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以梁栋材院士和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理事长赵南明教授为首的中国生物物理学会代表团一行8人(其它6人:王书荣,张志鸿,王志珍,王宝翰,沈恂,王宏伟)参加了1999年9月19-24日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第13届国际生物物理大会,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50名生物物理学家出席了这次大会。大会期间还召开了IUPAB(国际纯粹与应用生物物理联盟)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执委会。本次大会共举行了5次全体大会,25个专题讨论会,和1次大会讨论。5个大会邀请报告和25个专题讨论会的议题如下:1.大会邀请报告1.1蛋…  相似文献   

2.
三年一次的国际生物物理大会,第十一届会议于1993年7月在匈牙刊布达佩斯召开.这次大会共有五个大会报告.其中四个都是关于蛋白质研究的,说明蛋白质的生物物理研究仍然是生物物理领域内的主流.这五个大会报告是:  相似文献   

3.
1992年8月23日—28日,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召开了第八届国际免疫学学术大会。到会人数共7500人,来自78个国家和地区。大会共收到论文4094篇。其中在大会上报告的综述论文157篇,分组报告的原著论文1743篇。中国学者提供的论文70篇,参加分组报告的有4篇。诺贝尔奖金得主Susumu Tonegawa,Georges J.F.Kohler,David Baitimore及Baruj Benacerraf等均在大会上作了报告。  相似文献   

4.
1984年六月3—8日在美国康奈尔大学举行了这次学术讨论会,出席会议的有25个国家,300多名代表,我国应邀有两名代表参加这次会议。 大会按八个方面内容进行报告,还有两次专题讨论,两次墙报展出,大会报告的内容有:  相似文献   

5.
科技消息     
第六次国际辐射研究大会已于今年5月13-19日在日本东京召开。出席这次大会的正式代表(包括大学生代表)共1,400多人,来自46个国家。我国派出了以朱壬葆和沈淑敏为正副团长的15人代表团参加了这次大会,这是我国第一次参加国际辐射研究的学术会议,引起与会各国科学家的重视。这次会议上共有大会报告4个(6篇),它们是:(1)聚变技术的进展和它的辐射问题(分两篇)(2)癌症放射治疗中的实验前景(Kaplan 教授)(3)广岛和长崎30年研究的述评(分两篇)(4)辐射,环境突变物和人类的生存(遗传问题)整个大会分29个专题讨论会,共111篇报告,125次分组论文报告会,提交论文830篇。我国科学工作者提交了8篇报告,会议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包括物  相似文献   

6.
1995年11月23日至26日,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六届学术大会在安徽省黄山市花溪饭店召开。来自全国18个省市的161位代表出席了大会。许智宏、翟中和、薛绍白、宋今丹、裴钢、桂建芳、陈建国等七位同志分别就植物发育、细胞骨架、钙调素、内质网、受体、激酶、神经细胞骨架等领域动态在会上作了综述报告,另外大会还安排了14场分组报告会。23日上午大会开幕式由翟中和副理事长主持,黄山市委副书记、副市长讲话;王亚辉教授的报告回顾了学会十五年的历史;徐永华教授向与会代表报告了学会近三年的工作;左嘉客教授向学会第三届青年论文奖获奖者颁奖;李文安教授报告了第六届理事会选举结果。会议期间,召开了六届一次理事会  相似文献   

7.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五届学术大会由杭州大学及浙江省细胞生物学学会协办,于1992年11月21日至25日在交通部杭州疗养院召开,来自21个省市及香港的222位代表出席了本届大会。 大会开幕式于11月22日上午举行,由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理事长王亚辉教授主持,浙江省政府、人大、政协、科协、科委的有关领导同志和省细胞生物学学会理事会成员应邀出席。李德葆副省长在开幕式上致词,对本届大会在杭州召开表示热烈欢迎。学会秘书长左嘉客教授作了学会会务工作报告,向各位代表报告了自上届大会  相似文献   

8.
四年一次的国际孢粉学和古植物学联合大会(IPCXIII/IOPCIX2012)于今年8月23日到30日在日本东京中央大学顺利召开。本次大会主题是"环境世纪中的孢粉学和古植物学(Palyonlogy and Palaeobotany in the Century of the Environment)"。会议报告分为六个部分,分别为大会主题报告、专题分会报告以及一般会场、公众会场、午餐研讨会和专题研讨会。来自全球50个国家和地区共514位会议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其中中国大陆参会代表有69人,主要来自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参与人数名列第二。中国科学院南京地  相似文献   

9.
首届世界两栖爬行动物学科学大会于1989年9月11~19日在英国坎特伯雷市的肯特大学召开,57个国家的1017名学者出席,宣读与展出论文699篇。这是一次规模空前而有深远意义的科学大会。我国学者丁汉波、吴端敏、赵尔宓、张希吕、魏刚、王培潮以及台湾省的吕光洋与牟永平等8人参加了大会。大会内容丰富、形式多采,既报告讨论了尖端理论问题,也座谈交流了实践与应用经验。分组报告按学科性质分27个专题组进行,赵尔宓担任第十二专题组执行主席;实验技术分5个专业组进行,另有10个圆桌讨论会。我国吕光洋、魏刚与王培潮分别在有关专题组宣读了“台湾…  相似文献   

10.
中国动物学会甲壳动物学会成立暨学术讨论会于1982年12月13—17日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来自全国55个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水产部门的112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124篇,采用大会报告和分组报告形式进行交流,由8位专家分别在大会上做专  相似文献   

11.
这本专刊,是以摘要的形式发表了在中国遗传学会成立大会期间,从1978年10月7日开始的学术报告和交流中的论文。开会期间大会共收到了二百余篇论文。由于时间的关系,不可能使全部论文在大会上宣读,于是就按照论文内容分为四个专业组,分别报告。  相似文献   

12.
四年一次的国际孢粉学和古植物学联合大会(IPC XⅢ/IOPCIX 2012)于今年8月23日到30日在日本东京中央大学顺利召开。本次大会主题是”环境世纪中的孢粉学和古植物学(Palyonlogy and Palaeobotany in the Century of the Environment)”。会议报告分为六个部分,分别为大会主题报告、专题分会报告以及一般会场、公众会场、午餐研讨会和专题研讨会。  相似文献   

13.
<正>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于2017年7月23–29日在深圳召开,会议取得圆满成功。本次大会是自1900年第一次大会以来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附录1),来自77个国家和地区的6,850人注册参会盛况空前。共收到摘要3,519份,作者来自85个国家和地区。在6个主题的249个专题研讨会中,有1,440个口头报告(附录2),卫星会议50个;大会特邀报告  相似文献   

14.
1986年10月30日—11月5日,在成都军区第一招待所内召开了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三届大会,来自全国各地的205位代表(其中26位列席)参加了这次会议,第二届理事和第三届理事候选人出席了会议。会议在30日上午8:30分开幕,由姚錱理事长主持。罗登副秘书长代表第二届理事会向大会报告了1983年以来学会的各项工作(报告摘要另发)。鲍璿同志代表选举工作委员会报告了会员通讯选举的结果:王亚辉等42位同志当选为第三届理事。成都市科协副主席向大会致贺词,欢迎大会在成都市召开。学术活动有大会报告相分组报告。大会报告有王亚辉的“细胞生物学发展趋向”、罗士韦的“植物细胞生物工程展望”和汪德耀的“细胞运动——  相似文献   

15.
第九届国际衣藻细胞及分子生物学大会 ( Nin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ell and MolecularBiology of Chlamydomonas—— Chlamy2 0 0 0 )于 2 0 0 0年 5月 2 1~ 2 6日在荷兰的 Noordwijkerhout召开。来自 2 4个国家的 2 1 4位学者出席了大会。提交的论文摘要共 1 89篇 ,其中 89篇的作者在大会上做了报告 ,其余的作为墙报交流。大会主要围绕 3个主题作了报告 :1 .光合作用 :结构与功能的相关性 ,电子传递调节 ;光在发育和行为中的作用。2 .衣藻发育生物学 :营养和性的发育 ;细胞器的生物发生和分子生物学。3.鞭毛 :结构与功能 ,…  相似文献   

16.
第六届国际兽类学大会(ITC)将于1993年7月4日—10日在澳大利亚雪梨市新南威尔斯(NSW)大学召开,由NSW大学生物科学院代表国际生物科学联盟兽类学部举办。此次盛会初设5个大会报告,37个专题报告会,10个专题讨论会。 15个大会报告是:①澳大利亚兽类区系的进化;②有袋类的繁殖;③保护遗传学中的DNA编码;④南极海洋系统中的海兽及其保护;⑤变化环境中哺乳动物的入侵、捕食者—猎物的相互关系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相似文献   

17.
第四届国际细胞生物学大会于1988年8月14—19日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召开。来自57个国家和地区的316(?)余名的细胞生物学工作者出席了这次会议。提交给大会的论文共3096篇。我国的参加人员共30余人(其中包括台湾代表5名),共提出论文85篇(其中台湾省8篇)。8月14日举行了隆重的开幕式。著名的细胞生物学家 David L.Brown 担任这次大会主席团(执委会)主席。39名主席团成员中有我国的4位科学家,即罗士伟教授、姚鑫教授,薛绍白教授和左嘉客教授。大会的学术活动分四种形式进行:(1)大会报告;(2)分组专题讨论会;(3)小型专题讨论会;(4)论文墙报。大会报告共7个,报告的题目是:(1)控制胆甾醇的基因和膜蛋白。(2)鸟类胚胎神经系统发育的体内和体外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中国植物生长物质协会第三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于1989年11月22~25日在江苏省无锡市召开,出席会议的有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120多名代表。大会收到论文80多篇,汇编成两册论文集,18位代表在大会上作了报告,同时进行了分组报告和讨论。代表们就近年来国内外植物生长物质研究动态和发展趋  相似文献   

19.
2001年8月22~26日,第二届全国植物基因组学大会在浙江大学召开,与会322人,听取报告的人数最多时达到500多人。大会收到论文摘要163篇,墙报30篇。共有11人做了大会报告,77人做了分组报告。在为期一天的大会报告期间,来自美国、意大利、比利时、国际水稻研究所及国内的科学家就目前植物基因组学的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作了阐述,内容涉及到水稻杂种优势的遗传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昆虫学会2000年学术年会于2000年10月18日~21日在湖北宜昌召开。这是中国昆虫学会跨世纪的一次学术盛会。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51名昆虫科技工作者出席了会议。此次会议收到论文328篇,并在会前出版了论文集。 大会开幕式由中国昆虫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李典谟研究员主持,中国昆虫学会理事长张广学院士代表中国昆虫学会向出席大会的各位领导、来宾和全体代表表示诚挚的欢迎,并致大会开幕词。华南农业大学庞雄飞院士、湖北省各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台湾大学昆虫学家徐尔烈教授和美国马塞诸萨州立大学昆虫学家美籍华人殷之铭教授应邀出席了大会开幕式并参加了大会交流。 大会报告由中国昆虫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所长黄大卫研究员主持。大会以“走向21世纪的中国昆虫学”为主题,由李典谟研究员做了“世纪之交的盛会——第21届国际昆虫学大会简介”、殷之铭教授做了“昆虫卵子发生的内分泌调控——伏蝇模式”和武汉科诺生物农药有限公司董事长谢天健教授做了“机遇和挑战——世纪之交的中国微生物杀虫剂”3个大会报告。会议还安排了9个专业组进行了学术交流。此次分组报告的特点是:报告质量高,演讲规范,这反映了大家对这次大会的重视。各个专业组交流的学术气氛浓厚,讨论热烈,各个分会场始终洋溢着浓厚的学术气氛。代表们一致认为,通过此次会议不但交流了自己的科研成果,还对近年我国昆虫学研究的发展及中国加入WTO后中国昆虫学面临的挑战,做了前瞻性的研讨和预测。 此次会议能够胜利召开,是与湖北省昆虫学会及各有关单位和领导的支持分不开的,在此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孟晓星 (中国昆虫学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