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利用差速离心方法提纯的登革2型病毒、抗登革病毒单抗、病毒受体、耦合有G蛋白的琼脂糖珠之间特异性结合的作用,利用免疫共沉淀方法从C6/36细胞中分离鉴定出分子量约为35kDa受体蛋白;并用糖蛋白染色方法否定了此蛋白的糖基化特征。  相似文献   

2.
喻芬  张征  彭友松 《病毒学报》2021,37(4):894-899
病毒与受体相互作用对于病毒感染宿主细胞至关重要.为了深入理解病毒对于受体蛋白的选择机制,本研究从结构、功能、宿主蛋白相互作用网络以及组织表达量等四个方面系统性地分析和比较了哺乳动物中包膜与非包膜病毒的受体蛋白差异.结果表明,包膜病毒和非包膜病毒的受体蛋白具有相似的结构域组成和功能,但是非包膜病毒的受体蛋白相对于包膜病毒具有更多的结构域数目、更高的N-糖基化水平、在宿主蛋白相互作用网络中有更高的连接度和节点介数、以及在宿主中有更高的表达.本研究有助于加深我们对于哺乳动物中包膜与非包膜病毒受体选择机制的理解,同时也对病毒受体的鉴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病毒受体及其研究方法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病毒性感染具有宿主种属特异性和组织嗜性,这主要由病毒受体决定。受体是介导病毒入侵的决定因素,研究病毒受体对了解病毒与细胞的相互作用至关重要。近年来,研究受体的方法除了传统的病毒覆盖蛋白结合法、单克隆抗体法、免疫共沉淀、亲和层析等外,出现了许多如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酵母双杂交技术、cDNA文库等分子生物学新方法。简要综述了病毒受体及其研究方法的相关进展。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已克隆出人、大鼠和小鼠糖皮质激素受体的cDNA,并利用定点突变等技术分析了受体结构和功能的关系。还利用小鼠乳腺瘤病毒、人金属硫蛋白II_A基因等详细研究了受体和DNA的相互作用,对糖皮质激素的诱导蛋白也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究哺乳动物病毒共受体间的共性特征,本研究基于ViralReceptor数据库中收集的哺乳动物病毒-受体相互作用关系,共收集277对病毒共受体组合,从结构、功能、进化和组织表达等方面对这些病毒共受体进行系统分析,并与来源于不同哺乳动物的病毒受体组合以及随机挑选的人类蛋白组合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哺乳动物病毒共受体相较于其他蛋白组合,彼此间有更高的功能相似性,在宿主蛋白相互作用网络中相互作用的比例更高,在人体常见组织中的共表达水平更高。研究表明,哺乳动物病毒共受体具有功能、表达和互作等共性特征。期望此结果能为病毒受体的发现和鉴定等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付银  常惠芸  刘静  陈慧勇 《生命科学》2013,(11):1065-1070
口蹄疫病毒(FMDV)导致了偶蹄动物口蹄疫的发生,它是一类有着自身特点的RNA病毒。首先,FMDV衣壳蛋白VP1识别结合宿主细胞膜上的整联蛋白等受体,以内吞的方式进入细胞,利用宿主细胞成分完成病毒蛋白的合成。这些新合成的L^pro、2C和3C^pro等病毒致病因子进一步抑制宿主基因的转录和翻译,诱导细胞凋亡和白噬,并抑制干扰素介导的一系列先天性和获得性免疫反应。宿主则在病毒侵染细胞的初期,利用病毒识别受体等来识别病毒并诱导合成干扰素等细胞因子,介导多种免疫反应以清除病毒。病毒和宿主两者在持续的利用和较量中完成疾病的发生和痊愈等。其次,不断发现的病毒受体、结合基序、致病因子及宿主细胞的多种免疫调节因子将成为相关领域新的研究内容。综上,开发高效安全疫苗、增强自身免疫力及利用RNAi直接抑制病毒RNA等便成为现代FMDV防治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登革病毒(DV)E蛋白及其受体在DV致病中的作用已逐渐引起重视.作为DV的包膜蛋白,E蛋白决定了病毒的组织亲嗜性,可介导病毒与细胞受体的结合,诱导保护性免疫反应.随着对E蛋白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对E蛋白、受体及其蛋白-受体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为进一步研究DV的致病机制及病毒疫苗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用于重组腺联病毒(AAV)纯化的受体结合捕捉方法。【方法】将AAV受体的多囊肾病(PKD)结构域1和2与类弹性蛋白多肽(ELP)在重组大肠杆菌中进行融合表达,利用相变循环(ITC)纯化ELP-PKD融合蛋白;分别用昆虫和AAV-293细胞制备rAAV-GFP,与ELP-PKD融合蛋白共孵育后进行ITC,从沉淀复合物提取病毒DNA进行PCR检测;在优化条件下利用ELP-PKD蛋白结合捕捉rAAV-GFP,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免疫转印和细胞感染试验进行rAAV鉴定。【结果】ELP-PKD融合蛋白获得正确、可溶性表达,ITC纯化的蛋白纯度大于90%;ELP-PKD蛋白能特异结合rAAV-GFP,结合具有p H、温度和时间依赖性,受体结合捕捉方法可在1h内完成,从两种细胞纯化rAAV-GFP的回收率分别为58%和56%;rAAV-GFP洗脱具有p H和温度依赖性,洗脱rAAV-GFP的回收率分别为46%和44%;纯化rAAV-GFP具有AAV的典型形态和结构蛋白。【结论】建立的ELP-PKD结合捕捉法可用于不同细胞源rAAV的快速纯化。  相似文献   

9.
斜纹夜蛾多角体病毒包埋型病毒受体的鉴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提纯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Spodoptera litura multinucleocapsid nucleopolyhdrovirus,SpltMNPV)包埋型病毒粒子(polyhedra-denved virus,PDV),以此病毒粒子作抗原,免疫家兔获得抗血清;用SDS裂解缓冲液提取斜纹夜蛾幼虫中肠组织细胞总蛋白.采用病毒铺覆蛋白印迹技术(VOPBA),利用抗PVD抗血清对病毒受体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斜纹夜蛾中肠细胞总蛋白中40kD、73kD、85kD的三种蛋白能够结合PDV.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用于重组腺联病毒(AAV)纯化的受体结合捕捉方法。【方法】将AAV受体的多囊肾病(PKD)结构域1和2与类弹性蛋白多肽(ELP)在重组大肠杆菌中进行融合表达,利用相变循环(ITC)纯化ELP-PKD融合蛋白;分别用昆虫和AAV-293细胞制备rAAV-GFP,与ELP-PKD融合蛋白共孵育后进行ITC,从沉淀复合物提取病毒DNA进行PCR检测;在优化条件下利用ELP-PKD蛋白结合捕捉rAAV-GFP,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免疫转印和细胞感染试验进行rAAV鉴定。【结果】ELP-PKD融合蛋白获得正确、可溶性表达,ITC纯化的蛋白纯度大于90%;ELP-PKD蛋白能特异结合rAAV-GFP,结合具有p H、温度和时间依赖性,受体结合捕捉方法可在1h内完成,从两种细胞纯化rAAV-GFP的回收率分别为58%和56%;rAAV-GFP洗脱具有p H和温度依赖性,洗脱rAAV-GFP的回收率分别为46%和44%;纯化rAAV-GFP具有AAV的典型形态和结构蛋白。【结论】建立的ELP-PKD结合捕捉法可用于不同细胞源rAAV的快速纯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