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氯苯降解菌的筛选及降解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活性污泥中筛选到一株具有降解氯苯功能的菌株JH02,依据菌落特征形态和生理生化反应鉴定该菌株属于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分别考察培养温度、培养时间、氯苯浓度、pH值、菌悬液接种量及摇床转速等因素对菌株降解性能的影响。确定菌株StreptococcusJH02的对氯苯的最适降解条件为:培养温度为37℃,培养时间24 h,菌悬液接种量体积分数为4%,pH8.0,摇床转速140 r.min-1,此条件下氯苯的降解率可达94.7%。  相似文献   

2.
甲胺磷降解菌的筛选及降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长期受有机磷农药污染的土壤中分离到1株能降解甲胺磷的菌株B15,经生理生化鉴定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在甲胺磷无机盐培养基(甲胺磷浓度为0.5%)生长时,最适生长温度为28℃,最适pH为7.0,摇床培养(28℃190 r/min)48 h降解率达到83%。菌株在甲胺磷浓度为1%的无机盐培养基上能生长,但是在甲胺磷浓度为0.5%的无机盐培养基上生长最好,降解率最高。外加碳氮源对菌株的降解率有所提高,但是超过某一浓度降解率随着浓度的增加反而下降。  相似文献   

3.
从修造船业周围油污污染土样中分离纯化出9株以柴油为唯一碳源的高效降解菌,其中2~#菌为微球菌属,确定为优势菌株,其降解率高达到65.7%;分析了接种量、柴油浓度、pH、温度、转速对2~#微球菌降解柴油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菌株最适宜生长条件接种量为1.0ml/L、柴油浓度为1.4g/L、pH7.0、温度为35℃、转速为160 r/min.  相似文献   

4.
从废旧变压器周围采取的土样中分离出一株多氯联苯降解菌,实验证明该菌株能以联苯作为唯一的碳源生长,经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为枯草杆菌,编号为WF1。分别研究温度、pH值、底物浓度等因素对2,3’,4’,5—四氯联苯降解率的影响,确定其最佳产酶条件为发酵温度35℃、pH值7.0、装液量100 mL以下、接种量4%、PCBs起始浓度0.2 mg/L,250 mL三角烧瓶中150 r/min下振荡培养3 d。酶促反应的最适反应温度为35℃,最适pH值7.5。  相似文献   

5.
【背景】炔草酯可以高效防除麦田恶性杂草,但炔草酯的生产和使用也对环境造成了破坏,对动物和人类健康造成了威胁。【目的】分离筛选炔草酯高效降解菌株,研究其降解特性,为炔草酯污染生物修复提供优良菌种资源。【方法】采集农药厂活性污泥样品,通过富集培养和含有炔草酯的LB培养基进行炔草酯降解菌株的分离,通过形态和生理生化特性以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其分类学地位,通过单因素试验从温度、pH、接种量和底物浓度等方面考察菌株对炔草酯的降解特性,并利用UPLC-MS分析降解产物。【结果】筛选出一株炔草酯高效降解菌株WP68,经鉴定为鞘氨醇盒菌(Sphingopyxis sp.),该菌株在37°C和pH值为8.0时,10 h内可将200 mg/L的炔草酯降解98.26%。利用UPLC-MS鉴定菌株WP68降解炔草酯的产物为炔草酸。确定了该菌株降解炔草酯的最适温度、pH值、接种量、底物浓度分别是37°C、8.0、5%、200mg/L。菌株WP68还能降解氰氟草酯和精喹禾灵。【结论】Sphingopyxis sp. WP68对炔草酯有较强的降解能力和较高耐受性,在炔草酯污染土壤修复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背景】粪臭素是畜牧堆肥中有机污染物的主要成分,造成养殖场及周边环境恶化,粪臭素污染问题亟待解决,利用微生物降解粪臭素是一种环保节能的有效方法。【目的】分离鉴定粪臭素高效降解菌株,研究其降解特性,为粪臭素降解提供高效的菌种资源,为该菌株应用于臭味污染环境的净化提供基础。【方法】以粪臭素为唯一碳源的无机盐培养基作为培养基质,从猪粪堆肥样品中分离筛选粪臭素高效降解菌株,通过形态特征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进行分离菌株的初步鉴定,分析其生长规律及粪臭素降解特性,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对菌株代谢粪臭素的产物进行分析。【结果】从样品中分离获得一株能以粪臭素为唯一碳源的细菌YKSW-6菌株,形态学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初步鉴定该菌株为戈登氏红球菌(Rhodococcus gordoniae)。接种量为10%时,该菌培养14 h对100 mg/L的粪臭素降解率达到100%。其能够利用D-山梨醇、溴-丁二酸等18种碳源,对亚碲酸钾、溴酸钾等13种化学敏感物具有抗性。菌株YKSW-6在5%接种量、温度30-42℃和pH值为6.0-9.0时对100 mg/L的粪臭素降解效率均能达到100%,菌株生长和降解粪臭素的最佳条件为:pH 7.2,温度37℃,转速180 r/min。GC-MS结果表明,粪臭素在菌株的作用下C2先被氧化,转变为3-甲基羟基吲哚,随后进一步被氧化为N-(2-乙酰基苯基)甲酰胺。同时中间产物还有苯乙醛和苯乙酸。【结论】红球菌YKSW-6为目前已报道的降解粪臭素能力较强的菌株,丰富了粪臭素降解菌种的资源库,为实际环境微生物修复应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胡婷  谷洁  甄丽莎  杨玖  史龙翔  王小娟  高华 《生态学报》2014,34(5):1140-1148
以苯酚为唯一碳源,采用富集培养方法,从陕北靖边油田污染土壤中分离获得1株苯酚高效降解菌(ad049),对菌株进行形态观察、生理生化检验及16S rDNA序列分析,确定该菌株为红球菌(Rhodococcus)。采用摇瓶振荡培养方法,研究了接种量、pH值、温度和底物浓度对ad049生长量和苯酚降解率的影响,同时对该菌株脱氢酶和邻苯二酚双加氧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ad049具有较强的苯酚降解能力;在苯酚浓度1000 mg/L,温度35℃,pH值8,接种量5%的培养条件下,反应24 h后,苯酚降解率达99%以上,且整个降解过程符合零级动力学方程,速率常数k_0=41.51,相关系数R~2=0.96。通过邻苯二酚双加氧酶活性的测定,推测出该菌株降解苯酚的途径可能是以邻苯二酚1,2双加氧酶为主要途径进行邻位开环,辅以邻苯二酚2,3双加氧酶进行间位开环。  相似文献   

8.
以聚乙烯醇为唯一碳源从环境中筛选获得了高效降解聚乙烯醇的微生物菌株XT11, 初步鉴定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对菌株Pseudomonas XT11的生长过程及PVA降解过程进行了研究, 发现该菌株在54 h内可将1 g/L的聚乙烯醇(PVA)降解。同时研究了温度、pH值及酵母膏浓度对该菌株降解PVA的影响, 结果表明其最适温度、pH值和酵母膏浓度分别为30℃、7.0和0.5 g/L。研究了PVA浓度对PVA降解率的影响, 发现随着PVA浓度的增大, PVA的降解率降低。  相似文献   

9.
以聚乙烯醇为唯一碳源从环境中筛选获得了高效降解聚乙烯醇的微生物菌株XT11,初步鉴定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对菌株Pseudomonas XT11的生长过程及PVA降解过程进行了研究,发现该菌株在54 h内可将1 g/L的聚乙烯醇(PVA)降解.同时研究了温度、pH值及酵母膏浓度对该菌株降解PVA的影响,结果表明其最适温度、pH值和酵母膏浓度分别为30℃、7.0和0.5 g/L.研究了PVA浓度对PVA降解率的影响,发现随着PVA浓度的增大,PVA的降解率降低.  相似文献   

10.
从活性污泥中分离得到一株能以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颗粒为唯一碳源的降解菌株HX01。通过形态特征和16SrDNA序列测定分析,该菌初步鉴定为红球菌属(Rhodococcussp.)。PBS颗粒经过HX01菌株14d的降解培养,失重法测定其降解率可达7.26%,颗粒表面发生显著的色泽变化。进一步研究发现该菌株以PBS颗粒为唯一碳源生长的最适温度和pH分别为30℃和8.0,最适降解的PBS颗粒加入量为30粒于50mL(约15g/L),在此条件下PBS颗粒降解率达到13.75%。  相似文献   

11.
从农药厂排污沟污泥中分离到一株能降解毒死蜱的新菌株,命名为R17,经生理生化和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鉴定为Sphingopyxis terrae.R17可以利用毒死蜱作为唯一碳源生长,该菌株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5℃、最适pH为7~8,在此条件下培养28 h后,菌落浓度达9.18×108cfu/mL.研究了该菌在...  相似文献   

12.
【背景】烟草在生产和加工中会产生高浓度的尼古丁废弃物,对环境造成较大的污染。【目的】筛选降解尼古丁的微生物菌种并解析其降解尼古丁的代谢途径,理解微生物如何降解尼古丁。【方法】用常规分离筛选方法、结合形态学观察和分子鉴定手段分离和鉴定菌株类别,进而利用单因素试验方法,通过设置不同的尼古丁浓度、温度和pH确定菌株降解尼古丁的最适发酵条件和降解率,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菌株在尼古丁降解过程中的主要代谢产物。【结果】获得一株以尼古丁为唯一碳源和氮源的节杆菌属(Arthrobacter)菌株,编号为D4;该菌株降解尼古丁的最适温度和pH分别为30.0℃和7.0;在1 g/L的尼古丁浓度下具备较快的尼古丁降解速率,培养18 h时尼古丁降解率可达到90%以上;尼古丁浓度≥4 g/L时菌株生长受到明显抑制;与目前报道的节杆菌属降解途径不同,该菌株降解尼古丁过程中产生了新的终产物N-甲基吡咯烷酮、可替宁及中间产物麦斯明。【结论】本研究分离鉴定到一株具有较快尼古丁降解速率的节杆菌,该菌株很可能存在新的尼古丁降解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为了从废弃羽毛堆积土壤中分离筛选具有高效降解羽毛角蛋白的细菌,采用形态学观察、生化测定和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菌株,测定蛋白水解研究酶活性及酶特性,鉴定该菌为假单胞菌属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降解羽毛的最适发酵培养温度为30℃,最适pH 7.0,最适接种量1%,最适发酵时间48 h,羽毛含量在0.25~0.5 g/50m L时产酶酶活性最高且较稳定,适合降解羽毛和头发。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角蛋白酶的作用温度和pH宽泛、稳定性好,具有良好的开发价值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从土壤中分离并鉴定羽毛降解菌,测定其生长最适温度及起始pH,并观察酶活动态。【方法】采用系列稀释法和选择培养基法筛选目的菌株,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及Biolog方法鉴定其分类地位,利用全自动生长曲线分析仪监测菌株的最适生长条件,并通过测定蛋白水解活性观察其酶活动态。【结果】从混合羽毛的土壤样品中筛选到一株羽毛降解菌,命名为菌株GIMN1.015,初步判定该菌株属于芽孢八叠球菌属(Sporosarcina)。最适生长pH为9.0,温度为30°C。蛋白水解活性最高值出现在培养后96 h。【结论】菌株GIMN1.015在利用羽毛角蛋白资源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这是芽孢八叠球菌在羽毛降解方面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5.
制革废水中壬基酚聚氧乙烯醚降解菌的分离及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长期受壬基酚聚氧乙烯醚污染的制革废水中采集水样,通过富集培养的方法从中筛选到一株可以壬基酚聚氧乙烯醚为唯一碳源生长的降解菌OPQa3。通过形态学特征观察和生理生化试验,结合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初步鉴定菌株OPQa3属于短波单胞菌属Brevundimonas sp.,其16S rRNA基因序列与Brevundimonas diminuta(EU434566.1)的相似性最高(99%)。降解菌OPQa3的生长周期为24 h;以2%的量接种菌株OPQa3,保证最终OD600=0.70,于746 mg/L的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培养基中,120 h内的降解率可达84.5%,菌OPQa3生长的最佳温度为30°C,最适pH值在7左右。降解性质粒检测结果表明,控制菌株OPQa3降解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的基因位于质粒上。  相似文献   

16.
一株联苯降解菌的特性及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艳  钱世钧   《微生物学通报》2004,31(6):23-26
从华北油田污染土壤中筛选出一株能够以联苯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生长的菌株。该菌生长的最适联苯浓度为0.2%~0.4%,在联苯浓度为0.1%的培养基中培养36h后降解率达99.8%。该菌还可以降解苯甲酸钠、邻苯二酚、间苯二酚、对苯二酚和多氯联苯Aroclorl221、Aroclorl242等芳香族化合物。通过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该菌为嗜吡啶红球菌(Rhodococcus pyridinovorans)。  相似文献   

17.
【目的】明确乙腈降解菌BX2的分类地位及生物学特性,评价其处理含乙腈废水的可行性。【方法】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以及系统发育分析对菌株BX2进行鉴定。考察温度、初始pH及接种量等因素对菌株生长的影响,确定菌株的最佳生长条件及在该条件下的乙腈降解能力。测定菌株BX2对NaCl的耐受能力。【结果】乙腈降解菌BX2的形态特征及生理生化特性与紫红红球菌(Rhodococcus rhodochrous)最相近。其16S rRNA、gyrB、secA1基因序列与紫红红球菌的相似性分别为99.37%、99.29%、97.87%。最佳生长条件为35℃,初始pH 7.5,接种量1%。此条件下,菌株BX2在16 h内对浓度为800 mg/L乙腈的降解率为95.87%。菌株BX2在NaCl含量高于6%的培养基中无法生长。【结论】菌株BX2被鉴定为紫红红球菌。该菌株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可降解高浓度乙腈,在含氰废水的生物修复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一株茶碱降解菌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制药废水生物处理系统的活性污泥中经富集分离到一株能以茶碱作为唯一碳、氮源生长的茶碱降解菌Tcn3,该菌株可以利用茶碱的最高浓度为3 000 mg/L。当茶碱浓度为1000 mg/L时被彻底降解的时间仅需48 h。Tcn3菌株降解茶碱的最适pH为80。K+是该菌株降解茶碱的必需元素。采用16S rDNA序列分析法及传统的生理生化特征鉴定法对该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Tcn3的16S rDNA的核苷酸序列与善变副球菌(Paracoccus versutus) ATCC 25364的同源性为997%,在细菌系统发育分类学上属于变形菌α亚类,Rhodobacter组:副球菌属,善变副球菌。  相似文献   

19.
一株纤维素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产酶条件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筛选具有纤维素降解能力的菌株.方法:在广州近郊自然环境取样,利用CMC固体平板筛选具有纤维素降解能力的茵株.结果:分离获得1株纤维素降解能力较强的菌株OY-01.该菌株最适生长温度和pH分别为35℃和6.0-7.0.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和28S rDNA序列分析表明该菌株属于烟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us).结论:菌株OY-01被鉴定为烟曲霉,其最适产酶条件为:氮源为硫酸铵,浓度0.15%,温度为35℃,初始pH6.0-7.0,培养48-60h,Aspergillus fumigatus OY-01具有一定的工业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20.
【背景】玉豆轮作过程中,玉米田中长残留除草剂阿特拉津易对下茬大豆作物产生不良影响。【目的】从黑龙江省安达市的农田土筛选一株能适应该土壤环境生长的阿特拉津降解菌并研究其降解特性。【方法】利用富集培养法,分离、筛选一株阿特拉津高效降解菌并结合外观形态、生理生化及16SrRNA基因序列测定对其进行鉴定,通过单一变量法设置不同的碳源、pH、温度和阿特拉津浓度,研究降解菌株最佳发酵及降解条件。【结果】得到一株在BSM-G中能够以阿特拉津为唯一氮源生长的高效阿特拉津降解菌AD111,鉴定为马德普拉塔无色小杆菌(Achromobacter marplatensis)。菌株AD111降解阿特拉津的最适温度为35℃,最适pH为8.0,最佳碳源为蔗糖,24 h内对浓度为50 mg/L的阿特拉津降解率达到99.7%,对300 mg/L的阿特拉津降解率达到81.9%。【结论】降解菌AD111具有较好的环境适应及阿特拉津降解能力,为解决黑龙江偏碱土壤中阿特拉津残留提供了良好的候选菌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