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说明肠液有消化淀粉的作用及条件。实验材料新鲜的猪或羊的小肠。用具玻璃杯、试管、滴管。药品碘水或碘酒、淀粉。操作方法实验前一天将洗净的小肠剪成段,再纵剖开,用清水冲洗干净,把洗净的小肠放在玻璃杯里加500ml清水,备用。第二天实验时,玻璃杯里的液体就变得混浊了,可用做实验。取1克淀粉加100ml清水,调和均匀,在火上烧到沸腾,制成面粉糊,冷却备用。准备两只试管,编上号码,各注入2ml冷却的淀粉糊,滴一滴稀释的碘液,淀粉糊立刻变成蓝色,证明有淀粉的存在。  相似文献   

2.
使用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四年制《生物》第三册中发现,第50页“观察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呼的向试管中滴入清水、唾液(如图1所示)以及第51顶向试管中加入碘液(图略)的插图有些不妥之处:滴管接触试管壁,滴管与水平面的角度太小。有关用液管滴加试液的方法,人教版四年制《计学》第一份第118页关于液体药品的取用部分,有明赧要求:“应将滴管悬空在容器上方,不可接触器壁,以免沾污滴管或造成试剂的污染。”“使用滴管时要注意:不要平放或倒置,防止试液倒流,腐蚀橡胶乳头。”显然,为防止试液倒流人橡胶乳头,使用滴管应尽…  相似文献   

3.
在中学生理实验中,有一个“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实验是这样作的:取1、 2两个试管,各注入2毫升浆糊,再向1号管注入2毫升清水,向2号管注入2毫升唾液。把2个试管放在盛着37℃的温水的烧杯里,约过10分钟,取出2个试管,待冷却后,向两个试管各滴2滴碘酒,1号管变成蓝色,2号管蓝色消失,呈无色。此实验想说明2号管内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对这个实验,我作了一些粗浅的研究,提出几个问题,和大家研究讨论。  相似文献   

4.
唾液淀粉酶消化作用实验的改进取2支试管,分别放入2ml1%的淀粉溶液,各滴入1滴碘液。在1只试管里放入2ml清水作对照;另一支试管里吐进2ml唾液(泡下界面为准),用拇指封住试管口不停地震荡,勿须保温,几分钟内(冬天5min、夏天2min之内)就褪去...  相似文献   

5.
“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教科书上要求的实验步骤是:分别在二个试管中加入2毫升制好的淀粉液;在一号试管中加入2毫升清水,在二号试管中加入2毫升唾液;然后将它们放入37℃左右的温水中,约过10分钟,在二只试管中分别加入2滴碘酒,观察颜色的变化。但是,我看到一些参考书的习题中,对这个实验步骤作了一点改动:在二只装好淀粉液的试管中,在一号试管中加入2毫升清水,在二号试管中加入2毫升唾液,再分别加入2滴碘酒,放入37℃左右的温水中。过10分钟观察颜色的变化。得出的结论是:一号试管不退色,二号试管退色。以上两个实验步骤看起来似乎是一样的,只是前者将二只试管放入37℃左右温水中10分钟后加入碘酒,  相似文献   

6.
在做完初中生物第一册(下)实验一——观察水螅后,我带着课外小组的学生做了一个有趣的课外实验。1实验目的观察草履虫的应激性及水螅的捕食情况。2材料用具饥饿处理一天的水螅、草履虫培养液,放大镜、载玻片、滴管等。3方法步骤3.1在载玻片的两端分别滴一滴清水...  相似文献   

7.
新版高中《生物》教材中 ,实验 6 :“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水解的作用”中用的淀粉酶是α-淀粉酶。α-淀粉酶因一般的小城镇购买有一定的困难 ,我们尝试用唾液中的淀粉酶和多酶片中的胰淀粉酶做该实验 ,其效果相当明显。1 用唾液中的淀粉酶替代 ︿-淀粉酶 ,增设一支对照实验试管基本方法是 :1)收集唾液后 ,取 1m L唾液注入小烧杯中 ,加入 2 m L蒸馏水 ,振荡小烧杯使之混合均匀 ,制成稀释的唾液。唾液稀释量少些 ,含唾液淀粉酶量就多 ,酶促反应速度就快。 2 )取 3支洁净的试管 ,编号为1、2、3。 3)在 1号、2号试管中各注入 2 m L质量分…  相似文献   

8.
1材料用具鸡(或猪)血液、10%盐酸、亚铁氰化钾(黄血盐)溶液、坩埚、酒精灯(或电炉)、试管(2支)。2实验方法和步骤到一支洁净的试管,加入鸡(或猪)血液约Zml和10%盐酸Zml,振荡试管使之混合均匀,倒入柑锅内加热至水分蒸干。待干燥冷却后,取于燥粉末适量加人另一支洁净试管,再滴加3~5滴亚铁氰化钾溶液,振荡试管进行观察。3实验结果当加人亚铁氰化钾K。[Fe(CN)。]溶液后,血液一盐酸干燥混合物生成了蓝色物质K「Fe(CN)。Fel,说明血红蛋白中含有铁分。其原理是:血液中红细胞主要成分血红蛋白是Fe'"的氧合物,若向…  相似文献   

9.
有关酶的高效性与专一性实验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忠海 《生物学通报》2003,38(10):29-29
高中生物学新教材 (第 1册 )通过“[实验五 ]比较过氧化氢酶和 Fe3 +的催化效率、[实验六 ]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水解作用”这两个实验来探讨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这两个实验需要的材料用具较多 ,而且都是对照实验 ,要求操作快速而准确。对于高中学生而言 ,有一定难度。根据教学过程中学生存在的一些问题 ,我把实验过程进行归纳和总结 ,以表格的形式反映出来 ,让学生根据表格当中的步骤来操作 ,表格如下 :[实验五 ]比较过氧化氢酶和 Fe3 +的催化效率1试管编号 122滴加 3%过氧化氢溶液 2 m L 2 m L3滴加催化剂 2 0 %新鲜肝脏磨液 2滴 3…  相似文献   

10.
1目的要求白萝卜中含有很多糖化酶,这种糖化酶能够分解食物中的淀粉等成分。因此本实验一方面可以替代教科书上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认识萝卜的营养价值。2材料用具白萝卜,刀片,研钵,小玻璃漏斗,脱脂棉,试管,大小烧杯,酒精灯,...  相似文献   

11.
实验目的(1)探讨植被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方面的作用;(2)理解植树造林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实验类型学生课堂实验或课外实验。材料用品小铲刀、塑料泡沫块、草皮、玻璃片、清水、滴管、漏斗、支架、滤纸、天平、纸盒等。方法步骤(1)带着小铲刀、纸盒等工具到...  相似文献   

12.
“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实验是初中生物课的经典实验。做好这个实验,能帮助学生较为深刻地了解消化酶的作用及酶的催化作用受哪些外界因素的影响,从而突破食物的消化这个教学难点。该实验取材方便,操作简单,但要取得理想的实验结果,应注意以下几方面:(1)观察低温对唾液淀粉酶的影响此实验成功的关键是预先对唾液和淀粉液进行冷处理。具体做法是将唾液与淀粉液挪置于冰水(0~3”C)中3min,然后将淀粉液与唾液在冰水中迅速混匀,保温10min后,立即滴加碘液,可观察ffig理想的实验结果。原因分析:酶是生物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能…  相似文献   

13.
高二年级 [实验七 ]“探索影响淀粉酶活性的条件”之一——“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时 ,按照课本上的方法步骤是 :1)取 3支洁净的试管 ,编号 ,并且分别注入2 m L质量分数为 3%的可溶性淀粉液 ;2 )将 3支试管分别放在 6 0℃左右的热水、沸水、冰块中各维持 5 min;3)取出 ,分别滴入 1m L质量分数为 2 %的新鲜淀粉酶溶液 ,摇匀后 ,再在各自温度中维持 5 min;4 )在 3支试管中分别滴入 1滴碘液 ,观察现象。按照课本实验原理的推测 ,沸水和冰块中的试管应变蓝色 ,而 6 0℃左右热水中的试管不变蓝色。但是通过实验 ,我校全年级近370名学生几乎…  相似文献   

14.
1教学过程在高二的一节实验课上,笔者在学生完成了酶的专一性和高效性实验后,又补充了一个探索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这个实验设计如下:在实验过程中用碘液来验证淀粉是否被水解。学生在做这个实验的过程中,结果是1号试管显蓝色,2号、3号试管显无色。当时教师和学生都认为:试管2:新鲜的淀粉酶溶液1 mL 5%NaOH溶液1 mL 可溶性淀粉溶液2 mL,保温,用碘液检验无颜色  相似文献   

15.
肖元 《生物学通报》2002,37(11):51-51
针对此实验 ,教材上的实验方法介绍非常简单 ,对学生的指导性不强 ,要确保实验的成功 ,关键在于幼根的培养、根尖临时装片的制作。经过多年实践 ,对材料的选用、幼根的培养方法及根尖临时装片的制作法进行了如下改进、补充和完善。1)培养幼根选用小麦种子为好。一则小麦种子易得 ,二则其萌发生根较快。幼根的培养可采用小试管培养法 :实验前 3~ 4 d,选用小试管数支 ,向试管内滴几滴清水 ,以保证试管内部空气湿润 ;在试管口放入一小团湿润的脱脂棉 (棉球大小以不向下滑落为宜 ) ;再在其棉球上放 2~ 3粒小麦种子 (小麦种子要先用清水浸泡约2…  相似文献   

16.
王琼娥 《生物学通报》2005,40(12):58-58
笔者在与学生一起做《生物》选修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6月第1版)的“实验一——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时,发现:将2支分别装有2mL质量分数为3%的淀粉溶液和1mL质量分数为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的试管在沸水中放置5min后.将二者混合、摇匀,仍在沸水中维持5min,取出试管,向试管中滴入碘液,结果溶液无色,且反复滴加碘液,溶液的颜色反复由蓝色变为无色。学生质疑:是因为淀粉酶经高温处理仍然具有活性,还是在高温下碘与淀粉形成的复合物不稳定呢?  相似文献   

17.
在维生素A的定性实验中,对氯仿的简化处理(河北省保定师专生物系,071051)王金萍在维生素卜的定性实验中,对氛仿的简化处理维生素A的定性实验是一个简单的试管反应。即取干燥洁净的试管一支,加入两滴鱼肝油,再加0.5毫升级仿和l—2滴醋酸研,摇匀,再加...  相似文献   

18.
为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被子植物所特有的双受精过程,生动形象、直观地认识和掌握雌蕊的解剖结构,制作了以下模型,供教学参考。1材料和用具(1)选干净透明的塑料瓶大、中、小各1个。(2)彩色塑料手饰珠子7个(4种颜色)。(3)塑料泡沫。(4)医用滴管。(5)红...  相似文献   

19.
初王《生理卫生》和义务教育初二《生物》里都安排了观察蛔虫卵实验。《生理卫生》中又较详细地介绍了徐片法操作过程。为做好实验,我经常采用沉淀法收集蛔虫卵,直接发给学生观察,可获得清晰图象,有利学生观察绘图。现将有关内容简介如下:1收集方法与原理自然沉淀法。蛔虫卵密度比水稍大(1.110~1.130),将粪便充分兑清水调匀静置,蛔虫卵便缓缓沉降于容器底部,奔去上层粪液,可获得大量蛔虫卵。2收集过程门)物色好带虫者,令其将粪便直接解人清洁的痰盂内,随后在孟内加入清水约300ml。用清洁的玻璃律搅拌均匀。(2)取一洁净的…  相似文献   

20.
花粉管的生长速度,一般都用载玻片、玻璃小环、盖玻片和凡土林做成花粉萌发小室来测定。但是05cm高、1.5cm口径的玻璃小环难于制得,且操作复杂,不能尽如人意。现介绍一种只需用凹形载玻片和盖玻片做成的花粉萌发小室,便可测定花粉管生长速度的简易方法。实验材料有凹形载玻片、盖玻片、滴管、培养基(含10%~20%蔗糖、10~20mg/L硼酸、l%~2%琼脂)、显微镜、培养箱。测定时,取一片凹形载玻片,向凹孔内滴加少许清水(切忌多加);将培养花粉所用培养基滴加在盖玻片中央,面积约Icm’,培养基用量要少,需薄而平,否则会与凹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