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目的:研制多巴胺脂质体,用于治疗帕金森氏病。方法:用大豆卵磷脂和油酸制备多巴胺脂质体;采用昆明种小白鼠,腹腔注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建立帕金森氏病动物模型,用于评价多巴胺脂质体经鼻给药的治疗帕金森氏病的疗效。结果:多巴胺脂质体的平均粒径为20-120nm,Zeta电位为-25.6m V,对多巴胺的包封率为(98.2±1.6)%(n=3);经鼻给药,多巴胺脂质体具有显著的抗帕金森氏病作用(p0.05)。结论:采用大豆卵磷脂、油酸可以制备出多巴胺脂质体,经鼻给药用于治疗帕金森氏病有效。  相似文献   

2.
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MPTP),是近年来在探究一些年轻的麻醉剂成瘾者突然出现帕金森氏病症状的原因时发现的一种神经毒性物质,它能较特异地损毁人和某些动物脑内黑质—纹状体通路的多巴胺(DA)能神经,从而引发帕金森氏病症状。本文介绍了 MPTP 神经毒性的发现及其作用特点、机制与其在帕金森氏病研究中的可能应用。  相似文献   

3.
《生物学通报》2007,42(8):6-6
目前用于治疗帕金森氏症的药物只治疗症状.而不能阻止脑中多巴胺神经元的退化和死亡,从而引起与这种疾病有关的运动缺陷。用“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治疗能获得有限的成功,但却有安全方面的问题。Lindholm等人报告,他们发现并纯化了一种新的神经营养因子。被称为“保留型多巴胺神经营养因子”(CDNF),[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Lahey Hitchcock Clinic(Burlington,MA)的外科医生将猪胚胎的产多巴胺脑细胞植入一名患帕金森氏病(震颤麻痹)27年的男子的脑中—完成了第一次人类脑组织的异种移植。这些医生确信治疗是有效的,但治疗结果要等6~12个月后才能看到。 当塞梅林氏神经节的产多巴胺细胞开始死亡时,帕金森氏病就发生。随着这种化学信使物质水平下降,患者的肌肉逐渐失去控制,出现震颤和长时僵硬状态,或“冰冻状态”。然而,这种折磨着约1百万美国人的病症并不影响心理认知功能,因此患者常常描述“被监禁在自己体内。”L-多巴被用于维持患者体内的多巴胺水平,但这种药物对疾病没有治疗作用,还有严重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5.
由于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发生退行性变,造成纹状体内多巴胺的减少,这是帕金森氏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主要神经化学病区。对于PD的发病,最近又提出两种关于谷氨酸与其关系的假说。第一种假说认为,在丘脑下核团和基底神经节传出核团中,多巴胺的减少可以增强谷氨酸能神经元的  相似文献   

6.
Neurturin是神经营养因子家族成员,研究发现体外表达的重组Neurturin能够促进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存活,对帕金森氏病的基因治疗有重要意义。但有研究指出野生型Neurturin在细胞中不能完成加工进而不能被分泌到胞外。因此实验对野生型Neurturin进行改造,将NGF的信号肽与Neurturin的成熟肽进行拼接,形成一种嵌合的NGF/NTN基因,并将该基因插入重组腺病毒基因组中,在AD-293细胞中包装获得重组腺病毒。通过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ting证实Neurturin能够在胞内表达,并且能够对其进行加工最后分泌至胞外。最后通过鸡胚背根神经节培养实验证明该嵌合基因能够表达具有明显活性的Neurturin。  相似文献   

7.
胶质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陈哲宇何成王成海(第二军医大学神经生物教研室,上海200433)关键词胶质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多巴胺能神经元运动神经元神经营养因子是指能够促进神经细胞存活、生长和分化的一类蛋白质。胶质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GDNF),因其最初从大鼠...  相似文献   

8.
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是一种神经毒,在人和灵长类动物,它选择性损害黑质纹体系统多巴胺神经元,使多巴胺(DA)及其代谢产物降低,引起典型的帕金森氏样症状。MPTP类毒性物质有其构效关系,其毒性主要与在脑内形成1-甲基-4-苯吡啶(MPP~ )有关。正常存在于脑内的色氨衍生物2-N-甲基四氢β-卡啉(2M-THBC),其构造及作用均类似于MPTP样物质,由此可以推断,MPTP除作为部分帕金森氏症的直接诱发原因外,极有可能是揭示原因不明的原发性帕金森氏病发病机理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以往人们只知道神经生长因子(NGF)可刺激神经发育和修复。在过去的几年中,至少有六种以上的神经营养因子被发现,如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纤毛神经营养因子(CNTF)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等。最近美国Synergen生物工程公司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被称为胶质细胞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de-  相似文献   

10.
帕金森氏病(PD)是由于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坏死,导致黑质-纹状体系统的多巴胺含量下降而引起的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目前还没有一种很好的方法能使之治愈.Neurturin(NTN)能特异地作用于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对该类神经元具营养和保护作用.经静脉注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导恒河猴产生帕金森氏病模型,并在NTN治疗组,注射MPTP之前48 h脑室内注射重组毕赤酵母表达的人NTN 1 mg. 结果表明:模型组猴均逐渐出现了PD症状,而NTN治疗组猴,PD症状比较轻或不明显;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MPTP模型组猴黑质、壳核和尾状核多巴胺(DA)、5-羟色胺(5-HT)和5-羟吲哚乙酸(5-HIAA)的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显著降低,NTN治疗组猴的黑质、壳核和尾状核中的DA、5-HT和5-HIAA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而与模型组相比,DA、5-HT和5-HIAA含量均明显增加;光镜检查MPTP模型组猴黑质神经元细胞明显脱失,而NTN治疗组猴黑质神经元细胞丢失不明显,与正常对照组猴无差别.上述结果表明,制备的重组人NTN在恒河猴体内能保护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不受MPTP的损伤,使其DA含量及多巴胺能神经元维持正常,在MPTP存在下没有发生PD症状.  相似文献   

11.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是19934上发现并克隆的神经营养因子,对巴金森氏病和运动神经元性疾病的治疗可能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对价值蛋白质的性质,基因结构,分布以及其在生理,病理情况下作用进行了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12.
胶质细胞衍生的神经营养因子与神经退行性性疾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胶质细胞衍生的神经营养因子(GDNF)是多巴胺神经元及运动神经元的营养因子,对由于损伤引起的多巴胺神经元及运动神经元的变性有保护及修复作用,因而可能用于临床治疗PD和ALS这类神经退行性疾病。  相似文献   

13.
帕金森氏病(Parkinsondiseas。PD)又称震颤麻痹,是发生于中年以上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以震颤、肌强直反运动减少为主要临床特征入8厂年由英国医生帕金森门OO。。Parkinson)苗先报道。脑炎、动脉硬化、颅脑损伤、一氧化碳、锰、汞及某些抗精神病药物等中毒也可产生与原发性帕金森氏病类似的症状,这种继发者称为帕金森氏综合症。本文重点谈谈帕金森氏病的病因、表现和治疗。亚病因和发病机制到目前为止,Plj的确切病因尚未完全明确。患者中脑黑质多巴胺(DA偷神经元变性坏死、酪氨酸羟化酶(*N)减少成活性降低,使脑纹状体多…  相似文献   

14.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能够促进多种神经细胞特别是多巴胺能神经元及运动神经元存活。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信号传递受体是RET受体酪氨酸激酶,受体α亚基是它与RET相互作用的媒介。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生物学活性的发挥需要RET与受体α亚基同时存在。  相似文献   

15.
骨钙素(OCN)能调节多种外周组织器官的生理结构与功能,也发挥重要的中枢调控作用,与个体的学习和记忆等高级认知功能密切相关。研究表明,OCN穿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并与神经元或神经胶质细胞膜上的G蛋白偶联受体(GPCR)家族成员GPR158和GPR37结合,激活或抑制细胞内相关信号通路,改变神经元或神经胶质细胞的生理活性。OCN在脑内的作用主要包括调节5-羟色胺、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和γ-氨基丁酸等神经递质合成与释放、增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促进海马神经发生、增强海马神经元自噬及维持髓鞘稳态等。此外,OCN还能参与调控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病理生理学进程。在阿尔茨海默病(AD)中,OCN干预能够部分减少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及Aβ诱发的细胞毒性等,改善学习和记忆能力缺陷;在帕金森氏病(PD)中,OCN干预能够部分抑制黑质和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元丢失,增加酪氨酸羟化酶含量及降低神经炎症等,缓解运动功能障碍。本文通过解析GPR158和GPR37的结构与功能,分析OCN在脑内的作用及其生物学机制,探讨OCN对AD和PD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影响,为进一步筛选促进脑健康的新型靶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具有如下特点:(1)可以向神经组织分化或源自神经系统的一部分。(2)具备维持和更新的自主能力。(3)可通过细胞分裂增殖。以上特点决定了它的应用价值,被公认为治疗阿尔茨海默氏病,帕金森氏症,脊髓损伤,中风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最佳方案。用干细胞治疗癌症,免疫相关性疾病,和其他疾病被认为是很有创新的新疗法,可能有一天会扩展到修复和补充大脑损伤。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一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为TGF一β超家族的一员,具有很强神经保护作用,大量实验研究证实GDNF可促进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的中脑神经干细胞定向分化为多巴胺能神经元,同时大量实验发现其可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及分化,为神经干细胞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背景:深空探测的不断发展,潜在的战争威胁以及核事故的发生增加了人类辐射暴露的风险。神经炎症是人体在辐射暴露后重要生理反应之一。神经炎症的发生与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氏病(Alzheimer"s disease, AD)和帕金森氏病(Parkinson"s disease, PD)密切相关。开发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的中药对辐射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有积极意义。结论:中药龙血竭对辐射诱导的神经炎症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本文总结了龙血竭在降低氧化应激水平,相关炎症因子表达和线粒体损伤中的作用。同时,我们提出内源性神经毒素可能加重辐射诱导的神经炎症的进程,而龙血竭可缓解这种神经炎症。  相似文献   

18.
通过体外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SCs)向多巴胺(dopamine, DA)神经元分化,探讨人BMSCs来源的DA神经元的功能特征及其分化机制,为临床上细胞移植替代治疗诸如帕金森氏病(parkinson's disease, PD)等神经精神性疾病提供一种理想的细胞来源。通过密度梯度离心获取人骨髓中的单个核细胞,贴壁培养纯化BMSCs。50μmol/L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y factor, BDNF),10μmol/L forskolin(FSK)和10μmol/L DA联合对BMSCs进行诱导。电子显微镜观察诱导2周后细胞是否具有神经元的超微结构特点;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RT-PCR检测DA神经元分化过程中的标志物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 TH)的表达以及转录因子Nurr1、Ptx3和Lmx1b的表达;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m, HPLC)检测诱导2周后的细胞多巴胺的释放水平。 结果表明,诱导2周后,电镜下细胞胞浆中有大量密集的呈扁平囊状的粗面内质网及其间的一些游离核糖体以及神经微丝的形成。RT-PCR结果显示NSE(neuron specific enolase)、Nurr1、Ptx3、Lmx1b和TH的mRNA均有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表明诱导2周后TH阳性细胞(24.80±3.36)%的表达较诱导3d后(3.77±1.77)%明显提高(P<0.01);HPLC检测到诱导2周后的细胞DA释放水平[(1.22±0.36)μg/mL(n=6)]高于未经诱导的细胞[(0.75±0.22)μg/mL(n=6) (t=-2.79,P=0.038)]。 由此得出,BDNF、FSK和DA可以在体外诱导人BMSCs向DA神经元分化,并具有DA神经元的功能特征,是临床用于治疗神经精神性疾病的理想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19.
体外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多巴胺神经元分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体外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cells,BMSCs)向多巴胺(dopamine,DA)神经元分化,探讨人BMSCs来源的DA神经元的功能特征及其分化机制,为临床上细胞移植替代治疗诸如帕金森氏病(parkinson’sdisease,PD)等神经精神性疾病提供一种理想的细胞来源。通过密度梯度离心获取人骨髓中的单个核细胞,贴壁培养纯化BMSCs。50μmol/L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neurotrophy factor,BDNF),10μmol/Lforskolin(FSK)和10μmol/LDA联合对BMSCs进行诱导。电子显微镜观察诱导2周后细胞是否具有神经元的超微结构特点;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RT-PCR检测DA神经元分化过程中的标志物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的表达以及转录因子Nurr1、Ptx3和Lmx1b的表达;高效液相色谱(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m,HPLC)检测诱导2周后的细胞多巴胺的释放水平。结果表明,诱导2周后,电镜下细胞胞浆中有大量密集的呈扁平囊状的粗面内质网及其间的一些游离核糖体以及神经微丝的形成。RT-PCR结果显示NSE(neuron specificenolase)、Nurr1、Ptx3、Lmx1b和TH的mRNA均有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表明诱导2周后TH阳性细胞(24·80±3·36)%的表达较诱导3d后(3·77±1·77)%明显提高(P<0·01);HPLC检测到诱导2周后的细胞DA释放水平[(1·22±0·36)μg/mL(n=6)]高于未经诱导的细胞[(0·75±0·22)μg/mL(n=6)(t=-2·79,P=0·038)]。由此得出,BDNF、FSK和DA可以在体外诱导人BMSCs向DA神经元分化,并具有DA神经元的功能特征,是临床用于治疗神经精神性疾病的理想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20.
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细胞可以表达神经元特异性的酪氨酸羟化酶、多巴胺-β-羟化酶以及多巴胺转运体等,因此可用于建立帕金森病的体外模型。虽然帕金森综合症发病的确切机制至今尚不清楚,但众多的病理学资料证实该病患者存在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凋亡。自由基、兴奋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