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弱激光对大鼠海马神经元钠通道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波长670nm、功率5mW的半导体激光器照射急性分离的大鼠海马CA3区锥体神经元,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研究其电压门控Na 通道的特性.实验发现:弱激光作用5min时,Na 通道激活电位和峰值电位开始向负电位方向移动,7min激光作用达稳定;激光照射对Na 通道电流峰值无影响,对照组和激光照射组峰值电流密度分别为(-383.51±26.93)pA/pF和(-368.36±33.14)pA/pF(n=8,P>0.05);激光作用降低了Na 通道的激活阈值电位和峰值电位,对照组通道电流在-40mV激活,-30mV达峰值,激光照射组通道电流在-60mV激活,-40mV达峰值;激光照射改变了Na 通道半数激活电压和斜率因子,对照组和激光照射组的半数激活电压分别为(-42.091±1.537)mV和(-54.971±1.846)mV(n=8,P<0.01),斜率因子分别为(1.529±0.667)mV和(2.634±0.519)mV(n=8,P<0.05).结果表明,弱激光照射海马神经元可改变Na 通道的激活特性,从而影响动作电位的去激化过程,进而会引起神经元细胞生理功能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和Wistar大鼠脑动脉(BA)平滑肌细胞膜电流的异同。方法: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研究SHR和Wistar大鼠BA平滑肌细胞在电流密度、电流组成以及自发性瞬时外向K+电流(STOCs)特性的异同。结果:①当指令电压为0、+20、+40和+60mV时,SHR与Wistar大鼠BA平滑肌细胞间电流密度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②SHR与Wistar大鼠BA平滑肌细胞膜电流都对1 mmol/L电压依赖的K+通道(Kv)阻断剂4AP和1 mmol/L大电导Ca2+激活K+通道(BKCa)阻断剂TEA敏感。③SHR的STOCs发放频率和电流幅度都远大于Wistar大鼠。1 mmol/LTEA基本完全阻断STOCs通道电流,而4-AP对STOCs没有影响。结论:SHR和Wistar大鼠脑动脉平滑肌细胞的电流密度存在差异,两种平滑肌细胞外向电流都由BKCa和Kv通道组成。SHR大鼠平滑肌细胞更易诱发由BKCa通道介导的STOCs。  相似文献   

3.
目的:SK通道存在于心肌细胞上,其中SK2亚型主要表达在心房。SK2通道对胞内游离钙离子高度敏感,可快速将钙离子浓度的变化转换成细胞膜电位变化。本实验应用穿孔膜片钳技术记录人心肌细胞SK2电流,观察心房肌细胞SK2电流在窦性患者和心房颤动患者之间的差别,以及电极液中不同的钙浓度对两组细胞SK2电流的影响。方法:将接受体外循环手术的患者分为两组:心房颤动组和窦性心律组。以心房肌细胞为研究对象,用穿孔膜片钳技术记录人心肌细胞电流,观察窦性组与房颤组SK2通道电流的差异以及两组细胞SK2电流对电极液中钙敏感性的不同。结果:在全细胞穿孔膜片钳模式下,电极液中游离钙离子浓度为5×10-7mol/L时,记录到房颤组SK2通道电流明显大于窦性组,尤其是在超极化水平。膜电位在-130 mV时,窦性组与房颤组的SK2通道电流密度分别为(-2.92±0.35)pA/pF(n=6),(-6.83±0.19)pA/pF(n=3,P〈0.05)。在电极液游离钙离子浓度分别为0 mol/L、5×10-7mol/L、10-6mol/L,膜电位为-130 mV时,窦性组SK2通道电流密度分别为(-1.43±0.33)pA/pF(n=7),(-2.92±0.35)pA/pF(n=6),(-10.11±2.15)pA/pF(n=8,P〈0.05);房颤组SK2通道电流密度分别为(-2.17±0.40)pA/pF(n=4)(-6.83±0.19)pA/pF(n=3)(-14.47±2.89)pA/pF(n=4)(P〈0.05)。结论:人心房肌细胞SK2通道具有电压不敏感、内向整流、apamin敏感的特性。电极液中钙浓度相同的情况下,房颤组的SK2电流密度明显大于窦性组,SK2通道电流对钙离子的敏感性高于窦性组,提示SK2通道钙敏感性增加可能与心房颤动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小剂量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对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细胞膜电压门控性钠离子通道电流的影响。方法: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方式观察小剂量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对原代培养的新生SD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钠离子通道电流的影响。实验分为空白组,即未用药组;芬太尼5μg/L(F5)组和芬太尼5μg/L+咪达唑仑200μg/L(F5+M200)组。结果:F5+M200组平均最大电流密度为(-213.98±91.68)pA/pF,明显低于空白组(-267±115.36)pA/pF(n=5,P〈0.05)和F5组(-231.90±97.16)pA/pF(n=5,P〈0.05)。结论:小剂量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对皮质神经元钠离子通道电流的抑制作用较单一芬太尼组具有增强效应,这可能是临床两种药物合用后镇静镇痛作用增强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本文旨在研究L-甲状腺素(L-thyroxine,L-thy)所致的大鼠心肌病模型上血流动力学及心室肌细胞钠电流(INa)、L-钙通道电流(ICa-L)的变化。实验大鼠随机分成两组:心肌病组和对照组。心肌病组以0.5mg/kg腹腔注射L-thy,连续注射10d,建模成功后测定血流动力学变化,然后急性酶解法分离心肌细胞,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心肌细胞INa和ICa-L。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心肌病组大鼠左心室收缩压(leftventricular systolic pressure,LVSP)、左心室发展压(left ventricular developed pressure,LVDP)和左心室舒张期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dp/dtmax)均显著降低(P0.01),左心室收缩期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也表现为降低(P0.05),左心室舒张末期压(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pressure,LVEDP)显著升高(P0.01);(2)与对照组相比,在去极化电位为-30mV时,心肌病组大鼠心肌细胞INa电流密度由(-21.1±6.3)pA/pF增大至(-26.2±3.2)pA/pF(n=12,P0.01),INa的激活曲线左移,失活曲线左移,去失活曲线右移;(3)与对照组相比,在去极化电位为-10mV时,心肌病组大鼠心肌细胞ICa-L电流密度由(-5.4±0.6)pA/pF增至(-7.9±0.8)pA/pF(n=12,P0.01),ICa-L的激活曲线左移,失活曲线左移,去失活曲线左移。以上结果表明,甲状腺素心肌病模型心功能与心力衰竭相似,其INa和ICa-L功能明显增强,尤其是ICa-L,提示在INa和ICa-L功能异常增强的心肌病治疗中若使用的钙通道拮抗剂带有降低心肌对Na+通透性的药物效果应更佳。  相似文献   

6.
Lin YY  Wu DM  Liu L  Liu QH  Yan ZY  Wu BW 《生理学报》2008,60(1):38-42
本研究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了SNCl62(一种选择性δ阿片受体激动剂)对人鼠心室肌细胞L型钙电流(L-type Ca2 current,ICa-L)和瞬时外向钾电流(transient outward K current,Ito)的影响.结果显示,SNCl62明显抑制大鼠心室肌细胞,Ica L和Ica L,对Ica L.和k的最大抑制率分别为(46.13±4.12)%和(36.53±10.57)%.1x10-4mol/L SNCl62使,Ica L的甲均电流密度从(8.98±0.40)pA/pF下降到(4.84±0.44)pA/pF(P<0.01,n=5),Ito的平均电流密度从(18.69±2.42)pA/pF降低到(11.73±1.67)pA/pF(P<0.01,n=5).单独应用naltrindole(一种选择性δ阿片受体拮抗剂)对大鼠心室肌细胞Ica L和Ito无显著作用,但预先应用naltrindole可以消除SNCl62对Ica L和Ito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通过δ阿片受体,SNCl62(1x10-6~1x10-4mol/L)浓度依赖性地抑制人鼠心室肌细胞Ica L和Ito这可能是激动δ阿片受体产生抗心律失常效应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ERK1/2对低氧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电压门控性钾离子通道(Kv1.5)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原代培养SD大鼠PASMCs,选3~6代PASMCs随机分组:1正常组(N);2低氧组(H);3DMSO组(HD);4U0126组(HU):10μmol/L U0126;5茴香霉素组(HA):10μmol/L茴香霉素。每组3皿细胞,正常组于常氧培养箱(5%CO2,37℃),其余各组均加入0.05%二甲基亚砜(DMSO)于低氧培养箱(5%CO2,2%O2,37℃),均培养60 h。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测定PASMCs Kv1.5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N组相比,H、HD、HA组Kv1.5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较之H和HD组,HU组Kv1.5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上升((P0.05),与HU组比较,HA组Kv1.5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低氧降低Kv1.5 mRNA和蛋白表达,U0126能够对抗低氧引起的Kv1.5通道的低表达,茴香霉素对低氧条件下Kv1.5通道表达无明显影响,但其表达仍显著低于常氧组,提示低氧可能通过干预ERK1/2信号通路抑制Kv1.5通道表达引起低氧性肺动脉高压。  相似文献   

8.
本文旨在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雷米普利(Ramipril)是否通过调节脑动脉血管细胞缝隙连接蛋白43 (connexin43, Cx43)的表达发挥其降压及保护脑动脉的作用。Wistar-Kyoto (WKY)和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HR)随机分为4组:WKY组、WKY+Ramipril组、SHR组、SHR+Ramipril组(n=8)。运用无创尾动脉测压仪测量收缩压;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脑动脉病理学改变;应用压力肌动图技术检测各组脑动脉血管收缩率;应用免疫荧光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析脑动脉上Cx43的分布及表达;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技术分别检测脑动脉上Cx43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显示:(1) SHR组收缩压显著高于WKY组(P 0.01, n=8);SHR+Ramipril组收缩压明显低于SHR组(P 0.01, n=8)。(2)相比于WKY组,SHR组脑动脉管壁增厚明显(P 0.01, n=8),而SHR+Ramipril组相比于SHR组,动脉管壁厚度明显减少。(3) SHR组脑动脉收缩率高于WKY组(P 0.05, n=8);SHR+Ramipril组脑动脉收缩率低于SHR组(P 0.05, n=8)。应用2-APB (Cx43非特异性阻断剂)或Gap26 (Cx43特异性阻断剂)预孵育后,SHR+Ramipril组动脉收缩率显著下降(P 0.05, n=8);给予Cx43非特异性激动剂AAP10预孵育后,SHR+Ramipril组动脉收缩率显著升高(P 0.05, n=8)。(4) SHR组脑动脉上Cx43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高于WKY组(P 0.05, n=8);SHR+Ramipril组脑动脉上Cx43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SHR组(P 0.05, n=8)。以上结果提示,雷米普利能够下调SHR脑动脉血管细胞间Cx43 mRNA和蛋白的表达,降低血压,改善高血压诱发的脑动脉重塑以及血管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9.
Ye H  Ma WL  Yang ML  Liu SY  Wang DX 《生理学报》2004,56(5):573-578
复制大鼠的慢性吸烟模型,采用气道反应性的测定、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原位杂交和免疫印迹实验等方法,观察吸烟对大鼠支气管平滑肌大电导的钙激活的钾通道(BKca)和电压依赖性延迟整流钾通道Kv1.5蛋白和mRNA表达的影响,以阐明吸烟引起的气道高反应性发病机制中钾通道表达变化的作用。结果显示:(1)慢性吸烟可降低大鼠大气道和小气道BKca和Kv1.5蛋白和mRNA表达;(2)大气道BKca的降低程度大于Kv1.5,小气道BKca和Kv1.5的降低程度无明显差异:(3)吸烟对全肺组织BKca和Kv1.5的蛋白表达无明显影响。上述结果提示,慢性吸烟可下调大鼠气道平滑肌钾通道BKca和Kv1.5的表达水平,是导致气道高反应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本文旨在研究大黄素干预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HR)脑基底动脉平滑肌细胞BKCa通道电生理特性和表达的变化。在使用大黄素干预处理前后,用尾动脉测压仪观察血压变化,用全细胞膜片钳记录技术观察SHR脑基底动脉平滑肌细胞BKCa通道电流的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观察平滑肌细胞BKCa通道表达变化。结果显示,大黄素干预后,SHR血压由(223±16)mmHg显著降低至(127±12)mmHg(P0.01),与Wistar大鼠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大黄素显著增加SHR平滑肌细胞外向电流(P0.05),该增强作用可被BKCa通道特异性阻断剂IbTX所阻断。大黄素干预后SHR基底动脉平滑肌BKCa通道β1亚基表达明显上调(P0.01)。以上结果提示,大黄素可能通过增加BKCa通道β1亚基表达,增强BKCa通道介导的外向电流,从而发挥舒张SHR脑基底动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一氧化氮增加常氧和缺氧豚鼠心室肌细胞持续性钠电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Ma JH  Wang XP  Zhang PH 《生理学报》2004,56(5):603-608
运用全细胞膜片钳记录缺氧条件下豚鼠心室肌持续性钠电流(INa.P)的变化及施加药物对其的影响,以探讨 INa.P 的本质及缺氧增大 INa.P 的机制。结果显示:(1)在常氧条件下,一氧化氮(NO)前体 L- 精氨酸(L-Arg)和供体硝普钠(SNP)浓度依赖性地增大INa.P; (2)INa.P 随缺氧时间延长而增大, 缺氧15 min 后施加 NO 合酶(NOS)抑制剂L- 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 不能使增大的INa.P 明显回复[(1.344 ±0.320) vs (1.301 ±0.317) pA/pF, P>0.05, n=5]; (3)缺氧时含L-NAME 的灌流液可使INa.P 明显减小,与单纯缺氧相比有显著差异[(0.914 ± 0.263), n=5 vs (1.344 ± 0.320) pA/pF, n=6, P<0.05], 但仍比常氧条件下增大[(0.914 ±0.263) vs (0.497 ±0.149) pA/pF, P<0.05, n=5]; (4)还原剂1,4-二硫代苏糖醇(DTT)不但可使L-Arg 及缺氧后施加SNP 增大的 INa.P 回复[(1.449 ± 0.522) vs (0.414 ± 0.067) pA/pF, P<0.01, n = 6 和(0.436 ± 0.141) vs (1.786 ± 0.636) pA/pF,P<0.01, n=5],而且使正常的 INa.P 减小[(0.396 ± 0.057) pA/pF vs (0.442 ± 0.056) pA/pF, P<0.01, n=6]。本实验结果表明缺氧可增大心室肌细胞的INa.P, 其作用机制可能是缺氧时心肌产生的NO 通过氧化细胞膜上钠通道蛋白所致,正常INa.P 的产生  相似文献   

12.
采用膜片钳细胞贴附式技术,比较研究SD大鼠下丘脑神经元电压依赖性钾通道(voltage-dependent potassium channel,Kv)单通道电流活动的动力学特性,在出生后发育过程中的变化。出生不同天数的大鼠,其下丘脑神经元上Kv通道的电流强度和电导无显著差别(P>0.05),通道电导接近120 pS;单位时间内封接膜片上N个通道的开放概率的总和升高,由第1天的0.19±0.08(n=10)上升到第9天的0.30±0.09(n=10,P<0.05),单通道活动密度增加,由0.14 channel/μm2升高至0.26 channel/μm2。上述结果提示大鼠下丘脑神经元在出生发育过程中,Kv单通道活动的动力学发生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mi R-506和PI3K/AKT信号通路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脏重构中的作用。方法:将12只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 Hypertension Rat, SHR)随机分为2组,每组6只。分别为SHR模型组和治疗组(卡托普利,30 mg·kg~(-1)),6只健康WKY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SHR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给药8周,采用尾动脉测压法测定给药前后各组大鼠血压,采用q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肌miR-506表达量,并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中SOD和GPx mRNA表达水平,免疫印迹检测大鼠心肌中p-PI3K和p-AKT的蛋白表达量。结果:SHR模型组血压为(184.79±3.35)mmHg,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血压为(133.57±1.43)mm Hg,与SHR模型组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SHR模型组大鼠心肌中mi R-506、SOD、GPx的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36±0.05)、(0.27±0.04)和(0.32±0.02),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而p-PI3K、p-AKT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SHR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心肌中mi R-506以及SOD、GPx的RNA水平显著升高(P0.05),p-PI3K、p-AKT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在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的过程中,mi R-506可能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促进SHR心脏重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脂高糖饮食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SHR)腹主动脉血管舒张功能及血管间粘附分子-1 (vascular adhesion molecule-1,VCAM-1)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4只6周龄雄性SHR大鼠随机分成高脂高糖饲料组(实验组,n=12)和普通饲料组(对照组,n=12).每3周测量其空腹体重,12周后处死大鼠,分别取两组动物的腹主动脉做离体血管环对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的舒张功能实验,并提取主动脉总RNA,通过实时定量RT-PCR实验检测其VCAM-1和ICAM-1 mRNA的表达.结果:从第6周开始,实验组SHR的体重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12周时,实验组血管环对Ach的最大舒张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69.20± 5.25 vs.79.10± 3.84,P<0.01);实验组动脉VCAM-1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是对照组的1.97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97.91±22.16 vs.100.33±11.44,P<0.01),而两组ICAM-1mRNA表达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7.75±8.05 vs.100.25±10.83,P>0.05).结论:高脂高糖饮食能致SHR腹主动脉血管舒张功能明显降低,可能与其显著增加其主动脉VCAM-1 mR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大脑快速发育期(brain growth spurt,BGS)是神经元生长、突触连接的关键时期;电压门控性K+通道是维持细胞兴奋性和神经元间信息传递的关键通道。本文旨在探究BGS期内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电压门控性K+通道电流及其通道动力学特性的变化,以期找出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电压门控性K+通道发育的关键期。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研究出生后0~4周大鼠海马CA1区脑片上的锥体神经元全细胞电压门控性K+通道电流及其通道动力学特性。结果显示:在测试电压为+90mV下,以出生后0周为参照,出生后1~4周的瞬时外向K+通道电流(IA)的最大电流密度的增幅分别为(16.14±0.51)%、(81.73±10.71)%、(106.72±5.29)%、(134.58±8.81)%(n=10,P<0.05);延迟整流K+通道电流(IK)的最大电流密度增幅分别为(16.75±3.88)%、(134.01±2.85)%、(180.56±8.49)%、(194.5±8.53)%(n=10,P<0.05),显示K+通道电流密度于1~2周增幅最大;IA的激活曲线向左移,半数激活电压随周龄增加逐渐减小,分别为14.67±0.75、13.46±0.64、8.39±0.87、4.60±0.96、0.54±0.92(mV,n=10,P<0.05);IK的激活曲线向左移,半数激活电压随周龄增加逐渐减小,分别为8.94±0.85、6.65±0.89、0.47±1.15、1.80±0.89、8.56±1.08(mV,n=10,P<0.05)。IA的失活曲线向左移,0周龄与1周龄之间的半数失活电压没有显著性差异,而出生后1~4周随周龄增加半数失活电压逐渐减小(P<0.05),分别为45.68±1.26、46.81±0.78、48.64±0.81、51.96±1.02、58.31±1.35(mV,n=10)。以上结果表明,随着鼠龄的增加,IA和IK电流密度逐渐增加,电压门控性K+通道半数激活、失活电压降低,尤其是出生后1周至2周变化明显,上述变化与海马神经元的逐渐发育成熟及其功能的完善有关。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旨在阐明电压门控性钾通道1.3(Kv1.3)在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中的作用.利用RAW264.7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半定量检测系统及吞噬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大肠杆菌(E.coli)k-12的流式细胞术定量检测系统测定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研究发现,用海葵神经毒素(Sh K)(100 pmol/L)选择性阻断Kv1.3通道能显著增强处于静息状态的和被脂多糖(LPS)激活的RAW264.7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能力;Sh K也可增强静息RAW264.7细胞吞噬大肠杆菌的能力,但由于LPS刺激吞噬的效应近乎饱和,Sh K并不能进一步增加被LPS激活的RAW264.7细胞吞噬大肠杆菌的数量.Sh K促进LPS激活的RAW264.7细胞释放一氧化氮(NO),但并不增加静息RAW264.7细胞的NO释放.Sh K(100 pmol/L)自身并不影响静息RAW264.7细胞释放细胞因子,但能抑制LPS激活的RAW264.7细胞释放白细胞介素-1?.Sh K(100 pmol/L)对RAW264.7细胞的活力无明显影响.RAW264.7细胞表达Kv1.3通道蛋白;LPS使RAW264.7细胞的Kv1.3蛋白表达下调,菲律宾菌素Ⅲ(小凹蛋白依赖性内吞途径抑制剂)使Kv1.3蛋白表达上调,细胞松弛素D对Kv1.3蛋白表达无明显影响.研究表明,RAW264.7细胞表达Kv1.3蛋白;阻断Kv1.3通道可增强RAW264.7细胞的吞噬能力和NO生成.结果提示,Kv1.3通道可能是RAW264.7细胞吞噬活动的负调节因子,有可能成为治疗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异常相关疾病的一个靶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肾性高血压大鼠(RHR)肺动脉平滑肌细胞膜电容(Em)、膜电流(I)、电流密度(pA/pF)、膜电位和I-V曲线的变化及盐酸埃他卡林对正常血压及肾性高血压大鼠肺动脉平滑肌钾通道的影响。方法:用内径为0.2~0.3 mm的银夹夹住大鼠左肾肾动脉起始部,制成两肾一夹RHR模型,血压以无创性套尾法测量。急性分离大鼠肺内动脉平滑肌细胞,用全细胞记录技术记录细胞钾电流、膜电容并计算电流密度。结果:RHR肺动脉平滑肌细胞膜电容均值为(3.43±1.16)pF,比正常血压大鼠(NTR,4.98±0.62pF)降低31.1%;钾电流值为(0.54±0.26)nA,比正常大鼠(1.70±0.67nA)降低68.2%;电流密度值为(180±90)pA/pF,比正常大鼠(350±80 pA/pF)降低48.6%;膜电位为(-26.96±7.23)mV,比正常大鼠(-27.66±7.1 mV)降低2.5%。盐酸埃他卡林在0.1-100μmol.L-1浓度下,可显著增强正常血压大鼠动脉平滑肌钾电流;在1.0-100μmol.L-1浓度下,可显著增强肾性高血压大鼠动脉平滑肌钾电流。结论:RHR的膜电容、膜电流、电流密度比正常血压大鼠低,I-V曲线下移。盐酸埃他卡林对正常血压大鼠及肾性高血压大鼠动脉平滑肌钾电流都有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Wistar大鼠及SD大鼠培养星形胶质细胞(AST)对谷氨酸所致细胞肿胀的差异。方法利用新生1 d的Wistar大鼠和SD大鼠进行AST原代及传代培养,传代培养10 d分别给予1、10 mmol/L谷氨酸孵育48 h,通过乳酸脱氢酶释放率检测细胞活性,通过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免疫荧光染色、Image Pro Plus软件测量细胞周长表示细胞体积变化,通过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水通道蛋白4(AQP4)mRNA表达变化。结果谷氨酸对不同品种大鼠AST活性影响没有差异(P0.05)。在正常情况下,Wistar大鼠AST周长小于SD大鼠,在给予谷氨酸处理后,均明显大于SD大鼠(P0.05)。在给予1 mmol/L谷氨酸后,Wistar大鼠AST的AQP4mRNA表达明显高于SD大鼠(P0.05)。结论 Wistar大鼠AST对谷氨酸所致细胞肿胀较SD大鼠明显,且谷氨酸对两品种大鼠AST上AQP4表达变化的影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心室肌细胞持续性钠电流(INa.P)在缺氧/复氧早期的变化,探讨其在此病理条件下的作用及意义。方法:运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持续性钠电流,并观察其在缺氧-复氧模型下的变化。结果:①在0.5Hz,1Hz和2Hz的刺激频率下第1个和第8个刺激脉冲引起的INa.P电流密度差值分别为(0.021±0.014)pA/pF,(0.097±0.014)pA/pF和(0.133±0.024)pA/pF(P<0.01);②分别在-150~-80mV,阶跃10mV的钳制膜电位下去极化至-30mV,INa.P逐渐减小;③在缺氧条件下,INa.P电流密度增大,并随缺氧时间延长增大更显著;④在正常、缺氧15min和复氧5min时INa.P密度分别为(0.500±0.125)pA/pF,(1.294±0.321)pA/pF和(0.988±0.189)pA/pF(与对照比较P<0.01)。结论:以上特性提示INa.P在缺氧/复氧过程心律失常的产生及钙超载引起心肌损伤的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观察槲皮素对大鼠离体肾动脉的舒张作用,并探讨该作用与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的关系,本研究采用血管张力测定仪记录大鼠肾动脉肌张力变化,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方式记录大鼠肾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VSMC)L-型电压依赖性钙通道(L-type voltage-gated Ca~(2+) channels,LVGC)电流。实验结果显示,槲皮素能够舒张60 mmol/L KCl或1×10~(-5) mol/L苯肾上腺素(phenylephrine,PE)预收缩的大鼠肾动脉,其最大舒张百分比分别为(84.53±7.35)%和(76.42±4.63)%;血管内皮完整组和去内皮组肾动脉相比,槲皮素对预收缩肾动脉的最大舒张百分比没有显著性差异;预孵育PKC特异性抑制剂C6303可使槲皮素对肾动脉的最大舒张幅度降低,与未孵育C6303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离体大鼠肾动脉VSMC的正常LVGC尖峰电流密度为(23.17±1.33)pA/pF,10μmol/L槲皮素可以降低其电流密度到(10.46±1.35)pA/pF,其抑制百分比为54.86%,1μmol/L C6303可部分逆转槲皮素对LVGC电流的降低幅度,其抑制百分比为62.08%(P0.05)。上述实验结果提示,槲皮素可舒张大鼠离体肾动脉,该作用具有浓度依赖性且不受内皮影响,可能与抑制LVGC和激活PKC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