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2011年4月,欧盟的行政机关欧盟委员会发表了概括欧洲境内转基因作物(GMO)种植情况的报告书。报告书称,德国等3个国家开始转基因马铃薯的商业化种植,转基因马铃薯是于2010年时隔12年在欧洲作为GMO批准的。但是报告书同时指出“评价GMO给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的事例太少”。现在欧洲允许种植的转基因作物只有美国孟山都公司培育的抗虫玉米“MON8l0”和2010年3月批准的德国巴斯夫公司研制的马铃薯“Amflora”这两个品种。2010年,德国、捷克、瑞典3国开始了面向工业用淀粉的Amflora种植。2009年,德国禁止种植此前一直种植的MON810,本次马铃薯的种植标志GMO在德国的复活。瑞典是首次种植GMO。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玉米起源于美洲大陆。在哥伦布到达美洲前,这种谷物已经养育了美洲人民几千年。在美洲土著居民心目中,玉米是十分神圣的。左图是美洲古代莫奇卡文化的产物:玉米神陶塑。这具陶器是砖红色的,由三个人首玉米身的“玉米神”组成,虽然烧制时期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世玉米的籽粒仍“粒粒在目”。这种陶塑是当时莫奇卡人举行祭祖活动时使用的偶像。这类活动每年都定期举行,以祈求玉米神保佑丰收并让雨神按时降雨。莫奇卡人的玉米神偶像@丘山  相似文献   

3.
30年前的“绿色革命”,采用精心设计的杂交育种,曾培育出“奇迹稻”、“超级小麦”,为缓解发展中国家的粮食危机,作出过重大贡献。玉米也是拉美、非洲许多国家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但是热带地区的过酸土壤和干旱,却使玉米的产量无法保证。例如,1933年干旱袭击非洲和美洲,世界玉米产量减产15%,仅非洲就少收了2000余万吨。因而,培育耐酸性土、抗旱的玉米,一直是农学家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Bt玉米与美洲大斑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8年美国农场主们种植了2000万公顷的遗传工程抗虫玉米,约占全美玉米种植面积的25%。这些玉米含有来源于细菌的Bt毒素基因,使玉米具备抗虫性,可抗玉米主要害虫欧洲玉米螟和玉米杆螟(巨座玉米螟)的为害。Bt毒素只对某些科的昆虫有效,据信对脊椎动物没有毒性。美国玉米种植者每年为防治玉米钻心虫要花费1亿多美元,种植抗虫玉米可以减少防治如上害虫所需的化学农药的施用量,既节省了害虫防治成本又对环境友好。美洲大斑蝶(Danausplexippus),具有金橙色和亮黑色相间的华丽斑纹,还有令人不可思议的…  相似文献   

5.
金建华 《生态学报》2005,25(4):676-681
红树科植物化石种类有红树属Rhizophora、秋茄属K andelia、角果木属Ceriops和木榄属Bruguiera等4属,主要分布于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和美洲的古新世至全新世地层中。红树科植物化石记录显示:该科植物很可能于古新世至始新世早期起源于环特提斯海沿岸,中始新世开始从这一起源中心迅速向世界其它地方包括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和美洲等地扩散;渐新世在上述地区继续这一扩散历程,但在欧洲的化石记录消失;中新世时在亚洲、非洲、大洋洲和美洲达到了极盛期;上新世开始分布范围有所缩小,更新世则进一步缩小;一直到全新世才又重新繁盛起来。红树科植物的这一分布格局和地史演变是与地质时期大陆漂移、洋底扩张、第四纪冰川活动、古气候和古地理的变迁紧密相连的  相似文献   

6.
玉米,作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饲料作物和粮食,学名叫做Zea mays L,英文名是corn。无疑,美洲大陆是玉米的起源地,达尔文和第康道尔都持一致观点,那就是玉米起源于美洲的墨西哥和洪都拉斯等地,并且直到现在,考古学家在美洲大陆的古墓中发现了许多史前玉米的化石。当今,玉米是主要的粮食作物,也是主要的原材料,其与人类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文章将从玉米的起源、玉米的特点、玉米生物学和玉米遗传学这四个方向来研究,使人们对玉米有更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7.
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 Blanchard),属双翅目潜蝇科,起源于美洲,现分布于亚洲、中南美洲、欧洲、大洋洲等许多国家。以幼虫取食叶肉组织形成虫道,是一种严重危害豆、瓜类蔬菜的危险性害虫,现已被列为国内检疫对象。我国1992年12月海南岛三亚农技中心在田间首次发现美洲班潜蝇。  相似文献   

8.
平均年龄在30岁左右的年轻公司 基因操作最近已成为分子生物学的主流。在美洲和欧洲,某些公司打算将这一研究所获得的成果企业化。他们的目标是应用在激素、疫苗、氨基酸、医药化学药品等的制造及农业中去。美洲西岸一个叫做Genentech的小公司就是这种企业化公司中的先驱代表。该公司于1976年成立,取了“Genentic Engineering Teehnology”(遗传工程技术)  相似文献   

9.
红壤旱地多熟种植系统的综合效益评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加权灰色关联聚类分析的方法,按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各项指标,对1984~2004年在江西农业大学农学试验站红壤旱地上进行的多元多熟种植系统定位对比试验中筛选出的23种多熟种植系统的综合效益进行了定量分析和聚类评价。结果表明:“白菜/马铃薯/玉米-芝麻”关联度值最大,灰色聚类为优;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最高,明显优于其他种植系统。适合于大面积推广,是红壤旱地增产、增收、增效和维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优化模式;“油菜||紫云英/玉米/玉米||绿豆”次之。适合在劳动力相对充足的城郊红壤旱作区推广,以上两种种植模式对今后红壤旱作区种植业结构布局的调整和种植模式的优化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问:《生理卫生》课本P.148有这样两句话:“受精卵由输卵管进入子宫,就种植在子宫内膜里。”“胚胎的发育是从受精卵的分裂开始的。”这是否可理解成种植在子宫内膜里的是受精卵,胚胎的发育是从受精卵种植在子宫内膜里开始的?答;不能这样理解。人的受精卵在输卵...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阐述了“甜味糯”新型鲜食糯玉米极其代表品种的培育。通过对糯质玉米的种质创新和改良提升,实现果穗上的所有籽粒都是糯质,在适采期内,糯质籽粒糖度值平均可达到12度以上,显著高于普通糯玉米,带有明显的甜味,形成“糯中有甜”的特殊口感品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鲜食玉米创新团队从2011年开始“甜味糯”种质创新和品种培育工作,利用创新集成的“大群体、严选择、单株配合力测定”以及“优系聚合”等育种方法,并通过大量田间表型鉴选和籽粒糖度、口感品质等鉴定评价,创制选育出“甜味糯”新型玉米优良自交系ZN3。以ZN3为骨干亲本,组配育成京科糯768等“甜味糯”新型鲜食糯玉米系列新品种,鲜籽粒糖度达14度以上,具有籽粒甜度高、口感品质好、高产稳产、多抗广适、采收期长等综合优点。京科糯768被评为“全国十大优秀糯玉米品种”,于2021年通过四大生态区国审,适宜在全国鲜食玉米生态区种植。“甜味糯”玉米将是我国未来鲜食糯玉米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基于对河北省4 个“粮改饲” 试点区和1 个非试点区的调研上,以“粮改饲” 作物中有代表性的全株青贮玉米为例,阐释“粮改饲” 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调研发现,在全国“粮改饲” 政策实施前,河北省已开始了对全株青贮玉米饲喂的探索,其“粮改饲” 主要表现为“粮” 改“饲”,即把玉米的利用方式由传统的籽粒收储利用变为全株青贮利用。分析表明,“粮改饲” 模式带来了养殖效率和产品品质提升、节约种植工时、降低加工能耗等利好。“粮改饲” 补贴政策对于“粮改饲” 模式的发展有锦上添花的助推作用,主要体现在对饲料成本的弥补方面。但是,“粮改饲” 补贴政策效益的显现以原奶或牛肉价格坚挺为前提,还有可能会引发市场不当竞争。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从产业振兴,用地金融补贴等要素支撑,政府积极作为的角度,保障“粮改饲” 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我国“镰刀弯”地区春玉米种植的气候适宜性与调整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镰刀弯”地区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区和畜牧业发展优势区,生态环境脆弱,涉及我国北方及西南13个省(区).本文根据1981—2010年“镰刀弯”地区650个气象台站的逐日资料和精细化格点数据(1 km×1 km),采用公认的农业气象指标以及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估算作物气候生产潜力的农业生态区划(AEZ)模型,结合卫星遥感监测的土地利用分类信息,对1981—2010年期间该区春玉米种植的气候适宜程度和气候生产潜力进行了定量评估,并结合玉米生物特性及农业气候资源特点,提出合理调整次适宜、不适宜区农业生产结构的科学对策.结果表明: 1981—2010年期间,“镰刀弯”北部春玉米种植区气候生产潜力从东向西总体呈现“大-中-较小-小”的分布格局,而南部种植区春玉米气候生产潜力分布无明显规律,总体处于“较小-中”之间;1981—2010年期间,“镰刀弯”北部玉米种植区从东南向西北总体呈现“最适宜-适宜-次适宜-不适宜”的分布格局;而南部种植区从东南向西北总体呈现“不适宜-次适宜-适宜-最适宜”的分布格局.春玉米种植最适宜区分布面积最大(47%),其次为次适宜区(23%)和不适宜区(17%),适宜区最小(13%).其中,玉米次适宜、不适宜种植面积占该地区现有总耕地面积的40%.春玉米最适宜、适宜种植区主要位于东北大部、华北、西北地区东南部,次适宜或不适宜区主要位于内蒙古、新疆北部、甘肃西部和广西等地.根据气候条件分析,建议重点调减西北风沙干旱区、东北冷凉区、北方农牧交错区和西南石漠化区内的气候次适宜区、不适宜区的玉米种植, 并且该区域也属于作物气候生产潜力较低的种植区.  相似文献   

14.
潘亚文 《生命世界》2006,(12):52-53
说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瘦身成了一种全球流行的时代病。女人们在一起,不论胖、瘦、还是身材适中,聊天的话题总离不开瘦身。然而今年的欧洲时尚界,“骨感美女”似乎不吃香了。  相似文献   

15.
绥化市隶属于黑龙江省,是我国著名的大型商品粮基地,同时也是牧业生产基地、农副产品出口创汇基地。适宜的气候条件及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是这里物产丰富、优质稳产的关键。我市(大田作物主要有玉米、高粱、大豆、水稻等)高粱种植面积从1990年以后开始减少,直到最近几年由于酿酒和饲料的需要,商品高粮开始供不应求,另外,较种植玉米相比,高粱收获后出手快,粮价高,种植收入与种植玉米相当或高于玉米。(各种作物的产量与质量,都享有较高的口碑。高粱是我市的主要大田作物之一,)但是由于已经有二十几年很少有人种植高粱了,所以广大农户对高粱的栽培技术已经非常陌生了,因而如何栽培才能获得高粱优质高产,是广大农户十分关心、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作者通过多年的工作总结加以分析,以供农户参考。  相似文献   

16.
我国和欧美洲栗疫菌低毒株dsRNA同源性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发现我国栗疫苗(Cryphonectria parasitica=Endothia parasitica)含dsRNA低毒力菌株基础上,分别以国内菌株EpC140和EpC32、欧洲低毒株Ep713的dsRNA为探针,同欧洲、美洲及亚洲低毒力菌株dsRNA进行分子杂交,结果表明亚洲株同欧洲株之间有序列同源性,同美洲株之间无序列同源性.  相似文献   

17.
随着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的蓬勃发展,随着以水、肥、土为中心的农业生产条件的不断改善。在我国各地的耕制改革,已成为农业增产的重要技术措施和发展趋势。“两粮一棉”是我们大队最近试验成功的粮棉双丰收的种植方式。本文介绍的是这种种植方式的特点和在这种种植方式下玉米、棉花的生育情况;“两粮一棉”成功的主要环节以及双丰收主要原因的分析等。  相似文献   

18.
栽培玉米起源的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关于栽培玉米的起源问题,长时期以来人们进行了许多研究,提出了若干假说。所有这些假说,围绕着一个中心问题,就是栽培玉米的起源中心是一个还是多个?换言之,除去美洲起源之外,在世界其他地区,是否还可能有其他的玉米起源中心?而这个美洲之外的中心,争论的焦点是亚洲南部。Collins、Anderson及Stoner与Anderson承认南亚起源的可能性,而Mangelsdorf,Weatherwax等则怀疑这种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苹果原产于欧洲和中亚。据考证,人类早在史前时期已开始种植苹果树。世界文明古国中国、巴比伦和埃及的古籍中,都有有关苹果的记载。圣经中也一再提及苹果。北欧的斯堪的那维亚人,对苹果尤为推崇,称之为“上帝的食品”。今天,在育种家的努力下,众多优良的苹果品种,已成为最受青睐的果品之一。  相似文献   

20.
不同生境玉米田三代玉米螟赤眼蜂种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青雷 《昆虫知识》1992,29(1):14-15
<正> 我市位于山东半岛东南部,东部近黄海,多低山丘陵,中部潍河纵贯南北,平原辽阔,由于地貌环境、自然条件复杂,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适于粮、棉、油、烟多种作物种植,全市耕地面积172万亩,其中玉米种植面积达80万亩。我市作物布局因土质及水源条件而做了集中种植的安排:全市农田分为“粮区”、“棉区”、“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