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记宁夏同心中中新世的Bunolistriodon intermedius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记述了采自宁夏同心中中新世地层中的 Bunolistriodon intermedius 化石,讨论了丘齿型利齿猪与脊齿型利齿猪之间的关系,认为过去所发现的"中间型"利齿猪皆应归入 Bunolistriodon 属.  相似文献   

2.
本文记述了在云南禄丰盆地下上新统石灰坝组下部和中部两个三趾马化石层中发现的象类化石,包括四棱象属一未定种、轭齿象属一新种和嵌齿象属一未定种,它们都是云南地区早上新世腊玛古猿—三趾马动物群中的重要成员,在生物学和地层学上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 1979年12月4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重庆博物馆组成的野外队,在南江县境内进行侏罗系脊椎动物化石野外调查时,于南江县城郊的崔家沟,发现了两个十分完整的三列齿兽头骨和部份骨骼,化石产自上沙溪庙组下部的地层中。在我国关于三列齿兽科的早期记录,主要来自云南禄丰盆地的下禄丰组。1965年,在万县地  相似文献   

4.
云南禄丰古猿化石地点的豪猪化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描述了产自云南禄丰古猿化石地点的豪猪化石禄丰豪猪 (新种 ) (Hystrixlufengensissp .nov.)。这是一种较原始的豪猪。它的个体中等 ;两上颊齿列往前靠近 ;下颌骨骨体较低 ,齿隙稍凹 ,其前端高于下颊齿冠面 ;颊齿齿冠较低 ;上颊齿舌侧沟横向较短 ;P4大 ,前尖通常孤立 ,中附尖很发达 ,不与中脊连 ;M3较少退化 ;上颊齿具 3齿根 ,大的内侧齿根具明显纵沟 ;下颊齿通常具 4齿根等。形态结构分析表明 ,H .lufengensis仅比H .parvae进步 ,比H .primigenia和H .sivalensis及其他种都原始。它可能代表亚洲目前已知最早、最原始的豪猪。其产出时代为晚中新世保德期 (狭义 )的较早期 (距今约 8Ma)。  相似文献   

5.
30多年来,中国新近纪堆积物中发现了大量的小哺乳动物化石,但一些种类的材料很少,而且仅在个别地点出现,在动物群中常以未定属、种记述。详细描述了4种罕见的啮齿动物,其中3种,泗洪豪鼠(Sayimys sihongensis)、亚洲别齿始鼠(Apeomys asiaticus)和新来鼠(未定种)(Neocometes sp.)发现于江苏泗洪早中新世下草湾组,一种,细小云南始鼠(Yuneomys pusillus)产自云南禄丰晚中新世石灰坝组。与欧亚或北美有关材料的比较研究表明,江苏泗洪标本无法归入相关属的任何已知种,因此被确定了两个新种(S.sihongensis和A.asiaticus);禄丰原归入Leptodontomys pusillus的标本与该属的特征不符,被指定为新属Ynueomys。泗洪的A.asiaticus和Neocometes sp.分别代表该属在亚洲和中国的首次记录;它们与S.sihongensis在亚洲远东地区的出现,增加了我们对这些稀有动物地理分布和欧亚古生物地理关系的知识。禄丰的新属Yuneomys与共生的Plesieomys和Heteroeomys属同为丘齿型始鼠类,可能都属热带或亚热带森林型动物;在禄丰动物群中缺少脊齿型始鼠类,与华北动物群的组成不同,似乎表明华南和华北始鼠动物群在中新世期间已有明显的分异,进而支持这一时期亚洲出现了不同生态区系的设想。  相似文献   

6.
30多年来,中国新近纪堆积物中发现了大量的小哺乳动物化石,但一些种类的材料很少,而且仅在个别地点出现,在动物群中常以未定属、种记述.详细描述了4种罕见的啮齿动物,其中3种,泗洪豪鼠(Sayimys sihongensis)、亚洲别齿始鼠(Apeomys asiaticus)和新来鼠(未定种)(Neocometes sp.)发现于江苏泗洪早中新世下草湾组,一种,细小云南始鼠(Yuneomys pusillus)产自云南禄丰晚中新世石灰坝组.与欧亚或北美有关材料的比较研究表明,江苏泗洪标本无法归入相关属的任何已知种,因此被确定了两个新种(S.sihongensis和A.asiaticus);禄丰原归入Leptodontomys pusillus的标本与该属的特征不符,被指定为新属Ynueomys.泗洪的A.asiaticus和Neocometes sp.分别代表该属在亚洲和中国的首次记录;它们与S.sihongensis在亚洲远东地区的出现,增加了我们对这些稀有动物地理分布和欧亚古生物地理关系的知识.禄丰的新属Yuneomys与共生的Plesieomys和Heteroeomys属同为丘齿型始鼠类,可能都属热带或亚热带森林型动物;在禄丰动物群中缺少脊齿型始鼠类,与华北动物群的组成不同,似乎表明华南和华北始鼠动物群在中新世期间已有明显的分异,进而支持这一时期亚洲出现了不同生态区系的设想.  相似文献   

7.
描述了产自云南禄丰古猿化石地点的犀科化石禄丰无鼻角犀新种(Acerorhinus lufengensis sp. nov.)和林氏山西犀相似种(Shansirhinus cf.S.ringstroemi)。A.lufengensis的个体较大;原尖不收缩或微弱收缩,次尖几乎不收缩,反前刺缺失或非常微弱;前臼齿前尖肋强壮;臼齿前刺短小,无内齿带,除M3外无小刺;下前臼齿的下内脊呈横向;下门齿呈特别粗壮的獠牙状。从A.lufengensis的一系列进步性状判断,它的时代至少不会早于M3外脊和后脊分界明显的A.palaeosinensis,应相当于晚中新世的NMU10或MN12,年龄约7 Ma。S.cf.S.ringstroemi具有丰富的釉质褶皱、微弱的前尖肋、非常强大的前刺、强烈收缩的原尖、发达的齿桥和中窝、角状的U形内谷、连续的内齿带、膨大成方形的次尖等。在这个种内,体型有增大的趋势,釉质褶皱向增强的方向发展,中窝数量增多,而禄丰标本在尺寸上略小于甘肃临夏的上新世最早期材料,釉质褶皱也相对更弱,中窝仅有一个。因此,禄丰S.cf.S.ringstroemi的时代应该略早,出现于晚中新世的7 Ma左右是比较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8.
描述了内蒙古二连盆地脑木根组上部(早始新世伯姆巴期)两种奇蹄类:脊齿貘类的二连明镇貘(新属新种)Minchenoletes erlianensisgen.et sp.nov.和蹄齿犀类的Pataecops parvus。二连明镇貘区别于其他脊齿貘类的特点是:个体小,颊齿齿冠低,齿脊相对不发育,牙齿较横宽(长宽比小),M3相对较长。两种化石分别将脊齿貘科和犀超科的化石记录提前到最早始新世。最新的地层资料表明,明镇貘仅发现于脑木根组上部,相当于伯姆巴期的地层中;施氏貘(Schlosseria)和脊齿貘(Lophialetes)则分别发现于阿山头组和伊尔丁曼哈组。因此,这些化石在生物地层对比和早期奇蹄类演化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依据二连地区的新资料和中亚考察团的野外记录,我们认为蒙古的Pataecops parvus标本可能来自比Kholobolchi动物群大多数种类更低的层位,可能相当于伯姆巴期。  相似文献   

9.
安徽贵池晚古新世哺乳类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记述了在安徽省贵池县梅埂地区红层中发现的3种哺乳动物化石,其中包括钝脚目全棱齿兽科1新属新种——翟氏贵池脊齿兽(Guichilambdazhaiigen.etsp.nov.)。新属与古脊齿兽属较为相似,但在个体大、上颊齿横宽、上臼齿中附尖弱、下颌骨具前外凸缘、下臼齿三角座和跟座V形夹角小等方面又明显不同于该属任何已知种。文中还根据所发现化石的进化水平和组合性质,并与国内外有关层位对比,定地层时代为晚古新世。  相似文献   

10.
1972年夏,在云南禄丰盆地采得一批脊椎动物化石。其中有一三列齿科(Tritylo-dontidae)的小头骨,保存相当完好。这类化石早在十九世纪末,在非洲南部、西欧已有发现。当时大多数人把它归入早期哺乳类。1938年,杨钟健等在禄丰发现了卞氏兽(Bienothe-rium),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卞氏兽上下颌的连接方式、下颌骨的组成等方面,仍然保留着典型的爬行动物特征。这就使三列齿类正式归于爬行动物。三列齿兽是一类接近于哺乳类的爬行动物,对了解脊椎动物的演化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根据辛博生(Simpson)1928年叙述的三列齿科的特征(颊齿的齿型一致,齿尖新月状,由三个齿列组成,咀嚼方式由下颌骨的前后运动),可看出这一高度特化了的类型,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记述的是1981年在禄丰古猿化石产地发掘中发现的熊类标本,共有二属二种和一种暂不能确定属、种的类型。其中祖熊(Ursavus)过去只见于欧洲、北美和西亚的中新世地层,在我国还是首次发现。禄丰的标本,就其大小和特征可归于Ursavus depereti;印度熊(Indarctos)过去在我国发现过两个种:中国印度熊(I.sinensis)和拉氏印度熊(I.lagrelli),禄丰的标本为前一个种;第三类型与Protursus和Ursus都有相似之处,但又有区别,鉴于材料不足,暂不订属和种。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记述的是在云南禄丰石灰坝古猿化石产地与古猿共生的一种中国兔猴化石。这类化石以下颌骨和牙齿较纤细,牙齿的颊侧齿带较发育,牙齿狭长,齿尖锐利和臼齿咬合面的三角凹较大,下次小尖向后延伸而使下内尖和下次小尖之间有较大间隔;上臼齿的颊舌径较小等特征区别于中国兔猴厚齿种(Sinoadapis carnosus Wu and Pan.)根据以上的形态特征,作者把它订为中国兔猴一新种:中国兔猴石灰坝种Sinoadapis shihuibaensis sp.nov.。  相似文献   

13.
禄丰食肉类化石记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75年以来已在禄丰西瓦古猿(腊玛古猿)化石产地进行过多次发掘。在晚中新世的褐煤地层中,除获数量较多的古猿及小灵长类化石外,其他哺乳类化石的数量和种类也颇丰富。本文记述的是1976年以前从禄丰所采集的部分食肉类化石,其中包括Proputorius lufengensis和Epimachairodus fires两个新种。  相似文献   

14.
禄丰古猿地点的猪尾鼠类化石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本文记述亚洲首次发现的猪尾鼠类化石。材料系1983年于云南禄丰古猿地点最晚中新世石灰坝组采集到的,计有代表两属三种——Platacanthomys dianensis sp.nov.,Typhlomysprimitivus sp.nov.和T.hipparionum sp.nov.的百余枚牙齿。文中除对新种的形态作了描述和对比外,还对猪尾鼠类的分类位置及系统发育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禄丰大猿化石分类的修订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吴汝康 《人类学学报》1987,6(4):265-271
本文将禄丰西瓦古猿与巴基斯坦和土耳其的标本进行了对比,认为前者与后者有明显的不同。提出把禄丰的标本修订为禄丰古猿属同名种(Lufengpithecus lufengensis)。  相似文献   

16.
禄丰古猿化石地点偶蹄目化石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云南,禄丰古猿化石地点经9次发掘,偶蹄目化石与哺乳类其他目一样,不仅材料增多,而且发现了新的属、种。经初步研究,由已记述的12种增加到22个种类,其中一部分是与华北时代相当于保德期的动物群有密切关系的属、种,另一部分是与南亚印、巴次大陆中西瓦立克动物群有亲缘关系的类型,其地质时代为中新世晚期,相当于欧洲陆相地层哺乳动物分期的土洛里。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始新世梳趾鼠类化石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王伴月 《古脊椎动物学报》2001,39(2):98-114,T001,T002
描述了4属10种梳趾鼠类化石(Gobiomys neimongolensis, G. exiguus(新种), G. cf.G.exiguus,G.asiaticus(新种),Gobiomys?spp.,Advenimus cf.A.bohlini,A.cf.A.burkei, Yuomys sp.和Protataromys sp.).以Mergenomys neimongolensis作属型种建了一新属,Gobiomys。其特征是:门齿孔大;具P3;颊齿齿冠低,主尖明显,但不膨大,齿凹开阔;P4/p4非臼齿化;上臼齿宽大于长,后脊较发育;M1和M2具内脊;下外脊和下次小尖位置偏外。G.exiguus的特点是:个体较小,上颌骨颧突根在P3之前,下臼齿缺下原失后臂舌部、下内尖臂和下前齿带.G.asiaticus的上颌骨颧突后缘在P3的外方;臼齿具较发达的齿脊;上臼齿较宽短,后小尖较弱;下臼齿具较发达的内尖臂和前齿带。 Gobiomyidae新科包括Gobiomys, Mergenomys,Youngomys和哈萨克斯坦的未命名的新属等4属,组成与梳趾鼠科相对的姐妹群。其主要特征是,下颌骨缺咬肌窝上嵴。颊齿低冠,近于丘形  相似文献   

18.
云南元谋古猿地点的小哺乳动物化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依据元谋盆地西北小河村一带古猿化石地点所产6种小哺乳动物(Anourosorexsp.,Lepondaegen.etsp.indet.,Sciurotamiassp.,Monosaulaxsp.,Brachyrhizomysblacki,Rhizomyidaegen.etsp.indet),初步论证了几个合古猿化石地点(8603、8701、8704、8801、9001)的时代均为晚中新世,相当于欧洲Turolian晚期,比禄丰古猿化石地点的时代稍晚.  相似文献   

19.
记述了在内蒙古阿左旗乌兰塔塔尔早渐新世乌兰塔塔尔组中发现的鬣齿兽一新种——内蒙古鬣齿兽(Hyaenodon neimongoliensis sp.nov.)。新种在大小和特征上与Hyaenodonpervagus相近或相似,但它的pl为单齿根,前面的下前臼齿之间有齿隙,下颊齿无舌侧齿带。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描述了在江苏泗洪发现的石炭兽类一新属和新种Sihongotherium sihongense(gen. et sp. nov.)并讨论了它的亲缘关系和地质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