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引言泥蚶Arac(Anadara)granosa Linné属于软体动物門瓣鳃綱絲鳃目蚶亚目蚶科蚶属。蚶的种类虽多,但經济价值較高,且被用来养殖的在我国只有泥蚶一种。远在宋朝,就已經有关于泥蚶的記載,到明朝时,浙江沿海已进行养殖。至于广东的泥蚶养殖业,相传是由福建传入,至今也有二、三百年历史,目前养殖的地区几乎遍及惠阳、台山和汕头专区沿岸。其中又以潮汕  相似文献   

2.
福建沿海的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蚶科(Arcidae)分布于我国沿海各地,是双壳类软体动物中经济价值较大的一科,其中有些种类是养殖和捕捞的对象,还有的种类也可发展为养殖的品种。 关于福建沿海蚶的种类,我们曾作过初步的报道。本文着重介绍福建沿海蚶的种类、生态和利用概况,并对最近整理出的种类加以补充。  相似文献   

3.
湖北地区已知蜱类及区系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湖北地区已知蜱类计有6属26种,其中属东洋界种类15种,占57.7%;属古北界种类8种,占300.8%;广布界种类3种,占11.5%。分析认为,湖北地区蜱类区系应划归东洋界。  相似文献   

4.
高黎贡山北段东西坡种子植物区系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黎贡山北段的东西坡由于在降雨量和热量分配等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致使东西坡在植物的种类、组成及区系特征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东坡记载野生种子植物152科,580属,1475种及192变种(亚种),西坡记载野生种子植物162科,659属,1804种及186变种(亚种).东西坡种子植物科、属、种的对比分析表明:1)东西坡现代种子植物区系具有相同的历史渊源,但其区系联系减弱了,东西坡区系相似性程度,依科、属、种的顺序依次递减;2)西坡现代种子植物区系比东坡具有更为深刻的热带起源烙印.就科、属、种三个水平来说,东坡的热带成分低于西坡,温带成分高于西坡.许多典型的泛热带大科在西坡比东坡有着更为丰富的种类,其中有些泛热带科分子在东坡缺乏分布,而在西坡找到了合适的驻留之地;3)西坡现代种子植物区系与东喜马拉雅植物区系的联系比东坡紧密,而东坡与高黎贡山以东的区系联系比西坡密切,由于高黎贡山山脉的阻隔,近代植物物种的东西坡交流发生了障碍;4)西坡生态地理环境比东坡更有利于物种的生存、繁衍和分化,它既是古老成分的避难所,又是孕育新生成分的摇篮.  相似文献   

5.
利用福建黄岗山东南坡30个样方和西北坡13个样方的资料,研究该地区乔木物种丰富度的垂直变化;东南坡共记录到乔木物种151种,隶属于42科73属;西北坡102种,隶属于32科54属。两坡面的乔木树种组成相差不大。物种丰富度随海拔的变化趋势是:随海拔升高,科、属、种的数量呈下降的趋势;东南坡科、属、种的数量在海拔800—1000m达到最大值,西北坡在海拔1500—1600m达到最大值。东南坡乔木物种Shannon—Wiener指数(H’)与海拔呈负相关;西北坡在海拔1200—1800m范围内H’高于东南坡;Screnson指数(IAc)在不同植被类型交替时出现上下波动,从常绿阔叶林向针阔混交林转化时,物种更替强烈,Screnson指数明显下降。乔木物种生长特征的分析表明,最大树高(Hmax)和最大胸径(DBHmax)出现在中海拔,在相同海拔范围内西北坡的Hmax和DBHmax高于东南坡;东南坡Hmax和DBHmax的峰值出现在海拔800—900m,西北坡出现在海拔1800m。东南坡立木密度在海拔1500m处达最高值,而西北坡立木密度变化不明显,仅在海拔1900m以上明显下降。将全部乔木种划分为常绿阔叶、针叶和落叶阔叶等三种生活型,分析不同生活型的生长特征发现,常绿阔叶种类的胸高断面积和(total basal area,TBA)在低海拔占比例大;针叶种类沿海拔出现两个峰值,与分布两种不同针叶林种类有关;落叶阔叶林的TBA在各海拔段均占一定比例,但在西北坡的比例要高于东南坡。两坡三种生活型的TBA沿海拔梯度变化特征基本上相似。  相似文献   

6.
初步调查统计秦岭南坡中段有种子植物 1 55科 ,81 5属 ,约 2 1 84种 ,分别占秦岭总科数的 96.2 7% ,总属数的 80 .69% ,总种数的 63.32 %。其中有国家保护植物 31种 ,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 34属。属的地理分布类型多 ,有 1 5个分布型及 2 1个变型 ,其中温带成分和热带成分分别占该区总属数的 30 .66%和 64.79%。科的组成中含 1 0 0种以上的有 3科 ,50~ 1 0 0种的有 7科 ,5~ 2种的有 4 4科 ,含 1种的有 34科。秦岭南坡中段是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区域之一。论述了种子植物物种多样性 ,生活型多样性和属的分布区类型的多样性等。同时对该段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持续发展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阿勒泰山蝴蝶种类调查及其垂直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阿勒泰山南坡中国境内的蝴蝶进行了采集调查,共鉴定整理出7科、61属、100余种。其中凤蝶科1属1种,绢蝶科1属6种,粉蝶科8属22种,眼蝶科16属23种,蛱蝶科16属32种,灰蝶科12属15种,弄蝶科7属10种。分析了这些种类的垂直分布特点,将其划分为4个垂直分布带,即低山半荒漠带、山地灌木草地带、山地森林草原带和亚高山草原-草甸草原-高山垫状植被带。  相似文献   

8.
秦岭南坡中段种子植物区系初步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秦岭南坡中段有种子植物152科,815属,2184种,对该地区植物区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本地区种子植物种类丰富,共有裸子植物5科,15属,30种,单子叶植物23科,169属,390种;双子叶植物124科,631属,1764种。(2)属的地理分布类型种类多,有15个分布类型及19个变型,其中温带成分占64.17%,具一定的优势。但同时表现亚热带成分向温带成分过渡的特点。(3)本地区植物古老、残遗、原始成分多,反映了该地区植物区系古老的性质。(4)有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41属。国家级保护植物32种,分析结果认为本地区是秦岭种子植物区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上海食用菌害虫研究(一)眼蕈蚊科记录及五新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菌蕈昆虫种类繁多,许多属种是食用菌的重要害虫,本根据采集和饲养的标本,报道上海等地为害食用菌的眼蕈蚊科害虫2属7种,其中包括5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北京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祁连山东缘地区不同坡向的高寒草甸群落物种功能群和多样性差异,该研究选择北坡(N坡)、西北坡(NW坡)、西坡(W坡)、东坡(E坡)、东北坡(NE坡)、西南坡(SW坡)和南坡(S坡)7个坡向类型,调查各坡向的植被特征(高度、盖度和频度),测定土壤因子,分析物种均匀度和多样性指数及其相关性等。结果发现:(1)研究区样地共有植物11科18属21种,主要有豆科(4属4种)、菊科(3属3科)、蔷薇科(1属3种)、莎草科(2属2种)、禾本科(2属2种)和蓼科(1属2种);不同坡向的植物科、属数量变化趋势与种相同,均为东北坡、西南坡、北坡(76.19%)>南坡(66.67%)>东坡(61.90%)>西坡、西北坡(19.05%)。(2)不同坡向的草地群落组成不同,其中东坡、南坡和东北坡主要以草本植物为主,西南坡和北坡为草本和灌丛交错区,西坡和西北坡主要以灌丛为主。(3)不同坡向的物种功能群不同,其中东坡、南坡、东北坡、北坡和西南坡的莎草类重要值最高,西坡和西北坡只有豆科和杂类草,且杂类草重要值最高。(4)不同坡向的优势功能群不同,其中:禾本科植物的重要值大小为阴坡(NE坡)>阳坡(S坡和SW坡)>半阳坡(E坡),莎草科植物重要值大小为半阳坡(E坡)>阳坡(S坡)>阴坡(NE坡和N坡),豆科植物重要值大小为阳坡(S坡)>阴坡(N坡、NW坡和NE坡)>半阳坡(E坡)>半阴坡(W坡),杂类草植物重要值大小为半阴坡(W坡)>阴坡(N坡和NE坡)>半阳坡(E坡)>阳坡(SW坡和S坡)。(5)随着坡向梯度变化,物种丰富度和香农 威纳多样性指数变化一致,其大小均表现为:阴坡>阳坡>半阳坡>半阴坡。(6)冗余分析发现,土壤含水量和碳氮比是影响灌丛植物[瑞香(Daphne odora)、金露梅(Potentilla fruticosa)和头花杜鹃(Rhododendron capitatum)]重要值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不同坡向的土壤水分、养分和光照等的变化显著影响了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物种功能群及其多样性。  相似文献   

11.
2009年5月~2012年1月,对黑龙江兴凯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鱼类资源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兴凯湖保护区共有鱼类7目15科49属67种,其中土著鱼类7目13科42属60种;鱼类组成具有典型的古北界区系特征,鲤科鱼类是其中最大的类群,构成区系成分的主体;经济鱼类种群以小型种类为主体,年龄结构偏低;渔获物种类小型化、个体低龄化;种群资源量和渔获量都在下降。兴凯湖保护区的鱼类资源呈衰退趋势。  相似文献   

12.
对中坡国家森林公园的蕨类植物分类、区系组成及其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坡共有蕨类植物28科53属85种,主要科为鳞毛蕨科、水龙骨科、凤尾蕨科和金星蕨科;主要属为凤尾蕨属、鳞毛蕨属、耳蕨属和卷柏属;科的分布类型以世界分布和泛热带分布为主,属以泛热带属和热带亚洲属最多,种以东亚分布类型为主并表现出明显的亚热带特点;生态类型主要为土生,其次是石生类型.蕨类区系与贵州的关系最为密切.蕨类物种密度为每km^26.2种,在纬度相近的9个保护区中仅次于云南西山.中坡拥有桫椤和金毛狗等2种国家重点保护蕨类和7种中国特有的蕨类.桫椤在中坡的发现,对于研究其演变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湖南南岳山木兰科树种花果期调查及种类统计表明,南岳木兰科树种有7属60种(含种下等级),其中已开花有6属42种,已结果有6属33种,有的树种在一年内开花二次,且花多、花香、花期长。这为木兰科树种的园林应用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4.
武陵山地区的淡水软体动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月英  张文珍 《动物学报》1992,38(4):359-371
1988—1989年在我国西南武陵山地区对乌江、清江、澧水及沅江四大水系进行了资源考察。共采集到标本53种,隶属2纲12科27属,其中腹足纲41种,瓣鳃纲12种,内有7个新种(另外发表)。淡水软体动物的区系组成以东洋界种类占优势,有29种,占总数的54.8%;种类组成以沅江水系最多,有44种,其中22种仅采于沅江。田螺属(Viviparus Montfort,1810)的种类首次在东洋界境内被发现。文章对淡水软体动物的资源作了评价,并对寄生虫媒介贝类进行了叙述。  相似文献   

15.
中国小木层孔菌属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戴玉成 《菌物学报》2009,28(1):25-28
小木层孔菌属的种类在我国共有7种,其中芳香小木层孔菌Phellinidium fragrans为中国首次报道,该种发现于吉林省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与同属其它种的区别是子实体多年生、平伏、具有芳香气味,其担孢子在同属的种类中最小,菌肉中具有形状不规则的厚垣孢子。根据中国的材料对这个种进行了详细描述和显微结构绘图。给出了该属种类的检索表,并将每种孢子统计数据列在检索表中。  相似文献   

16.
谢蕴贞 《昆虫学报》1957,(4):423-448
荔蝽(Tessaratominae)是蝽科(Pentatomoidae)中一个比较小的亚科,在近代分类学上也有把它列为科的。杨惟义于1935年曾记述本亚科的我国种类共7属15种;Blote于1945 年增加了1属4种,本篇所记共9属23种,其中有 3个是新种,另有1属1种在我国是初次记载。  相似文献   

17.
黑叶猴是分布于我国广西、贵州、重庆南部和越南北部喀斯特石山特有的灵长类,全世界不足2000只,其中四分之三以上分布在我国。黑叶猴隶属于哺乳纲灵长目猴科疣猴亚科乌叶猴属,该属是疣猴亚科种类最多的一个属,共有20个种。根据系统演化,这个属可以分为戴帽叶猴种组、郁乌叶猴种组、银叶猴种组和黑叶猴种组,其中黑叶猴种组包括了我国的黑叶猴、白头叶猴、越南的金头叶猴、德氏叶猴、越南乌叶猴、印支乌叶猴和老挝乌叶猴,这7个种只生活在喀斯特石山环境,所以它们又被称为石山叶猴,其中黑叶猴扩散能力最强,是分布范围最广和分布纬度最高的种类。  相似文献   

18.
广西特有植物区系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论述了广西特有植物区系特征。结果表明:(1)广西特有植物共859种,隶属于119科303属,其中蕨类植物15科22属42种,裸子植物3科4属7种,被子植物101科277属810种。这些特有种中,以草本植物种类最多,有440种,灌木、乔木类型次之。(2)地理成分复杂多样,分布交错混杂。种子植物科包含9个分布类型,属包含14个分布类型。种则依据在广西区内地理分布可划分为5个分布亚型,其中以桂西南分布种类最多。(3)科属种的水平上都表现出明显的的热带-亚热带性质。4.区系成份兼具古老性和年青性,并表现出岩溶地区特有化发展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马瑞林  马雄  杨镇  马正学 《昆虫知识》2012,49(4):1010-1024
2006--2010年期间,对太统一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蝶类进行了研究。采集到蝶类标本共计4800余号,经过整理鉴定出蝶类230种及亚种,隶属10科24亚科126属。其中36属71种为优势类群,占总种数的30.87%;眼蝶科有46种,占20.0%;灰蝶科有37种,占16.1%,为次优势类群;喙蝶科、蚬蝶科为单属单种,属于罕见类群;其他各科为常见类群。在230种蝶类中,属于古北界的种类占总种数的26.5%,属于东洋界的种类占总种数的5.7%,两界兼有种类和广布种类占总种数的67.8%,即广布种类成分最多,东洋界成分最少。230种蝶类隶属126属,其中单种属有75个,占总属的59.5%,包含的种类占总种数的32.6%;多种属有51个,占总属的40.5%,包含的种类数有155种,占总种数的67.4%;属种比值系数为0.548。结果表明,该地区蝶类区系以单种属为主。  相似文献   

20.
贵州德江楠杆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种类丰富,首次调查植物种类达2 000余种,查阅药用植物文献资料记载,鉴定有药用植物1 079种,隶属于201科603属。其中,真菌类植物19科23属35种,苔藓类14科14属16种,石松和蕨类植物19科42属88种,裸子植物7科11属14种,双子叶植物121科426属792种,单子叶植物21科87属134种,草本多达587种,木本多达438种。对该地区药用植物的组成、丰富度与周边地区进行了比较,提出了保护利用及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