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黄汝多  刘学华 《激光生物学报》1995,4(1):593-598,592
比较分析研究红宝石、N2、CO2激光对大(青)豆单独或复合辐照的作用,观察到激光效应对生物大分子的含量和生物活性的影响因激光种类和剂量不同而异,特别是不同激光效应对大(青)豆系列种子蛋白中的组份氨基酸含量的影响各具类型。尤以Glu,Met含量变化而显著而特异。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索激光生物学效应的分子机理,以便更好的掌控和利用激光生物效应,用XeCl(308 nm)准分子紫外激光以相同变化的激光参量直接辐照有生物活性的生物大分子BTG DNA、BSA(v)蛋白质和糖Mannan.实验结果分析告知:电镜法观察到受辐照的三类生物大分子的表观结构、构象(含结构信息)和光谱法(IR、Vis-UV、FR、CD)分析指出生物大分子的内在结构部件的相关的特征峰的峰位、峰值都受影响,其变迁都与激光参量的变化相呼应;与三类生物大分子中分子内、分子间沟通与信息传递相关的氢键、糖苷键等的形成与否的类似或相同的结构部件(如-C-H、-N-H、-CH-OH、-C-O、-C =O等)其特征峰的变迁都更敏感于激光参量的改变.激光辐照生物体时,激光似生物信号分子通过它的能量以粒子性、电磁波相干性影响生物大分子的分子结构、构象(含结构信息)的稳定性、增加分子内、分子间相互沟通、信息传递,亦增加了结构部件的被修饰的可能性.进而影响着生物信息流的流量与流向和细胞信号转导的协同与整体表达,产生相应的生物效应.掌握获得功能生物大分子结构构象信息与使用适宜的激光参量的相关的关系值(阈值)是重要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牛磺酸调节缺氧性肺、脑血管反应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实验从磷脂酶A_2(PLA_2)、前列腺素(PGs)、白三烯(LTs)和过氧化脂质(LPO)方面探讨了牛磺酸调节肺、脑血管对急、慢性缺氧反应的机制。急性缺氧时狗出肺与出脑血中LPO增加,PLA,活性有升高趋势,但出脑与出肺(入脑)血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出肺与出脑血中LTC_4、TXB_2、6-Keto-PGF_(1a)及TXB_2/6-Keto-PGF_(1a)比值均升高。慢性缺氧大鼠肺、脑组织中PLA_2活性均升高。牛磺酸增加缺氧时6-Keto-PGF_(1a),减弱其它变化。提示牛磺酸对缺氧性肺缩血管反应的调节作用可能与降低缺氧时PLA_2活性,抑制脂质过氧化和LTC_4、TXA_2生成,降低TXA_2/PGI_2比值有关;而牛磺酸减弱缺氧性脑舒血管反应不是直接通过上述变化起作用的。  相似文献   

4.
激光能明显影响皮肤的生物力学性能。通过选择与人体皮肤力学性能相似的离体猪皮进行不同加载方式的拉伸试验,可以研究皮肤的拉伸强度、应力应变关系、皮肤各向异性、取样部位影响、激光作用影啊、反复加卸载,松弛效应等受力性能,分析激光作用的皮肤生物力学模型及皮肤受力和修复机理,并在本构模型中引入激光影响因素。试验发现,一定强度的激光可以改善皮肤弹性,且不影响其粘滞效应和松弛速率。  相似文献   

5.
亚毫米波激光对生物活体作用机理的讨论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本文应用H.Froehlich生物玻色(Bose)凝聚理论,讨论微弱的亚毫米波激光辐射对生物活体作用的机理,并介绍相关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6.
用28、56rdγ射线单一和加5、15、25minN_2激光处理水稻干糙米,经发芽后,测定各处理胚芽中17种氨基酸的含量,结果表明:两种剂量的γ射线单一处理均能使所测17种氨基酸中的多数,其含量降低。而加适当剂量的N_2激光辐照,可使多数氨基酸的含量得到回升,甚至超过对照。这些研究结果表明:一定剂量的激光对于因γ射线辐射引起的氨基酸含量降低的异常生化现象,具有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7.
蒋高明 《生态学报》1995,15(4):407-412
本文分析了承德市油松(PinustabutaeformisCarr.)针叶硫和重金属含量变化及其与大气SO_2浓度之间的相关性,探讨了油松针叶对大气SO_2的生物监测作用,结果认为:植物S含量生长末期>休眠期>生长初期>生长旺盛期(p<0.001);重金属中Pb表现为类似的规律,S和Pb含量分别从0.75mg·g ̄(-1)和0.7μg·g ̄(-1)上升到1.58mg·g ̄(-1)和2.0μg·g ̄(-1)。Ni变化不明显;Zn、Cu和Fe呈下降趋势,但Zn在休眠期略有回升。Mn在休眠期最高,但生长期也很高,其余季节相对较低。这种变化特点与大气中SO_2和总悬浮颗植物(TSP)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油松针叶S含量与大气SO_2浓度之间具有很显著的相关性,其中火车站监测点生长季节相关公式Y=-0.0263+0.0965X(r=0.8911,p<0.001);城区Y=0.0126+0.0618X(r=0.7841,p<0.01)。利用后者可对整个承德市区的大气SO_2污染状况进行生物监测。  相似文献   

8.
阮芝绪  蔡福 《激光生物学报》1997,6(3):1129-1131
本文以离体培养的Raji细胞为材料,采用ELLMAN方法检测了不同剂量的He-Ne激光对Raji细胞膜表面SH含量的影响。发现0.5J/cm^2He-Ne激光能量可明显增加膜表面SH含量(P〈0.05)。大于或小于此剂量的He-Ne激光对膜表面SH含量的影响均不明显(P〉0.05)。提示0.5J/cm^2的激光能量对膜有刺激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上海浦东东海海滩上[31°1'N]芦苇植被自堤至海水边各地段的生物生产力、生长特性及土壤状况作了测定。其平均生物生产力为2.074±0.554kgm ̄(-2)a ̄(-1),其中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量分别为1.433±0.382和0.641±0.566kgm ̄(-2)a ̄(-1)。观察了自芦苇出土起,大气CO_2浓度加倍对芦苇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44d后植株叶面积和比叶重相应提高,生物生产力比对照增加53.7%,其光合产物主要分配在地上部分。试验结束时,CO_2加浓处理的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在正常空气中的光合速率与对照相似。  相似文献   

10.
飞秒激光是自1960年第一台激光器诞生以来,过去20年间由激光科学发展起来的最强有力的新工具之一。飞秒激光由于脉冲持续时间短、瞬时功率大、聚焦尺寸小的特点,使得其在超快、超强和超精细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向是飞秒激光在生物细胞方面的应用。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所有的病源微观上都体现在细胞中细胞器的工作,所以用飞秒激光作用在病体的细胞器上达到治疗的目的,是一个很有前景的领域。由于生物大分子和水几乎不吸收近红外光,故应用近红外飞秒激光对细胞进行手术,同时可在不损伤细胞活性的前提下对细胞进行实验。这种激光手术技术已被用于对细胞内结构进行切割和蚀除。介绍了该技术在细胞领域中的一些应用,如纳米手术、基因转染和染色体切割等;还介绍了飞秒激光技术与生物细胞中主要细胞器的祛除的原理、飞秒激光细胞操作与手术系统和实验中荧光成像、多光子成像显微镜等手段。  相似文献   

11.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检测伤寒杆菌和甲型副伤寒杆菌的CWDMs及其宁代细菌型和伤寒杆菌粗糙型的乳酸脱氢酶(LDH)同功酶,以了解沙门菌CWDMs生物氧化的特点和机制,探讨CWDMs变异的性质。结果表明,伤寒杆菌和甲型副伤寒杆菌的细菌型及伤寒杆粗糙型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后显示出相同的4种具有不同泳动速率的LDH同功酶,但CWDMs仅显示2种LDH。CWDMs的2种LDH同功酶与其亲代细菌型及伤寒杆  相似文献   

12.
光照对蕨类植物配子体假根向重力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8种蕨类植物配子体假根向重力性反应的研究结果表明,除卷柏Selaginella tamariscina Spring配子体假根无向重力性反应并且其生长方向与光照方向无关外,其它7种的配子体假根均有向重力性反应,并且假根的向重力性反应在配子体发育初期,因光照的方向不同而异,表现为负向光性。随着配子体发育至片状体阶段,光对其向重力性反应的影响逐渐减弱,而重力的影响增强。在蕨类植物配子体发育初期,光对  相似文献   

13.
作者解剖观察了33种,隶于4目、7亚目、15科、19属的中国鳐类脑颅的形态。研究结果认为:锯鳐目和鳐目是原始类群,它们均具吻软骨,其中圆犂头鳐科和团扇鳐科是特化类群。电鳐目亦具吻软骨,它们是特化和退化类群。在较高等的鲼目则无吻软骨。依据鳐类不同的分类阶元,其脑颅亦各具有不同的式型。  相似文献   

14.
沙门菌CWDMs脂代谢检测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采用毛地黄皂苷敏感试验和菌细胞胆固醇、甘油三脂及胆碱酯酶定性与定量分析法,检测伤寒杆菌和甲型副伤寒杆菌经L 型变异后形成的细胞壁缺陷突变株(CW DM )的脂类代谢活性,了解这些CW DM 变异的性质和探讨细菌细胞壁缺陷突变与细菌演变的关系。结果表明,沙门菌CW DM s 具有显著的胆固醇和甘油三脂代谢活性、对毛地黄皂苷高度敏感并且还具有与白色念珠菌相似的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的含量,但未能检出胆碱酯酶活性。CW DM s返祖菌丧失了脂类代谢酶类和胞浆膜不含胆固醇,恢复了与其亲代细菌型相似的代谢特征。提示在沙门菌天然即存在有与脂类及胆固醇代谢相关的基因,细胞壁的缺陷导致这些脂类及胆固醇代谢基因活化,以致 CW DM s 能够表达固醇和甘油三脂代谢活性和胞浆膜含有胆固醇  相似文献   

15.
沙门菌CWDMs氨基酸代谢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易旭  王和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0,12(3):142-143,145
采用氨基氨利用生长试验和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酶(GOT)、乳酸脱氨酶(LDH)、肌酸激酶(CK)、α-闳丁酸脱氢酶(α-HBD)、γ-谷志肽酶(γ-GT),酸性磷酸酶(ACP)定性与定量分析法,检测伤CWDMs变异的特点及其机制,探讨CWDMs变异的性质及其与细胞壁缺陷突变的关系。结果表明,沙门菌CWDMs变异的性质及其与细胞壁缺陷突变的关系。结果表明,沙门菌CWDMs在仅含蛋氨酸或脯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沙门菌细菌壁缺陷突变株(CWDMs)的生物氧化及遗传特点和探讨细菌壁缺陷变异的性质与机制。方法:采用PAGE电泳法和分光光度法检测伤寒沙门菌和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及其CWDMs和伤寒沙门菌粗糙型和苹果酸脱氢酶(MDH)同工酶的活性与类型。结果:伤寒沙门菌和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的细菌型和伤寒沙门菌粗糙型经PAGE电泳可见一条MDH同工酶带,CWDMs电泳后可见两条MDH同Ⅰ酶带,在CWDMs的MDH中有一条泳动速率与细菌型及粗糙型的相同,另一条则较快。分光光度法检测证实。细菌型与粗糙型的MDH活性相似,CWDMs的MDH活性则明显较低。结论:CWDMs保留了与亲代细菌型一致的MDH和形成了一种新的MDH,并且其MDH的活性已显著降低,此特性可能与CWDMs生物氧化特性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7.
省沽油科叶解剖结构的分类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士友  于兆英 《植物研究》1992,12(2):177-184
本文对国产省沽油科 Staphyleaceae 4属植物叶的解剖结构进行了详细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叶解剖结构特征在属间的区别较明显, 特别是瘿椒树属 Tapiscia 有着几乎与其他三属截然不同的独特性状。根据已有的孢粉学, 花、节及木材的解剖等方面的资料, 我们支持Тахтаджян(1987)将瘿椒树亚科分出而建立瘿椒树科 Tapisciaceae 的观点。瘿椒树属为我国特有属, 根据我们对采自不同产地的材料观察, 居群间的差异很小, 其可能仍为一单种属。  相似文献   

18.
19.
20.
细胞壁缺陷细菌生物氧化特性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和  陈峥宏 《微生物学报》1998,38(5):396-399
The L-forms were induced from Staphylococcus aureus,Escherichia coli and Bacdtos cereus by β-lactam anhbiohcs and then observahons on the proPenies of oxygen requlrement sugar fermentahon and sensihve tO cyanide of the Lforms were done. The resultS were shown that the Lforms derived from the obligate aerobe or the faCultative anaerobe did not ferment sugars and were highly oxygendePendent and more sensihve tD cyedde than their Parent bacteria The metabolic achvihes which were same as the Parent bacteria of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