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分离植物叶片上、下表皮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立荣  陈南 《生物学通报》2009,44(12):49-50
有很多植物的叶片不能直接用镊子将表皮撕取下来,通常用指甲油、琼脂等物质的印拓法和次氯酸钠离析法,但这些方法不适用于像北极植物矮桦和北极柳这样很小的叶片,笔者改用502胶粘贴的办法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并发现此方法简便,适用于各种大小材质的叶片,很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利用离析法、扫描电镜和石蜡切片法对安徽产2种3居群山罗花属植物的叶进行了微形态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该属植物叶表皮细胞形状为不规则形,垂周壁呈波状、深波状至重波状;表皮细胞内含叶绿体;角质层具条状纹饰;表皮上有表皮毛和腺毛分布,扫描电镜下表皮毛具瘤状突起的纹饰;栅栏组织只有1层,排列比较疏松,海绵组织有发达的胞间隙;气孔器多为无规则型,极少数仅有一个副卫细胞,仅分布于下表皮,扫描电镜下气孔外拱盖内缘近光滑或浅波状。2种植物在垂周壁式样、表皮毛密度、气孔器长宽比、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厚度比以及中脉的结构特征等具有明显的差异,而山罗花3居群间的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新疆12种黄芩属植物叶表皮微形态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技术对新疆12种黄芩属植物叶片上的微形态特征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该属植物叶的上表皮细胞形状及垂周壁式样有多种形式;而下表皮细胞形状均为不规则形,垂周壁式样均为深波形,不具分类学意义,但叶片两面分布的气孔器,在不同种间气孔大小、气孔密度、气孔指数、气孔外拱盖内缘等方面都存在着显著差异;其表皮角质层纹饰和表皮毛的微形态也各有不同;大多数植物叶片表面具腺点,其大小、分布及疏密程度也有不同。植物叶表皮上的这些微形态特征,可为探讨本属种间的分类学及亲缘关系提供一定的佐证。  相似文献   

4.
麦冬、土麦冬和阔叶土麦冬叶表皮形态结构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L.f)Ker—Gawl.]、土麦冬(Liriope spicata Lour.)和阔叶土麦冬(L.platyphylla Wanget Tang)叶表皮显微结构、亚显微结构和角质层内表面的形态结构。结果表明,气孔主要分布于麦冬、土麦冬和阔叶土麦冬叶片的下表皮,气孔密度分别为76.4、114.3和99.8个·mm^-2;仅阔叶土麦冬叶片上表皮有少量气孔分布。3种植物的气孔器均不具有副卫细胞,并在叶脉间形成纵向气孔带。表皮细胞长方形,气孔带与非气孔带处表皮细胞的形态和大小差异较明显。麦冬气孔周围的表皮细胞平周壁具明显瘤状突起,导致气孔下陷;土麦冬气孔周围的表皮细胞平周壁呈波浪状突起,使气孔相对下陷;阔叶土麦冬气孔周围的表皮细胞平周壁基本无突起,气孔不下陷。3种植物的叶表皮均有发达的角质层和丰富的蜡质,且蜡质主要分布于下表皮气孔带处。这些结构特征可能与它们所具有的喜阳、耐阴和耐旱等特性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假俭草和结缕草营养器官结构对抗逆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晖  周守标  史国芹 《植物研究》2007,27(6):701-707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电镜技术,采用石蜡切片法,叶片离析法等实验技术对假俭草和结缕草的茎,叶等营养器官的解剖结构特征和表皮微形态特征作了研究;通过角质层厚度,维管束数目,气孔指数,泡状细胞等数据分析它们之间的抗逆性差别;首次从微形态角度初步了解假俭草和结缕草及其不同种群之间抗旱力,耐践踏性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安徽产大戟属植物叶表皮微形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光镜和扫描电镜对安徽7种大戟属(Euphorbia)植物叶表皮进行了观察。发现该属7种植物叶表皮细胞为不规则形或多边形,垂周壁一般为平直、浅波状、深波状;气孔器通常为无规则型,有的种类叶表皮具单细胞毛或多细胞毛,表皮毛在电镜下具瘤状突起的纹饰。在扫描电镜下,角质层纹饰多具鳞片或颗粒等特征,种间有细微差别。结果表明该7种植物叶表皮微形态有明显差别,这些表皮特征有助于识别一些在外部形态较相近的种类。  相似文献   

7.
利用扫描电镜、叶表皮离析法和石蜡切片法研究了番荔枝科93种2变种植物叶片的形态结构.结果表明番荔枝科植物叶片形态结构具有较大相似性,如叶表面均具有表皮毛,表皮细胞具有晶体,气孔器为平列型,具2~6个副卫细胞,仅分布在远轴面,普遍具有败育气孔器,叶肉组织中普遍含有油细胞等,但表皮毛的类型,表皮细胞的形状,表皮细胞内晶体的类型和形态,叶肉组织的结构具有明显的属间和种间差异.  相似文献   

8.
中国荩草属叶片表皮的微形态及其分类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岳杏  陈守良  吴竹君   《广西植物》1990,10(2):115-120+181
本文报道荩草属及其邻近属共5属17种4变种的叶片表皮微形态研究,其中有些种类为首次报道。主要有以下几点: 1、荩草属叶片表皮微形态有5种类型,根据这几种类型结合小穗的外部形态,可在荩草属下分为两亚属及5个组。 2、荩草属及其哑铃形的硅细胞及三角形或圆屋顶形的气孔副卫细胞等近似须芒草属Andropogon Linn.应位于禾本科Gramineae蜀黍族Andropogoneae下,但硅细胞多为短哑铃形而且伴有其它各种类型,微毛的顶细胞远长于基细胞的独特性状,应独立成为荩草亚族Arthraxoninae Benth。 3、根据A.breviaristatus Hack.,A.quartiniana A. Rich.,A.pauciflorus Honda and A.hispidus(Thunb.)Makino 4者叶片表皮细胞类型完全相似特征,赞同P.C.van Weltzen意见,应作一种处理;根据国际命名法规优先律,应用A.hispidus (Thunb.) Makino。 4、海南荩草A. hainanensis Keng et S.L.Chen与茅坪荩草A. maopingensis S.L.Chen et Y.X.Jin应当独立成种.因其两种的叶片表皮细胞类型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9.
珍稀植物青檀叶的解剖结构及其生态适应性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石蜡切片法、叶表皮离析法对不同居群青檀叶片的解剖结构进行了对比观察和分析,以期探讨中国特有属植物青檀在解剖结构方面对石灰岩地区贫瘠干旱的适应特征及其机理。结果表明,青檀在叶的解剖结构方面对干旱的石灰岩生境有良好的适应性,其中生境条件最差的巢湖银屏山居群青檀的耐旱性最强,具体表现为:叶片厚,表皮细胞小,具有较厚的表皮细胞外壁和角质层;栅栏组织发达,细胞排列紧密;气孔小且密度大,成簇分布等特征。本研究对青檀在石灰岩地区的推广栽培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兜被兰属植物叶表皮微形态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中国兜被兰属12种植物叶表皮的微形态特征,结果表明:该属植物成熟叶片的上下表皮均具角质层,其表面纹饰有直线形、浅波形、深波形和网状4种类型;有的种表皮细胞垂周壁明显凸起;气孔不具副卫细胞,仅分布在叶片下表面,气孔的外拱盖单层,表面光滑。这些特征在属级水平上较为一致,但也表现出种间差异,可以作为种间分类的辅助特征  相似文献   

11.
12.
13.
通过对6种藓类植物,即褶叶青藓(Brachythecium salebrosum(Web.et Mohr.)B.S.G.)、湿地匐灯藓(Plagiomnium acutum(Lindb.)Kop.)、侧枝匐灯藓(Plagiomnium maximoviczii(Lindb.)Kop.)、大凤尾藓(Fissidensnobilis Griff.)、大羽藓(Thuidium cymbifolium(Doz.et Molk.)B.S.G.)和大灰藓(Hypnum plumaeforme Wils.)嫩茎和老茎的石蜡切片和显微观察发现,同一藓类植株的嫩茎和老茎,茎结构稳定,不同种藓类植物茎横切面具有不同特征.植物体茎横切面形状、表层细胞的层数、细胞大小和细胞壁厚薄、皮层细胞大小和形状、中轴的有无以及比例等特征可以作为藓类植物的分科分类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