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自1953年Gibbon研制成人工心肺机后,三十年来,体外循环技术和人工心肺机均有了很大的改进,应用范围亦越趋扩大,但距生理和临床要求相差毕竟还很远,转流后(特别是两小时以上的长时间转流)还可产生许多并发症,其中微栓塞颇为常见,临床危害很大,直接影响心内直视手术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回顾了临床心脏病学的心肺机和心肺转流技术的诞生、改进、发展历程,以及其核心技术-人工氧合器的产生和进步,进而评述了生物医学工程技术进步对医学发展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人工心肺机     
人工心肺机作为暂时性替代自然心脏与肺功能的装置,是一种重要的临时性的人工器官。人工心肺机主要由血泵(心)和氧合器(肺)组成。当前人工心肺机的类型,是鼓泡式人工肺和膜式人工肺,血泵主要采用滚压式。而在五六十年代盛行一时的转碟式人工心肺机已经不用。绝大多数学者认为人  相似文献   

4.
随着心血管外科的发展,人工心肺机设备和灌注技术也在日益完善和提高。为此,上海医疗器械厂同上海市胸科医院等单位共同协作,在原有的Ⅰ、Ⅱ、Ⅲ型人工心肺机的基础上,改进和研制出TX04型人工心肺机(简称Ⅳ)。该机是由TXT12型滚压式血泵、TXT31型热交换水箱、TXT51型血液热交换器等附件组成(见图1),是进行体外循环手(1)TXT51型血液热交换器(2)TXT12型滚压式血泵(3)主机(4)TXT31型水箱术的一种比较安全可靠的新型设备。我院于1982年6月应用上海Ⅳ型人工心肺机,在作离体试验和动物试验的基础上用于临床,进行  相似文献   

5.
人工心肺机在心脏直视手术中用作暂时代替人体的心肺功能,是心肺外科的重要设备之一。 TXO4型人工心肺机为单泵组合式,主机为三只单泵,TXO4型人工心肺机采用鼓泡式氧合器作为人工肺,该机另备有曲管形氧合器架和袋式氧合器架,可供安装曲管形氧合器和袋式氧合器之用。  相似文献   

6.
TX04型人工心肺机是在TX02和TX03型的基础上改进设计的新颖人工心肺机。在设计过程中,曾调访了上海、北京、西安、成都、重庆、武汉、广州等地各有关医院,听取了专家们对人工心肺机的改进意见。81年试制样机四台,进行了全性能测试和例行试验,测试结果全部达到设计要求。此后分送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中山医院、上海市胸科医院、上海第二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以及第二军  相似文献   

7.
目的回顾分析了逐步缩短体外循环管道对新生儿和小婴儿心脏手术输血量的影响。方法将2000年至2010年体重10kg以下病人4822例,分为3组:组1(n=1265)Dedico901/902/Medtronic氧合器+Stockert II/Jostra HL20人工心肺机;组2(n=2534)Rx-05氧合器+Stockert II/Jostra HL20人工心肺机;组3(n=1023)Rx-05氧合器+Jostra HL30人工心肺机。比较各组预充总量,红细胞悬液的使用量和血球压积。结果组3和组2的预充量显著低于组1预充量(组1,718±15ml;组2,458±15ml;组3,334±8ml,P〈0.001)。围术期各组血球压积无显著差异;然而各组在预充液中加入的红细胞悬液有显著差异(组1,313±5 ml;组2,205±5ml;组3,167±8ml,P〈0.001),体外循环转流中加入的红细胞悬液组间也有显著性差异(组1,117±8ml;组2,88±7ml;组3,60±8ml,P〈0.001)。结论通过改进氧合器和缩短管道长度能减少预充量和总用血量,逐步向不用血心脏外科迈进。  相似文献   

8.
由上海医疗器械厂研制成功的 TX_(04)型人工心肺机于1982年12月6日~8日在上海进行技术鉴定。来自全国各地35个单位的65名心脏外科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对该机的技术性能和临床效果进行了认真的评议,一致通过鉴定。人工心肺机是在心脏直视手术中用作体外循环以暂时替代人体的心肺功能,是心脏由上海医疗器械厂研制成功的 TX_(04)型人工心肺机于1982年12月6日~8日在上海进行技术鉴定。来自全国各地35个单位的65名心脏外科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对该机的技术性能和临床效果进行了认真的评议,一致通过鉴定。人工心肺机是在心脏直视手术中用作体外循环以暂时替代人体的心肺功能,是心脏外科的重要设备之一。该机主机有三只组合式单泵,采用鼓泡式氧合器作为人工肺,配备有曲管型和袋式氧合器架,可供这两种氧合器的安装使用。此外主机本身尚有静脉贮血器,过滤器,血温测温装置等。并附有热交换水箱,血液热交换器,动脉贮血器和另一个滚柱式血泵等多种附件。该机转速用可控硅整流器——直流电机系统进行调速,最大流量在6,000毫升以上,并可任意调节。泵管采用硅胶管和无毒聚氯乙烯塑料管。该机经上海市胸科医院,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中山医院,上海第二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等使用,经过9次离体试验,3次动物实验,79次临床应用,一致认为此机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中未出现任何故障,达到临床使用要求。代表们一致要求该机投入批量生产,以供临床需要。  相似文献   

9.
应我国医疗卫生界和有关部门的要求,全国体外循环设备情报网、广东省医疗器械研究所主办的第二届全国体外循环设备技术交流会于1986年6月17~19日在广州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心脏病学、肾脏病学和肝脏病学的内、外科专家及工程技术人员130余人出席了这次技术交流会。会议交流了人工心肺机、人工肾、人工肝之类体外循环设备的新技术、新装置、新进展以及临床应用经验、基础理论研究等论文90余篇。综观论文的数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由于助搏反搏技术受到普遍重视,出现了许多类型的助搏反搏装置。这些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需人工操作。为了提高助搏反搏装置的自动化程度和可靠性,我们利用微机技术,先后对助搏反搏装置进行了两个方案的研制,做过多次动物实验,均获得了较理想的效果。现将第一个方案的有关问题简述如下,以便交流。一助搏原理及其实现助搏技术应用于体外循环过程中,其目的是要将经人工心肺机处理后的新鲜血液,以合乎生理的搏动形式灌注入主动脉,实际上人工心肺机完成了肺的功能和驱动血液单向流动的动力。而助搏器则起左心室使血流  相似文献   

11.
气动隔膜式血泵是目前各种人工心脏血泵中发展最成熟的一种血泵。在各国人工心脏研究小组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尤其在最近几年、由气动隔膜式血泵组成的全人工心脏在临床应用上已取得了可喜的成功,而气动隔膜式左心辅助泵的动物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就更加普遍。1985年我们研究室研制成功一种中型气动隔膜式左心辅助泵——SHANGHAI—Ⅰ型血泵。它将对后期心功能衰竭的病人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并对心脏直视手术后不能脱离人工心肺机的病人,有暂时辅助心室衰竭的作用,能减轻心室的负荷,有利于受创心肌的术后恢复。本文的目的是对SHANGHAI-Ⅰ型血  相似文献   

12.
近四十余年来,心血管外科的飞速发展与J.H.Gibbon Jr.有极密切的关系。1973年他首次发表用人工心肺装置维持动物循环的论文,以后 Dennis,Lillehei等继起进行深入研究,为近代的人工心肺机奠定基础。直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的医学中心均应用转子泵作为人工心脏,用氧合器代替人工肺。氧合器(人工肺)开始时为鼓泡型,其后转蝶型风行,近十余年来又为经改良过的鼓泡氧合器所替代。四十余年来虽有反复,但万变不离其  相似文献   

13.
2009年欧美国家应用胃转流手术治疗肥胖症和糖尿病取得成功,已成为最热门的治疗方法之一。术后血糖正常,不用终生服药治疗,可以恢复正常饮食,还可减肥治疗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等疾病。  相似文献   

14.
栏目篇名总期数页码经验介绍 探讨医疗器械工业管理的改革·“”·”·,’··一71 BJ一3型心律失常监护仪的临床应用·“··一610 第三代人工心肺机:搏动血流与膜式氧合器一617 应用FJD一80型单筒肺量计作基础代谢测定的 方法介绍、”··”·····”·”···“·“·“·……. 621 胃镜彩色电视·,.·············“,’··”··‘·”二624 ZJ一10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从研制到生产二627 妇产科专用手术器械的研制和临床应用~·…78 高分子材料用于喉腔治疗”··”·“·”··”··一712 TX04型人工心肺机的设计…  相似文献   

15.
鼓泡式氧合器是国内外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中最广泛应用的血气交换装置(人工肺),是人工心肺机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它的作用是在心内直视手术中暂时替代患者的肺功能,将静脉血氧化使之成为动脉血,并通过血泵(人工心)将动脉血回输患者体内,维持生命。这种多功能微泡氧合器已由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和上海医用诊察仪器厂共同研制成功,八月三十日在沪通过技术鉴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尿液转流在修复尿道下裂术后复杂性尿瘘术中的作用。方法:将40例尿道下裂术后复杂性尿瘘患者随机分为尿液转流组和非尿液转流组两组进行比较。结果:尿液转流组:25例患者术后尿道皮肤瘘复发两例,手术成功率99.2%。非尿液转流组:15例患者中有6例(40%)发生尿瘘复发。结论:尿道下裂术后复杂性尿瘘修复术中应用尿液转流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尿液转流在修复尿道下裂术后复杂性尿瘘术中的作用。方法:将40例尿道下裂术后复杂性尿瘘患者随机分为尿液转流组和非尿液转流组两组进行比较。结果:尿液转流组:25例患者术后尿道皮肤瘘复发两例,手术成功率99.2%。非尿液转流组:15例患者中有6例(40%)发生尿瘘复发。结论:尿道下裂术后复杂性尿瘘修复术中应用尿液转流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一、概述 1913年Abel作了血液透析实验,1944年Kotff第一次研制成人工肾使用于临床至今已有三十多年历史,其间经历了探索实验阶段、临床应用阶段和不断完善、提高阶段。特别是在1960年Quinton,Di(?)land,Scri-dener发明了用硅橡胶制成动、静脉瘘后,使人工肾由原来一般只应用于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而发展到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作长期血液透析,以延长患者生命,并为以后的肾脏移植创造了过渡条件,这样,人工肾就为世界各国的医务人员所广泛采用,从而得到很快发展。目前国外生产的人工肾,无论在结构、性能、种类和治疗方法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改进和提高。  相似文献   

19.
人工心脏可分全人工心脏和心室辅助泵。置换全人工心脏不多见,目前为止,仅美国置换过五例。而心室辅助泵应用较为普遍。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人工心脏研究室研制成一种带电机和电池重800g的左心辅助泵,替代山羊心脏实验,存活了32小时,目前即将从动物实验向临床试用过渡。这种小型左心辅助泵为电动叶轮式,能植入体内,病人活动自如,生活正常。流量大于10升压力150 mmHg,溶血发生率仅为目前使用的人工心肺机的三分之一。特别是采用国际上尚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行胃转流术前后肠道菌群是否发生变化。方法收集30例2型糖尿病患者术前和术后粪便,测肠道菌群,以25例健康志愿者的粪便为对照组。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的肠杆菌较健康人增多,双歧杆菌较正常人减少,胃转流术后双歧杆菌增加,肠杆菌减少。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肠道菌群失调,胃转流术后控制了血糖,双歧杆菌数量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