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1 毫秒
1.
罗雪英 《蛇志》2006,18(3):240-241
近年来,随着交通事故的频发,口腔颌面外伤的发生率较高,其中颌骨骨折又是常见的病症之一。颌骨骨折后的患者大多数会造成咬合关系紊乱。切开复位内固定是治疗颌骨骨折常用的方法。内固定患者由于不能张口,影响进食、语言交流及口腔清洁,易导致感染、营养不良、延误疾病康复。我科从2001~2004年对98例颌骨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经精心的护理,无并发症发生。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98例患者,男77例,女21例,年龄8~62岁,平均32岁。其中交通事故伤62例,工伤15例,摔伤12例,殴打伤9例。经X线片提示下颌骨骨折65例,上颌骨骨折23例,混…  相似文献   

2.
贺克全 《蛇志》2006,18(4):317-317
近年来,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下颌骨骨折呈上升趋势,如何使骨折的复位固定更佳,减少患者痛苦,早期恢复口腔功能,在临床上尤为重要。我院自2003年采用钛板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58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自2003~2005年共收治下颌骨骨折病人58例,其  相似文献   

3.
陈敏  杨吉恒 《蛇志》2012,24(1):76-77
胫骨平台C3型骨折多为高能量损伤所致的关节内调折,治疗上有一定困难。1999年1月~2009年12月,我唠采用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该类型骨折39例,效果满意。甥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9例,男29例,女10例;年龄20~7:岁,平均35.6岁。致伤原因:车祸伤31例,高处坠落伤6例,压砸伤2例。开放伤5例,闭合伤34例。全部患者均茭新鲜骨折,按AO/ASIF分型均属胫骨平台C3型骨折。其叶  相似文献   

4.
髌骨下极骨折在髌骨骨折中占有一定的比例,这类骨折因骨折片细小,采用骨折内固定的方法比较困难。这种情况下,髌骨下极切除术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术式。作者对髌骨下极切除术进行改良,用于治疗髌骨下极骨折,取得较好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998年1月至2000年6月收治的髌骨下极骨折,骨折线未达到髌骨关节面水平的病人12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4例,平均45.0岁(19~79岁),施行改良髌骨下极切除术。  相似文献   

5.
姚敏 《蛇志》2007,19(4):322-323
下肢骨折后行内固定术具有无痛康复,达到解剖复位,明显缩短治疗时间和降低费用,以及减少外伤后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和避免畸形愈合等优点,因此,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但是若内固定器植入后,缺乏科学的动态指导与管理,造成内固定器的断裂,则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据报道,钢板治疗股骨干骨折内固定器的失败率(断裂、弯曲)约11%,髓内针治疗股骨干骨折内固定器的失败率约8%~10%,而髓内针治疗胫骨骨折内固定器的失败率为6%~14%[1]。现将其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13例中,男9例,女4例,年龄35~56岁;其中45岁以上的患者10例,占76·9%。…  相似文献   

6.
黄住 《蛇志》2000,12(1):72-72
胫骨干骨折是常见骨折 ,而胫骨前内侧缺乏肌层保护 ,如处理不当易发生骨折不愈合 ,作者就 31例骨折不愈合原因进行分析 ,并提出防治措施。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31例为我院 1 992年 1月至1 998年 1 2月间住院病人 ,依据 X线摄片 ,见骨折端硬化 ,骨髓腔封闭 ,骨折端形成杵臼状假关节并萎缩、疏松 ,骨折端间隙增大 [1] ,确诊本病。其中男 2 8例 ,女 3例 ,年龄最小 1 9岁 ,最大 65岁 ,平均 35岁 ,左侧 2 5例 ,右侧 6例 ,骨折不愈合时间最短 6个月 ,最长 1 7个月。1 .2 致伤原因 直接暴力有车祸 2 8例 ,机器绞扎伤 1例 ,重物砸伤 …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接受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50例胫骨平台骨折手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6例,女性14例,骨折类型按Schatzker分型分为Ⅱ型20例、Ⅲ型6例、Ⅳ型5例、Ⅴ型7例、Ⅵ型12例,均采用开放复位锁定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采用Rasmussen膝关节功能分级系统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本组5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8个月(8~36个月),Rasmussen膝关节功能分级结果为:优38例,良9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达94%。结论:开放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具有固定可靠,骨折愈合率高的优点,且并发症少,是一种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有效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股骨粗隆不稳定骨折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近几年收治的56例老年粗隆部粉碎性不稳定骨折患者,分别采用了内固定和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治疗,其中内固定36例,人工关节置换20例。结果:本组平均随访24个月,内固定组出现2例内置物断裂,再次人工关节置换,2例感染,1例清创后好转,1例取出内置物后创口方愈合;人工关节组1例术后关节脱位。术后harris评分内固定组75.6,人工关节组85.6。结论:老年患者,不同程度骨质疏松,较多都伴有不同程度的基础疾病,粗隆部粉碎骨折内置物选择及治疗难度大,人工关节置换对于功能康复及降低并发症等都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采用口腔内入路手术复位固定方法治疗下颌骨髁突颈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0例下颌骨髁突颈骨折患者均使用口腔内入路手术复位固定方法治疗,将患者的骨折片与升支后缘骨块进行手术复位固定,并于原手术切口行回植,重建患者的下颌关节。结果:治疗后咬合关系异常者1例,开口范围限制者0例,关节疼痛者1例,均少于治疗前均为20例;治疗后关节间隙缩小者1例,髁突骨折块形状异常者1例,均少于治疗前均为20例。治疗后髁突稳定者19例,多于治疗前的1例。结论:髁突骨折治疗手术各有优缺点,采用口腔内入路手术复位固定方法治疗髁突高位骨折患者,虽然手术操作难度大,但能较好地克服了术后患者外部皮肤瘢痕明显的问题,有利于保护患者面部神经,提高患者治疗质量水平,值得临床上推广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中西医结合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30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DCS内固定配合中医药对30例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按AO分类:A型14例,B型6例,C型10例,经股骨下段前外侧切口入路整复骨折,并用DCS固定骨折配合中药内服外敷,术后早期进行康复训练。结果经1年随访,骨折愈合,平均愈合时间6个月,关节功能优良率85.71%,其中C型骨折1例术后出现膝内翻。结论DCS内固定配合中医药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是较理想的方法。可早期进行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尖顶距在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治疗股骨近端骨折临床效果中的作用和意义,为骨外科手术疗效的评价提供可借鉴的方法。方法:对2006年8月-2007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PFNA治疗的32例股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AO/ASIF国际内固定研究学会标准对骨折进行分类,应用术中和术后即刻X光射线照片对骨折复位情况、远端锁定类型和股骨头内刀片位置进行记录。患者术后常规X光照片观察切出情况,用Oxford髋关节评分系统评价临床疗效。结果:研究期间共有37例PFNA植入,纳入本研究的共32例,27例获得随访。其中,3例切出(2例内侧穿孔和1例内侧塌陷)TAD小于20mm。4例植入相关股骨骨折,2例不愈合,1例复位失败。结论:PFNA是治疗股骨近端不稳定型骨折的有效装置。我们认为TAD应尽量20 mm或30 mm以避免股骨头穿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加压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采用患髋蛙式位C臂机透视下闭合复位,经皮三枚加压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78例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评估手术疗效,总结经验.结果:78例病例平均随访3.5年,股骨头坏死4例,骨折不愈合3例,其中螺钉松动1例.参照Harris评分标准进行髋关节功能评价,优59例,良7例,可5例,差7例.优良率为84.6%.结论:患髋蛙式位C臂机透视下闭合复位,经皮三枚加压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老年新鲜股骨颈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疗效可靠、费用低等优点,提高了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价值,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一种较理想的、微创的且较经济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适用于烧伤合并四肢骨折手术所采用的方法,选择的时机和疗效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研究方法:总结分析了自2008至2014年1月份的28例烧伤合并四肢骨折病人的手术案例。结果:采取内固定手术方法的患者骨折全部愈合。采取外固定支架手术的患者有1例出现针适感染,在手术后8个月患者的骨折愈合,并做外固定支架的拆除处理;有3例患者在手术后骨折愈合,但小腿的烧伤创面不愈合,窦适。有1例患者的小腿近于髓端出现骨折,采取外固定支架方法进行治疗,该方法使患者的踝关节功能受到很大限制。结论:对烧伤合并四肢骨折的治疗应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做到综合考虑,在早期实施手术治疗,依据烧伤的程度和骨折程度、烧伤和骨折部位以及患者身体条件选择适当的固定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4.
余筱慧  吴革珍 《蛇志》2001,13(1):75-75
脊椎因暴力所致骨折、脱位是脊髓损伤截瘫的主要原因之一。我科自开展胸腰椎骨折、脱位的手术治疗后 ,从 1 997年至今共收治脊椎骨折 40例 ,其中 2 8例损伤脊髓造成截瘫。经系统的治疗和护理都有不同程度好转或治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2 8例中 ,男 1 8例 ,女 1 0例 ,平均年龄 3 5岁。T1 1骨折脱位 1 2例 ,L1骨折脱位 1 6例。全部病例均因直接或间接暴力所致。临床症状表现为相应椎体疼痛 ,压痛 ,大小便失禁 ,双下肢感觉、运动功能障碍 ,肌张力减弱 ,肌力减退或消失。2 护理体会2 .1 心理护理 脊髓损伤患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临床应用动力髋螺钉(dynamichip screw,DHS)内固定在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对我院自2004年2月至2006年6月间应用DHS系统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64例老年患者的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估手术疗效,总结经验.其中男44例,女20例,平均年龄76岁,合并内科系统疾病的有52例.按AO分类A1型骨折9例,A2型骨折50例,A3型骨折5例,均严格采用AO推荐的方法手术.结果:64例病例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0-36个月,平均20个月,疗效评定:优38例,良21例,差5例.患髋关节功能恢复较为满意,优良率达91.2%.结论:DHS内固定疗效肯定,是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较理想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人工髋关节置换和内固定治疗复杂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2年5月我院骨科收治的复杂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85例,按知情同意原则分成人工髋关节置换组(A组,46例)及内固定组(B组,39例)2组,记录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治疗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指标及预后指标。结果:A组患者卧床时间低于B组患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个月的Harris评分情况A组均优于B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复杂股骨转子间骨折能有效缩短患者卧床时间,迅速恢复关节功能,远期疗效效果好。  相似文献   

17.
韦福逢 《蛇志》2002,14(1):54-55
深部真菌感染是发生有严重基础病之上的二重感染。本组搜集了 1 998年 1月至 2 0 0 1年 1月临床病例 ,我院 1 2例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颅脑外科 3 0例 ,占同期重型颅脑损伤 1 1 3例的3 7.1 %,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42例 ,男 2 4例 ,女 1 8例 ,年龄 1 5~ 78岁 ,平均 5 4 .2 6岁 ;致伤原因 :车祸伤 2 9例 ,坠跌伤 8例 ,击打伤 4例 ,跌仆伤 1例 ;合并四肢骨折 2 0例 ,胸腹内脏器损伤 8例 ,作气管切开术 3 0例 ,锁骨下静脉切开术 2 7例 ;GCS评分 :3~ 8分。1 .2 临床特点 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及血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用锁定加压钢板行微创技术治疗老年性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2年1月到2015年6月间,我院用锁定加压钢板行微创技术治疗27例60岁以上老年性股骨远端骨折患者(其中1例为双侧),通过观察患者伤口愈合情况、骨折愈合情况及相关并发症,并采用Kolmert评分标准评价其临床效果。结果:本组2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其中1例患者(单侧)在术后25 d死亡,其余病例随访6-30月,平均14.7月,术后切口有1例延迟愈合,余均一期愈合,骨折在末次随访均骨性愈合,未见骨折移位、内固定物失效、骨折畸形愈合、骨折不愈合等不良并发症,根据Kolmert评分标准,优10例,良13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85%。结论:锁定加压钢板行微创技术治疗老年性股骨远端骨折可达到固定牢固、能早期功能练习、术后并发症少、术后效果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万古霉素骨水泥用于骨折内固定术后髓内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通海骨伤医院收治的28例应用万古霉素骨水泥治疗骨折术后髓内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彻底清创扩髓后植入万古霉素骨水泥;术后按药敏结果给予抗菌药物治疗,记录患者感染控制时间及复发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4个月。其中26例患者感染均得到控制,治疗时间为3~6个月,平均治疗时间为(4.1±0.7)个月。1例因局部反复有渗出,感染未控制,1例患者感染复发,均经再次清创万古霉素骨水泥置入,感染得到控制;按临床疗效结果判定,本研究优23例,良3例,差2例,优良率为92.9%。结论采用万古霉素骨水泥填塞法治疗骨折内固定术后髓内感染安全有效,可减少感染复发,临床价值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的性别、年龄、致伤原因、损伤类型及部位进行临床回顾性总结.方法:对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2003年至2008年共5年间收治的645例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汇总和分析.结果:645例颌面部骨折患者男女比例为3.64:1;21~30岁(27.6%)为发病的高峰年龄段;夏秋两季为好发季节;交通事故(46%)在致伤原因中居首位.在颌面部骨折中,下颌骨骨折361例,占总数的56%,发生率最高.结论颌面部骨折的发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颌面部骨折的发生有一定的季节性,夏秋是高发季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