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王琼娥 《生物学通报》2005,40(12):58-58
笔者在与学生一起做《生物》选修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6月第1版)的“实验一——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时,发现:将2支分别装有2mL质量分数为3%的淀粉溶液和1mL质量分数为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的试管在沸水中放置5min后.将二者混合、摇匀,仍在沸水中维持5min,取出试管,向试管中滴入碘液,结果溶液无色,且反复滴加碘液,溶液的颜色反复由蓝色变为无色。学生质疑:是因为淀粉酶经高温处理仍然具有活性,还是在高温下碘与淀粉形成的复合物不稳定呢?  相似文献   

2.
1教学过程在高二的一节实验课上,笔者在学生完成了酶的专一性和高效性实验后,又补充了一个探索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这个实验设计如下:在实验过程中用碘液来验证淀粉是否被水解。学生在做这个实验的过程中,结果是1号试管显蓝色,2号、3号试管显无色。当时教师和学生都认为:试管2:新鲜的淀粉酶溶液1 mL 5%NaOH溶液1 mL 可溶性淀粉溶液2 mL,保温,用碘液检验无颜色  相似文献   

3.
在指导学生进行该实验时,发现教材对以下问题处理不妥:(1)无量简(材料用具),如何量取2ml的溶液?(2)要求向试管内滴入清水或唾液2ml,但材料用具中没有滴管,并且满多少滴,大滴还是小滴,学生不易把握。(3)取唾液的方法不卫生,不雅观。(4)淀粉的特性可以让学生去检验,不必平铺直叙。针对以上问题,我对该实验作了一些改动,下面就是改进后的实验。目的要求(略)材料用具大烧杯、试管、滴管、量简、吸管、酒精灯、温度计、碘液、干淀粉、清水、三脚架方法步骤互制备淀粉浆糊(略,课前制好)2检验淀担的特性取一试管,注入…  相似文献   

4.
高中生物学新教材 [实验七 ]探索影响淀粉酶活性的条件 (第 4 9页 ) ,其中“p 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 ,若用碘液检验淀粉是否被淀粉酶水解 ,产生的现象将是 1、2号试管中的液体不变蓝色 ,3号试管溶液变蓝色。原因是 :1号试管内既没加碱 ,也没加酸 ,溶液近似中性 ,适于淀粉酶发挥催化作用 ,所以淀粉被分解成麦芽糖 ,而麦芽糖遇碘不变蓝色 ;2号试管内加入了Na OH溶液 ,使得 p H过高 ,淀粉酶失活 ,淀粉未分解 ,但加入碘液检验仍不变蓝色 ,这是因为 I2 与 Na OH发生了反应 ,即 :3I2 +6 Na OH 冷 5 Na I+Na IO3 +3H2 O(歧化反应 ) ,消…  相似文献   

5.
(一) 淀粉的消化 1.材料 5个长10厘米,直径1.5—2厘米的透析袋;5支口径大于透析袋的试管和5个塞子;Lugol氏碘溶液(即I-KI溶液)100毫升;可溶性淀粉溶液100毫升;唾液(2毫升唾液加2毫升水混合);1米长的线;若干小试管;5支滴管;Benedict氏溶液(简称班氏液)20毫升;葡萄糖液15毫升;淀粉糖化酶溶液20毫  相似文献   

6.
使用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四年制《生物》第三册中发现,第50页“观察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呼的向试管中滴入清水、唾液(如图1所示)以及第51顶向试管中加入碘液(图略)的插图有些不妥之处:滴管接触试管壁,滴管与水平面的角度太小。有关用液管滴加试液的方法,人教版四年制《计学》第一份第118页关于液体药品的取用部分,有明赧要求:“应将滴管悬空在容器上方,不可接触器壁,以免沾污滴管或造成试剂的污染。”“使用滴管时要注意:不要平放或倒置,防止试液倒流,腐蚀橡胶乳头。”显然,为防止试液倒流人橡胶乳头,使用滴管应尽…  相似文献   

7.
唾液淀粉酶消化作用实验的改进取2支试管,分别放入2ml1%的淀粉溶液,各滴入1滴碘液。在1只试管里放入2ml清水作对照;另一支试管里吐进2ml唾液(泡下界面为准),用拇指封住试管口不停地震荡,勿须保温,几分钟内(冬天5min、夏天2min之内)就褪去...  相似文献   

8.
高二年级 [实验七 ]“探索影响淀粉酶活性的条件”之一——“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时 ,按照课本上的方法步骤是 :1)取 3支洁净的试管 ,编号 ,并且分别注入2 m L质量分数为 3%的可溶性淀粉液 ;2 )将 3支试管分别放在 6 0℃左右的热水、沸水、冰块中各维持 5 min;3)取出 ,分别滴入 1m L质量分数为 2 %的新鲜淀粉酶溶液 ,摇匀后 ,再在各自温度中维持 5 min;4 )在 3支试管中分别滴入 1滴碘液 ,观察现象。按照课本实验原理的推测 ,沸水和冰块中的试管应变蓝色 ,而 6 0℃左右热水中的试管不变蓝色。但是通过实验 ,我校全年级近370名学生几乎…  相似文献   

9.
GA3打破红蓼种子深休眠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处于深休眠状态的红蓼(Polygonumouiental)种子萌发异常困难的实际问题,1993年我们对河南省信阳地区种子公司外贸科提供的红寥种子进行了人工催芽试验。种子经过轻度援磨,以水浸涨后,随机取100粒为1份,共24份。然后分别以浓度为05、1.0、l·5、2·0、2.5mg·L-’的Gx。(上海生物化学制药厂出品)溶液和0.l、0.2、0.3、O.4、0.5mg·L-’的NAA(江苏建湖制药厂出品)溶液进行处理,以水为对照。GA。处理重复3次,NAA处理不设重复。每个处理的培养皿中号入三层滤纸,倒入20ml的处理液。待浸润后,将红寥种子均匀地撒…  相似文献   

10.
《生物学通报》2 0 0 0年第 5期“‘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一节探索课的尝试”一文中写道 :“如在设计‘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中 ,启发学生思考实验的原理 ,即淀粉遇碘酒变蓝。唾液中有唾液淀粉酶 ,它能消化淀粉为麦芽糖 ,而麦芽糖遇碘酒不变色。”文中出现“淀粉遇碘酒变蓝”、“麦芽糖遇碘酒不变色”的说法值得商确。“碘酒 ,碘汀俗称 ,是碘和碘化钾的稀酒精溶液 ,在溶液中 I- I2 I-3 。在溶液中极微量的碘与淀粉相遇立即形成深蓝色的加合物 ,这是定性检验碘的灵敏方法。淀粉是由许多葡萄糖分子缩合而成的多糖 ,分子…  相似文献   

11.
“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教科书上要求的实验步骤是:分别在二个试管中加入2毫升制好的淀粉液;在一号试管中加入2毫升清水,在二号试管中加入2毫升唾液;然后将它们放入37℃左右的温水中,约过10分钟,在二只试管中分别加入2滴碘酒,观察颜色的变化。但是,我看到一些参考书的习题中,对这个实验步骤作了一点改动:在二只装好淀粉液的试管中,在一号试管中加入2毫升清水,在二号试管中加入2毫升唾液,再分别加入2滴碘酒,放入37℃左右的温水中。过10分钟观察颜色的变化。得出的结论是:一号试管不退色,二号试管退色。以上两个实验步骤看起来似乎是一样的,只是前者将二只试管放入37℃左右温水中10分钟后加入碘酒,  相似文献   

12.
对"p H对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探究活动中用碘液或斐林试剂检测酶活性无法获得预期实验现象进行探讨,并提出如下改进方案:1将0.01 mol/L HCl溶液、0.01 mol/L Na OH溶液设置为酸、碱环境条件;2检测试剂为碘液时的反应体系为:3%淀粉溶液与0.1%α-淀粉酶溶液各1 m L,25℃室温反应5 min;3检测试剂为斐林试剂时的反应体系为:6%淀粉溶液2 m L、0.1%α-淀粉酶溶液1 m L,25℃室温反应10 min。  相似文献   

13.
1材料用具鸡(或猪)血液、10%盐酸、亚铁氰化钾(黄血盐)溶液、坩埚、酒精灯(或电炉)、试管(2支)。2实验方法和步骤到一支洁净的试管,加入鸡(或猪)血液约Zml和10%盐酸Zml,振荡试管使之混合均匀,倒入柑锅内加热至水分蒸干。待干燥冷却后,取于燥粉末适量加人另一支洁净试管,再滴加3~5滴亚铁氰化钾溶液,振荡试管进行观察。3实验结果当加人亚铁氰化钾K。[Fe(CN)。]溶液后,血液一盐酸干燥混合物生成了蓝色物质K「Fe(CN)。Fel,说明血红蛋白中含有铁分。其原理是:血液中红细胞主要成分血红蛋白是Fe'"的氧合物,若向…  相似文献   

14.
在裂胸螨科Aceosejidae中建1新属:林氏绥螨属Linseius gen.nov.,并记述2新种:黄山林氏绥螨Linseius huangshanensis sp.nov.,青海林氏绥螨Linseius qinghaiensis sp.nov.,及1新组合:菱形林氏绥螨Linseius rhombus(Ma et Lin,2007)com.nov.。  相似文献   

15.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分子与细胞”模块部分设计了一个模拟实验,该实验是用琼脂块(内含酚酞试液)模拟细胞,用NaOH模拟被细胞吸收的物质。因NaOH溶液遇酚酞试液变粉红色,就可以通过观察琼脂块“细胞”变成粉红色的过程,了解到NaOH扩散进入了“细胞”。再通过测量Na0H扩散进入了“细胞”的深度,比较不同体积的琼脂块“细胞”吸收物质的速度.来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笔者在试做该实验时,感觉到由于NaOH属于强碱.有一定的腐蚀性.再加上用量较大,给实验带来一定的危险性,在分组实验时学生可能会有较大的心理压力。不利于完成实验。所以设想以淀粉代替酚酞,碘液替换NaOH来改进该实验.通过再次试做取得了较好效果.制备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6.
枣叶片离体培养再生植株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PlantletRegenerationfromLeavesCulturesofZizyphusiuiubaCHENZong-Li,YANZhi-Lian,QILong(Denyt17mllofmp,You’onl/nll*,ndy,Yan’as716000)1植物名称枣(凯W…。Wwi)。2材料类别俗名“狗头枣”的无菌试管苗的叶片。3培养条件(l)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及继代培养基:MS+6-BA0.3mg/L(单位下同)+2,4D20;(2)芽分化培养基:MS+6-BAI.0+IBA0.2+D一泛酸钙1.0十活性发0.5%;(3)芽生长培养基:1/2MS+6-BA0.2+IAA0.04+D一泛酸钙1.0;(4)芽增殖培养基:1/2MS+6-BA0.4+IAA0.0…  相似文献   

17.
材料培养有两类:(1)大豆(Glycinemax)种子萌发后播于蛭石中,长出一个芽时用Hoagland氏营养液水培。单叶充分展开后,选用生长一致的幼苗,置在盛有不同浓度784l溶液上培养.每缸5株,以营养液为对照。每个处理6次重复一sd后改用营养液培养。12d后测定根、茎和叶的干重,并计算报冠比。(2)大豆种子用O,7.29XIO-‘,l.46X10-’.2.92X10-’mol/L784-l溶液浸种(2h)催芽后分为两组,一组长出一个芽时用Hoagland氏营养液水涪。一个月后测定幼苗第四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山东农学院,西北农学院.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山东科…  相似文献   

18.
两种体外细胞毒性检测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比较两种常用的细胞毒性检测方法在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中的相关性。方法分别采用MTT比色法和细胞增殖度法,在37℃条件下,将五种医疗器械/生物材料的浸提液分别与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接触2天和2,4,7天,比较材料对细胞的毒性影响。结果5种不同的材料浸提液分别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细胞毒性反应(0~2级)。将MTT比色法与细胞增殖度法(2天)的实验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显示两者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977)。结论MTT比色法由于其检测所需的细胞量相对较少,试验步骤相对简便、检测周期短,因此具有一定的优越性,是个值得推荐的细胞毒性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9.
几种生长抑制剂对当归早期抽苔的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生产中提早抽苔制约当归生产的问题,本文对几种生长抑制剂控制当归早期抽苔进行了探讨。实验材料当归(A)luntcxl——栅)来自甘肃漳县什川乡,田间试验和盆栽试验干1993~1995年分别在甘肃省农科院会川试验点和本校园内进行。1993年设PP333(30、100和170mg·L‘)、CCC(0125%、0.2%和04%)、Bg(025%和04%)、MH(1700mg·L‘)各项处理。1994年和1995年设(l)0.25%B。+100mg·L’PP333和(2)0.25%B。+02%CCC两种处理及与微肥(0.l%和0.2%B、Mn及0.1%稀土)的混合处理。结果(表1、2)表明:1.增叶…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说明肠液有消化淀粉的作用及条件。实验材料新鲜的猪或羊的小肠。用具玻璃杯、试管、滴管。药品碘水或碘酒、淀粉。操作方法实验前一天将洗净的小肠剪成段,再纵剖开,用清水冲洗干净,把洗净的小肠放在玻璃杯里加500ml清水,备用。第二天实验时,玻璃杯里的液体就变得混浊了,可用做实验。取1克淀粉加100ml清水,调和均匀,在火上烧到沸腾,制成面粉糊,冷却备用。准备两只试管,编上号码,各注入2ml冷却的淀粉糊,滴一滴稀释的碘液,淀粉糊立刻变成蓝色,证明有淀粉的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