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裸果木(Gymnocarpos przewalskii Bunge ex Maxim.)隶属于石竹科裸果木属,起源第三纪,是古地中海残遗珍稀濒危植物,别名“瘦果石竹”。多年生落叶半灌木,株高50~100 cm。叶线形,长5~20 mm,宽1~1.5 mm,近无柄,顶端短尖,基部稍收缩,偏肉质,表面覆蜡质层,无被毛,无明显叶脉;托叶膜质鳞片状;叶对生或互生。茎有两种形态,直立或曲折,节间膨大,多分枝;老枝灰褐色,剥裂,嫩枝红褐色。花两性,为红色、黄绿色;无花瓣,外部透明白色苞片包被;花萼5枚,披针形,顶端具芒尖,有较宽的透明膜质边缘,外被短柔毛;雄蕊10枚,为内外两轮各5枚,仅内轮雄蕊有花药,外轮花药败育,花药球形,纵裂;上位子房,近球形,胚珠1枚;花腋生,聚伞花序,由5~15朵单花组成,单花花期约4 d,种群花期30~36 d。  相似文献   

2.
裸果木(Gymnocarpos przewalskii Bunge ex Maxim.)隶属于石竹科裸果木属,起源第三纪,是古地中海残遗珍稀濒危植物,别名“瘦果石竹”。多年生落叶半灌木,株高50~100 cm。叶线形,长5~20 mm,宽1~1.5 mm,近无柄,顶端短尖,基部稍收缩,偏肉质,表面覆蜡质层,无被毛,无明显叶脉;托叶膜质鳞片状;叶对生或互生。茎有两种形态,直立或曲折,节间膨大,多分枝;老枝灰褐色,剥裂,嫩枝红褐色。  相似文献   

3.
裸果木(Gymnocarpos przewalskii Bunge ex Maxim.)隶属于石竹科裸果木属,起源第三纪,是古地中海残遗珍稀濒危植物,别名“瘦果石竹”。多年生落叶半灌木,株高50-100 cm。叶线形,长5-20 mm,宽1-1.5 mm,近无柄,顶端短尖,基部稍收缩,偏肉质,表面覆蜡质层,无被毛,无明显叶脉;托叶膜质鳞片状;叶对生或互生。茎有两种形态,直立或曲折,节间膨大,多分枝;老枝灰褐色,剥裂,嫩枝红褐色。  相似文献   

4.
裸果木是亚洲中部荒漠区少有的第三纪孑遗物种,也是构成石质荒漠植被群落的重要建群种之一,由于人为干扰,其自然种群处于不断衰退中。本文通过野外观察和人工授粉实验等方法,对裸果木的花部特征及繁育系统进行研究,对于揭示该物种生活史特征并探讨影响其生殖成功的因素及制定相应的保护和管理策略具有重要意义。结果表明:裸果木为两性花,花小,无花瓣,雄蕊10枚,外轮5枚雄蕊败育,胚珠1枚,开花盛期有少量花蜜并散发浓烈难闻气味,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之间存在46 h的重叠期,且不完全雌性先熟,柱头和花药在多数花的单花花期结束时并未接触,因此,裸果木花主要表现为适应异花传粉的雌雄异位特征;花粉/胚珠比(P/O)为1371.67±236.21,异交系数(OCI)为3;不同花粉来源(自然授粉、自花授粉、同株异花和异株异花授粉)的花粉在柱头上均能萌发,但花粉管生长速度存在差异,同株异花授粉和异株异花授粉的花粉管生长速度较快,自花授粉的花粉管生长速度最慢且部分花粉管(43%)在到达子房时停止生长,并未到达胚珠;人工套袋实验的结果表明,裸果木不存在无融合生殖,自然结种子数低,自然授粉花的种子数远远低于人工异株异花授粉花,说明存在由于异花传粉者不足造成的传粉限制。裸果木部分雌性先熟和雌雄异位是两性花为避免雌雄功能重叠,促进异交而采取的一种花部机制,其繁育系统为兼性异交类型且需要传粉者,部分自交不亲和和传粉限制是影响该物种有性生殖成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王文采 《广西植物》2017,37(6):675-684
描述了毛茛科唐松草属六新种:(1)大关唐松草,发现自云南东北部,与多枝唐松草甚为近缘,区别为其小叶较厚,较大,多呈卵形或宽卵形,心皮花柱较短,稍向后弯曲,瘦果呈新月形。(2)宽柱唐松草,发现自甘肃南部,其特征为心皮花柱扁平,近长圆形,腹面无柱头或柱头组织,据此特征可与此属中国其他种区别。(3)六脉萼唐松草,发现自四川中部,与白茎唐松草近缘,区别为其茎和小叶有毛,萼片具六条脉,一些雄蕊的花药败育,子房被短柔毛,柱头无翅。(4)吉隆唐松草,发现自西藏南部,与白茎唐松草甚为近缘,区别为小托叶卵形、急尖,复单歧聚伞花序一条顶生,无侧生者,雄蕊花药呈狭长圆形,顶端钝,无短尖头。(5)螺柱唐松草,发现自云南西北部,可能与白茎唐松草有亲缘关系,区别为其萼片具1条脉,花有4~5枚雄蕊,心皮花柱顶部螺旋状弯曲,柱头不明显。(6)札达唐松草,发现自西藏西南部,与多叶唐松草近缘,区别为其小叶顶端急尖,边缘具尖牙齿,聚伞圆锥花序具少数分枝和少数花,萼片狭卵形,花药狭长圆形。  相似文献   

6.
杨昌友 《植物研究》1986,6(1):173-174
鳞茎白色,近球形,直径1-1.5厘米,具6枚肉质鳞片。茎长约20厘米,纤细,无毛,下部无叶,上部生叶。叶片4-5枚,排成一轮,披针形,长6-7厘米、宽1厘米,顶端急尖,基部收缩,无毛;叶状苞片1枚,短于叶。  相似文献   

7.
多年生草本, 高17~40cm;根状茎褐色, 具褐色细弱的细根。茎丛生, 直立, 圆柱形, 直径0.7~1.4mm, 表面有纵条纹。叶基生和茎生;低出叶1~2枚, 鞘状褐色, 长0.5~1.5cm, 顶端尖;基生叶(1~)2(~4)枚;叶鞘长1.3~8cm, 边缘膜质, 叶耳卵形, 长1~3mm, 顶端渐尖;叶片线形, 下面圆, 上面具沟槽, 长8~26cm, 宽1~1.7mm, 顶端钝;茎生叶2~3枚;叶鞘长1~5cm, 边缘膜质;叶耳明显, 卵形, 膜质, 长1~3mm, 顶端钝, 叶片线形, 上面具沟槽, 下面圆, 长2.5~27cm, 宽0.8~1.5mm, 顶端钝。  相似文献   

8.
黄花蔺的繁育系统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黄花蔺Limnocharis flava(Linn.)Buch.的蝎尾状聚伞花序上通常产生两性花2∽13朵,单花花期5~13h。自然居群中观察到,花开放后有两种甲虫访花,但外围数轮无花药的退化雄蕊限制了花粉向外散布,内轮雄蕊上花药开裂后花粉直接落在自花的柱头上。花被片闭合后内轮花被片萎蔫成液体,促进了花粉在柱头上萌发。花粉与胚珠的比值为930±180(650∽1120),属于较经济的自花传粉类型。果实成熟后花序倒伏,其顶端产生的营养芽萌发形成新的营养苗。一个基株一年内可产生6∽20个营养苗。黄花蔺自花传粉结实率达80%,每果实产生种子470~640枚。黄花蔺近距离扩散以营养繁殖形成的新植株完成,长距离扩散或占领新生境以及抵抗干旱则依靠种子。人工去雄、套袋及授粉实验表明,黄花蔺的繁育系统是以自交为主的混合交配类型,并可能是由异交向自交演化的。  相似文献   

9.
《西北植物学报》2020,(2):209-209
印度蛇菰[Balanophora indica(Arn.)Griff.]隶属于蛇菰科蛇菰属,是一种寄生植物。根状茎黄橙色到棕色,表面粗糙并具有星状疣;分枝近球形,直径0.5~5.6 cm,很少圆筒状。雄花序红色,卵球形椭圆形,(5~10)cm×(2~6)cm。雄花:略带红色,辐射对称,每朵被一个粗壮的截形苞片包围。花被裂片4~6,椭圆形披针形,(3~7)mm×(1~2.5)mm,聚药雄蕊椭圆形卵形,长2.5~5 mm,具柄;花药4或5,U形,纵向开裂。雌花序球状,直径3~5 cm。附属体棍棒状,长约2 mm,顶端1/2~1/3椭圆状倒卵球形。雌花生于花序基部和主轴上。花期10~12月。  相似文献   

10.
对大叶相思(Acacia auriculiformis)栽培植株进行观察,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花部形态和开花生物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叶相思开花期为8~12月,穗状花序由114.9±11.9朵花组成,每朵花含124.1±16.5枚雄蕊,每雄蕊含有8粒16合花粉,单花花粉量为15885粒;雌蕊1枚,具14.4±1.8个胚珠,柱头凹陷,属于湿柱头类型。P/O值为1103.1;大叶相思花在夜间开放,开花可分为5个阶段。开花期间观察到雌蕊先于雄蕊伸出花冠和雄蕊先于雌蕊伸出花冠并存的现象,推测雌雄基本同熟。SEM观察花药在开花的第2阶段形成开裂线,第4阶段完全开裂并开始散粉。雄蕊于开花第1天的9: 00~12: 00大量散粉;雌蕊柱头在开花第1天上午出现分泌物,随后逐渐减少。开花后3~4 d柱头开始凋零,柱头可授期约为3 d,以开花第1天10: 00之后的可授性最佳。  相似文献   

11.
银杏的种子     
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银杏属于裸子植物,它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花;其繁殖器官由叶原基发育而成,着生在短枝顶端的叶腋或鳞片状叶的叶腋;雌雄异株,无论是雌性或雄性器官均无花萼、花瓣、子房等构造。在植物形态学上将这类植物的雄性器官称作为小孢子叶球或雄球花;雌性器官称作大孢子囊或雌球花。 银杏种子的形成及发育过程 种子的形成包括传粉、受精以及胚、胚乳、种皮的发育成熟。 银杏的雄球花为柔荑花序状,长1.8—2.6厘米,3—8条着生于短枝顶端,每条上具雄蕊30—43个,雄蕊具一短梗,花药2枚,长椭圆形,药室纵裂,每药室(小孢子囊)具  相似文献   

12.
宁夏枸杞属(茄科)一新种和一新变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描述了宁夏茄科枸杞属一新种小叶黄果枸杞和一新变种密枝枸杞。小叶黄果枸杞与宁夏枸杞相接近,但前者枝条成"之"字形曲折,叶片较小,条形、条状披针形、条状倒披针形或狭椭圆形,花1~2朵与叶一起簇生于短枝顶端,花萼杯状或筒状,常2浅裂,裂片边缘无毛;花冠筒部与冠檐近等长,雄蕊着生于花冠筒的喉部,花丝连同花冠无毛或在基部仅被稀疏短柔毛,浆果扁球形或椭圆球形,常为淡黄色,近透明,长6~10mm,直径6~8mm,种子5~8枚而与后者明显不同。在外部形态上,小叶黄果枸杞与新疆枸杞和土库曼枸杞也比较接近,但新疆枸杞和土库曼枸杞的枝条不成"之"字形曲折,花常2~3朵或更多与叶一起簇生于短枝顶端,花冠筒部长约为檐部裂片长的2倍,雄蕊着生于花冠筒的近中部,浆果红色。尤其是土库曼枸杞的花萼为宽钟形,常4~5裂,花冠裂片边缘有短而稀疏的缘毛而明显有异于小叶黄果枸杞。宁夏枸杞的变种密枝枸杞与原变种的区别在于前者植株分枝多而密,叶片小,狭长椭圆形、倒披针形或匙形,长1~1.8cm,宽1.5~2.5mm;雄蕊着生于花冠喉部,长短不等,其中两枚较短,其余3枚较长,花丝连同花冠无毛或在基部仅被稀疏短柔毛;浆果卵球形或椭圆形,长5~8mm,直径3~6mm,淡紫色,近透明,多汁,味甜,种子2~4粒。  相似文献   

13.
太白美花草(Callianthemum taipaicum W.T.Wang)又名重叶莲,隶属于毛茛科美花草属。为多年生草本,高8~10cm,全株无毛。基生叶3~6片,花期不完全展开;叶柄长2~10cm,基部抱茎;叶片深裂,小叶2~3对,再2~3裂。茎生叶1~2片,长1~2.5cm。花直径2.2~2.8cm。萼片5,蓝紫色。花瓣9~13,基部褐色,狭倒卵形或倒披针形,长11~14mm,宽3.5~6mm,先端截形。雄蕊长4~5mm;花丝狭线形;花药长圆形,长约0.8mm。心皮18~22个。花期6月。  相似文献   

14.
通过田间观察与石蜡切片法,对粉背薯蓣雄花的发生发育进行了形态与解剖学观察。结果表明:粉背薯蓣雄花为功能上的单性花,花芽分化时雄蕊原基正常启动,随后,3枚雄蕊正常发育,3枚雄蕊退化。成熟雄蕊药隔分叉、变宽呈加厚短叉状,退化雄蕊呈花丝状,顶端分叉或膨大成瘤状。初步分析了花部构件的演变与功能的关系。对粉背薯蓣小孢子发生及雄配子体发育过程的观察表明,花药具4个花粉囊,花药壁发育为单子叶型,由表皮、药室内壁、中层1层和绒毡层组成,绒毡层为腺质型。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后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四分体为四面体型排列,偶有左右对称型排列,成熟的花粉粒为二细胞型。  相似文献   

15.
通过野外实验观察和人工控制套袋等方法,从金养麦的花部基本特征、开花动态、花粉胚珠比(P/O)、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杂交指数、套袋实验及访花昆虫等方面对其繁殖生态学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金荞麦在同一居群中同时具有长柱型(L-型)和短柱型(S-型)两种花型,短花柱花直径(7.25±0.11 mm)显著大于长花柱花直径(6.79±0.11 mm),长花柱花的柱头和花药高分别为3.39±0.04 mm和1.80±0.02 mm,短花柱花的柱头和花药高则分别为1.89±0.04 mm和3.19±0.06 rnm,表现出互补式雌雄异位的花部特征.(2)金荞麦8~10月开花,单花序的花期为15~23 d,单花的花期为1~3 d,开花进程中,内轮雄蕊先散粉,外轮雄蕊后散粉;S-型花的花粉活力高于L型花的花粉活力,但其单花花粉量低于L-型花,显示了两种花型的自我调控机制.(3)套袋实验表明,金荞麦自花自交不亲和,但具有型内和型间亲和性,L型和S-型花的P/O值分别为810±40.48和526.5±42.24,表明其繁育系统为兼性异交,需要传粉者,但L-型花更倾向异交.(4)金荞麦的主要访花昆虫为膜翅目(Hymenoptera)、双翅目(Diptera)、鳞翅目(Lepidoptera)、半翅目(Hemiptera)和蜻蜒目(Odonata) 19个科37种昆虫,其中,两种花型拥有12种共同的访花昆虫,L-型花访花昆虫14种,S-型花访花昆虫35种,表明S-型花对昆虫具有更强的吸引力.研究表明,金荞麦是典型的二型花柱植物,虽然具有严格的自交不亲和性,但显示一定的型内亲和性.  相似文献   

16.
琴叶珊瑚     
正琴叶珊瑚(Jatropha integerrima Jacq.),又名日日樱,为大戟科(Euphorbiaceae)麻疯树属常绿灌木,株高1~3 m。分枝多,植物体有乳汁。单叶互生,卵形、倒卵形、长圆形或提琴形,长4~8 cm,宽2.5~4.5 cm,先端渐尖,基部狭楔形,全缘,叶基具刺状齿;叶面为浓绿色,叶背为紫绿色,幼时叶下面紫红色,叶面平滑;托叶小,早落。单性花,雌雄同株;聚伞花序顶生,花萼裂片5枚;花瓣5枚,长椭圆形,花冠红色或粉红色。雄蕊10枚,两轮,外轮花丝稍合生,内轮花丝合生至中部。雌花较雄花稍大,子房无毛,花柱3枚,基部合生,柱头2裂。蒴果,成熟时呈黑褐色。花期  相似文献   

17.
铁线莲属绣球藤组修订   总被引:14,自引:8,他引:6  
笔者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和欧、美一些著名植物标本馆研究了铁线莲属植物标本之后,完成了此属绣球藤组的修订,确定此组含有22种和23变种。本文还提供了组下分类群的检索表、各种植物的形态描述、地理分布、生长环境等,并附有多幅插图。笔者曾在2000年根据此组的重要形态特征的演化趋势制定出一个新分类系统,此系统在本修订中继续得到应用。此组重要形态特征的演化趋势的原始状态是:萼片平展,呈倒卵形,顶端圆形或钝,外面边缘无狭短绒毛带;雄蕊花药呈长圆形或狭长圆形,药隔顶端不突出;花组成具花序梗和2枚分生苞片的聚伞花序,生于当年生枝叶腋。衍生状态是:萼片斜上展或近直立,变狭呈长圆形、长椭圆形、披针形或倒披针形,顶端急尖、渐尖或渐狭,外面边缘出现狭短绒毛带(仅文山铁线莲一种);雄蕊花药呈条形,药隔顶端有小突起;花组成具花序梗和2苞片合生形成总苞的聚伞花序,或花单生,只具花梗,而无花序梗和苞片,自老枝的腋芽中生出。在铁线莲属近300种植物中,具有上述原始特征的只有6种:短梗铁线莲C.brevipes、美花铁线莲C.potaninii、绣球藤C.montana、薄叶铁线莲C.gracilifolia、丽叶铁线莲C.venusta和金毛钱线莲C.chrysocoma。这6种中有5种特产我国西南部横断山区一带,只1种(绣球藤)分布较广,东自我国台湾省向西经过我国亚热带山区分布到喜马拉雅西部。此外,简要回顾了本组的分类历史,绘出本组分布区图,以及讨论了铁线莲属中具花序梗和二苞片的聚伞花序在此属各演化路线中出现的简化成仅具花梗单花的现象。  相似文献   

18.
王文采 《广西植物》2017,37(4):407-415
该文描述了毛茛科唐松草属五新种:(1)小花唐松草,发现自贵州东北部,与多枝唐松草近缘,区别为其小叶较小,雄蕊较少,花丝较短,呈狭条形。(2)新宁唐松草,发现自湖南南部,与爪哇唐松草近缘,区别为本种的雄蕊花丝呈狭条状棒形,花只含3~6枚心皮。(3)短蕊唐松草,发现自河南东南部,在体态上与爪哇唐松草十分相似,区别为本种的雄蕊很短,花丝呈丝形,花只含4~6枚心皮。(4)毛蕊唐松草,发现自四川北部,与长柄唐松草有密切的亲缘关系,区别为本种的茎和花梗被短柔毛,萼片被缘毛,花药不具短尖头,子房密被短柔毛。(5)小金唐松草,发现自四川西部,与白茎唐松草在亲缘关系上甚为相近,区别为本种的小叶被微硬毛,雄蕊花丝呈狭条形,花药顶端无短尖头或具极小短尖头,心皮较小,长仅2.4 mm,柱头无翅。  相似文献   

19.
铁线莲属研究随记(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在铁线莲属的15个组330余种中,只有绣球藤组sect.Cheiropsis的5个种(短梗铁线莲Clematis brevipes Rehd.,美花铁线莲C.potaninii Maxim.,绣球藤C.montana Buch.-Ham.ex DC.,薄叶铁线莲C.gracilifolia Rehd.&; Wils.和金毛铁线莲C.chrysocoma Franch.)的花与比自己原始的近缘属——银莲花属Anemone的花在构造上相近似,这表现在:萼片水平开展,膜质,倒卵形,顶端圆形或圆钝,内面无毛,外面被柔毛,但边缘无狭的短绒毛带;雄蕊无毛,花丝条形(linear)或狭条形,花药长圆形或狭长圆形,药隔顶端不突出,上述均是铁线莲属花的原始特征。在此属的其他种,可以看到萼片和雄蕊的形态发生了以下诸种变化:萼片从平展变为斜上方开展或甚至直立,质地变厚,呈纸质,有时甚至呈革质,形状多少变狭长,呈倒卵状长圆形、长圆形、倒披针形、披针形、条形,甚至狭条形,顶端有时变为渐尖或渐狭,内面出现了或疏或密的柔毛,外面边缘出现了一条极狭的短绒毛带;在雄蕊方面,花丝全长由等宽变为不等宽,呈狭披针形或狭倒披针形,花药变狭长,呈条形或狭条形,药隔顶端出现了短或长的突起,花丝或花药或二者上出现了或多或少的柔毛。上述的形态变化当均属衍生特征;(2)建立了绣球藤组sect.Cheiropsis和广布于北、南美洲和大洋洲具单性花的单性铁线莲组Sect.Aspidanthera的新分类系统;(3)描述了1新亚组,13新系,5新种,4新变种;(4)做出了6新等级,2新组合。  相似文献   

20.
木棉(Gossampinus malabarica ),别名红棉、英雄树、攀枝花、烽火树,木棉科落叶大乔木,树高30—40米,胸径可达1米以上;干直,枝轮生、平展;幼年树干和树枝有短而粗的扁圆锥形皮刺;掌状复叶互生,长椭圆形小叶5—7片,长 7—17厘米,全缘。叶柄与叶片等长或稍长;两性花簇生于枝端,花直径可达12厘米;花萼5裂;花瓣5枚,厚肉质,向外面为乳白色,向内面呈鲜红、金黄色;花瓣基部包着绿色的革质花萼;一朵花内有数十枚雄蕊和一枚雌蕊。花期为3—4月,单花花期长,然后整朵脱落;蒴果木质,椭圆形,长10—15厘米,果瓣内有绵毛。果实在6月成熟,成熟时开裂为5个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