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视觉信息加工开放研究实验室专门从事视觉信息加工研究,这是当前神经科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本开放实验室接受国内外神经科学家开展视觉信息加工研究的申请,一经批准即予以资助,并安排在本实验室工作。本实验室着重开展下列内容的研究工作:1.视觉通路和神经回路的研究,包括传递和加工视觉信息,如深度、形状、运动、颜色等的神经通路和回路。2.神经递质、调质、受体和离子通道在视觉各层  相似文献   

2.
初级视觉的Gabor函数模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当前,模型和理论研究已成为视觉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权威刊物“Vision Re-search”自1992年起把刊登内容分成三大栏目:神经生物学;心理物理和行为生理学;计算现觉.最后一部分是当年新增栏目.内容包括:视觉模型和理论;视觉网络:计算机视觉.视觉系统中的信息加工是神经科学中最早理论化和模型化的分枝之一,也是神经科学中与工程技  相似文献   

3.
一、经中国科学院批准(中国科学院文件科发计字0602号),生物物理研究所视觉信息加工开放研究实验室自1989年5月起向国内外视觉科学工作者开放,接纳课题申请,欢迎获准课题的科学工作者来室工作。  相似文献   

4.
1.经中国科学院批准(中国科学院文件(89)科发计字0602号),生物物理研究所视觉信息加工开放研究实验室自1989年5月起向国内外视觉科学工作者开放,接纳课题申请,欢迎获准课题的科学工作者来室工作。2.国内外研究机构、大专院校、产业部门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研究人员可直接申请课题;不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者,由两名同行高级科技人员推荐亦可申请。欢迎青年科学工作者申请。3.拟申请本实验室发布的《课题指南》所列研究项目者,由本人填写申请书,经其所在单位签署意见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科学院视觉信息加工重点实验室、上海神经科学研究所和西南眼科医院联合主办的第三届亚洲视觉科学会议(ACV)定于2004年11月15~19日在重庆举行。  相似文献   

6.
视觉与听觉信息处理实验室设在北京大学,于1988年建成。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北京大学程民德教授,顾问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清华大学常迥教授。实验室主任为北京大学石青云教授。实验室的研究方向是紧密结合第五代计算机、智能机器人、智能武器、资源和企事业管理自动化等四个现代化的重大课题,开展机器视觉与听觉信息处理方面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其主要研究内容有:①计算机视觉,以实现实用的智能机器人视觉为目标,研究三  相似文献   

7.
由中国生理学会、北京神经科学学会和上海神经科学学会共同发起的“第一届全国神经科学学术会议”1992年11月9~12日在上海生理所举行。大会收到论文摘要480余篇,内容包括从形态到功能、从基础到临床的各个方面。350余人到会。会议第一天举行大会报告。B.S.McEwen:脑的性别分化;KW Yau:视网膜光感受器的视觉信号转导;吴建屏:神经科学的发展和我国的神经科学研究。论文宣读分五个会场进行,内容分19个方面:离子通道26篇;肌肉11篇;  相似文献   

8.
实验室开放项目是实验教学的一种内容补充和形式尝试,介绍了实验室开放项目的组织和实施过程,以及实验室开放项目的成果展示形式,重点探讨了实验室开放项目在植物学实验教学中的作用,并讨论了实验室开放的发展趋势和实验室开放项目的改革问题。  相似文献   

9.
江豚视网膜结构、神经节细胞计数及其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豚(Neophocaena aslaecrientalis)是水生哺乳动物,其最大的特点是具有出色的回声定位能力,因此,对江豚的研究多集中于听觉方面。其视觉所起的作用不大被研究者注意,尤其对视觉系统的解剖学和组织学方面的研究尚未见过报导。本实验对江豚视网膜的神经节细胞进行了某些定量研究,同时还观察了其视网膜的一般组织结构,以分析其视网膜的发达程度。为了探索各种动物的视网膜在视觉信息加工中的作用,一些研究者如马图瑞那(Maturana),雅各布森(Jacobson),卡利尼那(Kalinina),范布伦(Van Buren),斯通(Stone)对青  相似文献   

10.
脑内微透析采样技术及其在神经科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作为一种新的在体化学采样技术,脑内微透析引起了神经科学家的关注。它与迅速发展起来的高灵敏度的微量分析技术相结合,实现了对体内细胞外环境中化学物质变化的动态监测,从而在神经科学领域获得应用。本系统地介绍了这一新技术的原理和方法,并扼要地介绍了一这一技术在神经科学中的应用及其取得的新进展,并结合本实验室的工作经验,对该技术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经科技部批准 ,“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目前已正式开始实验室的建设。本着“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实验室建设方针 ,本实验室现面向全国接受开放课题基金的申请。本重点实验室的研究方向有 :植物细胞信号转导分子机制 ;植物细胞骨架结构与功能的细胞与分子基础 ;植物生长发育与器官分化的调控机理 ;植物细胞膜及膜蛋白功能的调控 ;植物抗逆性状表达的生理及分子基础 ;植物水分 /养分高效利用的生理机制及基因功能研究等。我们热忱地希望全国各高校和科研单位从事相关领域研究工作的科技工作者来本实验室进行客座或合作…  相似文献   

12.
《生命科学》2008,20(5):729-733
神经科学研究也是跨学科的前沿交叉研究领域,研究神经系统发育、进化、功能以及出现的功能紊乱。神经科学研究可在不同水平开展:从功能角度,按照自下而上的思路研究,从分子、遗传、细胞、环路到系统、行为水平。可以反过来按照自上而下的思路研究神经科学,从行为到环路、细胞水平。研究人员都是从这两方面来研究,可能更多是从白下而上来研究。从哪个角度开展研究是更有效的途径;如何更好地桥接这两方面的内容,这些都是非常值得讨论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本开放研究实验室以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和保护生物学为主要方向,涉及生物多样性、系统发育、数量分类学、细胞分类学、居群(群体)生物学,物种生物学和分子系统学等研究领域。现由下列实验室组成:比较解剖与胚胎学实验室、细胞学实验室、同工酶实验室、DNA实验室、数量分类学与信息系统实验室。  相似文献   

14.
视觉信息加工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研究视觉信息的接收、传递、提取、识别以及学习与记忆的机制,对阐明大脑工作原理和智能计算机的研制都有重要意义。国外在这方面给予足够重视,并取得很大进展。国内的研究主要包括:视网膜及视中枢的神经回路,初级视觉过程,视觉的中枢机制,视觉的计算理论,视觉的心理物理学,视觉计算神经网络等方面。为促进我国研究工作的发展和培养人才,1988年11月,中国科学院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对在生  相似文献   

15.
病毒基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一简介病毒基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始建于1987年,采取边建设、边开放的方针,于1989年正式运转。本实验室的研究方向是根据下世纪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病毒病的防治需要,主要从事病毒基因工程和分子病毒学的应用基础研究。具体研究...  相似文献   

16.
《生理通讯》2009,28(3):80-82
根据科学技术部、中宣部、中国科协“关于举办2009年科技活动周的通知”要求,2009年山西省科技活动周定于5月16日-22日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山西医科大学细胞生理学重点实验室是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也是我省的重点实验室中唯一的医学方向的重点实验室,为了贯彻实施国家有关规定,本实验室在科技活动周一周的时间里对中小学生、同行业的单位和社会其他各界友人进行了开放。  相似文献   

17.
人和动物的脑是世界上最复杂、最有效的信息加工系统。研究感觉信息的接收、传递、加工辨识和利用,是揭示脑奥妙的突破口,对研究人脑高级神经活动有重要科学意义。现已查明,几乎人脑的各个部分都与视觉反应有关。视觉是个极其复杂的多级过程,外界物理光能在眼睛视网膜内转变成神经电化学能,经过神经编码和初步加工,视觉信息被传递到脑  相似文献   

18.
特征捆绑的计算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特征捆绑问题一直是认知科学和神经科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将噪声神经元模型的思想、贝叶斯方法和脉冲神经网络模型相结合,并引入竞争机制,提出了一个特征捆绑的计算模型.Bayesian Linking Field模型,对视感知中的特征捆绑问题进行研究.实验证明本研究的模型很好地完成了视觉感知中特征捆绑的任务,并给感知研究带来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生命的化学》2006,26(5):479-479
现代神经科学研究技术(生命科学实验指南系列),现代生物技术实验室安全与管理(生命科学实验指南系列),环境信息系统基础。  相似文献   

20.
运动分析是视觉信息加工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利用Reichardt的相关型初级运动检测器(EMD)二维阵列可以有效地进行图象-背景相对运动分辨的特点,以及小波变换的频谱分析特性与人类视觉多频率通道特性相类似的性质,将EMD模型、小波变换和图象的塔式结构处理有机地结合起来,提出了一种类似视觉信息加工方式的新的运动分析算法。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算法能够较好地模拟视觉运动检测的功能,与Horn&Schunck算法[1]相比,提高了运动估计的速度与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