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食根金花虫是水稻上的重要害虫之一。查江西,湖南等省这种害虫是很多的。这种害虫是属於鞘翅目的金花虫科。它的学名是Donacialenzi Schonfeldt。它的幼虫生活於泥土层内,不易发现;在早稻移栽以後,它们都丛集於稻根上,就在那裹嚼食须根。为害现象到了显著时候,水稻生机已失,便无法补救了。这种  相似文献   

2.
菸潜叶蛾     
朱弘復  CHU  H.F 《昆虫学报》1953,(4):259-264
菸潜叶蛾是世界上著名的害虫之一,为害於菸、茄、马铃薯、西红柿等茄种植物。我国已知的麦蛾科(Gelechiidae)昆虫种类很少,胡经甫(1938)中国昆虫名录中只有二属三种,未包括此种菸潜叶蛾在内。贵州省贵定菸草试验场寄来成虫及其幼期标本,经鉴定为Gnorimoschema operculella(Zeller)。按陈金璧(1937)曾报告广西柳州  相似文献   

3.
南方小花蝽Orius strigicollis作为一种广食性捕食性天敌昆虫,可高效控制蓟马、蚜虫及螨类等多种害虫,极具生防潜能.但目前国内南方小花蝽商业化进程相对滞后,其中未找到适合的饲料来源是主要的限制因素之一.本研究以新鲜麦蛾Sitotroga cerealella卵和紫外线处理的麦蛾卵作为饲养南方小花蝽的替代猎物,以南方小花蝽的天然猎物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为对照,通过比较其发育历期、存活率及寿命等生物学指标,组建生命表来评价麦蛾卵对南方小花蝽的饲喂效果.结果发现:以新鲜麦蛾卵、紫外处理麦蛾卵和西花蓟马饲喂的南方小花蝽若虫发育历期均无显著性差异,但取食新鲜麦蛾卵的南方小花蝽若虫存活率(60.5%)高于其他两种猎物;同时,饲喂新鲜麦蛾卵的南方小花蝽雌虫寿命(37.3 d)和雄成虫寿命(23.0 d)以及产卵量(74.0粒)均最高,其次是紫外处理麦蛾卵,而西花蓟马最低;饲喂新鲜麦蛾卵的南方小花蝽存活率、净增殖率(47.91)、内禀增长率(0.10)、周限增长率(1.11)和世代平均周期(36.5 d)均大于饲喂紫外处理麦蛾卵和饲喂西花蓟马,且种群加倍时间也以饲喂新鲜麦蛾卵的南方小花蝽最短(6.57 d).本研究结果表明麦蛾卵可作为南方小花蝽饲养的替代猎物,且以新鲜麦蛾卵为最佳.  相似文献   

4.
<正>番茄潜麦蛾隶属于鳞翅目(Lepidoptera)麦蛾科(Gelechiidae),原产南美洲。该虫2006年入侵西班牙,随后迅速扩散到北非和欧洲许多国家。番茄潜叶蛾严重危害温室和露天的番茄,受害的番茄果实会丧失经济价值,经济损失可达50%-100%,国际马铃薯中心认为番茄潜叶蛾是威胁全球番茄生产的最严重害虫之一。番茄被危害的部分为顶芽、叶子、茎秆、花和果实,在危害的部位上可以看到黑色的虫粪。在巴西番茄种植者在一个作物生长期内可喷洒36次杀虫剂。频繁的使用杀虫剂造成了害虫的抗药性。  相似文献   

5.
棉叶跳虫是江西棉田里的头号大害虫特别是改良棉(美棉)受害最凶。据本省农林厅病虫害防治所估计,一九五○年赣北棉区内,因受棉叶跳虫的为害,平均损失籽棉45%左右。为了消减虫灾,保证棉花增产,作者等於1951年开始了棉叶  相似文献   

6.
<正> 贮粮害虫种类繁多、世代不齐,给防治工作带来较大的困难。被害粮食不仅数量上遭到损失,在食用价值上也受影响,气味难闻,营养降低。 六十年代,我国防治贮粮害虫,多采用溴甲烷、氯化苦或磷化氢等毒剂进行熏杀。众所周知,若长期使用高剂量的剧毒熏蒸,对人的健康有所影响。特别是在农村推行生产责任制后,使用毒气防治贮粮害虫危险性大,粮食的残毒  相似文献   

7.
温室希蛛的生物学特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室希蛛Achaearanea tepidariorum在鲁东南沿海地区1年发生2代,但第2代不完整.越冬蜘蛛4月下旬出蜇,5月上旬开始产卵.卵期10 d,幼蛛期320 d,成蛛期76 d,越冬代成蛛寿命更长,雌雄性比为3∶1.成蛛日均食麦蛾4.9 头,是多种害虫的重要天敌.  相似文献   

8.
按树(Eucalyptus spp.)的木材堅硬久,在南方是生长很迅速的树木,一般只要长十年或十二年後,它的木材蓄积量可相当於五、六十岁的阔葉树,而且更生力很强,与杉木、樟树及相思树差不多,很適合於林地更新的条件,不过按树自清末引进福建、广东,广西後,一向栽植为遮荫树或行道树,虽然生长得很好,在造林上却很少引起我们的重视,一九五三年中央林业部苏联专家聶纳洛阔莫夫建议把按树大量造林後,福建省已把按树与杉木、马尾松及相思树同列为造林的四大树种之一。  相似文献   

9.
棕麦蛾属DichomerisHubner1818昆虫是一类重要的森林害虫,分布于世界各地,已记载上千种。本文记述该属7新种:窄翅棕麦蛾DichomerisangustipteraLietZheng,sp.nov.,孟达棕麦蛾Dichome-rismengdanaLietZheng,sp.nov.暗棕麦蛾DichomerisobscuraLietZheng,sp.nov.,直带棕麦蛾DichomerisrectifasciaLietZheng,sp.nov,思茅棕麦蛾DichomerissimaoensisLietWang,sp.nov,铁黑棕麦蛾DichomerisferrograLietWang,sp.nov.和带棕麦蛾DichomeriszonataLietWang,sp.nov.。至此,我国已有棕麦蛾属昆虫96种。模式标本保存在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次报道了优麦蛾属及重要害虫人心果优麦蛾在中国的分布,重新和补充描述了人心果优麦蛾这一中国新纪录种,并对该属在中国发现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甘薯麦蛾 Brachmia triannuella Herrich-Schaffer又叫甘薯卷叶虫,是食害甘薯叶子的主要害虫。发生普遍,为害严重,对甘薯生产威胁很大。昆虫性外激素的利用是害虫测报与防治的新途径之一。现把1977年对此虫进行性引诱试验的结果整理于下。  相似文献   

12.
芥蓝田主要害虫种群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年秋季在福州郊区对芥蓝田BrassicaalboglabraBailey害虫种群的生态位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蚜虫、粉虱和小菜蛾为秋季芥蓝田的优势种害虫,菜青虫、黄曲条跳甲和斑潜蝇为随从种害虫。这些主要害虫的生态位在时间、空间维度和时-空二维上存在明显分化,各种害虫对资源的竞争主要集中在对空间资源的竞争,即随着时间的推移,害虫间的竞争主要集中在对植株上可获得的产卵、取食和栖息的空间资源的竞争。  相似文献   

13.
论害虫大量发生及其预测(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世骏 《昆虫学报》1955,(4):351-372
一.对害虫大量发生的一般认识 害虫大量发生(或又称害虫猖獗)系由於发生地的环境条件与害虫生理和形态的统一,而表现於数量上迅速增加的结果,亦即代表某种害虫生存历史中这一时期的最高发展。由於组成环境的各个条件变化速度不同,以及害虫生物性的差异,故猖獗期的间距和每次猖獗期的延续,各有其长短或久暂。研究害虫猖獗过程和造成猖獗原  相似文献   

14.
<正>番茄潜麦蛾隶属于鳞翅目(Lepidoptera)麦蛾科(Gelechiidae),原产南美洲。该虫2006年入侵西班牙,随后迅速扩散到北非和欧洲许多国家。番茄潜叶蛾严重危害温室和露天的番茄,受害的番茄果实会丧失经济价值,经济损失可达50%-100%,国际马铃薯中心认为番茄潜叶蛾是威胁全球番茄生产的最严重害虫之一。番茄潜麦蛾在叶子表面、土壤中或者虫道内化蛹,可以以蛹或者成虫越冬。  相似文献   

15.
<正>番茄潜麦蛾隶属于鳞翅目(Lepidoptera)麦蛾科(Gelechiidae),原产南美洲。该虫2006年入侵西班牙,随后迅速扩散到北非和欧洲许多国家。番茄潜叶蛾严重危害温室和露天的番茄,受害的番茄果实会丧失经济价值,经济损失可达50%-100%,国际马铃薯中心认为番茄潜叶蛾是威胁全球番茄生产的最严重害虫之一。  相似文献   

16.
<正>番茄潜麦蛾隶属于鳞翅目(Lepidoptera)麦蛾科(Gelechiidae),原产南美洲。该虫2006年入侵西班牙,随后迅速扩散到北非和欧洲许多国家。番茄潜叶蛾严重危害温室和露天的番茄,受害的番茄果实会丧失经济价值,经济损失可达50%-100%,国际马铃薯中心认为番茄潜叶蛾是威胁全球番茄生产的最严重害虫之一。  相似文献   

17.
<正>番茄潜麦蛾隶属于鳞翅目(Lepidoptera)麦蛾科(Gelechiidae),原产南美洲。该虫2006年入侵西班牙,随后迅速扩散到北非和欧洲许多国家。番茄潜叶蛾严重危害温室和露天的番茄,受害的番茄果实会丧失经济价值,经济损失可达50%-100%,国际马铃薯中心认为番茄潜叶蛾是威胁全球番茄生产的最严重害虫之一。  相似文献   

18.
蔺草Scirpus juncoides是我县著名的经济特产。蔺草麦蛾Monochroa suffusella Dougl是我县蔺草上发现的重要害虫。为控制此虫为害。确保蔺草优质高产,笔者于1988~1989年对该虫做了系统的观察和研究,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9.
长足大竹象繁殖行为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长足大竹象(Cyrtotrachelus bugueti Guer)是慈竹(Sinocalamus affinis McClure )等丛生竹林的主要害虫,是国家林业总局公布的危险性生物之一.为了研究有效的防治方法,对其繁殖行为进行研究很有意义.通过3年的野外观察和室内实验,确定它的繁殖行为可分为求偶、交配、产卵3个阶段.  相似文献   

20.
烟草粉斑螟的生物学特性及危害损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烟草粉斑螟是贮烟主要害虫之一,在安徽合肥每年发生3代,主要以老熟幼虫越冬。越冬、第1代,第2代成虫出现的高峰期分别为5月上旬,7月上、中旬.8月下至9月上旬。第1代卵的历期5-6天,幼虫平均历期56天,蛹的平均历期8.5天。麦蛾茧蜂Microbracon bebets Say寄生其幼虫,一种螨吸食其卵。实际损失率(y)与词查损失率(X)之间存在显相关,直线回归方程式为:y=1.26565x 9.12613×10^3(r=0.88887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