喀斯特植物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遮阴促进了3种喀斯特植物幼苗株高、总叶面积和冠面积等形态指标的增长。总体而言,3种植物幼苗的根生物量比和根冠比均随光强的增大而显著增大,叶生物量比、叶面积比和比叶面积均随光强的增大而显著降低。强光显著降低了地枫皮与块根紫金牛的净光合速率(Pn),非气孔限制是其Pn下降的主要因素;秀丽海桐的Pn随光强的升高而显著增大。遮阴显著增加了地枫皮和秀丽海桐的单位面积叶绿素含量,强光显著增加了块根紫金牛的单位面积类胡萝卜素含量、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叶绿素比。地枫皮和块根紫金牛在50%遮阴强度下的总生物量最大,秀丽海桐总生物量随光强增大而显著增大。3种喀斯特植物幼苗对不同的光环境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但强光不利于地枫皮和块根紫金牛幼苗的生长,而秀丽海桐幼苗对光的适应性很强。  相似文献   

4.
测量了林下与全光下地枫皮的叶片形态和光合-光响应曲线,探讨光强对地枫皮的形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林下与全光下地枫皮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和水分利用效率(WUE)对光强的响应趋势均基本一致,但全光下的Pn、Gs和Tr值较高,林下WUE值较高。全光下地枫皮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均极显著高于林下,但弱光下的量子效率无显著差异;林下地枫皮的叶长、叶宽、干物质重、叶面积和比叶面积等叶片形态参数均极显著大于全光。推断地枫皮为耐阴性较弱的阳生植物,其光合能力和光饱和点较低,是对干旱环境的适应性反应;全光下地枫皮叶片狭小降低了吸光面积,有利于避免过高光强对叶光合器官的损伤。  相似文献   

5.
以岩溶特有药用植物地枫皮为材料,研究土壤水分胁迫及复水条件下,其叶片光合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及光合色素含量的变化特性,进而探讨其对水分胁迫的生理生态适应性。结果表明:停止供水10 d,水分胁迫地枫皮叶片的P_n(净光合速率)、C_i(胞间CO_2浓度)、G_s(气孔导度)和L_s(气孔限制值)均下降,气孔限制是P_n降低的主要原因;停止供水15 d,水分胁迫地枫皮叶片的P_n日变化呈逐渐下降趋势,上午9:30以后全天的P_n值均接近零,非气孔限制成为P_n下降的主要因素;而对照地枫皮叶片的P_n日变化呈"双峰型",中午P_n下降的主要原因依然是气孔限制。水分胁迫下,地枫皮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和Chl_(a/b)升高,减少了叶片对光能的捕获,减轻了光合机构遭受光氧化的破坏,而Car/Chl_(a+b)升高增强了光保护能力。水分胁迫下,地枫皮叶片的初始荧光(F_o)显著增大,最大荧光(F_m)、光系统Ⅱ(PSⅡ)潜在活性(F_v/F_o)和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均显著降低,表明水分胁迫对地枫皮叶片的PSⅡ反应中心和电子传递造成了一定的破坏,从而使其PSⅡ的潜在活性和最大光化学效率降低。复水5 d后,地枫皮的上述生理生态参数均能恢复到对照水平,表明其复水后的生理修复能力很强。  相似文献   

6.
为了明确地枫皮的结构特征及其在石灰岩山顶和山腰疏林间两种环境下生长的叶片解剖结构的差异,本研究采用石蜡切片和半薄切片对地枫皮营养器官进行解剖观察并评价了叶片结构对不同生态环境的响应。结果表明:地枫皮根中次生维管组织发达,木射线和韧皮射线明显。老茎的次生构造中,皮层贮藏物质丰富,内有大的石细胞群,韧皮射线和木射线明显;而髓细胞内含有大量晶簇和少量单晶。在叶片横切面观上,叶为异面叶,表皮细胞一层,上表皮无气孔分布,主脉中薄壁细胞中分散有石细胞。叶片解剖结构显示,随海拔高度上升,地枫皮趋向于旱生植物的特点,其主要表现在叶片表皮细胞外壁角质层加厚,栅海比增加、海绵组织排列由紧密变疏松。另外,根皮、茎皮和叶肉中都分布有大量油细胞。  相似文献   

7.
地枫皮精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芮和恺  季伟良   《广西植物》1992,12(4):381-383
从广西的地枫皮制备精油,并用毛细管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方法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鉴定了25种成分,占精油的81.50%。主要芳香成分为黄樟醚(21.74%)、芳樟醇(15.81%)、1,2-二甲氧基-4-(2-丙烯基)苯(6.30%)、α-松油醇(5.89%)。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光照强度对地枫皮(Illicium difengpi)幼苗生长和生物量分配的影响,对不同等级幼苗在不同遮阴处理下的形态和生物量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遮阴处理下幼苗的株高、冠宽和平均单叶面积均显著高于对照,同时比叶面积均随光强增大而显著降低。除I级苗50%遮阴处理外,全光处理下各等级幼苗的根长均显著高于遮阴处理。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各等级幼苗的根生物量比与根冠比显著增加,叶生物量比显著减少;不同等级幼苗对强光和弱光环境均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但以50%遮阴处理的总生物量最大,全光和85%遮阴处理均较小。遮阴处理的幼苗个体大小与其初始大小呈正相关,其中II级苗与I级苗差别较小,III级苗生长较差。在人工育苗条件下I级苗数量不到10%,较差的种苗质量叠加喀斯特山顶恶劣环境,可能是导致野外幼苗更新限制的重要原因。因此在野外回归和人工栽培过程中宜选用I、II级种苗,光强控制在透光率50%为宜。  相似文献   

9.
林祁 《广西植物》2009,29(2):151-155
根据对八角属Illicium Linn.腊叶标本的研究和野外观察,发现柬埔寨八角I.cambodianum Hance在中国的新记录,将柳叶八角I.salicifolium S.Y.Liang作为小花八角I.micranthum Dunn的新异名,将中缅八角I.burmanicum Wilson和大花八角I.macranthum A.C.Smith作为野八角I.simonsii Maxim.的新异名。  相似文献   

10.
八角属(八角科)三种植物之小记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李超  林祁  赵建成 《植物研究》2005,25(3):265-267
根据对腊叶标本的研究,将少药八角Illicium oligandrum Merrill & Chun、I. parvifolium Merrill subsp. oligandrum(Merrill & Chun)Q. Lin作为小叶八角I. parvifolium Merrill的新异名,将苏门答腊八角I. sumatranum A. C. Smith作为里德利八角I. ridleyanum A. C. Smith的新异名,发现厚皮香八角I. ternstroemioides A. C. Smith在越南的新记录。  相似文献   

11.
荻(Miscanthus sacchariflorus)属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在长江流域以南分布很广。它不仅是草类纤维中主要的造纸原料植物,而且也有防沙固堤,净化污水等作用。目前湖北省主要是采用荻的茎秆作造纸原料。但湖北省的老苇田里,常有与岗柴形  相似文献   

12.
13.
用吖啶橙处理花生根瘤菌菌株“009”,从处理液中分离到1211个衍生菌株,经过初筛与复筛,从中选育出“305”、“4341”和“4464”等侵染结瘤能力较强的菌株。血清学反应证明,这些衍生菌株确系亲株“009”的后代。生理生化特征的鉴定结果显示:亲株与衍生物之间以及各衍生物相互之间的共同性较少,而差异性较大。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新选菌株对良种和本地花生都有很强的侵染结瘤能力;在花生的新、老种植区以及不同类型的土壤上,都有显著的增产作用;是适合本省土壤,气候和耕作制度的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14.
This research note shows the reaction of children (ages 8-14) to candy colors in a computer-aided visual inspection task. Children like most of the single colors more than the two-color combinations. There are major differences in the acceptance patterns of the different stimuli by age, so that one cannot make blanket statements about acceptance across all age groups. The panelists of different ages show different scaling behaviors, with younger children showing slight polarizing towards using the top of the liking scale, and " tweens" (ages 12–14) showing polarization towards the middle points of the liking scale.  相似文献   

15.
THE "NEANDERTHAL MAN" AND THE ANCESTORS OF "HOMO SAPIEN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6.
《中国珍稀及经济两栖动物》叶昌媛、费梁、胡淑琴编着,16开精装本,412页,1993年9月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定价2850元。  我国著名两栖爬行动物学家刘承钊和胡淑琴编写的《中国无尾两栖类》出版三十二年之后,又一本两栖动物学书籍《中国珍稀及经济两栖动物》(简称《经济》)问世,《经济》在此时出版,补充了三十二年来学科发展取得的成果,自当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按照该书作者自己在“前言”中的介绍:“本书是现阶段记载我国两栖纲所隶[原文如此]3目及其属、种最全面系统的专著。”虽然《经济》的书名看起来像一本在发展市场经济大潮下为…  相似文献   

17.
用铀子系法测定河套人和萨拉乌苏文化的年代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4  
用铀子系法中的~(230)Th增长法测定了河套人与萨拉乌苏文化的年代。并用~(231)Pa增长法对所测年代的可靠性作了检验。 根据测得数据,萨拉乌苏组的沉积时代不早于晚更新世中期,其上部不超过三万年,下部为距今3—5万年左右。 考虑到人化石及旧石器的出土层位,河套人与萨拉乌苏文化的年代应为距今3.7—5万年左右。  相似文献   

18.
唐友林  周玉婵  杨谦   《广西植物》1996,(4):375-378
52±1℃热杀菌剂苯来特或 TBZ等溶液浸果处理,对“留香”和“紫花”品种杧果采后炭疽病和蒂腐病有显著控制效果,改善果实外观,延长贮藏寿命,提高贮藏品质,减少病害的腐烂损失 60%,获得在常温下贮藏 18d的采后寿命和 100%的商品率。在热杀菌剂处理后,贮藏于低温13±1℃下的 杧果,显著减慢果皮转黄和后熟软化,降低呼吸速率,延长贮藏寿命2~3周以上,并且,显著减少病害和腐烂损失,有利于提高采后杧果的商品率和远途运输及销售。  相似文献   

19.
用国产材料及试剂,自制β-半乳糖甙酶试验用ONPG圆片。经过菌种试验和临床实验室应用证明,使用此种圆片与常规试管法和国外的同类圆片进行对比试验,所得结果完全一致。此种圆片使用方便,易于保存,可以长期使用,且节约试剂,达到国外同类制品的质量,有助于保证和提高细菌鉴定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盘县新民乡羊圈村及其邻区关岭组上段产出两种混鱼龙:Mixosaurus panxianensis Jiang et al.,2006和Phalarodon cf.P.fraasi Merriam,1910.含混鱼龙类化石层时代应为中三叠世安尼期Pelsonian亚期."Mixosaurus yangjuanensis Liu and Yin,2008"命名所依据的正模标本无关键的头骨特征,选取的头后骨骼做鉴定特征对混鱼龙类种一级分类无意义,鉴定特征所依据的基本骨块存在鉴定错误;"Mixosaurus maotaiensis"的厘定应无效;盘县动物群中无Mixosaurus cornalianus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