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安徽贵池晚古新世哺乳类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记述了在安徽省贵池县梅埂地区红层中发现的3种哺乳动物化石,其中包括钝脚目全棱齿兽科1新属新种——翟氏贵池脊齿兽(Guichilambdazhaiigen.etsp.nov.)。新属与古脊齿兽属较为相似,但在个体大、上颊齿横宽、上臼齿中附尖弱、下颌骨具前外凸缘、下臼齿三角座和跟座V形夹角小等方面又明显不同于该属任何已知种。文中还根据所发现化石的进化水平和组合性质,并与国内外有关层位对比,定地层时代为晚古新世。  相似文献   

2.
<正>1962年在我国广东南雄盆地首次发现了阶齿兽类化石(周明镇等,1973;郑家坚等, 1973),随后在安徽潜山、湖南茶陵、陕西石门、江西大余等地的中古新世地层中相继发现该类动物的化石材料,尤其是在广东南雄、江西大余和湖南茶陵三个地点,有大量的阶齿兽类化石产出。阶齿兽类在中古新世时在亚洲南部是广泛分布的。本文记述的阶齿兽材料是2003年在江西池江盆地发掘到的,此标本与已知的阶齿兽属中各种均有明显差别, 故建立一新种——丁氏阶齿兽(Bemalambda dingae sp.nov.)。  相似文献   

3.
描述了哺乳纲柱齿兽目柱齿兽科(Docodontidae,Docodonta,Mammalia)一新属种——孙氏尖钝齿兽(Acuodulodon sunae gen.et sp.nov.)。标本产于新疆东北部准噶尔盆地五彩湾地区上侏罗统牛津阶石树沟组上部(159~161 Ma),为一不完整左下颌骨及齿列。新属下臼齿具柱齿兽类典型特征:齿尖b位于齿尖a前方;齿尖c位于齿尖a后舌侧;齿尖a前舌侧发育有齿尖g。不同于其他柱齿兽,新属下臼齿无齿尖e和齿脊b-e。齿尖g和齿脊b-g很快被磨蚀掉而齿尖a和c却能保持尖锐状态,表明该动物的臼齿在生活中具备并保持切割和碾压双重功能。基于下臼齿性状特征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柱齿兽目作为一单系类群具有显著的鉴定特征。其中尖钝齿兽和Itatodon+(Simpsonodon,Castorocauda+(Tegotherium+Sibirotherium))形成一单系子类群;但tegotheriids各分子未形成独立于柱齿兽科的单系类群。尖钝齿兽的下颌齿骨亦为典型的柱齿兽类型。齿骨内侧下部近腹缘有浅的齿后骨槽和宽大的内侧脊,但两者未延伸到下颌关节髁的基柄部。这表明尖钝齿兽的齿后骨与齿骨的连接比摩根齿兽类更为松散,其中耳在进化上更接近真正意义上的哺乳动物中耳。  相似文献   

4.
广东南雄盆地早第三纪红层罗佛寨群分上、下两部分:下部上湖组含有比较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时代确定为中古新世;而上部浓山组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哺乳动物化石,时代一直未确定。1973年冬,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一个野外队,在浓山组地层中发现了一些哺乳动物化石,为确定浓山组的时代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在这些材料中有两块中兽化石,虽然材料都很破碎,但对于了解该动物群的性质和确定该地层时代仍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5.
记辽西一侏罗纪哺乳动物下颌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记述的发现于辽宁凌源县房身的中生代哺乳动物下颌骨化石,代表了三锥齿兽目环齿兽科一新的类型,Liaotherium gracile gen. et sp. nov..依据无脊椎动物化石和区域地层对比,其时代似应为中侏罗世.文中还简要讨论了满洲兽和远藤兽的时代.  相似文献   

6.
爪兽在我国新近纪地层中发现的数量和种类都相当稀少。本文根据产自甘肃省临夏盆地晚中新世柳树组的一批化石材料建立的一个爪兽化石新种临夏奈王爪兽(Nestoritherium linxiaense sp.nov.)是此属目前所发现的最原始的种类。新种以鼻骨与泪骨相接触、上臼齿原小尖萎缩、原脊不太发育、下颌粗壮、齿隙短、下犬齿可能存在但发育较弱以及p4下内尖孤立而区别于其他各种。根据新发现的化石,确立了Nestoritherium属名的有效性,并将修订后的Nestoritherium wuduense(Xue&Coombs,1985)归入其中,认为此属是Hesperotherium的祖先类型。  相似文献   

7.
安徽潜山古新世一种似钝脚目的哺乳类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本文记述了在安徽潜山盆地中古新世望虎墩组下部发现的一块具完整颊齿的头骨化石,并据此建立了—新科——丰齿兽科 (Plethorodontidae fam. nov.).包括—新属新种—潜山丰齿兽 (Plethorodon chienshanensis gen. et sp. nov.).根据上颊齿特点,笔者认为它与翼齿兽比较接近,因而暂被放入钝脚目.文中还对这两类动物的有关分类阶元提出了初步意见.  相似文献   

8.
爪兽在我国新近纪地层中发现的数量和种类都相当稀少.本文根据产自甘肃省临夏盆地晚中新世柳树组的一批化石材料建立的一个爪兽化石新种临夏奈王爪兽(Nestoritherium linxiaense sp.nov.)是此属目前所发现的最原始的种类.新种以鼻骨与泪骨相接触、上臼齿原小尖萎缩、原脊不太发育、下颌粗壮、齿隙短、下犬齿可能存在但发育较弱以及p4下内尖孤立而区别于其他各种.根据新发现的化石,确立了Nestoritherium属名的有效性,并将修订后的Nestoritherium wuduense (Xue&Coombs,1985)归入其中,认为此属是Hesperotherium的祖先类型.  相似文献   

9.
河南潭头、卢氏和灵宝盆地上白垩统一下第三系的划分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在这篇短文中,根据脊椎动物化石的发现,进一步叙述和讨论了豫西潭头、灵宝和卢氏三个盆地的中、新生代地层的划分问题。在这三个盆地的中、新生代堆积物中,属于晚白垩世的有潭头盆地秋扒组和灵宝盆地的南朝组,后一个盆地还可能存在着时代更早的白垩纪地层。在潭头盆地的高峪沟组和大章组中分别找到中古新世的阶齿兽、中兽科和晚古新世的牧兽科、假古猬科化石;在潭头组中发现原恐角兽类和古脊齿兽类化石,时代为早始新世。在灵宝盆地的项城群中尚未找到哺乳类化石,可能包括古新世和始新世早中期的堆积。卢氏盆地的卢氏组和锄钩峪组以及灵宝盆地的川口组和浑水河组的时代为晚始新世。卢氏组下部和川口组或许可延至中始新世。  相似文献   

10.
“大陆漂移”学说在古生物学上的证据很多,其中已绝灭了的古代爬行动物水龙兽的例子,早已被人们所熟悉,然而,许多人对角齿鱼可能还不大了解。早在1941年,在我国四川威远红层中发现了一块奇特的化石。它那棕黑色的表面闪烁着珐琅质光泽,为数不多的几行齿稜排列成扇形,基部互相愈合在一起。原来这是角齿鱼类的齿板化石。这种牙齿,不生长在口的边缘,而着生于口腔内上腭的内翼骨和下颌的夹板骨上,上下各一对,十分坚硬。经过研究,这块化石被命名为“杨氏角齿鱼”。这个名称是为了赠献予首先发现和研究我国肺鱼类化石的古生物学家杨钟健教授。从此,这类化石在亚洲的记录除了印度地区之外,又增加了新产地。以后,在我国  相似文献   

11.
记真恐角兽属一新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这里记述的真恐角兽是1974年和197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区测队五分队和651地质队寄给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鉴定的,同它一起寄来的还有雷兽、中兽等材料,这些化石均产自百色盆地洞均组的灰质泥岩和灰岩中。真恐角兽(Eudinoceras)属于冠齿兽科(Coryphodontidae),是一类已绝灭了的大型钝脚兽。真恐角兽仅在亚洲晚始新世地层中发现,因此是确定上始新统的标准化石之一。百色盆地的真恐角兽材料是钝脚类化石在西南地区首次记录,也是这一类动物分布的最南端的地点。这一材料的发现对探讨这类动物的迁移和演化都有一定的意义。同时,对于确定百色盆地早第三纪哺乳动物群的时代和地层对比增添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12.
安徽潜山中古新世一种似裂齿类的哺乳动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述了在安徽省潜山盆地中古新世地层中发现的一种似裂齿目的哺乳动物———潜山简齿兽 (Simplodonqianshanensisgen.etsp .nov .)。新属与以往发现的裂齿兽类不同在于上颊齿相对窄长 ,单面高冠现象不显 ,无小尖 ,齿脊不发育。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了产自江西省赣州市上白垩统赣县河口组的一件多瘤齿兽类标本, 这是江西省报道的首例中生代哺乳动物化石。此标本头骨后部横向扩展, 额骨较小, 后端尖并构成眼眶的内侧边缘, M1具三列齿尖, 系统发育分析支持其归入纹齿兽超科。与河南晚白垩世的中原豫俊兽形态较为相似, 但是两者间也存在一些明显的区别, 因此建立一个豫俊兽属新种——虔州豫俊兽(Yubaatar qianzhouensis sp. nov.), 鉴定特征为: m1齿尖式为7︰6; M2齿尖式为1︰3︰3; m1颊侧后部存在一道小脊; 虔州豫俊兽m2和m1的长度比例小于中原豫俊兽; 冠状突呈楔状, 末端尖。虔州豫俊兽的发现不仅扩展了晚白垩世多瘤齿兽类在东亚地区的地理分布和物种多样性, 并且也扩展了中生代哺乳动物的地理分布。  相似文献   

14.
《化石》2016,(4):77-78
正2016年5月24日出版的《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报道了中科院古脊椎所和临沂大学科研团队合作研究的发现于早白垩世热河生物群的哺乳动物新属种——罗氏晚萌齿兽(Anebodon luoi)。化石是对齿兽类的基干物种,臼齿数目比之前发现的同属对齿兽的张和  相似文献   

15.
第  1 期贵州兴义中三叠世Nothosaurus一新种李锦玲 ,奥利维尔·瑞柏尔 ( 1 )……………………………………安徽潜山古新世裂齿目一新属兼论中国古新世裂齿类王元青 ,金 迅 ( 1 3)……………………………山东早始新世五图组的一种古有蹄类Olbitheriummillenariusumgen .etsp .nov.(哺乳动物纲 ,“伪齿兽集目”)童永生 ,王景文 ,孟 津 ( 2 7)…………………………………………………………………山西垣曲中始新世中期仓鼠化石黄学诗 ( 39)………………………………………………………………临夏盆地的新生代地层及其哺乳动物化石证据邓…  相似文献   

16.
中国南部发现的新近纪哺乳动物化石地点相对较少,犀科材料匮乏,因此云南元谋盆地晚中新世地层产出的犀科化石对于了解该时期中国南部的犀科分布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描述的材料包括下门齿和下颌骨:下门齿中等大小,断面轮廓三角形;下颌联合部后缘位于p3水平,最窄处位于p2水平;下颊齿相对窄小,下前脊退化。根据对比,这些材料的形态特征与Acerorhinus一致,被归入A.yuanmouensis。新材料下颊齿退化的外齿带进一步确定了A.yuanmouensis在Acerorhinus属中的进步性。  相似文献   

17.
河南卢氏盆地的中兽化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记述了河南卢氏盆地的中兽科化石材料,命名了强中兽属一新种———李氏强中兽(Harpagolestesleeisp.nov.)。该种P4后附尖非常发育、向颊侧突出;M2的原尖长,前端偏于舌侧、后端偏于颊侧,冠面轮廓近于长方形。报道了东方强中兽(Harpagolestesorientalis)的第一件下颌标本,并对该种的特征进行了补充和修订。描述的一个厚中兽未定种(Pachyaenasp.)可能是该属已知最晚的代表。还鉴定出两件Mongolestes属的标本及一件属种未定的中兽科化石。  相似文献   

18.
对锥齿兽是一类已绝灭了的食虫性或肉食性的早第三纪哺乳动物。化石最早发现在蒙古三达河中渐新世地层中,1943年建立了这一科。长期以来,这个科中仅有两个属——对锥齿兽(Didymoconus)和阿尔丁兽(Ardv(?)ictis)。从目前看,它们是该科最年轻和最特化的。近年来,在我国华南古新世和始新世地层中,先后发现了古对锥齿兽和湖南兽等化石,为研究这个科的起源和系统关系提供了重要证据。  相似文献   

19.
泥河湾盆地最初以其广泛分布的含化石河湖相地层而受关注,并以其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而著称于世,而今,泥河湾盆地已成为世界著名旧石器考古重地和研究第四纪地质古生物的重要场所。狭义泥河湾动物群(或下沙沟动物群)是我国北方早更新世的标准动物群,其古地磁年龄是2.2-1.7 MaBP。随着地层古生物工作的深入开展,盆地内也发现了若干中-晚更新世化石点;丁家堡水库全新统中发现的象颊齿,之前被鉴定为亚洲象,新的测年数据表明其时代大于5万年,依据牙齿测量数据和形态特征,本研究将其归入诺氏古菱齿象。目前已在泥河湾盆地发现百余个化石地点,鉴定出236种(包括未定属种)哺乳动物,分属于8目、32科和121属,其中38个属种(包括亚种)最初是以泥河湾化石材料而建立。总而言之,泥河湾盆地哺乳动物化石以早更新世者居多,并且化石材料保存完好;有些属种在欧亚大陆古北区第四纪哺乳动物群形成过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例如早期猛犸象、披毛犀、野牛及真枝角鹿等,还有直隶狼、貉及各种真马。泥河湾盆地由于河流和断层切割以及沉积相变等原因,导致各个化石点及史前考古遗址地层难以直接对比,更难全窥盆地内动物群演化的整体脉络;新的生物地层对比...  相似文献   

20.
广西柳城巨猿洞是迄今我国所发现的含爪兽化石最丰富的第四纪化石点。该化石点的爪兽上颊齿原尖强壮,呈圆锥状;次尖发育,呈新月形;原脊完全退失;m3齿带更发育;可归入我国第四纪较常见的中国黄昏爪兽(Hesperotherium sinense)。但柳城巨猿洞的标本明显比我国其他第四纪地点的爪兽较小,尤其是比早更新世晚期的代表小很多。在形态特征方面,柳城巨猿洞的爪兽与重庆巫山的最为接近,而与安徽繁昌及湖北建始的差异较大;但在牙齿的宽/长比值方面,却与安徽繁昌的最为接近。我国已发现的爪兽化石以单个牙齿为主,在分类鉴定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通过牙齿测量的点散布图,可以有效地检验对零散爪兽牙齿齿序的鉴别是否正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