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了给除害灭病提供科学依据,1982年3—12月在南京栖霞区的马群地区进行了蝇类的调查及季节消长观察。采得蝇类标本5科65种,并将其中较常见的10种作了季节消长记录。一、调查方法(一)调查点选择屠宰场、菜场、垃圾堆、动物房、食堂、厕所等共六处。每处放置68×30×30厘米塑料纱诱蝇笼一个,各用第五天的腐臭鱼20克作为诱饵。每月上旬中期和下旬上期诱蝇一次,每次自7—8时放笼,至17—18时收笼。同时每周1、3、5上午挥网采集蝇类标本。(二)将每次所诱获的蝇类,连笼放在塑料口袋里用氯仿杀死,在实验室进行分类登记。(三)计算方法是以某蝇种每月…  相似文献   

2.
棕尾别麻蝇Boettcherisca peregrine分布很广,也是我国南方地区尸体上较为常见的麻蝇类昆虫.本文探讨温度对重要的尸食性昆虫棕尾别麻蝇生长发育的影响,在15℃、20℃、25℃、30℃、35℃五个恒温条件下,实验测得棕尾别麻蝇的发育历期分别为33.2±0.3、21.6±0.3、15.9±0.7、13.8±0.5、11.8±0.2 d;实验结果表明,棕尾别麻蝇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其生长的最适温度在25~30℃;35℃时幼虫能够生长,但是不能正常化蛹,化蛹的个体也不能正常羽化;在15~35℃条件下,分别就幼虫的体长、体宽、体重和蛹重与时间的回归分析表明这些指标与时间呈三次曲线关系,回归方程统计检验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研究结果对死后间隔时间的推断具有一定的法医学意义.  相似文献   

3.
对常见麻蝇早期幼虫的形态观察研究有助于蝇类早期幼虫的分类及其所致蝇蛆病的诊断。有关蝇类早期幼虫形态的扫描电镜研究报道很少。菊池滋(1972,1974)及作者先后对肠胃蝇(Gasterophilus intestinalis)、牛皮蝇(Hypoderma bovis)、纹皮蝇(H.1ineatum)、羊狂蝇(Oestrus ovis)及7种丽蝇与绿蝇(景涛1985)的早期幼虫与三龄幼虫用扫描电镜作过观察研究。但对麻蝇幼虫的观察至今尚未见详细报道。为此,1981年至1983年对常见4种麻蝇早期幼虫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材料与方法标本来源从野外采到怀孕的雌性麻蝇,或用诱蝇笼在旁边开一12×12cm的口,缝…  相似文献   

4.
笼诱法是灭蝇和监测工作中常用的简便有效方法;但其诱料或者来源有限,或者难于保存等诸多原因,很难达到预期目的。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在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的提示下,笔者于1989年7—8月,用鱼粉为主料作对蝇诱力的现场实验简报如下。诱饵配方:国产鱼粉100克,加入不同比例的红糖、醋和水,调配成六种(Ⅰ至Ⅵ号)不同的配方。分别置于蝇多的同一现场在相同规格的6个捕蝇笼下作诱蝇观察,每隔2—3小时将蝇笼位置相互对换,每日放置一定时间后,统计入笼蝇种及其数量,共计放置7天57小时,诱蝇13种。六种配方诱蝇密度除第Ⅴ号配方(100克鱼…  相似文献   

5.
温度和食物浓度对萼花臂尾轮虫休眠卵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应用群体累积培养法,在3种温度(20℃、25℃和30℃)和3种斜生栅藻浓度(6.0×106cells/mL、3.0×106cells/mL和1.5×106cells/mL)共9个条件组合下对萼花臂尾轮虫休眠卵形成的研究表明,温度为20℃和食物浓度为6.0×106cells/mL的条件组合下轮虫休眠卵的产量和形成效率最大,此为轮虫休眠卵规模化生产的最适条件;6.0×106cells/mL和3.0×106cells/mL的食物浓度分别是25℃和30℃下轮虫休眠卵生产的最适食物浓度.20℃时轮虫的混交雌体百分率显著大于25℃和30℃时,而温度和食物浓度以及两者间的交互作用均对混交雌体受精率无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河南平原农村的蝇类及季节消长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除害灭病提供科学依据,1963年4月至11月,我们在河南平原农村的中牟县进行了蝇类的调查。观察是以笼诱法进行的。采得蝇类标本6科57种,内有9种为河南地区首次报告,1种为国内新记录,并将其中较常见的13种蝇类的季节消长作了记录。 一、方法 1.调查点选择居民厨房内、外,住室内、外,牲畜房内、外,营业食堂内、外及厕所、果林等共10处。每处设置一诱蝇笼,以麦麸、糖及酵母,适当加水拌和使之发酵作为诱饵。每旬诱蝇一次,每次自早5—6时放笼,至晚6—7时收笼。 2.将每次所诱获之蝇以DDVP熏蒸杀死,在实验室进行分类登记。 3.计算方法是以某蝇种每月共诱获数除以每月总笼数,所得的商作为每月某蝇种的平均密度指数。  相似文献   

7.
1990年5月—10月,采用笼诱法及粘蝇带法,对绵阳城区,北川、梓潼县城作了蝇类种群、密度以及季节消长调查,现将结果简报于后:捕获蝇类71729只,经分类鉴定隶属于6科24属43种。平均密度室内为2.4只/条·24小时,室外23.61只/笼·小时。室外主要以丝光绿蝇Lucilia sercata为优势种,密度8.55,其次是铜绿蝇Lucilia porphyrina为4.1、大头金蝇Chrysomyia megacephala3.07、家蝇Musca dometica2.36;室内以家蝇为优势种,为2.3,其次是厩腐蝇Muscina stabulans0.03、大头金蝇0.02。蝇类密度最高月份室外为6、8月,分别是36.68、36.29,室内最高的是7月,…  相似文献   

8.
一、AL型鼠笼(图1)长×宽×高为18×10×8厘米。骨架用16号铅丝焊接而成;外围8目铅丝布;门板用厚度为0.5毫米的铁皮,面积为10×7厘米,踏板用厚度为1毫米的铁皮,面积为4×7厘米;弹簧用70号Ⅱa组直径为0.5毫米钢丝做成,弹簧长约15厘米;机关钩用长约22厘米的16号铅丝,和踏板组成诱捕机关。二、AL型木板鼠夹(图2)鼠夹底板用厚度为1厘米的樟木板,其面积为12×6厘米。压条弹簧和支棍均用直径为0.2厘米的钢丝制成;踏板用厚度为1毫米的铁皮制成。三、AL型铁板鼠夹(图3)用1毫米厚的钢板冲压而成,其面积为10.5×5.5厘米,重55克。压条、弹簧、支棍所…  相似文献   

9.
1990年7月至12月,作者用目测、笼诱及网捕等法对德阳市所辖五县(市、区)有瓣蝇类进行了调查,共计检索标本6623只,隶5科26属42种。其中花蝇属,种蝇属,地种蝇属,腐蝇属,秽蝇属,芒蝇属,溜蝇属,螫蝇属,阿丽蝇属,粉腹蝇属,带绿蝇属,金蝇属,黑麻蝇属,细麻蝇属,别麻蝇属,辛麻蝇属,突额蝇属,折麻蝇属与粪蝇属各1种;池蝇属,黑蝇属与翠蝇属各2种,而蝇属3种,绿蝇属4种;亚麻蝇属及家蝇属各5种。室内常见种  相似文献   

10.
1986年g月至1987年2月,我们在自贡市沿滩、自井、贡井、大安四个区和荣县、富顺县采用笼捕法和网捕法进行了一次蝇类调查。获蝇类81种,其中常见种25种。所获标本6854只中,丝光绿蝇Luciliasericata占34.6%,大头金蝇Chrysomyiamegacephala占22.5%,瘦叶带绿蝇Hemipyrellialigurriens17.5%,舍蝇Muscadomesticavicina占7.0%,巨尾阿丽蝇Aldrichinagrahami占6.5%,棕尾别麻蝇Boettcheriscaperegrina占4.7%,市蝇Muscasor-benssorbens占2.2%,其它合计为5.0%。丝光绿蝇3月入笼,4月高峰,6月迅速下降,10月稍有回升,1月消失。大头金蝇5月开始入笼,8月高…  相似文献   

11.
为了有效地防治棕尾别麻蝇Boettcherisca peregrine,从罹病棕尾别麻蝇成虫上新分离出病原菌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rift BBKMZW-1菌株,研究了该菌株菌落生长最适培养基为马铃薯葡萄糖琼胶培养基(PDA),最适温度范围是为20-30℃,最适pH值为7.该菌株对棕尾别麻蝇成虫的毒力测定表明:LC50值随侵染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由第4 d的1.41×1014孢子/mL降低到第9 d的4.00×105孢子/mL.不同浓度的LT50值随浓度增加而逐渐缩短,由1.07×104孢子/mL的13.70 d缩短到1.07×108孢子/mL的5.73 d.球孢白僵菌BBKMZW-1菌株是一种对棕尾别麻蝇成虫具有潜在防治作用的病原菌.  相似文献   

12.
大山雀Parus major在青岛市崂山区是留鸟。1989—1990年,我们做了人工挂巢招引大山雀试验,并对其繁殖生态进行了观察。1试验材料与方法用厚度1.2—1.5厘米的松板,做成直径15×15厘米、高29.5(后壁)×27(前壁)厘米的木板式巢箱。在巢箱前壁高21厘米处做直径为4.5厘米的圆形出入口。巢箱用油漆涂上绿、黑、黄三种颜色,并在巢箱前壁上编号、登记。挂巢地点设置在崂山区中韩镇浮山。阴坡,海拔350米左右。主要树种是黑松,山沟内有刺槐、赤杨等其它杂木,树龄15—20年,郁闭度0.6—0.7,植被条件较好。林缘有水库。山中、下部有果园。因远离村舍,人…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在Pape(1996)提出的麻蝇属(双翅目:麻蝇科)分类系统基础上,选取麻蝇属54个物种(分属于30个亚属),基于线粒体COⅠ基因片段,结合雄性成蝇尾器形态特征,对所选取的30个亚属进行了DNA分类研究,初步探明了各亚属的分类地位与系统发育关系。麻蝇属30个亚属内的平均遗传距离为6.0%(1.8%11.0%),各亚属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10.1%(5.2%11.0%),各亚属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10.1%(5.2%16.1%),亚属内与亚属间遗传距离差异较为明显,说明COⅠ基因片段对麻蝇属各亚属级阶元能进行有效区分。  相似文献   

14.
丰产鲫细菌性败血症病原CSS-4-2的生长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患败血症的丰产鲫 (Carassiusauratusofpenze (♀ )×Cyprinusacutidorsalis(♂ ) )脾脏中分离到的病原菌—豚鼠气单胞菌 (Aeromonascaviae)CSS 4 2菌株的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CSS 4 2在胰蛋白胨液体培养基中振荡培养时 ,0~ 3h为延迟期 ,3~ 30h为对数生长期 ,30~ 36h为稳定期 ,36h后为裒亡期 ;其最适生长温度为 2 5℃~ 30℃ ,最适pH值为 5~ 1 0 ,最适培养液NaCl浓度为 0~ 1 %。  相似文献   

15.
雅安市蝇类的初步调查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雅安市蝇类,以往尚无人作过调查,为了彻底消灭蝇类,我们于1956年3—12月作了一些初步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导如下,作为本市灭蝇工作的参考。 调查方法 在市区及郊区的室内、室外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蝇类活动场所8处(屠宰场、酱园晒场、鱼市、厨房、旷野、杂货店、食品工作坊、厕所),放置锥形铁纱捕蝇笼、玻璃捕蝇瓶(厨房及杂货店2处多用捕蝇瓶)诱蝇,室内用酒酿,室外用鱼肉作诱饵,日夜放置蝇笼,每2日收  相似文献   

16.
不同培养条件下萼花臂尾轮虫休眠卵的萌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席贻龙  黄祥飞 《动物学报》2001,47(3):292-297
为确定萼花臂尾轮虫休眠卵的最适形成条件 ,或为提高特定培养条件下形成的休眠卵的萌发率 ,对不同温度、食物、光照和 pH条件下萼花臂尾轮虫形成的休眠卵进行了萌发研究。发现不同培养条件下形成的休眠卵在不同萌发条件下的萌发历时均为实验开始后的第 1~ 7天 ,萌发率高峰均出现在第 1~ 3天。在萌发温度为15℃~ 30℃范围内 ,2 0℃下形成的休眠卵在 2 0℃的萌发温度下累积萌发率最高 ,为 5 2 5 0± 6 89% ;母体以小球藻为食物时 ,其所产休眠卵的平均累积萌发率为 2 7 92 % ,显著大于以斜生栅藻或蛋白核小球藻和斜生栅藻所组成的混合藻为食物时 ;休眠卵形成和萌发时的光照条件对其累积萌发率无显著的影响 ;pH6 5和 7 5条件下形成的休眠卵的累积萌发率较高 ,分别为 32 5 0± 7 0 7%和 38 75± 15 5 3%。本研究和已报道的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培养条件下形成的休眠卵在不同条件下萌发时均呈同步萌发型式 ;2 0℃和pH7 5分别是武汉东湖萼花臂尾轮虫休眠卵形成的最适温度和最适 pH条件。  相似文献   

17.
瓜实蝇Zelugodacus cucurbitae和南亚果实蝇Zelugodacus tau是两种主要以葫芦科植物为寄主的瓜类实蝇,主要分布于我国南部和中部地区。在实际研究中发现南亚果实蝇和瓜实蝇分类地位、寄主范围和生活史相近,但分布区域可能存在差异。因此,采用性诱剂诱集法在全国14个省(自治区)对这两种实蝇的分布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南亚果实蝇在我国整个南部地区均有分布,瓜实蝇在我国的分布范围较小,主要分布于北纬25°以南。结合气候数据发现两种实蝇的分布范围基本上和各地年平均气温一致,瓜实蝇主要在年平均温度20℃以上的区域分布,南亚果实蝇则在年平均温度为15℃以上的区域均有分布。这种地理分布的差异可能是两种实蝇对气候环境和寄主植物适应能力不同所致。  相似文献   

18.
作业1 “鱼的外部形态和生活条件”为了功课的进行需要有: 1.活的鱼,不大的(10—12厘米长)小鳟鱼、鲫鱼或鲤鱼。数目按每3—4个学生一尾计算。 2.容量1—2公升的瓶或小养鱼缸,数目也是每3—4个学生一只。 3.演示用的养鱼缸(大小约60×30×30厘米),在里面预先栽种植物和养二三尾中等大小的鱼。为了使在课上能够演示出鱼的取食,在上课前一天不要给鱼喂食。 4.在容量3—4公升的瓶中,倒满预先煮  相似文献   

19.
对拉曼被孢霉突变株F5发酵生产γ-亚麻酸的最适碳源、氮源、发酵时间及温度、无机盐离子添加、最适碳源浓度及补加碳源时间等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探讨.最适发酵培养基组成为(g/L):葡萄糖100,酵母浸出粉4,蛋白胨1,K2HPO4 1,CaCl2 1×10-2,MgSO45×10-2,FeSO4 1×10-2,ZnSO4 7.5×10-3,CuSO4 0.5 × 10-5,MnSO4 2×10-3,pH 6.0.培养温度为25℃,140r/min振荡培养10天,培养8天后(即收获前2天)补加5%葡萄糖.发酵结果为:DC24.59g/L,TL 10.84g/L,TL/DC44.09%,GLA/TL10.67%,GLA产量为1156.63 mg/L. GLA产量较初始结果提高156.15%.该菌株已达到工业化生产菌株要求.  相似文献   

20.
密点麻蜥是变温动物,其活动规律深受环境因子的影响。本文探讨了春季环境因子对密点麻蜥活动规律的影响:4月份,当气温为188~214℃,栖息地地温为315~364℃,近地温为269~298℃,光照度为333×103~582×103勒克司时,最适合它们的活动。5月份,最适合它们活动的环境条件是:气温22~288℃、栖息地地温339~368℃,近地温为306~33℃,光照度为209×103~567×103勒克司。由于各项因子差异显著,其活动频率在4月份单峰型,在5月份为双峰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