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1990年11月11日至15日在北京召开了第三届全国真菌地衣学术讨论会。出席这次学未讨论会的代表共210人,来自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台湾的代表首次参加了本届全国真菌地衣学术讨论会。在代表中有我国目前许多著名真菌学家,也有相当一批后起之秀。会议听取了真菌学会第二届理事会裘维蕃理事长的开幕词以及余永年副理事长所作的学会工作报告。大会收到中国植物学会、微生物学会及以台湾、香港有关专家的贺信。中国食用菌协会的有关领导应邀出席了会议。中国科学院微生物  相似文献   

2.
<正> 第二届全国真菌、地衣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10月28日至11月1日在武汉华中农业大学举行。出席这次学术讨论会的代表、列席代表和特邀代表共160余人,来自全国25省、市、自治区,是我国真菌与地衣学工作者的一次空前盛会。会议由中国植物学会真菌学会主持。会议进行了大会与分组学术报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生物学会化石藻类专业委员会第二届代表大会暨第三次学术讨论会于一九八五年十一月廿七日至十二月一日在江苏省无锡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各系统的115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大会共收到学术论文40余篇。大会收到了中国古生物学会微体学会、孢粉学会、江苏省古生物学会,同济大学海  相似文献   

4.
中国微生物学会真菌专业委员会和全国医院真菌感染学会委托解放军总医院主办的第一届全国真菌感染学术研讨会于1994年8月24日至27日在山东省威海市召开。来自全国2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近200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大会收到论文241篇,会上交流150多篇,包括专题报告、实验  相似文献   

5.
全国第二届真菌毒素中毒与致癌学术讨论会于1985年9月11日—14日在郑州召开。会议由中国微生物学会真菌专业委员会委托河南省微生物学会筹备的。河南省科协主席蒋家璋,河南医科大学付校长席雨人等同志到会并讲了话。来自全国十六个省市自治区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卫生防疫部门、医院、粮食检测及人民解放军等单位的真菌学工作者共58人出席了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56篇,其中31篇在会上宣读,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1)真菌毒  相似文献   

6.
我国第一次自然保护区学术讨论会于1982年11月22日至30日在福建省建阳县召开,这是建国以来我国第一次多学科、综合性的学术讨论会。这次会议是由中国林业、植物、地理、生态、环境等学会筹备,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中国林学会主持召开的。出席这次会议的代表来自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共130余人。大会共收到学术论文(包括考察报告、背景材料)116篇。会议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参观考察了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第二阶段学术交流;第三阶段专题讨论。  相似文献   

7.
<正> 中国昆虫学会于1980年1月19日至23日在湖北咸宁召开了全国棉垫种群数量生态学学术讨论会。全国重点棉区25个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共35名出席了会议,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上海昆虫研究所、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等亦派代表参加了会议。昆虫生态学组召集人马世骏教授主持了会议。会上着重讨论了棉虫生物防  相似文献   

8.
第五届国际兽类学学术大会于1989年8月22—29日在意大利罗马召开,约近50个国家的学者出席。中国兽类学会组团参加了会议(包括通过其它途径出席者)代表共15名。 学术大会共收到论文865篇,分大会报告、分会、板报展示等三种形式进行交流。论文篇  相似文献   

9.
由中国植物学植物形态专业委员会与陕西省植物学会联合举办的第五届全国植物形态学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10月17日至21日在古都西安召开。来至全国各地的代表共130余人。大会收到专题报告和论文摘要160篇。  相似文献   

10.
一九八○年十一月二十四日至二十九日,在北京香山召开了《全国首届生殖生物学学术讨论会》。出席这次大会的有来自全国有关高等院校、中国科学院所属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以及许多地方研究单位的代表共一百余名。大会开幕式由张致一教授主持,动物学会副理事长宋如栋同志对召开这次会议的目的和要求作了简短扼要的讲话。医科院基础医学研究所薛社普教授介绍了世界各国生殖调节研究的科研动态。北京农业大学董伟教授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利用alamarBlue~?测定细胞活力法、流式细胞术(annxin V-FITC)/PI双染色测定细胞凋亡法和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5α-还原酶活性法评价灵芝酸A对前列腺癌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并进一步利用流式细胞术2’,7’-二氯荧光素二乙酸酯(2’,7’-dichlorofluorescindiacetate,H2DCFDA)染色测定ROS释放量法、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检测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基因和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方法,探讨其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灵芝酸A可通过抑制5α-还原酶活性,抑制睾酮诱导的前列腺癌LNCaP细胞增殖,诱发细胞早期凋亡来发挥抗肿瘤活性;进一步研究表明,灵芝酸A降低前列腺癌细胞中AR的表达,并通过引发细胞线粒体功能障碍释放过量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诱发细胞凋亡,而qPCR和WB的数据进一步表明细胞线粒体功能障碍与抑癌基因caspase-3、bad和aifm1的高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理实一体化"教学是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的融合为一体的教学模式,从《食用菌栽培技术》"理实一体化"教材与教案的编写,"理实一体化"实践教学完整性的实施保证,"理实一体化"教学场地的创建,前沿性知识教学的充实,促进学生"零距离"上岗的措施等方面,对进一步完善高职《食用菌栽培技术》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3.
周艳辉  刘朴  李玉 《菌物研究》2019,17(1):57-62
文中综述了从网柄细胞状黏菌中分离得到的DIF-1及其衍生物、氯代苯并呋喃、三联苯化合物等芳香族化合物,脂肪酸和磷酸化合物、酶以及糖类等,并介绍了各成分的药理或生理作用等。表明网柄细胞状黏菌可以成为某些活性成分及药物的新来源。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弄清陕西汉中试栽羊肚菌的种类归属。[方法]收集到汉中地区试栽羊肚菌子实体19个样品,采用CTAB法提取其基因组DNA,使用通用引物PCR扩增5个基因序列(ITS、LSU、EF1-α、RPB1和RPB2)保守区片段,用1. 0%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对PCR产物进行检测,并对PCR产物送样测序。依据测序结果构建系统发育树,结合系统发育树进行物种归属鉴定。[结果]获取了所有样品的5个基因序列保守区片段,通过测序比对19个样品5个基因序列保守区片段并进行序列联合,对总长度3 025 bp的保守区序列分析并构建系统发育树,依据系统发育树鉴定出汉中试栽羊肚菌分别为六妹羊肚菌(Morchella sextelata)、梯棱羊肚菌(M. importuna)、隐形羊肚菌(M. cryptica)和北方羊肚菌(M. septentrionalis)。[结论]采用多基因联合分析法弄清楚汉中试栽羊肚菌的种类归属。  相似文献   

15.
木屑一直是灰树花主要的栽培基质,但木质资源日趋匮乏。本文采用单纯格子法筛选替代木屑基质的原材料及高产配方,以玉米芯、玉米秸秆、大豆秸秆、水稻秸秆为栽培基质,以产量为考核指标,建立各组分配比与产量之间的回归模型,优化栽培配方及考察配方中各组分的互作效应。结果表明:玉米芯可以替代木屑栽培灰树花,大豆秸秆、水稻秸秆和玉米秸秆可以与玉米芯进行合适配比,也可以替代木屑基质。优化的高产配方为75%玉米芯,23%麦麸,2%轻质碳酸钙,每袋产量平均达133.3 g,比对照配方平均产量(97.25 g)高出36.05 g,提高了37.07%。  相似文献   

16.
食用菌产业化生产的质量安全保障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总结多年食用菌生产实践经验,并在多项科研项目中运用和充实,制定了《安全食用菌产品生产技术要求(企业标准)》。在食用菌产业化示范中对安全食用菌生产场地环境、制种和菌种经营、栽培工艺、产品质量等提出了专业和具体的要求,为食用菌生产技术的升级换代和规范化提供技术参数和质量指标,为提高食用菌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安全与健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正> 全国首次植物病原真菌毒素研讨会于1991年4月13—17日在南京农业大学召开,参加的单位有复旦大学、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农科院、沈阳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和南京农业大学等农业大专院校、农业科研单位和综合性大学21个单位的45位正式代表。我国著名植病学家方中达教授和植病生理学家复旦大学薛应龙教授自始至终到会指导。会议期间特邀请了国际毒素研究中心日本名古屋大学  相似文献   

18.
A symposium on effects of beta-lactam antibiotics on eukaryotic cells was held as part of the 9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Infectious and Parasitic Diseases (Munich, Germany, July 1986). This symposium provided an opportunity to review recent work on the effect of beta-lactam structures on mammalian cells in culture and to speculate on possible clinical implications. This paper is a comment on the subject matter covered by the symposium papers which follow.Abbreviations Ara-C cytosine arabinoside - BLA beta-lactam antibiotic  相似文献   

19.
《Molecular neurobiology》2005,31(1-3):1-300
This special issue of Molecular Neurobiology presents a series of mini-reviews resulting from an ISN satellite symposium entitled Oxidative Mechanisms in Neurodegenerative Disorders Held at the Guilin Park Hotel, Guilin, China on February 7-11, 2004. The timely topics in this symposium were contributed by more than 20 internationally acclaimed scientists and attended by more than 100 participants interested in this subject matter. This satellite symposium was also part of the 6th Biennial Asian-Pacific Society for Neurochemistry (APSN) meeting held in Hong Kong, China. Organizers included Dr. Piu Chan (Capital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and Beijing Institute of Geriatrics) Dr. Albert Y. Sun and Dr. Grace Y. Sun (University of Missouri, Columbia, MO). The satellite meeting was hosted by Xuanwu Hospital of Capital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and Guilin Medical College, and was generously supported by the following: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Neurochemistry (ISN),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USA) (1 R13 NS047414), the Geriatric Research, Education and Clinical Center (GRECC) VA Medical Center, Minneapolis, MN, USA, The Chinese Society of Neuroscience,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 Chinese Journal of Neurology, Shanghai Roche Pharmaceuticals Ltd., and Beijing QuiXave United Technology Ltd. Corpor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