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光免疫治疗是一种新兴的肿瘤靶向光疗手段,它将单克隆抗体的肿瘤特异性与光吸收剂的光毒性相结合,可以快速且极具免疫原选择性地诱导靶肿瘤细胞的死亡。由于靶向性强,光免疫治疗的副作用小。而且因为该疗法诱导的免疫原性死亡会引起垂死肿瘤细胞周围未成熟树突状细胞的快速成熟,继而将肿瘤抗原提呈给CD8+T细胞,导致治疗后CD8+T细胞的激活和增殖,增强宿主抗肿瘤免疫反应。不仅如此,光免疫治疗还能通过增强纳米药物的肿瘤组织穿透性而提高疗效。鉴于光免疫治疗的优良应用前景,文中从其免疫激活机制、超级高渗透长滞留效应、新进展与联合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其深入研究和临床转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肿瘤细胞通过刺激新生血管生成来满足对营养及供氧的不断增长的需求,因此,肿瘤组织生长对于新生血管形成的依赖性使得抗血肿瘤管生成已经成为肿瘤学基础研究与临床治疗领域中最吸引人的策略之一.在众多的促血管生成因子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VEGFR2(鼠和人中也分别称为Flk-1和KDR)对于与肿瘤生长、转移及复发相关的血管生成是至关重要的.此外,通过打破肿瘤组织自身介导的免疫耐受与逃避,主动免疫治疗已成为一种崭新的抗肿瘤治疗方法.通过将这两种策略联合应用,抗血管生成主动免疫治疗使得更加有效地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成为可能.这种免疫治疗与抗血管生成的联合应用有望成为一种有良好前景的研究方案.本文总结了通过打破VEGF/VEGFR2信号通路实现的抗肿瘤血管生成主动免疫治疗方面最新研究进展.本文讨论了旨在抑制血管生成的三种不同形式的抗肿瘤疫苗-细胞疫苗、蛋白质/多肽疫苗及基因/DNA疫苗,以及这一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胃癌是目前世界上发病率及致死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东亚地区尤其显著。针对胃癌的治疗手段仍是传统的手术联合化疗、放疗为主,尽管靶向药物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但其对晚期胃癌的疗效仍然有限。胃癌的免疫治疗作为独特的治疗手段,在近十多年发展较为活跃,特别是过继性免疫治疗手段不断有创新。过继性免疫治疗主要依赖回输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细胞,目前回输的细胞由具有非特异性抗肿瘤作用向具有特异性抗肿瘤作用演变,特别是嵌合性抗原T细胞治疗的出现,为进展期胃癌患者提供了有一种潜在的选择。本文对胃癌过继性免疫治疗中采用的不同免疫活性细胞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等进行总结,并针对其不足提出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增强治疗靶向性、降低免疫逃逸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光动力治疗( photodynamic therapy,PDT )是光敏剂在特定波长光源的激发下、在氧分子存在下产生细胞毒性物质的一种治疗方法,主要用于抗肿瘤治疗.目前临床应用的光敏剂对肿瘤细胞的靶向性比较有限,近来的一个热门研究方向是靶向性光敏剂.结合作者多年来在该方向的工作,综合近年来光敏剂研究的发展,比较全面地阐述了带有功能性多肽的靶向性光敏剂及其在光动力治疗中的应用.阐述多肽作为靶向基团的优势,总结了包括透膜多肽、血管靶向多肽、细胞受体靶向多肽等功能多肽与光敏剂偶合物的生物效应,说明了多肽能够实现光敏剂的靶向作用.  相似文献   

5.
自然杀伤细胞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NK细胞作为抗体依赖细胞毒作用的效应器,在抗肿瘤免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目前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热点.本文就NK细胞抗肿瘤免疫治疗的策略,治疗的关键性问题、及与其他方法联合治疗等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葡萄球菌肠毒素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葡萄球菌肠毒素(SE)是一种外源性超抗原,能够高效地刺激T细胞增殖并且促使其释放多种大量的细胞因子。体外细胞水平和动物体内水平的研究结果表明,SE能够产生强大的杀伤肿瘤细胞效应,它是一种很有潜能的新型肿瘤免疫治疗剂,展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SE抗肿瘤是目前肿瘤治疗基础研究的一个热点,但是尚未见临床应用SE治疗人体肿瘤的报道。本文综述了SE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进展,探讨了其抗肿瘤作用的机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螺旋藻藻蓝蛋白光敏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螺旋藻是一种广泛养殖的丝状体蓝藻。从螺旋藻中提取的藻蓝蛋白具有抗肿瘤和增强免疫等多种生物学功能,作为光敏剂,藻蓝蛋白可应用于肿瘤治疗。本文阐述了藻蓝蛋白的结构、光动力疗法的原理和藻蓝蛋白光敏作用的研究进展,并介绍了藻蓝蛋白在光动力疗法中的应用现状与前景。  相似文献   

8.
光动力疗法是一种使用光敏药物和激光活化治疗肿瘤疾病的方法。用特定波长的光辐照肿瘤部位,能使选择性聚集在肿瘤组织的光敏药物活化,引发光化学反应破坏肿瘤。然而,光动力疗法在临床上的应用却一直存在治疗深度受限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光动力疗法在临床应用中的局限性,并指出光动力疗法联合声动力疗法是一种可以克服光动力疗法治疗深度局限性的新型非侵入性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肿瘤是21世纪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患之一。临床上,实体瘤治疗仍以手术切除、放化疗和靶向治疗为主,但这些方法往往不能根除肿瘤病灶,易导致肿瘤复发和进展。肿瘤免疫治疗是利用人体的免疫系统,通过增强或恢复抗肿瘤免疫力实现控制和杀伤肿瘤的一种新的治疗模式。肿瘤免疫治疗能够在众多患者中产生持久反应,过继性免疫治疗和免疫检查点阻断剂治疗均可产生显著的抗原特异性免疫反应。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是一种存在于肿瘤组织内部具有高度异质性的淋巴细胞,在宿主抗原特异性肿瘤免疫应答中发挥关键作用。最新研究表明,在肿瘤发生和治疗过程中,TILs的亚群组成和数量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抗肿瘤的TILs介导的过继性免疫治疗方法已在多种实体瘤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文中就实体肿瘤中TILs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光动力治疗创伤小,在恶性肿瘤治疗方面的应用已经得到了临床认可。治疗过程中需要给予光敏剂,在光照下产生分子氧对肿瘤细胞产生杀伤作用。但是,大多数光敏剂缺乏对肿瘤细胞的特异性,其在肿瘤中的富集主要与细胞高代谢有关,并且在水相媒介中溶解度比较差。纳米技术应用于光动力治疗提供了一种有效地体内运输光敏剂的方式。目前,聚合物纳米粒与光动力药物传递的研究越来越多,光敏剂通过纳米粒的运输为弥补光动力治疗的不足提供了可能,这是因为纳米载体可以将治疗浓度的光敏剂运送到肿瘤细胞而不造成非靶向组织的副损伤。本文将介绍对肿瘤光动力治疗中具有特异性的聚合物纳米粒的种类及在临床中的应用情况,为肿瘤靶向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利用细菌作为一种癌症治疗手段已有较长的历史。随着对肿瘤微环境和免疫机制等相关问题的不断探究,细菌疗法已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平台技术,为肿瘤的免疫治疗开辟了新策略、新潜能。某些细菌依靠其自身特性,能够特异性靶向肿瘤组织,不仅对肿瘤生长产生直接抑制作用,还能刺激机体产生固有和适应性免疫应答,从而显著提升抗肿瘤治疗的疗效,甚至有助于解决转移性肿瘤等难题。通过基因工程技术,从基因水平上调控细菌的分子机制来定制其生物功能,高效递送各种免疫治疗剂至肿瘤病灶处而发挥作用,达到精确调控、有效激活的目的,这是其他药物传递系统所无法比拟的。此外,肿瘤靶向型细菌介导的治疗方案既可作为单一疗法应用,也可与其他治疗方式如化疗、放疗和光热治疗等联合,以获得更佳的临床治疗结果。因此,该文主要讨论了活细菌发挥肿瘤靶向性和抗肿瘤免疫作用的关键,总结了生物工程菌用于免疫治疗的相关研究及其与其他治疗方式联合应用的优势,为细菌疗法的进一步研究与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肿瘤免疫治疗因在肿瘤治疗中具有高效性已成为疗效显著的新型疗法,其中细胞介导的过继免疫治疗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与化疗、放疗、手术切除这些传统肿瘤治疗手段相比,由于能够直接杀伤或者激活免疫系统杀伤肿瘤细胞,过继免疫治疗展现出独特的优势和临床应用前景。近些年,研究人员在过继免疫治疗领域取得了大量的研究进展。本文将对肿瘤过继免疫治疗的现状与临床前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肿瘤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化学治疗、放射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但是药物副反应、疾病耐药和肿瘤复发是目前面临的困难。近年来,微生物与肿瘤相互作用的研究成为热点。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可以通过调节微生态来对抗肿瘤,提高肿瘤治疗的疗效,减小治疗的副作用,从而进一步提高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就微生态调节剂应用于治疗肿瘤作一综述,我们回顾了有关益生菌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此外,我们讨论益生菌、益生元、合生元、微生物代谢物和抗生素与化疗及免疫治疗共同应用的益处。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肿瘤免疫治疗在多种恶性肿瘤中显示了确切的临床疗效,主要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免疫细胞治疗。其中,肿瘤的免疫细胞治疗是通过回输激活的免疫细胞来介导抗肿瘤的免疫反应,以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肿瘤细胞免疫治疗经历了从广泛性杀伤到肿瘤特异性杀伤的个体化模式的转变,而随着对实体肿瘤高度异质性的深入认识,肿瘤免疫细胞治疗更趋向于"精准化"。现综述细胞免疫治疗的分类及目前面临的困境,并探索细胞免疫在抗肿瘤治疗中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光感应化合物在以光为手段治疗疾病方面的研究和应用.介绍了光动力治疗及卟啉类和酞菁类化合物在光动力治疗中的应用现状,讨论了光动力作用中活性氧的产生机理,着重介绍了含偶氮苯基团的光感应化合物和含其它光感应材料的脂质体在光控治疗中的应用和发展,阐述了光化学内化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光感应脂质体在光控治疗中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恒定自然杀伤T细胞(iNKT)是T淋巴细胞的一个独特亚群,兼具自然杀伤(NK)细胞和T细胞特征,同时表达T细胞受体(TCR)和NK细胞表面标志。iNKT细胞被激活后,通过分泌细胞因子,活化其它免疫细胞参与先天性免疫和获得性免疫,在抗肿瘤免疫过程中发挥调节作用。在多种癌症患者体内,发现外周血中iNKT细胞的数量降低、功能减弱,进而导致临床治疗效果不佳。近年来,基础研究和早期临床试验结果表明,注射抗原递呈细胞或/和体外培养并活化的iNKT细胞,抗肿瘤免疫治疗效果显著。本文就iNKT细胞的分类及生物学特性,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作用与其机制,以及其临床应用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肿瘤免疫治疗是通过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来控制和杀伤肿瘤的一种治疗手段。针对免疫检查点的治疗等一系列临床突破使得肿瘤的免疫治疗受到了广泛重视。目前,抗体治疗和过继性细胞治疗是肿瘤免疫治疗的主要方式,但是这些方法仍具有副作用较强,实体瘤治疗难以实现,治疗费用高昂等缺点。因此改进和发展更加高效、安全、低成本的新技术仍十分必要。适配体是利用指数富集的配体系统进化技术筛选得到的单链寡核苷酸,有核酸"抗体"之称。适配体具有低免疫原性、组织穿透力强、易于化学合成与修饰等优势,且与其靶标的结合具有较好亲和力和特异性,可像抗体一样实现肿瘤的免疫治疗。对适配体在肿瘤免疫治疗相关技术中的新应用作一综述,主要包括基于免疫检查点的抗肿瘤作用、双特异性适配体的肿瘤免疫治疗、适配体靶向递送siRNA的肿瘤免疫治疗和适配体联合抗体的肿瘤免疫治疗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应用光动力技术治疗胃癌取得了可喜的进步,它对各个时期的胃癌均有比较满意的临床效果。本文通过对国内外近年来用光动力技术治疗胃癌方面的文献进行综述,系统阐述光动力运用于胃癌治疗这一项技术的原理、机制,光敏剂、光源及临床效果等方面,并总结了这项技术在治疗胃癌方面的优点和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9.
恶性肿瘤作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其治疗方法也一直是医学界关注的重点。近年来,肿瘤免疫治疗成为一种新型的治疗模式,然而其临床疗效由于肿瘤相关的免疫抑制及逃逸大幅减弱。纳米制剂给药系统可以提高免疫治疗效果,改变肿瘤微环境,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有效的策略。重点介绍了几种基于纳米制剂的抗肿瘤免疫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肿瘤单一药物化疗的效果往往达不到理想的肿瘤治疗效果,且容易导致耐药。因此,肿瘤的药物化疗与其他的抗肿瘤治疗方法,如光热治疗和光动力治疗等,联合治疗具有明显优势,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工作构建了一种还原性响应的新型智能纳米体系,采用喜树碱聚前药两亲分子(PEG-b-PCPTM)物理包埋光敏剂吲哚箐绿(ICG)。在肿瘤细胞的还原性微环境中,控制释放化疗药物喜树碱,激活化疗;同时,光敏剂ICG用于光动力治疗,从而实现化疗与光动力的联合治疗,表现出良好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