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摘要 目的:探讨肝细胞肝癌(HCC)组织G蛋白信号调节蛋白2(GPSM2)、谷氨酰胺果糖-6-磷酸转氨酶2(GFPT2)、核仁小RNA 51(SNORA51) mRNA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诊断并经手术切除治疗的HCC患者60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检测HCC组织、癌旁组织中GPSM2 、GFPT2 、SNORA51 mRNA表达情况,分析GPSM2、GFPT2 、SNORA51的mRNA表达与H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随访3年,应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不同分组HCC患者预后情况,并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C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HCC组织中GPSM2、GFPT2 、SNORA51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HCC组织中GPSM2 mRNA高表达组、GFPT2 mRNA高表达组、SNORA51mRNA高表达组血管侵犯、TNM分期Ⅲ期比例显著高于GPSM2 mRNA低表达组、GFPT2 mRNA低表达组、SNORA51mRNA低表达组(P<0.05)。Kaplan-Meier法分析显示GPSM2 mRNA低表达组、GFPT2 mRNA低表达组、SNORA51mRNA低表达组3年生存率显著高于GPSM2 mRNA高表达组、GFPT2 mRNA高表达组、SNORA51mRNA高表达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结果显示,血管侵犯、TNM分期Ⅲ期、GPSM2 mRNA高表达、GFPT2 mRNA高表达、SNORA51 mRNA高表达是HCC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GPSM2 、GFPT2、SNORA51在HCC组织中异常高表达,且与血管侵犯、TNM分期等临床病理特征有关,GPSM2 、GFPT2 、SNORA51高表达是HCC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驱动蛋白超家族成员2A(KIF2A)、驱动蛋白超家族成员2C(KIF2C)、驱动蛋白超家族成员20A(KIF20A)信使核糖核酸(mRNA)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手术切除的NSCLC患者106例,取其癌组织及其对应的癌旁组织,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检测组织中KIF2A、KIF2C、KIF20A mRNA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应用 Pearson相关性分析NSCLC组织中KIF2A、KIF2C、KIF20A mRNA表达间的关系。随访3年,应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KIF2A、KIF2C、KIF20A mRNA表达与患者预后关系。结果:NSCLC癌组织中KIF2A、KIF2C、KIF20A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低分化、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Ⅲ A 期NSCLC癌组织中KIF2A、KIF2C、KIF20A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中高分化、无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I、II期NSCLC癌组织(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NSCLC癌组织中KIF2A mRNA表达与KIF2CmRNA、KIF20A mRNA表达呈正相关,KIF2C mRNA表达与KIF20A mRNA表达呈正相关(P<0.05)。Kaplan-Meier法分析显示KIF2A mRNA低表达组、KIF2C mRNA低表达组、KIF20A mRNA低表达组3年生存率分别为(84.78%,86.27%,81.48%)显著高于KIF2A mRNA高表达组、KIF2C mRNA高表达组、KIF20A mRNA高表达组(59.62%,55.32%,59.09%)(P<0.05)。结论:KIF2A、KIF2C、KIF20A mRNA在NSCLC组织中存在高表达,且与低分化、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及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探究膀胱癌组织钙调蛋白结合蛋白(CALD1)信使RNA(mRNA)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于我院收治并确诊的111例膀胱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CALD1 mRNA在膀胱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分析CALD1 mRNA相对表达量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对患者进行5年随访,分析CALD1 mRNA相对表达量与预后的关系。结果:CALD1 mRNA在膀胱癌组织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CALD1mRNA相对表达量与膀胱癌患者组织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111例患者出院后随访5年,4例失访,107例患者获得随访,CALD1低表达组和高表达组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2.34%(34/47)、50.00%(30/60)(P<0.05),CALD1低表达组5年总生存率高于高表达组;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组织低分化程度、TNM高分期、淋巴结转移、CALD1mRNA高表达是影响膀胱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CALD1在膀胱癌组织中呈高表达,CALD1mRNA相对表达量与患者组织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组织驱动蛋白家族成员20A(KIF20A)、溶酶体相关4次跨膜蛋白B-35(LAPTM4B-35)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4月至2015年8月期间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8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子宫内膜癌组织以及距离肿瘤边缘2 cm以上癌旁组织中KIF20A、LAPTM4B-35 mRNA表达水平。分析子宫内膜癌组织中KIF20A、LAPTM4B-35 mRNA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分析不同KIF20A、LAPTM4B-35 mRNA表达患者5年总生存率的差异。分析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子宫内膜癌组织中KIF20A、LAPTM4B-35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以及FIGO分期Ⅲ期患者的癌组织KIF20A、LAPTM4B-35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以及FIGO分期I~II期患者的癌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IF20A低表达组患者5年总生存率明显高于KIF20A高表达组;LAPTM4B-35低表达组患者5年总生存率明显高于LAPTM4B-35高表达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IGO分期Ⅲ期、有淋巴结转移、KIF20A mRNA高表达和LAPTM4B-35 mRNA高表达是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KIF20A、LAPTM4B-35 mRNA表达水平升高,有淋巴结转移、FIGO分期较高患者癌组织KIF20A、LAPTM4B-35 mRNA表达水平上调。KIF20A 、LAPTM4B-35高表达患者5年总生存率下降。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配对相关同源框蛋白1(PRRX1)、血管抑制蛋白1(VASH-1)与微血管密度(MVD)、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辽宁省金秋医院行手术切除的156例NSCLC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癌组织及癌旁组织PRRX1、VASH-1的阳性表达率,并进行MVD计数。比较PRRX1阳性表达组/阴性表达组、VASH-1阳性表达组/阴性表达组MVD计数。分析PRRX1、VASH-1与NSCLC患者病理参数的关系。随访3年,应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PRRX1、VASH-1阳性/阴性表达与NSCLC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NSCLC患者癌组织PRRX1阳性表达率降低,VASH-1阳性表达率升高(P<0.05)。与PRRX1阴性NSCLC患者相比,PRRX1阳性NSCLC患者癌组织MVD降低,与VASH-1阴性NSCLC患者相比,VASH-1阳性NSCLC患者癌组织MVD升高(P<0.05)。与TNM I~II期、无淋巴结转移NSCLC患者的癌组织相比,TNM Ⅲ A期、淋巴结转移NSCLC患者的癌组织中PRRX1阳性表达率降低,VASH-1阳性表达率升高(P<0.05)。Kaplan-Meier法分析显示,PRRX1阳性组3年总体生存率(OS)、3年无病生存率(DFS)高于PRRX1阴性组(P<0.05),VASH-1阴性组3年OS、3年DFS高于VASH-1阳性组(P<0.05)。结论:NSCLC患者的癌组织中PRRX1阳性表达率降低,VASH-1阳性表达率升高,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及不良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着丝粒蛋白F(CENPF)、Krüppel样因子4(KLF4)表达与上皮-间质转化(EMT)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于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行手术切除的120例NSCLC患者的癌组织和距癌组织5cm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CENPF、KLF4及ETM相关标志物[E-钙粘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的阳性表达率和表达量。采用Pearson检验分析CENPF、KLF4与EMT相关标志物的相关性,并分析CENPF、KLF4表达与NSCLC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NSCLC癌组织中CENPF、Vimentin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均P<0.05),而KLF4、E-cadherin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低于癌旁组织(均P<0.05)。NSCLC癌组织中CENPF与E-cadherin呈负相关,与Vimentin呈正相关(P<0.05);而KLF4与E-cadherin呈正相关,与Vimentin呈负相关(P<0.05)。NSCLC癌组织中CENPF、KLF4的阳性表达率与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均P<0.05)。入组患者3年无病生存率(DFS)为60.00%。CENPF阳性表达的NSCLC患者3年DFS显著低于CENPF阴性表达患者(56.25% vs 75.00%,P=0.014),KLF4阳性表达的NSCLC患者3年DFS显著高于KLF4阴性表达患者(68.75% vs 54.17%, P=0.048)。结论:CENPF的高表达及KLF4的低表达可促进NSCLC的EMT发生、进展,并导致患者预后不良,CENPF和KLF4可辅助预测NSCLC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探讨微小核糖核酸(miR)-145、miR-186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临床病理特征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我院收治的128例行肺癌根治手术治疗的NSCLC患者,取其术中癌组织和癌旁组织(距离癌组织5 cm以上),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miR-145、miR-186以及PI3K mRNA、Akt mRNA、mTOR mRNA表达。分析miR-145、miR-186表达与N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Pearson检验分析NSCLC患者癌组织miR-145、miR-186表达与PI3K mRNA、Akt mRNA、mTOR mRNA表达的相关性。结果:癌组织miR-145、miR-186表达低于癌旁组织(P<0.05),低分化、TNM ⅢA期、淋巴结转移的NSCLC组织miR-145、miR-186表达低于中高分化、TNM Ⅰ~Ⅱ期、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NSCLC组织(P<0.05)。癌组织PI3K mRNA、Akt mRNA 、mTOR mRNA表达均高于癌旁组织(P<0.05),癌组织miR-145、miR-186表达与PI3K mRNA、Akt mRNA、mTOR mRNA表达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NSCLC组织中miR-145、miR-186表达下调,miR-145、miR-186表达下调可能激活PI3K/ Akt/mTOR信号通路促使NSCLC进展,且与NSCLC患者癌组织低分化、TNM ⅢA期、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lncRNA)HIT000218960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七Ο医院进行手术切除治疗的103例胃癌患者及进行胃粘膜活检的健康体检志愿者62例,取其对应组织,应用逆转录-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检测组织中lncRNA HIT000218960及高迁移率族蛋白A2(HMGA2)信使RNA(mRNA)表达,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中HMGA2阳性表达。分析lncRNA HIT000218960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随访3年,应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不同lncRNA HIT000218960分组患者预后情况,并应用Cox回归分析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胃癌组织中lncRNA HIT000218960、HMGA2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胃粘膜组织(P<0.05),HMGA2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胃粘膜组织(P<0.05)。胃癌组织中lncRNA HIT000218960表达与肿瘤直径、组织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lncRNA HIT000218960水平与HMGA2 mRNA表达呈正相关(r=0.462,P<0.05)。lncRNA HIT000218960低表达组3年生存率显著高于lncRNA HIT000218960高表达组(P<0.05)。Cox回归显示,肿瘤组织中低分化、TNM分期Ⅲ期、淋巴结转移、lncRNA HIT000218960高表达、HMGA2 mRNA高表达是胃癌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存在lncRNA HIT000218960异常高表达,其与胃癌恶性进展及患者预后不良有关。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酸性核磷蛋白32A(ANP32A)、Ataxin-3及4个半LIM结构域蛋白1(FHL1)的表达及其与肝转移的关系。方法:对120例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ANP32A、Ataxin-3及FHL1蛋白水平进行检测,分析其阳性表达率。其中44例发生肝转移作为肝转移组,76例无肝转移作为无肝转移组,比较两组癌组织中ANP32A、Ataxin-3及FHL1蛋白阳性表达率,分析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ANP32A、Ataxin-3、FHL1蛋白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中ANP32A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Ataxin-3、FHL1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癌旁组织(P<0.05)。经单因素分析显示肝转移组患者癌组织中ANP32A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无肝转移组,Ataxin-3、FHL1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无肝转移组(P<0.05),肝转移组患者原发癌中低分化、原发癌浸润深度T3~T4、原发癌有淋巴结转移者构成比显著高于无肝转移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NP32A蛋白阳性表达、原发癌中低分化、原发癌浸润深度T3~T4、原发癌有淋巴结转移是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危险因素(P<0.05),Ataxin-3、FHL1蛋白阳性表达是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保护因素(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中ANP32A阳性表达率与Ataxin-3、FHL1阳性表达率呈负相关(P<0.05),Ataxin-3蛋白阳性表达率与FHL1蛋白阳性表达率呈正相关(P<0.05)。结论:ANP32A蛋白高表达,Ataxin-3、FHL1蛋白低表达与结直肠癌发生及肝转移有密切关系,且以上指标间具有一定相关性。结直肠癌肝转移受多种因素影响,临床诊治中可根据相关因素为患者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探讨胞质分裂作用因子10(Dock10)在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肺癌预后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肺癌患者98例,检测其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Dock10的表达情况。分析Dock10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分析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Dock10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及其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肺癌组织中Dock10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平均表达量均高于癌旁组织(P<0.05)。Dock10表达与肿瘤大小、TNM分期、分化程度有关(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史、TNM分期、分化程度、Dock10表达均为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Dock10诊断肺癌的曲线下面积及最佳诊断临界值分别为0.894、1.877 ng/mL,具有一定诊断价值。Dock10低表达患者的5年生存率高于Dock10高表达患者(P<0.05)。结论:Dock10对肺癌的临床诊断和预后具有一定意义,可能作为一种潜在的肺癌诊断和预后评估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食管癌组织微小RNA-21(miR-21)、微小RNA-182(miR-182)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10月至2014年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120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食管癌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组织中miR-21、miR-182表达量,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患者生存情况。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食管癌组织中miR-21、miR-182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食管癌组织中miR-21、miR-182表达均与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miR-21低表达患者的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高表达患者(P<0.05),miR-182低表达患者的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高表达患者(P<0.05)。结论:miR-21、miR-182表达量在食管癌中上调,与食管癌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相关。miR-21高表达以及miR-182高表达患者5年生存率下降,检测miR-21、miR-182表达量在食管癌患者预后预测中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筛选肺癌蛋白分子标志物,寻找可诊断及预测肺癌预后的蛋白标志物。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9年7月于西安市第四医院确诊并进行肺部切除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8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检测NSCLC患者肺癌组织标本和癌旁MCM2(Minichromosome maintenance protein2, 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2)、MCM5(Minichromosome maintenance protein5,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5)、MCM6(Minichromosome maintenance protein6,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6)、MCM7(Minichromosome maintenance protein7,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7)、KIAA1522和KIAA0317蛋白表达阳性率,探讨多蛋白联合检测对NSCLC诊断及预后预测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肺癌组织中MCM2、MCM5、MCM6、MCM7、KIAA1522和KIAA0317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P<0.05),其中MCM6、MCM7和KIAA1522在50 %以上;以MCM6、MCM7、KIAA15223蛋白联合检测肺癌组织,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类型和分期的NSCLC患者的联合蛋白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蛋白阳性率均大于80 %;MCM7高表达较之低表达或不表达的病例,显著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P=0.000)。男性(P=0.031)、III~IV期患者(P<0.001)、以及低分化程度(P=0.012)也是患者的不良预后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MCM7是一个独立的预测指标(P=0.000), 与患者生存具有显著相关性,对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作用。结论:NSCLC患者肺癌组织中MCM6、MCM7和KIAA1522呈高表达,三者联合检测对NSCLC的检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高水平的MCM7表达提示肺癌患者的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及其与患者组织学类型及其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我院进行就诊并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的96例患者为实验组,另选取30例肺良性病变患者为对照组,使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患者肺癌组织或肺良性病变组织中MMP-2、MMP-9的表达,并分析MMP-2、MMP-9的表达与患者组织学类型及临床分期之间的关系。结果:非小细胞肺癌组织MMP-2及MMP-9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肺良性病变组织(P0.05)。非小细胞肺癌鳞癌组织MMP-2、MMP-9表达明显高于腺癌和腺鳞癌(P0.05),而鳞癌与腺鳞癌组织MMP-2、MMP-9表达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分期的增加,癌组织MMP-2及MMP-9表达逐渐上升,各分期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MP-2、MMP-9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上调,以鳞癌最高,且与临床分期显著相关,提示其对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病情评估和预后判断均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同源异型盒基因B7(Homeobox B7,HOXB7)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HOXB7的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行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共120例,采用实时定量PCR(q RT-PCR)技术、蛋白印迹(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染色分别检测HOXB7m RNA水平及蛋白水平在胃癌及对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通过卡方检验分析HOXB7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间的相关性,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模型评估HOXB7在胃癌风险评估中的作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HOXB7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无瘤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HOXB7 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应癌旁组织(P0.05);HOXB7蛋白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均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而与患者性别、年龄、分化程度及远处转移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分析提示HOXB7可以作为评估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风险因素。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高表达HOXB7的胃癌患者无瘤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均显著低于HOXB7低表达患者组(P0.01)。结论:HOXB7蛋白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与胃癌的恶性表型有关,可能参与胃癌发生及恶性进展过程,可作为判断胃癌患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浸润转移的关系,为乳腺癌的临床治疗及预后预测提供基础。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80例,对所选病例的乳腺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乳腺组织样本进行检测。观察并比较不同乳腺组织中MMP-2,MMP-7、MMP-9、TIMP-1及TIMP-2 m 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乳腺组织相比较,乳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MMP-2、MMP-7、MMP-9,TIMP-1及TIMP-2 m RNA的表达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织中MMP-2、MMP-7、MMP-9、TIMP-1及TIMP-2 m RNA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肿瘤范围扩大,MMP-2、MMP-7和MMP-9 m RNA的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而TIMP-1和TIMP-2 m RNA表达无显著变化(P0.05)。随着淋巴结转移进展,MMP-2、MMP-7和MMP-9 m RNA的表达显著增加(P0.05),而TIMP-1和TIMP-2 m RNA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MMP-2、MMP-7、MMP-9、TIMP-1和TIMP-2的m RNA在乳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这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有关,而MMP-2、MMP-7和MMP-9可能有助于预测乳腺癌的侵袭行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av-1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取我院收治的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15例NSCLC患者手术切除的肺组织,并获取肺癌旁组织15例。实时定量PCR检测其中Cav-1和lncRNA HOTAIR的表达。进一步检测Cav-1和lncRNA HOTAIR在各肺癌细胞系中的表达。采用脂质体3000介导将si CAV-1和pcDNA3.1/CAV-1转染入NSCLC细胞系中,实时定量PCR检测lncRNA HOTAIR的表达,CCK-8检测细胞增殖。随后,将si HOTAIR以及pcDNA3.1/HOTAIR转染入CAV-1过表达的NSCLC细胞系中,CCK-8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结果:NSCLC患者手术切除的肺组织中CAV-1m RNA和HOTAIR lncRNA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其在癌旁组织(P0.001)。与健康人肺组织上皮细胞系(NuLi-1)相比,各肺癌细胞系中CAV-1 m RNA和HOTAIR lncRNA的表达均显著增加,鳞状细胞癌细胞系(SK-MES-1)除外。si CAV-1显著降低NSCLC中CAV-1的表达(P0.01)以及其增殖能力,而pcDNA3.1/CAV-1显著增加NSCLC中CAV-1的表达(P0.01)以及其增殖。与对照si RNA相比,si CAV-1显著降低HOTAIR lncRNA的表达(P 0.05)。与对照质粒相比,pcDNA3.1/CAV-1显著增加HOTAIR lncRNA的表达(P0.01)。si HOTAIR可显著抑制NSCLC细胞增殖(P0.05),且可明显取消pcDNA3.1/CAV-1转染对NSCLC细胞增殖的促进作用(P0.05),而pcDNA3.1/HOTAIR可显著增加NSCLC细胞增殖(P0.05),且CAV-1过表达可增强pcDNA3.1/HOTAIR对NSCLC细胞增殖的促进作用(P0.05),而si CAV-1转染可抑制pcDNA3.1/HOTAIR对NSCLC细胞增殖的促进作用。结论:CAV-1通过上调lncRNA HOTAIR的表达促进肺癌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