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 毫秒
1.
清洁验证在制药企业验证及确认中占有重要地位,对注射用奥美拉唑钠生产用主要设备按既定清洁程序进行清洁,并用TOC分析仪检测清洁验证的样品,数据呈现出较好的重现性,均低于设立的允许残留限值,证明该方法适用于制药设备的清洁验证,TOC分析方法能够检测全部有机物污染程度,为清洁验证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肠道病毒71型(EV71)抗原ELISA定量检测方法,用于EV71疫苗生产工艺中抗原定量检测。方法选取抗EV71单克隆抗体作为包被抗体,HRP标记抗EV71多克隆抗体作为酶标二抗,建立EV71抗原ELISA定量检测方法。该方法经系统验证后,应用于定量检测2BS及Vero细胞基质EV71疫苗生产工艺过程样品的抗原含量。结果验证结果显示,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3.125~50.000 U/m L,样品回收率为92.0%~110.0%,变异系数小于8.8%;孵育时间及温度在一定范围内偏差的样品回收率为100.8%~113.8%;检测其他肠道病毒中抗原其A值均小于cut-off值;试剂于37℃孵育3 d后的检测样品回收率为101.4%~112.4%;2BS及Vero细胞基质EV71疫苗生产工艺过程样品的适用性检测中,抗原回收率为92.1%~114.9%。结论建立并验证EV71抗原ELISA定量检测方法,其准确度、精密度、耐用性均优良,特异性强、稳定性好,适用于不同细胞基质的EV71疫苗及多价手足口病疫苗生产工艺过程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阐明疫苗类生物制品清洁验证中总有机碳(total organic carbon, TOC)检测限度的评估方法。方法以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inactivated poliovirus vaccine, IPV)为例,检测各个工艺步骤中最难清洗物的TOC,每种检测3批,要求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10%。按照清洗方式将需清洗设备、容器具进行分类,根据公式计算各设备、容器具在最差条件下的TOC限度,选取最低值作为该种清洗方式的TOC检测限度。结果通过分类后各自计算,得到离线清洗(clean-out-of-place, COP)方法TOC限度标准为0.002 09 mg/cm~2,COP-手工清洗方法TOC限度标准为0.002 02 mg/cm~2,在线清洗(clean-in-place, CIP)方法TOC限度标准为0.001 84 mg/cm~2。结论该TOC检测限度的评估方法可广泛应用于疫苗生产行业的清洁验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用RP-HPLC方法对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制剂蛋白含量进行定量分析。方法:用反相C18柱、0.1%TFA水溶液与0.1%乙腈进行梯度洗脱,280nm波长紫外检测器监测;以重组人尿激酶原同质标准品作为对照品,根据进样量和相应的峰面积建立标准曲线方程,将待测定样品的峰面积代入标准曲线方程,可测得蛋白含量。结果:按照方法学验证要求对此方法进行了专属性、检测限、定量限、线形、精密度(重复性、中间精密度)、准确度(回收率)考察,线性范围为9~27μg,回收率在97%以上,RSD2.0%,完全满足对制剂蛋白的定量需求。结论:本方法准确,适用于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成品制剂蛋白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检测破伤风抗毒素中甲苯残留量的顶空气相色谱法。方法参照《中国药典》三部(2015版)"残留溶剂测定法",采用Agilent DB-1301毛细管色谱柱(15.0 m×530μm×1.00μm)及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顶空进样器各参数分别为:平衡温度70℃,平衡时间30 min,定量环温度80℃,传输线温度90℃,进样量1 m L;气相色谱仪各参数为:进样室温度100℃,柱温箱温度60℃,检测器温度220℃,载气氮气流速5 m L/min,采集时间5min;并对该方法的系统适用性、专属性、线性范围、准确度和精密度、检测限和定量限进行验证及初步应用。结果甲苯保留时间2.429 min,峰面积的RSD为1.9%,以甲苯色谱峰计算得到的理论塔板数N=12 900,甲苯色谱峰与其相邻色谱峰的分离度R=6.03。方法的专属性强,制品中的其他物质不干扰甲苯的出峰;标准曲线的范围为1.0×10-4%~2.0×10-3%,相关系数r大于0.99;加标试验的回收率分别为96.0%~102.9%、100.7%~111.0%,重复性和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5%。检出限为2.6×10-6%,定量限为1.0×10-5%。测定10批破伤风抗毒素成品和10批破伤风抗毒素原液,其甲苯残留量均低于检出限,远低于规定的限度0.089%。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度、灵敏度高、精密度好,适用于破伤风抗毒素类制品中甲苯残留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6.
为检测甲硝唑片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寻求科学合理的质量控制方法,本研究拟采用离子色谱法定量分析国药准字H20143031(青海绿色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64020164(宁夏金太阳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7021096(山东仁和制药有限公司)等三个企业生产的甲硝唑片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以亚硝酸根标准品为对照,制备甲硝唑片样品溶液,进样体积为100μL,分别计算分离度和理论塔板数检测系统可用性,绘制回归曲线得回归方程,检验该方法的精密度、重复性及稳定性,测定定量限,检测回收率和样品含量。结果显示,该方法检测亚硝酸根分离度2.5,理论塔板数3 000,该色谱峰系统可用;所得回归方程为y=11.696x-0.015 8,r=0.999 9,线性关系较好,精密度测定RSD为0.7%,重复性RSD为0.8%,稳定性RSD为0.7%,定量限为0.004 1μg/m L,平均回收率为99.0%,RSD为0.32%,说明该方法准确可靠;3个企业生产的甲硝唑片中亚硝酸盐含量分别为青海绿色药业有限公司(2.016μg/片)、宁夏金太阳药业有限公司(1.989μg/片)、山东仁和制药有限公司(2.015μg/片)。说明采用离子色谱法检测甲硝唑片中的亚硝酸盐含量,简便、准确且快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研究和建立一种基于酶标仪-96孔板高通量测定虫草酸含量的检测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性能评价。以酶标仪为检测仪器,在96孔板内按照设定反应条件微量加入样品和试剂进行显色反应,利用酶标仪测定吸光度值并计算虫草酸含量。通过检测精密度、重复性、回收率,并与分光光度计法进行比较,综合评价该方法的准确度、精确度。结果表明,测定数据具有较高的精密度(样品CM1的RSD值0.829%;样品CM2的RSD值1.772%)、重复性(标准样品B40的RSD值2.061%;样品CM2 的RSD值1.599%)、回收率(平均回收率99.24%,RSD值3.666%),测定结果与分光光度法检测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酶标仪微量法测定准确、重复性好,并可大大减少样品和试剂的用量,该方法方便、快捷、高效,可以替代分光光度法用于虫草酸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采用QuEChERS净化模式,通过气相色谱质谱仪(GCMS)建立了液态乳中氟虫腈及其代谢物残留量检测方法,并对两种不同净化材料的净化效果进行比较。样品由乙腈提取,QuEChERS净化,浓缩复溶后,通过GCMS进行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氟虫腈及其代谢物残留量在2.00~200ng/mL内呈良好线性,线性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9,检出限为 0.400~1.00μg/kg;氟虫腈及其代谢物残留量在4 个添加水平(2.50、5.00、20.0、80.0μg/kg)下的加标回收率为 74.4%~120.2%,相对标准偏差(RSD,n=3)为1.0%~4.9%,小于10%。该方法准确、简单、快速,可适用于液态乳中氟虫腈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9.
为建立一种辣椒制品中苏丹红Ⅰ的快速检测方法,通过直接提取法、固相萃取法和皂化法对辣椒制品中苏丹红Ⅰ进行提取净化,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对其进行检测,并进行方法学验证。结果显示:辣椒制品直接提取法在检测时,检测限较高,无法满足检测要求;固相萃取法适用于辣椒酱和辣椒油的快速检测,检测限为10μg/kg;皂化法适用于辣椒粉的快速检测,检测限为10μg/kg。方法学验证表明:以辣椒酱、辣椒油和辣椒粉作为空白基质的检测限为10μg/kg,灵敏度均为100%,特异性为87.5%~100%,假阳性率为12.5%,假阴性率为0。该方法快速准确、灵敏度高,可适用于辣椒制品苏丹红Ⅰ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0.
针对抗虫耐除草剂大豆转基因品系MON89788,从转基因植物基因组DNA的提取、核酸模板的质量和浓度控制、引物探针的筛选、PCR反应过程的建立等方面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转基因大豆芯片式dPCR定量检测方法。本实验也对该方法的重复性和定量检测限进行考察。10组5%转基因品系大豆MON89788样品定量重复性RSD在1.17%-9.97%之间,均满足国际上转基因定量结果RSD小于25%的要求。用该方法对转基因含量为5%、1%、0.1%的大豆MON89788进行定量检测,其定量结果为5.20%、0.94%和0.11%,RSD分别为6.2%、3.6%和15.2%。该检测方法的定量限达到0.1%,能满足欧盟对转基因定量标识0.9%的要求。将本实验建立的方法用于转基因大豆的定量检测,能为规范我国转基因监管工作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12.
13.
通过对6种藓类植物,即褶叶青藓(Brachythecium salebrosum(Web.et Mohr.)B.S.G.)、湿地匐灯藓(Plagiomnium acutum(Lindb.)Kop.)、侧枝匐灯藓(Plagiomnium maximoviczii(Lindb.)Kop.)、大凤尾藓(Fissidensnobilis Griff.)、大羽藓(Thuidium cymbifolium(Doz.et Molk.)B.S.G.)和大灰藓(Hypnum plumaeforme Wils.)嫩茎和老茎的石蜡切片和显微观察发现,同一藓类植株的嫩茎和老茎,茎结构稳定,不同种藓类植物茎横切面具有不同特征.植物体茎横切面形状、表层细胞的层数、细胞大小和细胞壁厚薄、皮层细胞大小和形状、中轴的有无以及比例等特征可以作为藓类植物的分科分类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