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4 毫秒
1.
研发动态     
新加坡发现植物开花的"按钮"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植物开花的基因"按钮",有望在未来"调控"植物的开花时间,加快作物在不同环境下开花结果的速度,以增加作物产量。以往的研究显示,植物会通过叶子接受光信号,并传递一种叫"开花素"的信号至茎端,从而使植物开花。  相似文献   

2.
科研快讯     
生物学领域2010年TOP5文章出炉据《科学家》网站报道,从"合成基因组"到"砷基生命",今年夺人眼球的研究论文着实不少,但最重要的论文来自对于生命分子基础的研究。近日2010年生物学各领域最重要的5篇论文排名出炉。  相似文献   

3.
吴海歌  吴晨  姚子昂  高晨慧  李倩 《生命科学》2014,(10):1067-1072
肿瘤干细胞是指存在于肿瘤组织中的具有干细胞特性,即能够多向分化和自我更新的一类细胞群。随着肿瘤干细胞概念的提出,乳腺癌干细胞成为当今科研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因此,了解如何分选乳腺癌干细胞及如何维持其"干性"对治疗及预防乳腺癌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主要从乳腺癌干细胞分选、相关信号通路、上皮-间充质转换(EMT)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近日,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个调控干细胞多能性的新"开关",也就是它能够控制干细胞分化为任何细胞类型的能力,而这个开关涉及了细胞内的mRNA剪接过程.RNA剪接过程能使一个基因产生多条mRNA转录本和与之相应的蛋白.研究人员发现这个"开关"就存在于FOXP1的mRNA剪接过程中,它在胚胎干细胞  相似文献   

5.
1 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12年10月8日,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将2012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The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授予英国发育生物学家约翰.戈登(John Bertrand Gurdon)和京都大学物质-细胞统合系统据点iPS细胞研究中心主任长山中伸弥(Shinya Yamanaka),以表彰他们"发现成熟体细胞可被重编程恢复多能性",即体细  相似文献   

6.
间充质干细胞(MSCs)存在于许多组织中,在组织出现损伤时会迁移到受伤部位进行修复。而癌症可以被看作是"永远不会愈合的伤口",在肿瘤微环境中MSCs会被持续募集成为肿瘤微环境的一部分。最近出现了一种肿瘤相关间充质干细胞(TA-MSCs),它可以激活肿瘤的发生,促进肿瘤的发展与转移。本文讨论了MSCs与TA-MSCs之间的关系;探讨对TA-MSCs的最新认识及其调节癌细胞生存、增殖、迁移与耐药能力。而且,讨论了把TA-MSCs作为癌症治疗上游或者下游的靶点或者用MSCs做载体来传递癌症因子将会发展为癌症治疗的新手段。  相似文献   

7.
<正>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高度繁殖能力以及多向分化的潜能,被医学界称为"万用细胞",其产业化发展主要包括基因药物、基因诊断试剂、干细胞产品以及干细胞移植。基于多年的融资上市咨询经验,以及对生物制药产业的持续跟踪研究,笔者发现,干细胞技术及其开发近年来一  相似文献   

8.
研发动态     
中科院广州健康研究院破解体细胞"变身"多能干细胞的分子障碍诱导干细胞是指在外源因子诱导下,体细胞在体外"变身"为与胚胎干细胞具有同样特征的多能干细胞。这在组织器官移植、基因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在新药开发筛选、新基因发掘、毒性  相似文献   

9.
间充质干细胞(MSC)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潜能和损伤趋化的多能干细胞。在一定诱导条件下MSC可以分化为骨、软骨、肌肉和血管内皮等组织,常将其应用于组织修复和心肌缺血等其他缺血性疾病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中。由于MSC具有向肿瘤间质的"损伤趋化性",在过去的十几年,将其作为携带治疗基因的合适载体用于肿瘤治疗研究。而进一步研究发现趋化至肿瘤间质的MSC与肿瘤微环境相互作用可分化为血管内皮、血管周细胞等,或者通过旁分泌等各种机制对肿瘤血管生成产生影响。但是在不同的肿瘤模型中,MSC对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存在争议,这篇综述旨在探讨影响实验结果的相关因素,综合分析认为:MSC可以促进肿瘤血管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修复肿瘤血管,这在针对肿瘤血管生成治疗尤其是联合其他治疗方法来治疗肿瘤显示出很大潜力。  相似文献   

10.
脂肪干细胞是一类由脂肪组织分离出来的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可长期自我更新并在特定的条件下分化形成多种终末细胞。本文总结近年来关于脂肪干细胞定向分化的研究成果、介绍脂肪干细胞的分离培养技术、影响脂肪干细胞成脂成骨定向分化能力的主要因素,以及在各种终末分化细胞之间"转分化"的作用条件,从而为寻找治疗肥胖的新靶点以及骨组织工程学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生命的化学》2014,(5):721-721
<正>2014年10月2日,Cell Stem Cell刊登了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邓宏魁研究组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将恒河猴皮肤细胞诱导成为了"原始多潜能干细胞",是干细胞领域的一项重要突破。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邓宏魁研究团队早在2009年在国际上首次建立传统的恒河猴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在这个研究基础上,他们发现一些关键信号通路的调控因子,将恒河猴的传统  相似文献   

12.
林瑛 《生命的化学》2014,(2):232-234
现代教育对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以引导学生掌握知识为"落脚点",培养学生的求异性思维;以引导学生巩固知识为"辐射点",培养学生的"放射性"思维;以引导学生开拓知识为"出发点",培养学生的"前瞻性"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和开拓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3.
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已有10余年历史,目的在于增加支架介入或冠脉搭桥治疗基础上的获益。细胞种类的选择是决定疗效的关键,大致可分为"第一代"和"第二代"干细胞。"第一代"是谱系非选择性干细胞,分自体和异体,早期阳性结果居多,近年多为中性结果。"第二代"是纯化干细胞,通过细胞表面标记分选出特定细胞谱系,即心脏干细胞,进行定向分化,在II期临床试验中展现获益。另外,近来诱导多能干细胞i PSC成为研究热点。目前干细胞直接心肌再生的证据很少,越来越多的研究肯定其旁分泌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近日,国际顶尖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了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国家重点实验室曾艺研究团队领衔完成的研究成果,宣布首次发现了乳腺中的多能干细胞,"刷新"了由国外科学家在2011年发表在《自然》上的乳腺干细胞只存在单潜能性的理论。该研究成果以干细胞为切入点,为靶向治疗乳腺癌提供新思路、奠定了应用的基础。成年人的许多器官中存在着干细胞,也称组织干细胞。干细胞因为尚未分化、具有再生潜能而被喻为"万用细胞"。根据发育潜能又分为三  相似文献   

15.
《生命科学》2015,(1):109
<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医学科学部与政策局于2014年11月24-26日在南京联合举办了第128期双清论坛。本次论坛的主题为"生殖生物学研究的挑战和对策",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张永莲院士、南京医科大学沙家豪教授和北京大学乔杰教授共同担任论坛执行主席。来自国内相关领域22家单位的38位专家应邀参加了本次论坛,30余位专家学者列席了会议。基金委生命科学部常务副主任杜生明,副主任冯雪莲及生命科学部、政策局相关人员、本次论坛的承办单位——南京医科大学的领导参加了会议。开幕式上,杜生明介绍了"双清论坛"的背景、意义与宗旨,希望与会专家充分利用双清论坛这一平台,  相似文献   

16.
浅谈《微生物学》的课堂讲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萍 《微生物学通报》2008,35(2):0302-0305
结合我们编著的<微生物学>教材,阐述了讲好<微生物学>课程的动力、境界和手段,指出对学科的热爱和兴趣是讲好微生物学的动力,充分认识微生物的"共性"和"特性",是讲好微生物学的一种境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重要手段.另外,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教师不仅要"授人以鱼",而且更要"授人以渔",引导学生"知其所以然".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分离和提纯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微囊泡(hUC-MSCs-MVs)并分析其理化性质。方法 (1)运用Ⅰ型胶原酶联合透明质酸酶消化Wharton's Jelly组织的方法,分离和扩增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2)实验组:用"饥饿法"处理hUC-MSCs,分离和提纯hUC-MSCs-MVs;对照组:用未经"饥饿法"处理的hUC-MSCs来尝试提取hUCMSCs-MVs;(3)验证hUC-MSCs-MVs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特性。结果 (1)分离出的hUCMSCs状态良好,扩增后的子代hUC-MSCs数量及状态满足后续实验的要求。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hUC-MSCs-MVs高表达CD44、CD29和CD73,而低表达α-6 integrin(CD49f)和HLAclassⅡ(HLA-DR)。(2)实验组成功分离和提纯了hUC-MSCs-MVs,而对照组未见确切hUCMSCs-MVs产生;扫描电镜观察到hUC-MSCs-MVs的囊泡样结构,直径几十到几百nm不等,均在1μm以下;透射电镜观察到hUC-MSCs-MVs的产生和胞吐作用;蛋白定量结果为1337.1μg/ml;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其大小绝大部分在1μm以下,并能高表达CD44和CD29,而低表达CD73、α-6 integrin(CD49f)和HLA-classⅡ(HLA-DR)等表面分子。结论用"饥饿法"处理hUC-MSCs可成功获得hUC-MSCs-MVs。  相似文献   

18.
<正>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刊与审稿专家、作者、读者之间的互动,帮助广大读者及相关人员及时获知稿件及相关行业信息,本刊开通了《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微信公众平台",欢迎大家关注我刊微信公众平台,并对我们的服务予以监督!关注方法:1.直接"扫一扫"我刊封面或网站首页的二维码进行关注。2.登录微信软件后点击"通信录",然后点公众号栏目中的"订阅号",最后点右上角的"加号(+)",搜索"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找到后直接关注即可。  相似文献   

19.
正植物为了繁衍生命,数千万年来不断寻觅良方,"研究"出的方法可谓五花八门。它们有的"漂流",有的"乘风",有的"搭便车",有的靠"猿粪"……论起来,这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还算"高明",但要是和科学家最近研究的银木果灯草相比,它们的"段位"还太低。怪模样,臭味道银木果灯草生长在南非地区,这种草看起来没什么特别,奇怪的是它们所产的种子。这种种子外形滚圆,直径长约1厘米,表面呈棕色。仔细瞧瞧,它们像什么?  相似文献   

20.
<正>杜牧写过"红芰",秦观写过"红菱"。"芰"名初出战国时代,取义菱的植物形态"其叶支散",楚语"屈到嗜芰",意思是楚臣屈到喜欢吃菱角,说明那个时候菱叫"芰"。"菱"名初出魏晋南北朝《名医别录》:"芰实。一名菱。"故芰为菱的古称,《酉阳杂俎》记载:"今人但言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