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研究延龄草(TTM)对脂多糖(LPS)诱导大鼠氧化应激与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60只,按体重随机分成TTM高、中、低剂量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磷酸钠(DEX)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n=10)。TTM高、中及低剂量组按(8、4、2) g/(kg·d) TTM灌胃,模型组、DEX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灌胃等量蒸馏水,每隔5 d,TTM高、中、低剂量组、模型组、DEX对照组按1 mg/kg腹腔注射LPS,DEX对照组同时腹腔注射DEX(5 mg/kg),空白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30 d后,测定大鼠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对血清一氧化氮合酶(N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与一氧化氮(NO)、谷胱甘肽(GSH)、硫代巴比妥酸反应产物(TBARS)、白细胞介素6(IL-6)、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肝组织SOD、谷胱甘肽过氧化氢酶(GSH-Px)活性与GSH、TBARS含量进行检测。结果:与模型组相比,TTM高剂量组在(19~30) d体重显著降低(P<0.05),TTM高、中、低剂量组胸腺指数,TTM高剂量组脾脏指数显著降低(P<0.05),TTM高、中、低剂量组血清NOS活性与TBARS、NO含量显著降低(P<0.05),TTM高剂量组血清SOD活性及中、高剂量组GSH含量显著上升(P<0.05),TTM高、中剂量组血清IL-6、TNF-α含量显著降低,IL-10含量显著升高(P<0.05),TTM中、高剂量组肝脏TBARS含量显著降低,TTM各剂量组肝脏SOD活性与中、高剂量组GSH-Px活性,高剂量组GSH含量显著升高(P<0.05)。结论:TTM对LPS所致大鼠的胸腺、脾脏萎缩有一定的延缓作用,能有效降低血清中NOS活性,减少NO生成,提升SOD、GSH-Px活性与GSH含量,减轻脂质过氧化,降低IL-6、TNF-α过量分泌、提升IL-10含量,有抗炎护肝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利用LPS诱导的RAW264.7的细胞炎症模型,该研究检测了毛樱桃总黄酮对IL-6、IL-1β、PGE2生成的影响,同时,检测了毛樱桃总黄酮对COX-1和COX-2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当浓度为0.4、4μg/mL时,毛樱桃总黄酮对LPS诱导的RAW264.7生成IL-6、IL-1β及PGE2均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当浓度为40μg/mL时,毛樱桃总黄酮对LPS诱导的RAW264.7的COX-1表达无明显影响;对LPS诱导的RAW264.7的COX-2表达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毛樱桃总黄酮可以显著抑制细胞炎症因子IL-6、IL-1β、PGE2的生成,并且可以明显抑制COX-2表达,而对COX-1表达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研究黄芩苷对LPS诱导的家兔乳腺炎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分娩7~10 d的50只健康新西兰泌乳家兔随机分为LPS模型组(LPS,0.25 mg/kg·BW)、黄芩苷75 mg/kg·BW组、黄芩苷150 mg/kg·BW组、黄芩苷300 mg/kg·BW组和DEX组(0.5 mg/kg·BW)。通过乳头管灌注LPS,黄芩苷和DEX分别在灌注LPS前48、24、1 h和灌注后8、32、56 h耳缘静脉注射给药。灌注LPS前50 h、灌注后6、12、24、48 h和72 h测量家兔直肠温度,采集家兔耳缘静脉血;灌注LPS前50 h、灌注后12、24 h和72 h摘取乳腺组织。采集的样品进行下列检测:(1)制作病理组织学切片观察乳腺的病理组织学变化;(2)检测血清中LDH、ALP、MPO和NAG的活性变化;(3)ELISA检测血清中促炎细胞因子IL-1、IL-6和TNF-α的含量。结果显示,与LPS模型组比较,注射黄芩苷各组:(1)乳腺组织的炎性损伤减轻;(2)血清中LDH、ALP、MPO和NAG活性降低,其中黄芩苷300 mg/kg·BW组抑制血清中酶活性升高效果最好;(3)血清中促炎细胞因子IL-1、IL-6和TNF-α水平降低,其中在6 h时血清中TNF-α水平显著低于LPS模型组(P0.05);72 h时,血清中IL-1水平显著低于LPS模型组(P0.05)。结果表明,黄芩苷能够有效减轻乳腺组织的炎性损伤,300 mg/kg·BW保护作用最好。  相似文献   

4.
川芎、白芷萃取物下调大鼠硬脑膜COX-2及PGE2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川芎、白芷提取物对实验性偏头痛大鼠模型COX-2及PGE2表达的影响,为都梁软胶囊治疗偏头痛提供实验依据.方法:48只健康成年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平均分为3组(每组16只):阳性对照组(M组)、空白对照组(CO组)(生理盐水加10%DMSO,1ml/100g灌胃三天);实验组(CBM组)(川芎白芷提取物,15mg/kg灌胃三天).除空白对照组外,各组电刺激三叉神经节30min.刺激完毕取硬脑膜测定待测物质.免疫组化、蛋白质印迹(WB)法观察大鼠脑膜COX-2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观察脑膜中PGE2含量的变化.结果:与CO组相比,M组、CBM组的脑膜COX-2蛋白表达、阳性颗粒数和PGE2含量显著增加(p<0.05).与M组相比,CBM组COX-2蛋白表达、阳性颗粒数及PGE2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川芎、白芷提取物可以抑制脑膜中COX-2、PGE2表达,推测这可能是川芎白芷控制偏头痛急性发作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HSF1基因剔除对HSR抗内毒素血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内毒素(LPS)血症小鼠模型,观察HSF1基因剔除对热休克反应(HSR)保护作用的影响.采用腹腔注射LPS建立内毒素血症小鼠模型,HSR采用肛温42℃维持15 min,室温恢复24 h,利用RT-PCR、苏木素-伊红(HE)染色、丙二醛测定以及死亡率,计算和分析重要脏器组织中炎症介质基因的表达、脏器损伤程度及小鼠存活率.注射LPS 15mg/kg 72 h后HSR LPS(HSF1 / )组存活率(7/15)显著高于LPS(HSF1 / )组(0/15)、LPS(HSF1-/-)组(0/14)和HSR LPS(HSF1-/-)组(0/14),而注射LPS 14 mg/kg 72 h后,LPS(HSF1 / )组存活率(5/15)显著高于LPS(HSF1-/-)组(0/13)和HSR LPS(HSF1-/-)组(0/13).在注射LPS 12 h后LPS(HSF1 / )组、LPS(HSF1-/-)组和HSR LPS(HSF1-/-)组的心、肺组织丙二醛含量显著升高,但HSR LPS(HSF1 / )组不升高.肺组织炎症介质基因IL-IB、IL-6、TNF-α、CCL-2、SOCS3、MCSF、GCSF、IL-15在LPS(HSF1-/-)组和LPS(HSF1 / )组表达上调,HSR LPS(HSF1-/-)组除IL-15较低外其他上调更甚,HSR LPS(HSF1 / )组除IL-1β和TNF-α较高外其他显著下调.注射LPS后LPS(HSF1 / )组和LPS(HSF1-/-)组的肺、肝、肾病理形态改变明显,HSR LPS(HSF1 / )组改变较轻,HSR LPS(HSF1-/-)组改变更加严重.HSF1基因剔除能显著消减HSR对内毒素血症小鼠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观察了番茄叶水提物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及其对脂多糖诱导急性炎症模型大鼠的影响。采用经典的急性毒性试验方法,观察小鼠口服给予番茄叶水提物的死亡率,按寇氏法计算半数致死量(LD50)。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泼尼松5 mg/kg组与番茄叶水提物3.19、1.59 g/kg组,连续给药10 d,每天一次。以腹腔注射脂多糖(LPS)建立急性炎症模型,ELISA法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结果显示,番茄叶水提物单次灌胃给药的LD50为46.44g/kg,95%可信限为39.52~54.60 g/kg。3.19 g/kg番茄叶水提物可明显降低LPS诱导的急性炎症小鼠血清IL-1、IL-6和TNF-α水平。番茄叶水提物抑制LPS诱导急性炎症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红花水提取液对系统性硬皮病(SSc)模型小鼠的防治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方法:60只 BALB /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强的松组、红花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对照组背部注射生理盐水,其余5组均背部皮下注射100 μl浓度为 200 μg /ml的注射用盐酸博来霉素,每天1次,连续注射28 d,制备SSc模型;造模同时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10 ml/kg灌胃,强的松组给予强的松溶液4.5 mg/kg (10 ml/kg)灌胃,红花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红花1.5、3、6 g/kg (10 ml/kg)灌胃,各组均连续灌胃28 d。给药28 d后,取各组小鼠背部注射博来霉素区皮肤组织切片测量真皮厚度,采用水解法检测皮肤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采用ELISA法检测皮肤组织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含量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皮肤真皮厚度,皮肤组织CTGF、TGF-β、HYP含量及血清 IL-6、IL-17 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强的松组、红花低、中、高剂量组皮肤真皮厚度,皮肤组织 CTGF、TGF-β、HYP含量及血清 IL-6、IL-17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红花水提取液可改善SSc小鼠皮肤状况(或真皮厚度),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轻免疫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研究COX-2、PGE2、EP2受体及小胶质细胞在甲基苯丙胺中毒大鼠纹状体内的表达变化探讨甲基苯丙胺中毒大鼠纹状体中COX-2/PGE2系统与小胶质细胞活化之间的关系。方法:将40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10只和实验组30只(实验组分成三个亚组,分为末次给药后1天组、2天组和3天组,n=10)。实验组给予10mg/kg的MA腹腔注射,对照组给予同样剂量的生理盐水,每天注射两次,注射时间为8:00、20:00,连续注射4天。分别于末次给药后的第1天、第2天、第3天处杀。用免疫组化技术对中毒大鼠纹状体(CPU)中COX-2、EP2受体及Iba1(钙离子接头蛋白,小胶质细胞内一种特异性标记物)的表达进行检测,并进行图像分析。另外,取大鼠的纹状体运用酶联免疫法检测PGE2的含量。结果:COX-2、PGE2、EP2受体及小胶质细胞在各组均有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中:COX-2、PGE2、EP2受体的1天组表达均不同程度下降;2天组中COX-2表达水平大幅度上升,PGE2、EP2受体表达仍低于正常水平;3天组COX-2表达水平继续升高,而PGE2、EP2受体表达趋于正常组水平。而小胶质细胞表达水平则是三个实验组均高于正常组,且3天组高于2天组,2天组高于1天组。对照组与实验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OX-2/PGE2系统与甲基苯丙胺中毒大鼠纹状体内小胶质细胞活化无明显相关性;COX-2与甲基苯丙胺的神经毒性有关。  相似文献   

9.
探讨七味净肝灵(QWJGL)对酒精性肝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水飞蓟宾组(0.18 g/kg)、QWJGL高、中、低剂量组(8、4、2 g/kg),每组10只。造模采用灌胃56%vol白酒(10 mL/kg),2 h后,各用药组灌胃给药,持续给药30天。末次给药16 h后,取血,收集肝脏、脾脏和胰腺,计算LI、SI和TI,生化法测定血清ALT、AST、MDA、SOD和GSH-Px含量,ELISA法检测肝脏中IL~(-1)β、IL-6和TNF-α含量,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NF-κB和CD14表达,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表明,QWJGL可降低酒精性肝损伤大鼠的LI(P0.05),提高SI和TI(P0.05),降低肝损伤大鼠血清中ALT和AST活性(P0.05),并且可以降低MDA含量(P0.05),增强SOD和GSH-Px活性(P0.05),降低TNF-α、IL~(-1)β和IL-6水平(P0.05),抑制肝组织NF-κB和CD14表达(P0.05)。综上,QWJGL对酒精性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保肝作用可能与抑制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和调控CD14、NF-κB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本文旨在探讨红景天苷(salidroside,Sal)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系J774.1炎性活化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J774.1细胞分为PBS对照组、LPS(0.5μg/m L)刺激组和不同剂量(5、25、125μg/m L)Sal预处理+LPS组。CCK-8比色法检测细胞活性,ELISA测定培养上清中TNF-α、MCP-1和MIP-2含量,硝酸还原酶法测定上清中NO含量,RT-PCR检测细胞i NOS m 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胞浆i NOS蛋白和胞浆与胞核NF-κB/p65蛋白表达,Trans AMTM NF-κB/p65活性检测试剂盒测定NF-κB/p65 DNA结合活性。结果显示,0.5μg/m L LPS以及不同剂量(5、25、125μg/m L)Sal处理细胞12 h对J774.1细胞活力无影响;与LPS刺激组比较,LPS刺激前Sal预处理J774.1细胞,培养上清中TNF-α、MCP-1、MIP-2和NO含量呈剂量依赖性降低(P0.05),细胞i NOS 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下调(P0.05),胞核NF-κB/p65蛋白表达降低(P0.05)而胞浆NF-κB/p65蛋白相应增加(P0.05),且NF-κB/p65 DNA结合活性呈剂量依赖性降低(P0.05)。以上结果提示,Sal预处理能够降低LPS诱导的巨噬细胞炎性活化,其机制可能通过干扰LPS/TLR4/NF-κB信号通路,从而降低炎性介质及细胞因子的过度表达和分泌。  相似文献   

11.
12.
以樟树提取香料后的残渣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对脂多糖(LPS)刺激RAW 264. 7细胞的体外抗炎作用及其机制。采用95%乙醇提取,然后进行萃取分为正己烷、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5部分,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不同萃取相对RAW 264. 7细胞活性的影响;采用Griess法检测各萃取相对LPS刺激RAW 264. 7细胞的一氧化氮(NO)释放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PGE2和TNF-α的分泌量;采用反转录PCR(RT-PCR)和实时定量PCR(real time RT-PCR)检测环氧合酶-2 (COX-2)、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mRNA的表达。樟树乙酸乙酯萃取相能明显抑制LPS诱导的RAW264. 7巨噬细胞NO、PGE2、和TNF-α的分泌而且无细胞毒性,从转录水平不同程度地抑制COX-2、i NOS和TNF-α的表达。证实了樟树乙酸乙酯萃取相具有抗炎作用,其作用机制与在转录水平上抑制COX-2、i NOS和TNF-α有关。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从血流变和抑制炎症因子角度探讨白芷冰片的抗皮肤炎症作用及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 6 组: 正常组、模型组、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组、白芷组、冰片组和白芷冰片合用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实验组均使用角叉菜胶注射足底建立足皮下炎症模型。建模成功1 h后每组按设计分别在致炎处涂抹各组药物,给药4h后使用激光多普勒血流成像系统检测各组大鼠足趾血流变化,并测量足趾肿胀度,建模4 h后取炎症组织,以Elisa法检测肿胀足组织中SOD、HIS、MDA、PGE2、PGD2、COX-2以及IL-6、IL-1β、IL-8、IL-10的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炎症模型组的足趾肿胀率、血流变显著增加;各给药组与模型组比较足趾肿胀率明显降低,各给药组对血流变影响差异显著,其中白芷对末梢微循环的作用明显,而冰片对足趾枝干血流变影响更显著,合用后对总体血流变有改善作用;相关细胞因子结果显示,模型组除SOD外,其余HIS、MDA、PGE2、PGD2、COX-2、IL-6、IL-1β、IL-8、IL-10显著性升高,白芷、冰片及合用组与模型组比较,各项指标因子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冰片对SOD和HIS作用较弱,白芷与合用组可明显降低PGD2、COX-2、IL-6、IL-1β、IL-8指标( P < 0.05 );白芷、冰片及合用组对IL-10无明显作用。结论:白芷联合冰片对角叉菜胶诱导的急性炎症有明显的抗炎治疗作用,可显著降低水肿反应,抑制微循环扩张引起的血流变增加,其机制可能与PGE2、COX-2以及多种白介素有关。  相似文献   

14.
左归丸含药血清对成骨细胞IL-1、IL-6和COX-2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观察左归丸含药血清对成骨细胞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和环加氧酶-2(COX-2)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分离、培养成骨细胞,实验分为3组:正常血清组、卵巢切除(OVX)血清组和OVX含药血清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成骨细胞IL-1、IL-6和COX-2的表达。结果OVX血清组成骨细胞IL-1、IL-6和COX-2的表达明显强于正常血清组,而OVX含药血清组的表达较OVX血清组明显减弱,与正常血清组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去势状态下,左归丸可能是通过抑制成骨细胞IL-1、IL-6和前列腺素E2(PGE2)的分泌,进而达到治疗骨质疏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探讨了顺天胶囊对高脂模型大鼠血脂、血粘度和血小板凝集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顺天胶囊在0.5、1、28/ks·d连续灌胃给药30d时,能分别降低大鼠甘油三脂水平和全血粘度;1s/kg和2g/kg两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1),血小板聚集明显抑制,但低剂量组(0.5g/kg)对各项指标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胰高血糖素样肽l(glucagon like peptide 1,GLP-1)对脂多糖(1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VEC)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以体外培养的人动脉VEC为研究模型,将细胞分为四组(对照组、LPS刺激组、LPS+GLP-1组、GLP-1组),Rhodamin-Phalloidin检测肌动蛋白骨架F-actin分布,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细胞间连接的形态特征,用示踪剂Rhodamine B isothiocyanate-Dextran检测VECs单层通透性变化改变,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细胞分泌白介素(IL)-6和IL-8的变化。结果:GLP-1(100 nM)可减少LPS(1μg/mL)刺激后细胞肌动蛋白骨架F-actin应力纤维的形成,并抑制LPS刺激后细胞间连接的中断。Rhodamine B isothiocyanate-Dextran细胞通透性检测结果显示:GLP-1可明显降低LPS刺激引起的VEC通透性增加[由(2.57±0.19)×10-5cm/s降至(2.10±0.18)×10-5cm/s,P0.05]。此外,GLP-1可抑制LPS刺激后VEC中炎性细胞因子IL-6和IL-8的表达[分别由(42130±6522)pg/ml降至(27478±5096)pg/ml和(18376±1561)pg/ml降至(14414±927)pg/ml,均P0.05]。结论:GLP-1可对抗LPS刺激引起的VEC炎症反应和细胞通透性增加,改善LPS诱导的内皮细胞炎性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胆管癌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IL-6)、环氧化酶-2(COX-2)和前列腺素E2(PGE2)的表达,探讨其与胆管癌发生发展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9例胆管癌组织和20例胆囊结石胆囊管组织中IL-6、COX-2和PGE2的表达情况。结果:IL-6在胆囊管组织和胆管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40.0%和81.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COX-2在胆囊管组织和胆管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10%和6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GE2在胆囊管组织和胆管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35.0%和7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IL-6和COX-2、COX-2和PGE2、IL-6和PGE2在胆管癌中的阳性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37,P0.01;r=0.50,P0.01;r=0.31,P0.05)。结论:IL-6、COX-2与PGE2的过度表达共同参与胆管癌的进展。  相似文献   

18.
探讨过墙风总黄酮(CPTF)对四氯化碳(CCl4)致急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水飞蓟素组(150 mg/kg)、CPTF高、中、低剂量组(200、100、50 mg/kg),每组10只。各给药组每天灌胃对应剂量的药物(25 m L/kg),正常组与模型组每天灌胃等体积蒸馏水,连续灌胃10 d。末次给药2 h后,除正常组腹腔注射花生油外,其余各组均腹腔注射0.1%的CCl4花生油溶液(10 m L/kg)。禁食不禁水16 h后,眼球取血,处死后收集肝脏。生化法检测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含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和白介素-6(IL-6)在肝组织中的含量。蛋白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中酪氨酸蛋白激酶2(JAK2)、磷酸化JAK2(p-JAK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和磷酸化STAT3(p-STAT3)含量,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CPTF可显著改善肝组织病变,降低血清中AST、ALT和MDA含量(P0.05),提高T-SOD和GSH-PX活性(P0.05),下调肝组织中TNF-α、IL-1β和IL-6表达(P0.05),并抑制p-JAK2和p-STAT3水平(P0.05)。综上所述,CPTF对CCl4致急性肝损伤小鼠具有保护作用,可减轻肝组织损伤程度,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氧化、抑制炎症反应,并调控JAK2/STAT3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蒙药绍沙-7味丸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防治作用及机制。方法: 60只大鼠随机分成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蒙药绍沙-7味丸低、中、高剂量组以及阳性药对照组,每组10只;蒙药绍沙-7味丸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0.4 g/kg、0.8 g/kg、1.6 g/kg蒙药绍沙-7味丸,阳性药对照组灌胃0.3 g/kg复方丹参片,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灌胃2 ml/100 g蒸馏水,均连续灌胃15 d,1次/日;15 d后,模型组及治疗组大鼠开胸结扎冠状动脉30 min后,解开结扎线行再灌注120 min后关闭胸腔处理;6组大鼠术后行心电图检查后处死大鼠取心脏行HE染色、TTC染色,观察梗死面积及病理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中cTnI、CK-MB、 LDH、MDA、SOD、GSH-PX及TNF-α、IL-18、IL-6、IL-1β的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组织NF-кB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梗死面积增大,同时血清中cTnI、CK-MB、 LDH、MDA、GSH-PX及TNF-α、IL-18、IL-6、IL-1β的含量明显增加(P<0.01),SOD的含量则明显降低(P<0.01),心脏组织中的NF-кB水平增加;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相较,蒙药绍沙-7味丸改善大鼠心律失常现象及病理变化,减少梗死面积;血清中cTnI、CK-MB、 LDH、MDA、GSH-PX及TNF-α、IL-18、IL-6、IL-1β的含量明显降低(P<0.01),SOD的含量明显增加(P<0.01),心脏组织中的NF-кB水平降低。结论: 蒙药绍沙-7味丸可有效缓解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其作用与氧化应激和凋亡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苹果多酚抑制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血管重构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野百合碱(MCT)组,苹果多酚(APP)组,野百合碱+苹果多酚(MCT+APP)组,每组9只。Con组:每天皮下注射1ml生理盐水;APP组:隔天按20mg/kg的剂量腹腔注射苹果多酚;MCT组:按60mg/kg剂量一次性皮下注射MCT;MCT+APP组:一次性皮下注射60mg/kg剂量MCT,隔天按20mg/kg剂量腹腔注射APP,所有处理持续3周。建模完成后,检测各组大鼠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血管阻力(PVR),右心室肥厚指数(RVHI),肺动脉血管环外周长比值(WT%),肺小血管管壁面积和管总面积比值(WA%)。检测肺组织中的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环氧化酶2(COX-2),髓过氧化物酶(MPO)等炎症通路相关指标,及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内Ca2+和内皮细胞eNOS,NO含量。结果:MCT组大鼠与对照组比较,在动物水平的指标mPAP、PVR、RVHI、WA%、WT%和肺动脉组织内IL-1,IL-6,TNF-α,COX-2,MPO表达量以及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内的Ca2+浓度明显升高(P<0.05),而内皮细胞中的eNOS,NO含量明显下降(P<0.05);苹果多酚治疗组与MCT组大鼠相比上述情况得到改善,其中COX-2和Ca2+指标明显下降,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苹果多酚可通过抑制MCT引起的肺组织内IL-1,IL-6,TNF-α,COX-2升高和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内Ca2+升高以及内皮细胞中eNOS,NO降低,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逆转肺血管重构,缓解肺动脉高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