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琪萍 《蛇志》2005,17(2):84-85
目的探讨依托米酯在人工流产手术中应用优势及价值。方法对182例早孕妇女(观察组)自愿接受无痛人流手术的在术前1min静脉推注依托米酯0.2~0.3mg/kg和术前15min肌注阿托品0.5mg。将手术时及手术后临床观察结果加以记录,并与同期128例早孕妇女(对照组)实施常规人流术的进行比较。结果无痛人流组人流综合征发生率低于10%,无痛率达93%,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依托米酯和阿托品联用于人工流产手术,有利于人工流产手术顺利进行,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受术者痛苦,预防和降低人流综合征的发生,是目前较为理想的人工流产方法。  相似文献   

2.
丙泊酚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80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86例早孕未产妇女和/或有剖宫产史妊娠妇女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800例,对照组86例.不采取镇痛麻醉的86例为对照组,试验组对人工流产病人施行丙泊酚静脉全身麻醉,并静脉给阿托品,其余操作同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术中反应、手术时间、出血量与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病人无痛苦,舒适满意,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无一例发生人工流产综合征.对照组69例(80.2%)诉疼痛难忍,11例(12.8)诉下腹痛但可以忍受,6例患者(7.0%)完全不痛.结论:丙泊酚具有高效,显效快速和安全的特点,静脉给丙泊酚可防止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对于人工流产术时及术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01年3月——2001年9月在本院计划生育门诊就诊、自愿要求无痛人工流产的妇女120例作为无痛人工流产组(简称:无痛组),同期按常规方法行人工流产的妇女120例作为对照组(简称:对照组),进行配对研究。无痛组用异丙酚1.5mg/kg复合芬太尼2μg/kg诱导,术中用异丙酚维持,人工流产术按常规方法施行。结果:无痛组术中异丙酚用量为2.7±0.7mg/kg,芬太尼2μg/kg,术中无知觉,120例妇女均无疼痛主诉。对照组轻度疼痛82例(68.3%),中度疼痛33例(27.5%),重度疼痛3例(4.2%)。无痛组在麻醉诱导及维持期间均出现呼吸频率下降,通过控制呼吸、面罩吸氧,SaO_2可以保持在99%以上,不需气管插管。两组妇女术前及术后宫腔深度无明显差异(P>0.05)。无痛组术中出血量为32.2±23.2ml,对照组为19.8±15.9ml,无痛组较对照组明显增多,有极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对人工流产术的主要影响是手术的出血量略增多,但不影响子宫收缩及术后恶露持续时间,该麻醉是一种有效镇痛方法,适用于门诊人工流产术。  相似文献   

4.
引言从临床治疗的角度看,妇女的发病率和手术率大大超过男同志,这是因为妇女患有独特的妇科疾病。另外,每个已婚妇女绝大多数需经历因妊娠而导致的各种形式的手术,例如:流产、分娩等。因而妇产科是一个手术科室,每年有大量手术需要进行,手术数量占手术科室中的首位。此外,女性内生殖  相似文献   

5.
刘春秀 《蛇志》2006,18(2):134-136
据估计,世界上超过1/4的妊娠被行人工流产术,其原因是多方面导致的。行早期妊娠人工流产术常规在无麻醉情况下进行,部分孕妇可出现人流综合症,严重者出现心动过缓,血压下降,甚至抽搐、昏厥。社会心理学研究认为,人工流产不仅危害妇女生殖健康,还影响妇女的心理状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医疗条件的改善,如何在施术时提高镇痛效果,减少孕妇的痛苦显得极为重要。本文将其临床应用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带器妊娠行人工流产术后节育器嵌顿致滞留或残留于宫内患者取出节育器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2月~2009年12月期间在永康市计划生育指导站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1例在B超引导下,均成功取出。结论对放置IUD的妇女要定期复查,对放置IUD避孕失败的妇女,明确宫腔内是否有IUD,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及时正确地处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阴道B超引导下可视人工流产术的应用价值。方法:观察组725例在阴道B超引导下进行无痛人工流产术,对照组481例按传统方法行无痛人流术,分别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缩短(P<0.05),平均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P<0.01),并发症少。结论:阴道B型超声引导下进行人工流产术手术效果良好,与传统人工流产术比较更为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几种性传播微生物与人工流产术后不孕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法和特异性培养等方法对30例人工流产术后不孕妇女和39例正常妇女进行了五种性传播微生物包括HSV-2、HPV、CT、UU、NG进行了检测。研究表明:五种STM在人工流产术后不孕妇女生殖道中的混合感染、不论隐性或显性感染,不论是五种STM中任何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感染,都可能在人流术后不孕中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性传播病毒HSV-2和HPV在其中的作用机理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早期妊娠行人工流产妇女的人群特征,探讨导致妇女人工流产的相关因素,为减少非意愿妊娠提供干预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丰台区四家二级医院计划生育门诊同期行人工流产的妇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回收调查问卷4381份。调查对象中,平均年龄26岁(16.54岁),本市户籍占26.8%,外地户籍73.2%;已婚65.33%,未婚34.67%;文化程度初、高中占62.5%;职业列前三位的分别是服务员23.5%、公司职员18.2%、个体工商户10.5%;重复流产为37-3%。非意愿妊娠占83.24%,,非意愿妊娠的原因,39.53%是未避孕,43.71%为避孕失败,而避孕失败的原因中又以避孕套避孕失败居首;意愿妊娠占Ⅲ6.7鹞%,最终选择终止妊娠的原因分别为个人工作因素、情感因素及优生考虑。结论i为降低l妇女非意愿妊娠及重复流产率,对育龄妇女,尤其是流动、未婚人群,需广泛开展性健康教育及避孕方式知情选择,加强避孕知识以及人工流产危害的宣教,指导避孕方法的正确使用,同时,各级医院亟待开展流产后服务。  相似文献   

10.
王国芬  农红映 《蛇志》2012,24(1):61-63
妊娠3个月内采用手术或药物方法终止妊娠称为早期妊娠终止,亦称为人工流产。临床多见于避孕措施失败而目前又不愿生育者,或因某种医疗原因不宜继续妊娠者,或为预防遗传疾病或先天畸形者。人工流产可分为手术流产或药物流产两种方法[1]。现就人工流产的技术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不同人群人工流产术围手术期预防用多西环素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抽取本院2012年要求行人工流产术的日间手术住院患者4073例,分为正常人群和高危人群。正常人群中预防用多西环素者(预防组)2007例,未预防用抗菌药物组(未预防组)688例,高危人群中预防组865例,未预防组513例。对比分析不同人群预防组和未预防组术后1个月的手术部位感染率和远期(1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正常人群预防组的手术部位感染率及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14%、7.77%,均分别显著低于未预防组的6.54%、11.05%(P0.05),而高危人群预防组分别为4.62%、10.06%,与未预防组的4.68%、12.09%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预防用多西环素可降低人工流产术中正常人群的手术部位感染率和远期并发症发生率,而对于高危人群的作用不明显,因此术前应对患者的高危感染因素进行积极治愈或纠正后,预防用药价值可能较大。  相似文献   

12.
曹奉芝 《蛇志》2008,20(1):25-26
目的 探讨宫术宁胶棒在早期妊娠人工流产术中的镇痛作用及扩宫效果.方法 将300例人工流产者随机分为A组(96例)、B组(110例)、C组(94例).A组采用宫颈管内放置宫术宁胶棒,B组吸人笑气(50%氧化亚氮与50%氧气混合气体),C组予利多卡因宫颈局麻.观察3组人工流产术中的镇痛效果、宫口松弛情况、人工流产综合征(RAAS)发生率、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结果 A组镇痛有效率为97.9%,95.8%的受术者顺利通过6号吸管,显著高于B、C组(均P<0.01),且无RAAS发生.3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 宫术宁胶棒用于早期妊娠人工流产术镇痛作用及宫颈扩张效果理想,且安全方便,提高了育龄妇女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探究未婚人工流产女性生殖健康知识知晓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3月~2021年5月期间在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计划生育科终止妊娠的未婚女性48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拒绝调查者21例,实际调查465例,应答率95.68%(465/486),数据清理后有效问卷459份,有效率为98.71%(459/465)。调查未婚人工流产女性生殖健康知识知晓现状,未婚人工流产女性生殖健康知识知晓情况的危险因素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研究对象中,女性生殖健康知识知晓总分最低分17分,最高分为92分,平均(65.74±10.82)分;得分大于80分者179例,优良率为39.00%(179/459)。得分在80分及其以下的女性280例。未婚人工流产女性生殖健康知识知晓情况与年龄、女方文化程度、父母婚姻状况、流产次数、工作性质、居住地、恋爱经历、男方文化程度有关(P<0.05)。而与家庭月收入、更换工作次数无关(P>0.05)。年龄、男方文化程度工作性质、居住地、女方文化程度、流产次数、父母婚姻状况是未婚人工流产女性生殖健康知识知晓情况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未婚人工流产女性生殖健康知识知晓水平一般,受到年龄、女方文化程度、父母婚姻状况等多种因素影响,应针对其影响因素特点加强生殖健康知识的宣教,以降低人工流产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孔秀莲  伊金萍 《蛇志》2003,15(3):54-55
人工流产是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之一。为了减少手术中因扩张宫颈及吸宫时负压吸引机械刺激引起的疼痛 ,防止人工流产综合征 ( RAAS)发生 ,我院采用 2 %利多卡因溶液于宫颈管内浸润麻醉加心理疏导 ,降低了人流综合征的发生 ,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门诊要求行人工流产者2 0 0例 ,妊娠 6~ 1 0周 ,无手术禁忌症及阴道分娩史。选择适应征相同的 2 0 0例作对照组。1 .2 麻醉方法 常规外阴、阴道、宫颈消毒后 ,取5 ml注射器抽取 2 %利多卡因 5 ml直接注入宫颈管 ,然后干棉球堵塞宫颈口约 5 min…  相似文献   

15.
覃杏仙 《蛇志》2017,(2):210-211
目的观察芬太尼与丙泊酚联合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自愿行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11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观察组给予芬太尼与丙泊酚联合麻醉,对照组单纯用丙泊酚麻醉,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麻醉起效时间、作用持续时间,丙泊酚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麻醉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为8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作用持续时间、丙泊酚用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芬太尼与丙泊酚联合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手术,能获得较单纯用丙泊酚麻醉更为显著的临床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氧化亚氮(N2O)吸入麻醉下行无痛人工流产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门诊行人工流产术患者根据其愿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0例,采用50%的氧化亚氮吸入麻醉;对照组40例,不用任何药物,观察总结手术中镇痛效果。手术出血量,人流综合反应,结果:实验组镇痛完全,有效率达97.5%,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吸入氧化亚氮镇痛效果确切,人流时病人意识处于朦胧状态,安静,无痛苦,不良反应少,苏醒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张华 《蛇志》2011,23(1):79-80
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在宫腔以外着床,俗称宫外孕,是妇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传统的治疗方法以开腹切除患侧输卵管,但生育几率大大下降,这对要求生育的妇女是难以接受的。2004年6月~2010年6月对我院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宫外孕102例患者的围手术期实施整体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口服双氢可待因/醋氨酚复方片在流产术中的止痛效果。方法:选择孕6-12周无人工流产禁忌症的孕妇300例,随机分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0例,观察组术前0.5-1小时口服两片路盖克,对照组不服药,两组均于流产术中扩宫前以棉签蘸2%利多卡因1ml,插入子宫颈管内2CM左右,3-5分钟后手术。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镇痛效果比较;观察组有效率为92.7%。对照组为65.3%;两组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为2%,对照组为8%;两组出血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别;结论:口服双氢可待因/醋氨酚复方片用于人工流产,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是一种安全方便的人工流产止痛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不同子宫手术方案对生育期妇女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自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于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200例生育期妇女作为研究对象。针对所有患者在术前1d及术后6个月分别进行静脉采血5 m L,比较患者手术前后促卵泡激素(FSH)及雌二醇(E2)水平,不同年龄与手术方案患者手术前后血清抗苗勒氏管激素(AMH)的水平。结果:术后患者的FSH及E2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0岁者手术后的血清AMH水平显著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方式中,子宫切除术(子宫全切及广泛性子宫切除)后患者血清AMH显著低于术前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途径中,腹腔镜辅助子宫切除术后患者血清AMH显著低于术前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40岁患者在接受子宫手术时可能会影响其卵巢储备功能,而子宫全切、广泛性子宫切除以及腹腔镜辅助子宫切除术对患者术后卵巢功能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IUD取器前超声测定环距是否与取器难度有关。方法对放置IUD绝经后妇女取器前行超声测定环距,分环距>1.5cm,1.5-1.0cm,≤1.0cm三组,比较手术难度,并对绝经≤12月IUD组与对照组的围绝经期综合症、老年性阴道炎、阴道炎、子宫蒌缩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环距≤1cm组手术难度显著增加(P<0.05)。绝经≤12个月IUD组与对照组在围绝经综合症、老年性阴道炎、阴道炎、子宫萎缩发生率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绝经后妇女取器前超声测定环距对估计手术难度有一定意义,尤其当环距≤1cm,手术困难明显增加。绝经≤12月IUD对健康没有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