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产生两种不同型肠毒素:不耐热毒素(LT)和耐热毒素(ST)。LT具有与霍乱弧菌肠毒素(霍乱毒素,CT)共同的结构和功能的特征,因抗原决定簇不同又可分为两型(i)LTp,由使小猪致病的ETEC所产生。(ii)LTh,由使人致病的ETEC产生。STI也有两个  相似文献   

2.
霍乱毒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霍乱毒素是一种很强的粘膜免疫佐剂,本介绍了霍乱毒素的结构、霍乱毒素毒性的分子机理及近年来在霍乱毒素佐剂活性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霍乱毒素佐剂活性的分子机理。  相似文献   

3.
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和单克隆抗体(McAb)已经广泛地应用于细菌学研究中。目前,国内外研究制备的抗霍乱孤菌脂多糖(LPC)和抗霍乱弧菌肠毒素(CT)及其亚单位的McAb达100多株,为霍乱弧菌抗原分析、CT及其亚单位的结构与功能研究以及与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LT)的鉴别等,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4.
熊凌霜  马清钧 《遗传》1987,9(2):28-30
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LT)是一种由毒 源性大肠杆菌产生的细菌毒素。LT毒素分子 由A, B两种亚基组成,A亚基能激活细胞的腺 昔环化酶,引起cAMP升高,刺激肠粘膜细胞水 与电介质的过度分泌并导致腹泻,是毒素的毒 力活性部分;B亚基与靶细胞结合,介导A亚基 进入,它还是毒素主要的免疫原性部分。这两 种功能不同的亚基分别由毒素A亚基基因和毒 素B亚基基因所编码。  相似文献   

5.
<正>产生霍乱毒素(CT)的01群霍乱弧菌引起人霍乱。某些非01群霍乱弧菌株能产生与霍乱毒素相似的肠毒素,而另一些来自临床腹泻病例的非01群菌却不产生这种毒素,这表明还有其它因素能引起腹泻反应。现已证明这些菌株能产生溶血素——一种可能的腹泻因素,尽管其致病机理尚不清楚。Yamamoto等人证实了非01群菌株和周群E1 Tor型菌株所产生的溶血素在生物学、理化住质和免疫学方面是难区分的。Southern杂交分析表明两者的基因基本上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6.
<正> 已曾报导林肯霉素(Lincomycin)可刺激大肠杆菌不耐热毒素(LT)的产生,但其机制尚未清楚。我们发现轻度抑制细菌生长的林肯霉素浓度,也可刺激携带RP4质粒大肠杆菌K12的TEM-2β-内酰胺酶的活性。设想林肯霉素的刺激作用机制可能是相同的,因为LT和β-内酰胺酶都是质粒编码的分泌性蛋白;所以我们研究了林肯霉素对携带相应质粒的大肠杆菌LT和β-内酰胺酶合成的作用方式。  相似文献   

7.
大鼠睾丸细胞经0.03%胶原酶分散后,采用不连续/连续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可得到高纯度的间质细胞。0.52nmol/L hCG、0.1μmol/L霍乱毒素和10μmol/L Forsko-lin均可刺激间质细胞cAMP(霍乱毒素>For-skolin>hCG)和睾酮(三者无显著性差异)生成。采用链霉蛋白酶非特异性水解法制备的卵清蛋白糖肽对hCG、霍乱毒素和Forskolin刺激大鼠睾丸间质细胞cAMP和睾酮的生成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hCG寡糖链可能参与受体、G蛋白和腺苷酸环化酶之间的偶联过程,卵清蛋白糖肽Asn-糖链可直接抑制腺苷酸环化酶活性及/或G蛋白与腺苷酸环化酶之间的偶联。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室使霍乱肠毒素(CT)B亚单位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获得表达,并能分泌到胞外。将该菌株培养物上清经过超滤浓缩后,用偶联上霍乱毒素IgG的CNBr-Sepharose 4B进行亲和层析,得到表达产物霍乱毒素B亚单位纯蛋白。经PA-GE、HPLC及琼脂免疫扩散等方法鉴定证明该蛋白与天然霍乱肠毒素B亚单位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9.
<正>霍乱毒素(CT)是霍乱弧菌引起腹泻的一个主要原因,而霍乱弧菌只有定居在小肠里才能分泌毒素,有关它的定居机理目前还知道的不多,据报导,菌毛或甘露糖敏感的血细胞凝集素缺失都可能降低霍乱弧菌的定居能力;运动性在其定居过程中也是必须的,缺乏运动性的霍乱弧菌,其小肠粘附力将会降低;霍乱弧菌的鞭毛外包着一层与外膜连结的鞘,它不仅在霍乱的免疫中起着特殊作用,且与菌体的定居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0.
美国Genentech公司用遗传工程方法在大肠杆菌中克隆了两种具有抗癌活性的毒素:人的淋巴细胞毒素(LT)和肿瘤坏死因子(TNF)。对这两种提纯的毒素进行生物学活性检测的结果表明,微克量的TNF就能使肿瘤坏死,LT对人和鼠的好几种肿瘤细胞系有明显的抗增殖作用,并能破坏鼠类体内的肉瘤。对氨基酸序列分析的结果表明,这两种大分子的氨基酸顺序约有30%的同源性。分子内部有两个很保守的区段,一段可能与结合细胞受体有  相似文献   

11.
霍乱毒素(CT)具有很强的黏膜免疫佐剂活性,是当今研究热点之一,但CT的黏膜免疫佐剂效应机理尚未完全弄清。本文主要就霍乱毒素无毒B亚单位(CTB)的黏膜免疫佐剂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正> 有几个研究小组已报道霍乱毒素B亚单位合成肽能有效激发产生抗霍乱毒素的中和抗体。该合成肽有希望表现出霍乱毒素的生物功能,它对于研究霍乱毒素B亚单位的结构与功能(霍乱毒素结合GM_1-神精节苷脂和毒素进入细胞膜内分化)很有帮助。 我们根据霍乱毒素B亚单位结构制备出合成肽并检测了它的生物学活性。 1)根据Merrified的固相法我们合成了3个肽,CTB30-48,CTB41-50和CTB84-97(数字代表B亚单位N末端氨基酸残基的限定位置)。在合成中承蒙大阪大学Dr_1 Shimonish合作。 2)用肽-BSA(牛血清白蛋白)结合体免疫家免制备的抗肽血清与霍乱毒素呈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辽宁地区2006-2012年霍乱弧菌的表型及分子分型特征。方法采用K-B纸片法,对29株霍乱弧菌菌进行10种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以PCR检测霍乱毒素基因(ctx A)、小带联结毒素基因(zot)、辅助霍乱肠毒素基因(ace)、溶血素基因(hly A)、毒素协调菌毛基因(tcp A)、外膜蛋白基因(omp U)和调控蛋白基因(toxR);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方法对菌株进行分子分型。结果霍乱弧菌对大部分抗生素敏感。毒力基因检测中,只有2011年水产品来源的菌株含有ctx A基因,水产来源菌株都含有hly A、toxR、omp U;外环境来源菌株均检出hly A、toxR。对29株霍乱弧菌进行PFGE分型(Not I酶切),共分为16个型别,分成4个聚类。结论辽宁省霍乱弧菌随着时间推移表型及分子特征均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4.
该文简要综述了蛇毒制剂抗肿瘤活性及其机理。实验已证实 ,眼镜蛇、金环蛇、银环蛇等蛇毒对多株人肿瘤细胞系有杀伤和抑制作用 ,其中以眼镜蛇毒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最强。从蛇毒中可分离出心脏毒素、直接溶解因子、细胞毒素 (CT)、神经毒素 (NTX) ,其中 CT是作用较强的成分。这些毒素毒性都通过破坏细胞膜而实现 ,故称为膜毒素。蛇毒在体内外都有抗癌作用 ,对人高、低分化鼻咽癌细胞株 ,人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和小鼠肝癌均有明显的细胞毒作用 ,其半数抑制浓度 (IC50 )分别为 79μg/ ml、75μg/ ml、5.5μg/ ml、65μg/ ml,表明对白血病最…  相似文献   

15.
人毒素源性大肠杆菌热敏感肠毒素基因的克隆和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限制酶Pst I完全消化毒素源性大肠杆菌H10407的热敏感肠毒素(LT)质粒DNA,酶切片段经电泳分离后,用southern分子杂交技术定位LT基因。回收5.3kb的LT DNA片段并将它与Pst I完全酶解的pUC8DNA混合,体外连接后用于转化感受态E.Coil JM83细胞。筛选后获得了一株能有效表达LT的重组子。免疫学及生物学测定表明,此克隆株所产生的LT与亲本株H10407所产生者具有相同的免疫原性和生物活性,且其产最为亲本株的16倍。  相似文献   

16.
<正>霍乱病原菌、古典型和EI Tor生物型霍乱弧菌与一些其它弧菌即非O1群霍乱弧菌和模拟弧菌(最近才按蔗糖阴性分类为非O1群霍乱弧菌)密切相关。这些菌群的大多数菌种是非肠道致病性的或弱致病性的、或者引起不同于霍乱因子所致的腹泻,但有些菌种能产生一种与古典型霍乱弧菌的霍乱毒素密切相关的肠毒素。  相似文献   

17.
<正>对某些个别的或性质相似的毒素其结构功能关系和作用机理,已经发表了很多综述性的文章。本文旨在综述有关细菌毒素,特别是毒素受体和它们相互作用的最新文献。但我们所述及的,仅限于A-B结构(用于比较的大肠杆菌的耐热毒素除外)的多肽毒素。其中的一些毒素开始被合成为单链,只是经过蛋白酶解后才成由二硫键联结的A-B分子的双链(包括白喉毒素、绿脓杆菌外毒素A、破伤风毒素和肉毒毒素)。另一些毒素则是由单独合成的亚单位或原体联结在一起才成为A-B结构的(如霍乱毒素、大肠杆菌不耐热毒素、百日咳菌毒素和痢疾毒素)。另外,  相似文献   

18.
<正>O1群霍乱弧菌重组减毒疫苗株CVD 103-HgR已被研制成PXVX0200,它可诱导快速的血清杀狐菌抗体(SVA)应答并在志愿者攻击研究中抗霍乱腹泻。作者进行了III期,安慰剂对照的、双盲、多中心临床研究,以进一步评估PXVX0200的安全性、免疫原性和批次间的一致性。18~45岁的成年志愿者按8∶1随机接受来自三个生产批次的单剂量1×109CFU的PXVX0200或盐水安慰剂。免疫原性终点包括第1天,第11天,第29天,第91天和第181天的SVA和抗霍乱毒素(CT)的抗体水平。通过比较  相似文献   

19.
霍乱弧菌是引起人和动物烈性肠道传染病霍乱的病原体。在霍乱弧菌的200多个血清群中,只有O1群和O139群霍乱弧菌能引起霍乱。快速准确检测O1群和O139群霍乱弧菌是霍乱防治的关键。表面抗原在O1群和O139群霍乱弧菌检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简要综述了O1群和O139群霍乱弧菌的脂多糖、霍乱肠毒素、外膜蛋白W、毒素共调菌毛和甘露糖敏感血凝素等5种主要抗原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霍乱毒素B亚单位是预防霍乱重要的保护性抗原,由霍乱毒素B亚单位组成的新的口服疫苗已经大量人体试验证明安全有效,此外霍乱毒素B亚单位是很强的粘膜免疫原,当与无关抗原结合在一起口服时,也是一个很好的佐剂。为获得大量霍乱毒素B亚单位,采用DNA重组技术,将霍乱毒素B亚单位基因与阿拉伯糖操纵子的表达载体pMPM-A4Ω质粒进行重组,pMPM-A4Ω表达载体是由阿拉伯糖(L-ara)所调控,具有高拷贝表达的特点。我们成功地构建了重组质粒和工程菌菌株,对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