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利用放射型根瘤菌WSH2 6 0 1(RhizobiumradiobacterWSH2 6 0 1)重点考察了葡萄糖、蔗糖、玉米浆和蛋白胨、添加物以及流加发酵对细胞生长和产辅酶Q1 0 的影响 ,结果表明 ,葡萄糖和蔗糖适合于生产辅酶Q1 0 的最佳浓度分别为 30g L和 40g L ;辅酶Q1 0 发酵时玉米浆和蛋白胨的最适浓度分别为 11g L和 16g L ;添加蕃茄汁、玉米浆能提高发酵液的生物量 ,玉米浆、异戊醇、L 甲硫氨基酸等能促进辅酶Q1 0 的积累 ;与分批发酵相比 ,在 7L罐上流加蔗糖其细胞生物量 (DCW)和辅酶Q1 0 积累量增加 ,若在流加蔗糖的同时流加适当浓度的玉米浆能显著提高辅酶Q1 0 的产量 ,最大产量达到 5 2 .4mg L ;最大生物量 (DCW)和胞内辅酶Q1 0 含量 (C B值 )分别达到 2 6 .4g L和 2 .38mg g DCW ,比不流加的分批发酵分别提高 5 3 %和 33% ,比只流加蔗糖分别提高 2 4%和 2 6 %。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放射型根瘤菌(R. radiobacter) WSH2601生物合成辅酶Q10的代谢途径网络,并在溶氧条件改变和培养基中添加玉米浆条件下对辅酶Q10发酵细胞内代谢途径流量变化作定量的分析,结果表明:提高溶氧浓度(20%)5_磷酸核酮糖(Ru5P)物流(r7)增加26.6,即糖酵解途径(EMP)途径向磷酸戊糖途径(HMP)转移;添加1%玉米浆r7增加17.2,EMP与HMP途径物流比值与三羧酸循环(TCA)途径物流都下降,而癸异戊烯基焦磷酸(DPP)生成物流通量(绝对值)变化都较小,即辅酶Q10的生物合成更大程度地取决于辅酶Q10生物合成途径中催化DPP的合成和4_羟基苯甲酸(PHB)与DPP的缩合反应的两种关键酶活性。6_磷酸葡萄糖(G6P)节点是辅酶Q10生物合成代谢途径的柔性节点,而丙酮酸节点是半柔性节点。细胞生物量的提高与HMP途径物流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β-紫罗酮和麦角固醇对酵母生长及产辅酶Q10的影响。研究发现,β-紫罗酮能促进菌体积累辅酶Q10,当培养基中β-紫罗酮的添加量为0.208×10-3mol/L时,菌体中CoQ10的含量提高了28.3%;少量麦角固醇能促进菌体产辅酶Q10,当麦角固醇的添加量为0.15×10-4mol/L时,菌体中CoQ10的含量提高了31.8%,而增加麦角固醇的添加  相似文献   

4.
黑曲霉 (Aspergillusniger) FS2 5产β 葡聚糖酶最适碳源为大麦粉 ,氮源为玉米浆 ;最佳摇瓶发酵配方为大麦粉 6g ,玉米浆 2g ,(NH4)2SO40.4g ,FeSO4·7H2 O 0.01g ,Na2 HPO4·3H2 O 0.1g,CaCO30.5g ,MgSO相似文献   

5.
从印度娃儿藤节间外植体获取愈伤组织,分析了糖、赤霉素(GA3)及脱落酸(ABA)对愈伤组织形成体细胞的影响。实验证明,含4 μmol/L 2, 4-二氯苯氧乙酸(2, 4-D)的MS培养基是获得具有成胚功能的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在含有6 μmol/L激动素(Kn)的MS培养基上,高达69%的愈伤组织分化为体细胞胚,平均单位外植体(每克愈伤组织)产胚25个。在6 μmol/L Kn存在的条件下,分析了蔗糖、葡糖糖对胚产生的影响,不同的糖及不同糖浓度对体细胞胚的发生影响很大。6 μmol/L Kn 与200 mmol/L 蔗糖处理胚胎发生率最大(71%),单位外植体生成49个胚。然而葡萄糖与Kn、或者葡糖糖、蔗糖与Kn三者加在一起则降低成胚率及产胚数。一定浓度的GA3 和 ABA能促进体细胞胚的产生。在含200 mmol/L蔗糖的培养基中加10 μmol/L GA3胚的生成率为98%,单位外植体产胚51个。在含200 mmol/L蔗糖的培养基中加2 μmol/L ABA能显著增加体细胞胚的量,该培养基上每外植体平均生成44个胚,产率为95%。本研究显示,含200 mmol/L蔗糖的培养基中分别加入6 μmol/L Kn、10 μmol/L GA3 或者 2 μmol/L ABA能显著提高印度娃儿藤体细胞胚发生率,而单独的葡萄糖或葡糖糖和蔗糖则有抑制作用。得到的胚均能正常发育并分化为植株。  相似文献   

6.
利用ADP和放射性磷直接合成ATP的方法,研究了无机磷(Pi)和叠氮钠对猪心线粒体ATP合成酶(F1FO-ATPase)ATP合成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无机磷除作为合成ATP的底物参与F1FO-ATPase的合成反应外,还对F1FO-ATPase的合成活性呈现抑制作用,在1 mmol/L ADP存在时,随着Pi浓度由0.01~10 mmol/L增加,抑制合成作用越来越强.与叠氮钠在低浓度时(小于1 mmol/L)只抑制ATP水解,不影响ATP合成的观点不同.实验结果显示0.1 mmol/L叠氮钠表观激活F1FO-ATPase的ATP合成活性,且激活程度与反应体系中所加Pi的浓度呈负相关.当固定Pi浓度(0.1 mmol/L)后,随着叠氮钠浓度的增加表观激活程度也在变化,叠氮钠与磷浓度相等时表观激活程度最大,直至叠氮钠浓度接近0.5 mmol/L时,开始呈现表观抑制现象,叠氮钠浓度高于1 mmol/L之后,就出现解偶联现象.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蔗糖、KH2PO4、NH4NO3比对烟草细胞生长和CoQ10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蔗糖浓度为30g/L时,CoQ10总量最高,此时细胞产量、CoQ10含量和总量分别为19.8g/L、414.7μg/g(dwt)、8212μg/L。在上述蔗糖浓度下,当KH2PO4起始浓度为340mg/L、NH4NO3为12时,细胞产量、CoQ10含量和总量分别最高,高于此比例时有利于CoQ10形成 ,但不利于细胞生长。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CaCl2对NaCl胁迫下酸枣幼苗根、茎、叶的氮代谢影响,探索钙缓解幼苗NaCl胁迫的作用途径。该研究以酸枣幼苗为试验材料,检测不同浓度CaCl2(0、5、10、20 mmol/L)对NaCl(150 mmol/L)胁迫下幼苗叶片H2O2、O-·2含量,根、茎、叶中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谷氨酸合酶(GOGAT)活性及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硝态氮含量的影响,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出评价CaCl2缓解NaCl胁迫效应的生理指标。结果表明:与NaCl胁迫相比,盐胁迫幼苗叶片的H2O2、O-·2积累量在5、10 mmol/L CaCl2处理下显著减少;GOGAT活性在5、10 mmol/L CaCl2处理下的植株根和茎内以及各浓度 CaCl2处理的叶内均显著升高, GS、NR活性在10、20 mmol/L CaCl2处理的根内和10 mmol/L CaCl2处理的茎内以及5、10、20 mmol/L CaCl2处理的叶内均显著升高;可溶性蛋白含量在5、10、20 mmol/L CaCl2处理的根、茎、叶内均显著升高,游离氨基酸含量在10、20 mmol/L CaCl2处理的根和茎内以及10 mmol/L CaCl2处理的叶内均显著升高,硝态氮含量在10 mmol/L CaCl2处理的根和茎内以及5、10、20 mmol/L CaCl2处理的叶内均显著升高。研究发现,150 mmol/L NaCl胁迫对酸枣幼苗造成明显过氧化伤害,抑制了体内氮代谢;外源CaCl2可通过促进幼苗根和茎内GS/GOGAT循环对NH4+的同化作用,提高叶片NR活性,加快硝态氮的转化速率,从而增强幼苗对NaCl胁迫的适应性,并以10 mmol/L CaCl2处理缓解效果最佳;游离氨基酸、GOGAT、NR可以作为CaCl2缓解幼苗NaCl胁迫伤害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9.
基因工程菌pichiapastoris最佳种子培养基为添加 4mL/LPTMl的BMGY培养基 ;全合成高密度摇瓶培养基是甘油 4% ,(NH4) 2 SO41 0g/L ,CaSO40 .93g/L ,K2 SO41 8.2g/L ,MgSO4·7H2O 1 4.9g/L ,0 1mol/L磷酸缓冲液 (pH =6  相似文献   

10.
碳源和氮源对水母雪莲悬浮培养细胞生长和黄酮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MS培养基上进行水母雪莲(Saussurea medusa Maxim)细胞悬浮培养时研究了碳源和氮源的影响。结果表明碳源以蔗糖最适合,蔗糖浓度则以40g/L较好,细胞生长量干重为18.12g/L,总黄酮合成量达到1423.25mg/L。在培养过程中,水母雪莲细胞能够快速将蔗糖水解为葡萄糖和果糖,并首先利用葡萄糖。氮源总浓度(包括NH+4和NO-3)为60~120mmol/L,NH+4/NO-3比例为20/40有利于雪莲细胞生长和黄酮合成。用HPLC检测显示4′,5,7-三羟基3′,6-二甲氧基黄酮(Jaceosidin)和4′,5,7-三羟基-6-甲氧基黄酮(Hispidulin)2种黄酮的含量分别达到细胞干重的1.46%和0.010%  相似文献   

11.
高密度培养大肠杆菌YK537/pSBHL11生产重组人细胞白介素-3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B.Braun ES-10型15L和NBS BioFlo 3000型5L发酵罐中,利用补料分批培养技术高密度表达培养含重组质粒pSBHL-11的大肠杆菌YK537,生产重组人白细胞介素-3(IL-3),发现在发酵过程中,限制性流加甘油,控制溶解氧在30%~40%左右、30℃生长11h,42℃诱导培养4h,能将发酵液中最终菌体密度从OD16600提高到OD53600(相当于每升发酵液含106克湿菌体),并且保持了白细胞介素-3的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30%左右,含量超过3.3%g/L,使IL-3包涵体产量从湿重2.2g/L提高到8.5 g/L,纯化步骤比较简单,超声破菌后经两次洗涤纯度就达到70%以上。  相似文献   

12.
自絮凝酵母SPSC01在组合反应器系统中酒精连续发酵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建立了一套由四级磁力搅拌发酵罐串联组成、总有效容积4000mL的小型组合生物反应器系统 ,其中一级罐作为种子培养罐。以脱胚脱皮玉米粉双酶法制备的糖化液为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底物 ,进行了自絮凝颗粒酵母酒精连续发酵的研究。种子罐培养基还原糖浓度为100g L ,添加 (NH4)2HPO4 和KH2PO4 各 20g L ,以0.017h-1 的恒定稀释速率流加 ,并溢流至后续酒精发酵系统。发酵底物初始还原糖浓度 220g/L ,添加 (NH4)2HPO4 15g/L和KH2PO42 5g/L ,流加至第一级发酵罐 ,稀释速率分别为 0.017、0.025、0.033、0.040和0.05 0h-1。实验数据表明 ,自絮凝颗粒酵母在各发酵罐中呈部分固定化状态 ,在稀释速率0.040h-1 条件下 ,发酵系统呈一定的振荡行为 ,其他四个稀释速率实验组均能够达拟稳态。当稀释速率不超过 0 0 33h-1 ,流出末级发酵罐的发酵液中酒精浓度可以达到 12 % (V/V)以上 ,残还原糖和残总糖分别在 0 11%和 0 35 % h-1,流出末级发酵罐的发酵液中酒精浓度可以达到12%(V/V)以上,残还原糖和残总糖分别在0.11%和0.35%(W/V)以下。在稀释速率为0.033h-1时,计算发酵系统酒精的设备生产强度指标为3.32(g·L-1·h-1),与游离酵母细胞传统酒精发酵工艺相比,增加约1倍。  相似文献   

13.
地衣芽孢杆菌产生碱性蛋白酶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应用自动控制发酵设备,首先进行分批发酵试验摸索了地衣芽孢杆菌2709生长与代谢的基本规律。然后采用补料分批发酵方法限制生长基质浓度,测定了一系列(SI,μI)、(μj,qpj)数据,获得KSμmax、α、β等参数的值,并且推导出了细胞生长与产物合成的动力学公式,从而证明了用Monod方程描述地衣芽孢杆菌2709生长速率与基质浓度关系的合理性和合成碱性蛋白酶的发酵属于生长部分关联型。  相似文献   

14.
探讨弱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MM-LDL)能否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凋亡以及胞浆型磷脂酶A2(cPLA2)在此过程中的作用.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相差显微镜、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3H-花生四烯酸(3H-AA)预标法测定PLA2活性;蛋白质印迹检测cPLA2磷酸化;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单个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MM-LDL(100~300 mg/L)作用后的HUVECs呈现凋亡典型的形态特征,凋亡率随MM-LDL浓度的增加而上升.MM-LDL能引起胞内钙离子浓度增加,cPLA2的活化及磷酸化.15 μmol/L AACOCF3和5 mmol/L EGTA在抑制cPLA2活性的同时,部分抑制MM-LDL诱导的HUVECs凋亡.加入外源性AA(50 μmol/L)能逆转AACOCF3引起的凋亡抑制.结果提示,cPLA2参与了MM-LDL诱导HUVECs凋亡的信号传递.  相似文献   

15.
由于全球气候变化,预计未来我国亚热带地区干旱频率和持续时间将会增加。森林土壤CO2的释放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有关不同深度土壤CO2通量对干旱响应的理解仍相当有限。选择武夷山针叶林(Coniferous Forest,CF)和常绿阔叶林(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EBF)为研究对象,于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采用梯度法计算10、30 cm和50 cm深度各层土壤CO2通量,探讨模拟干旱对其影响。结果表明:CF和EBF样地土壤CO2浓度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升高。CF和EBF样地对照(CK)处理10 cm深度土壤CO2生产量分别占总CO2生产量的53.5%和55.7%,表明土壤CO2生产量主要来源于浅层土壤,这可能与浅层土壤有高的有机碳含量及细根生物量主要分布区有关。干旱处理使CF和EBF样地不同深度土壤CO2通量均显著减少。在两个样地土壤CO2通量的温度敏感性(Q10)值均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干旱处理显著减少了CF样地浅层土壤的Q10值(P=0.02),对深层土壤影响不显著(30 cm:P=0.30;50 cm:P=0.23);而在EBF样地干旱处理显著减少了深层土壤的Q10值(30 cm:P=0.02;50 cm:P=0.01),对浅层土壤影响不显著(P=0.32)。  相似文献   

16.
高寒矮嵩草草甸冬季CO2释放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琴  胡启武  曹广民  李东 《生态学报》2011,31(18):5107-5112
冬季碳排放在高寒草地年内碳平衡中占有重要位置。为探讨高寒草地冬季碳排放特征及温度敏感性,于2003-2005年在中国科学院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研究站,利用密闭箱-气相色谱法连续观测了高寒矮嵩草草甸2个冬季的生态系统、土壤呼吸通量特征。结果表明:1)高寒矮嵩草草甸冬季生态系统呼吸、土壤呼吸均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规律,温度是其主要的控制因子,能够解释44%以上的呼吸速率变异。2)冬季生态系统呼吸与土壤呼吸速率在统计上没有显著差异,土壤呼吸占生态系统呼吸的比例高达85%以上。3)2003-2004年冬季生态系统呼吸、土壤呼吸的Q10值分别为1.53,1.38;2004-2005年冬季生态系统呼吸与土壤呼吸的Q10值为1.86,1.68,2个冬季生态系统呼吸的Q10值均高于土壤呼吸。4)未发现高寒矮嵩草草甸冷冬年份的Q10值高于暖冬年份以及冬季的Q10值高于生长季。  相似文献   

17.
松口蘑深层发酵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对松口蘑深层发酵工艺进行系统研究。通过正交试验初步确定松口蘑适宜的培养基组成 :玉米粉 30g,葡萄糖 1 0g ,豆饼粉 1 0g ,玉米浆 1 0g ,KH2 PO41g ,定容至 1L。适宜发酵条件 :最适生长温度为 2 5℃ ,摇瓶转速为 1 60r/min ,最适pH为 5 0 ,最适接种量为 1 0 % ,装液量 1 2 0mL/ 5 0 0mL摇瓶培养 1 0d ,菌体生物量达 1 2 94g/L。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利用粪产碱杆菌 (Alcaligenesfaecalis)发酵生产热凝胶的发酵条件 ,氮源是菌体生长的限制性底物 ,单纯地提高初始底物 (氮源 )浓度并不一定能促进细菌的生长和产物的合成。在分批发酵过程中 ,底物消耗导致培养环境pH的改变也是影响细菌进一步生长和产物合成的重要因素。通过增加培养基中初始氯化铵的浓度并同时控制发酵过程的pH条件 ,得到了较高的菌体浓度 ,热凝胶的合成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高。当培养基中NH4Cl浓度提高到3.6g/L时 ,菌体浓度达到72g/L ,热凝胶合成的产量可达 30.5g L ,比原来NH4Cl浓度为11g L时提高了51.7%。提高菌体浓度意味着需要提高溶氧水平来满足细菌的生长和代谢。初始氮源NH4Cl浓度的增加虽然能使菌体浓度得到提高 ,但发酵过程对溶氧的需求也相应增加 ,需要提高搅拌转速和通风以增加供氧水平。但高搅拌速率产生的高剪切力对热凝胶的凝胶性能将产生破坏作用 ,因此在发酵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细菌培养密度对合成热凝胶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维生素在丙酮酸过量合成中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研究了烟酸、硫胺素、吡哆醇、生物素和核黄素对一株光滑球拟酵母(\%Torulopsis glabrata\%) WSH\|IP303以葡萄糖为碳源、以氯化铵为唯一氮源生产丙酮酸的影响。利用正交试验方法,确证了硫胺素是影响WSH\|IP303生产丙酮酸的最重要因素。在硫胺素浓度一定(0.01~0.015mg/L)的前提下,提高烟酸浓度有助于加快耗糖速度。当烟酸、硫胺素、吡哆醇、生物素和核黄素的浓度分别为8、0.015、0.4、0.04和01mg/L时,摇瓶发酵48h,丙酮酸产量和产率可分别达到52.4g/L和0525g/g。采用优化的维生素组合方式,进行2.5L罐分批发酵,在初糖浓度120g/L的条件下发酵57.5h,丙酮酸产量和产率分别达到69.4g/L和0593g/g,分别比摇瓶培养的最好结果提高了32.%和13%。  相似文献   

20.
X.ampelina TS206发酵制备冰核活性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优化XanthomonasampelinaTS2 0 6的发酵制备条件可以提高冰核活性和生物量。通过摇瓶培养对该菌进行培养基成分和温度的筛选。实验结果表明 :( 1 )鱼蛋白胨和乳糖的浓度对冰核活性的提高产生显著影响程度 ,玉米浆影响程度较小 ;( 2 )生物量影响程度大小的顺序依次为鱼蛋白胨 >乳糖 >甘油 >玉米浆。优化的发酵培养基配方为 :酵母粉 1 0g L、大豆蛋白胨 1 0g L、硫酸镁 0 .5g L、蔗糖 2 0g L、鱼蛋白胨 1 5g L、乳糖 1g L、甘油 2 0g L、玉米浆 1 0g L ,pH 7.0。其较优的发酵温度为 1 8℃ ,发酵时间为4 8h ,能获得较高的冰核活性和生物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