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对江苏省3种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探索作出分析,分别介绍了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上,淮安市实行的"病种分值结算办法"、镇江市实行的"总额预算、弹性结算、部分疾病按病种付费";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上,南京市实行的部分病种定额指标结算,住院医疗费用控制指标结算、连云港实行的问题控制结算办法;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支付方式上,积极探索单病种定额付费等,并对支付方式改革取得的效果作了比较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从2011年开始实施医保总额预付费制度改革、按病种分组(DRGs) 付费试点改革、医药分开改革等一系列支付制度改革,对医院的运行带来较大影响。付费制度改革对医疗质量的提高带来很大的挑战。医院采取了抓基础质量、抓环节质量、抓终末评价等一系列措施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在付费制度改革后,医院医疗服务量、DRGs评价、合理用药等数据均优于改革前,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前提下完成了付费制度改革,达到了医疗费用可控、医疗质量不降的双向目标。  相似文献   

3.
总额预付制是由医保部门在对医疗机构进行评估后,计算出人均医疗费用,根据服务量和人均医疗费用,测算出医院的年度费用标准,按此费用标准向医院预付定额的医疗费。对上海医保总额预付制的模式、实施成效、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和探讨,对总额预付的运用及改进提出了初步的设想,以此推动医疗保险付费方式改革的持续进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广州市社会医疗保险“按平均定额付费”方式对医生在为糖尿病足患者诊疗时诊疗行为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广州市医疗机构按医保定额水平分为A、B两类,问卷调查A、B两类医疗机构共104名参与糖尿病足诊治的执业医师,研究不同医保定额水平下医疗机构医生行为的差异。结果 A、B两类医院医生在为糖尿病足医保患者诊疗时不容易发生诱导需求行为;A类医院仅有14.6%的医生愿意收治医保糖尿病足患者;“按平均定额付费”对糖尿病足患者诊疗效果限制程度A类医院较强。结论 “按平均定额付费”能够有效地约束医生诱导需求行为,降低医疗费用,但对糖尿病足疾病的治疗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影响医保患者医疗费用的主要因素,为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和医疗保险支付方式的改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06—2009年三级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住院费用,对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人均住院费用呈逐年上涨趋势。次均费用与药品比例、材料呈正相关(决定系数分别为0.914和0.909,P=0.044和0.046),P<0.05。结论 合理降低药费比例和耗材比例是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的关键。应加快医疗保险支付方式的改革,制定科学的诊疗规范、临床路径。  相似文献   

6.
单病种支付作为一种合理控制医疗服务费用的方式,对医疗机构的行为有重要影响。调查发现新农合的单病种的支付方案多采取最高限价和定额补偿相结合的方式;支付标准的设计不尽合理;对医疗质量和过程缺乏监督;遵循临床路径率不高。建议:合理确定单病种支付标准,建立多方位的监督和考核机制,构建新农合单病种支付的管理模式,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医疗机构与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实现控制费用、改善质量和提高管理效率的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7.
??????? 目的 评价我国医疗费用规制策略效果,筛选优先干预策略。方法 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医院费用的重要规制手段:医疗服务定价方式、药品流通体制、医疗保险支付方式的重要性、可操作性、失效程度、干预迫切性四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 结果 导致我国医疗费用控制效果不佳的首要原因在于药品流通体制的管制失效;现行医保支付方式对医疗费用的规制作用不强,这是导致快速上涨的医疗费用难以得到有效遏制控制的第二位原因。 结论 改善我国医疗费用规制效果的优先策略是进一步强化药品流通体制规制改革的推进力度;其次,亟待深化医保制度支付方式的费用控制机制探索,发挥医保制度作为第三方对医疗费用的重要规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心脑血管疾病大额住院消费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医院2004-2006年心脑血管疾病大额住院消费(消费大于50000元,以下简称大额消费)病例发病率高的前五种疾病的构成情况、药费、材料费消耗情况进行分析,认为加强大额病例中发病率高的病种的重点管理,是降低医疗费用的有效途径。建议制定常见病大额病种预定额付费方案和审查报销制度;采用适宜技术;控制药费,防止过度医疗,有效地遏制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  相似文献   

9.
医疗保险在成为医疗服务的最主要付费者后,为避免医务工作者因道德风险产生过度医疗,确保医疗服务的必要性与合理性,建立了医疗服务审查制度,以达到费用控制和质量保障两大作用。但成本降低和质量提高是一对矛盾体,加上审查标准不一致、相关规范不全面、审核过程不够透明等问题使得台湾医疗服务审查制度饱受医疗机构的不满和诟病,尽管如此台湾在此方面还是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了解台湾地区医疗服务审查制的历史、现状及存在问题对于大陆相应制度的制订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 卫生总费用的快速增长已成为困扰世界各国的重要公共管理问题。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是医疗保险过程中涉及各方经济利益的最直接、最敏感的环节,对控制医疗费用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医院内部探索实施医疗保险混合支付方式,以期能够达到控制医疗费用、保证医疗质量、提高医院医保管理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多种形式的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提高参保人群的受益程度,有效控制患者住院均次费用的不合理增长,促进医疗机构内部运行机制的转变,提高医保资金的使用效率。方法 采集不同类别的医疗机构,不同支付方式的住院均次费用的增幅数据,进行改革前后的数据分析。结果 改革前后各级各类医院住院均次费用的逐年增幅差距很大,利用支付方式综合改革后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患者住院均次费用得到控制。结论 多种形式的支付方式改革是影响医疗机构内部运行机制、降低住院均次费用增幅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2.
模式的选择关系到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结果的成败。依据公益性和积极性的关系和权重,县级公立医院主要存在两种改革模式,第一种是绩效性行政化改革模式:公益性和积极性均衡化改革模式;第二种是治理型市场化改革模式:积极性和公益性均衡化改革模式。治理型市场化改革模式是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必然选择。县级公立医院治理型市场化改革模式,以医药卫生费用虚高为基本假设,以医疗保险补偿机制为后续制度,以医疗保险控费机制为关键制度。医疗保险预付费方式是县级公立医院治理型市场化改革模式的支点,预付费方式不仅可以撬动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创新,也可以撬动公立医院运行机制重构。  相似文献   

13.
医疗保险违规欺诈行为监管是各国政府部门和医疗保险管理机构面临的共同问题,从监管主体、监管对象、监管内容、监管工具和监管依据等方面对不同医疗卫生体制模式,国家关于定点医疗机构医保违规欺诈行为监管的做法和经验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扩大医疗保险项目覆盖范围是监管医疗机构的基础,混合付费体系是监管医疗机构的重要制度工具,卫生行政部门在医疗机构监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政府主导的监管模式是主流的监管模式,应注重按过程监管的全方位监管方式,健全的法律法规和惩处机制是有效控制欺诈骗保行为的重要保障,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完善是有效和快速地识别系统内不合理或异常支付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医保对定点医疗机构支付方式改革势在必行,应由传统的被动支付向管理型支付方向发展。在需方对医疗机构支付方式上,应确定与参保对象承受能力相适应的费用分担比例,同时组合应用多种支付方式;在医保对医疗机构支付方式上,应由后付制转向预付制、由单一的支付方式转向混合型支付方式。支付方式改革要辅之以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管、加快卫生信息化建设、建立医保谈判机制和注重配套政策支撑等。  相似文献   

15.
总额预算制作为医保对供方主要支付方式之一在国际上得到广泛应用,我国的上海、北京等地区也开始在不同程度上通过总额预算方式实现支付方式改革。总额预算作为一种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的方式既有优势也存在弊端。以我国台湾地区为例,介绍总额预算制度的运行机制和总额制定方式,并探讨总额预算制的实施效果,分析总额预算达到效果最优化的制度设计,为改革提供政策借鉴。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住院医疗费用的结构构成,分析不同付费方式下影响费用结构变动的趋势与特征,为控制住院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采用结构变动度、结构变动值和结构变动贡献率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住院医疗费用结构变动度达7.84%,以2012—2013年变动振幅较大;药品费、治疗费、化验费是引起结构变动的主要项目,三者累计贡献率为78.38%;其中化验费和治疗费呈持续正向变动,药品费呈持续负向变动。结论 控制住院医疗费用应结合不同付费方式分类制宜,药品费和检查化验费比重过高,而体现医护人员医疗服务价值的诊疗手术费等过低,费用结构有待优化,医疗服务价格与支付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 目的 评价我国医疗保险规制效果,筛选优先干预措施,为建立有效的医院规制体系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文献研究法明确现行医疗保险规制策略,通过问卷调查法调查策略实施情况,运用加权TOPSIS综合评价法对医疗保险规制的主要策略进行多维度综合评价。 结果 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是下一步规制改革的首要内容,接下来依次为医疗保险定点机构管理及医疗保险筹资和费用补偿。结论 在促进后付制(按项目付费)向预付制转变的同时,积极探索多种支付方式的结合运用。  相似文献   

18.
近年我国医疗费用呈快速上升趋势。从实证研究的角度,采用逐步回归分析统计方法研究病例分型与医疗费用的相关性,探讨病例分型应用于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并对现有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的优缺点和病例分型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