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泸定县中药资源的现状进行普查,促进中药及民族药资源有效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方法:以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为指导,通过外业调查、内业整理等方法,对泸定县现有中药资源进行普查、统计分析.结果:本次调查共完成样地41个、样方套205个,采集标本5028份.调查的野生药用植物共837种、179科,重点药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陕西宁强县药材资源种类进行全面调查和数据分析.方法:按照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结合宁强县植被特点,全县共设置44个样地(灌丛15个,阔叶林23个,针叶林6个);在野外样方调查的基础上,补充线路调查、采集腊叶标本和物种鉴定;最后,对全县药用植物资源种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宁强县实际完成40个样地(灌丛13个,...  相似文献   

3.
为了摸清广东省化州市药用植物资源现状,为该市中药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采用代表区域-样地-样方套-样方的调查方法,通过野外调查、标本采集、鉴定等对化州市药用植物资源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化州市有药用植物99科338种,其中重点种类43种,广东省特色中药资源19种。通过调查认为,化州市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度一般,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破坏较为严重;道地药材的栽培利用发展良好,在对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同时应加强保护。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湘潭市岳塘区的药用植物资源进行调查,为当地中药资源保护与开发提供参考。方法:对野生中药资源的调查采用代表区域-样地-样方套-样方的调查方式,选取草丛、灌丛、阔叶林和针叶林4种代表区域进行调查。同时,对栽培药材、中医药传统知识及中药材市场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47个样地,发现药用植物115科439种。当地药用植物以野生为主,无人工栽培药用植物。调查了3家中药材企业,掌握了园区中药饮片企业所利用中药材的品种、来源、产地、价格信息、年需求量、供应量、销售去向等信息资料。访问民间医师、药农10人,共收录民间传统验方15个,对现代中医药研究具有一定的价值。结论:岳塘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但野生资源利用程度低,无栽培药用植物种植,可为岳塘区野生中药资源的保护、利用、开发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5.
陕西乾县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为契机,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和野外实地走访调查,对陕西乾县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栽培情况和药材的市场流通情况进行了初步的调查。此次调查完成36个样地共180个样方套,发现药用植物226种,涉及57科198属,其中国家重点调查品种49种,调查栽培品种8种,完成了6种药材的市场流通调查。此次普查基本摸清了乾县野生和种植中药资源的本底情况,该县域内药用植物资源物种数较第三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更丰富多样,中药材种植产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依托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项目,调查青海省班玛县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状况。以《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为指导,采取实地走访调查与样方套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班玛县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并对班玛县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基于物种类型、科属构成、生活型及各植物药用部位进行多样性统计分析。此次普查队实地走访调查了班玛县全域八乡一镇,一共完成36块普查样地,180个普查样方套,采集标本1 268份。共发现班玛县蕴藏的野生药用植物4门51科154属317种。其中包括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重点药用植物品种21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8种。班玛县药用植物物种以被子植物为主、蕨类和裸子植物相对稀少。药用植物科以菊科(Compositae)、毛茛科(Ranunculaceae)、豆科(Leguminosae)等为优势科。生活型以多年生草本为主、一年生草本、灌木、藤本次之。用药部位则以全草为主,根及根茎类等次之。班玛县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多样,应充分给予保护和利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依托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采用野外样地调查和查阅文献资料等方法,对通川区中药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并对科、属组成类型、生活类型、组成特点、药用功效等多方面进行分析,旨在全面系统了解通川区中药材资源的分布情况。方法:通过选择双龙镇、盘石镇等共7个镇、3个乡、1个街道社区等区域,由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信息管理系统随机生成41个样地,通过调查样方180个,样方套1 080个,全面掌握通川区中药材资源的分布情况。结果:共完成36个样地调查,统计到通川区药用植物共775种,隶属于154科,533属,其中被子植物719种,蕨类植物44种,裸子植物12种。结论:通川区中药资源丰富,了解通川区中药材资源分布,可为持续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采用代表区域—样地—样方套—样方结合样线的调查方法,通过野外调查,标本采集、鉴定,市场调查,走访调查等对泉港区内药用植物资源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泉港区有药用植物196科1166种,其中重点品种58种,福建省特色中药资源49种。泉港区药用植物种质资源较丰富,部分野生药用植物有一定蕴藏量,但开发利用率较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进行中药资源普查工作,调查彭山区的药用植物资源状况,为保护该区中药资源和开发利用提供基础依据。方法:通过野外样方调查、标本采集、栽培药材及市场走访调查等,对该地区的药用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其药用植物种类。结果:彭山区此次普查共采集431种中药资源,隶属于90科122属,其中重点药用植物有半夏、川楝、黄皮树、积雪草及淡竹叶等78种。结论:彭山区药用植物资源丰富,适宜中药材种植的面积广阔,应充分利用其自身优势,提高其利用率。此次调查结果为彭山区的中药材产业发展和中药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基础依据和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0.
依托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采用野外踏查、样线调查和样方调查的方法对陕西省永寿县药用植物资源进行调查与分析;查清永寿县药用植物资源分布情况,为该县药用植物资源保护、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永寿县现有药用植物276种,隶属79科222属,科组成以菊科、豆科为优势科,分别包含36种和22种药用植物;草本植物为永寿县药用植物的主要类型,占总数的72.83%;野生重点调查药用植物65种,隶属35科61属,其中以根及根茎类入药的药用植物占比为最高(46.15%);同时,调查还发现了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杜鹃兰[Cremastra appendiculata (D. Don) Makino]等10种珍稀濒危药用植物。综上所述,永寿县药用植物资源种类丰富、耐旱喜阳药用植物居多、中药资源开发利用前景广阔。通过本次中药资源普查,基本摸清了永寿县中药资源家底,可为当地中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采用代表区域-样地-样方套-样方及样线调查的方法,通过野外调查、标本采集与鉴定等对广东省徐闻县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县有药用植物100科469种,其中重点种类56种,广东省特色中药资源28种。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蕴藏量极少,应加强对资源的保护。  相似文献   

12.
依托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采用代表区域-样地-样方-样方套,结合样线调查方法,通过野外调查、走访调查及查阅相关资料等,对福建安溪药用植物资源种类和分布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安溪县药用植物有1515种,隶属215科844属,草本为主要生活类型,药用部位主要以根及根茎类和全草类为主;其中福建重点药材115种、特色药材46种。安溪县药用植物资源丰富,物种多样性高,今后应加强资源保护与规划,合理开发利用该地药用植物资源。  相似文献   

13.
依照《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实施方案》调查福建省沙县中药资源本底情况,对一般种类进行普查,对重点种类进行样方、样线调查,并与第三次中药资源普查结果进行比较。调查表明,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中,沙县药用植物有180科638属1032种,其中重点种类92种,特色种类41种,显著高于第三次中药资源普查结果。沙县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应合理保护、开发利用药用资源,带动全县中药材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摸清南京市浦口区近年来中药资源的变化情况,以及目前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蕴藏量、分布、生态特征,以及开发利用情况等。方法:采用样方、样线等调查方法,在南京市浦口区展开了药用植物资源的普查工作。结果:经调查,南京浦口区主体即老山山脉药用植物种类约有676种,隶属于139科,444属。结合调查所得到的数据结果,初步分析了当地药用植物资源的实际情况与蕴藏量,总结了资源的水平与垂直分布情况,并对当地中药材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结论:南京市浦口区中药资源种类丰富,太子参、紫花前胡、延胡索、老鸦瓣、连钱草、何首乌、杜仲、明党参、益母草等常用中药材蕴藏量较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仁怀市中药资源普查,全面掌握该地药用植物资源现状,并摸底中药材市场和流通情况。方法:以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为指导,采用野外样地实地调查、市场走访调查的方法,对仁怀市药用植物资源进行普查与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共调查了41个样地1 230个样方,采集药用植物566种,隶属130科365属,其中127种植物被2020版《中国药典》收载。植物生活型主要以草本为主,占总种数的48.94%。植物药材入药部位以全草类,根及根茎类为主,占总种数的72.09%。药材性味以寒性、苦味药物最多,分别占总种数的27.09%和41.34%。结论:仁怀市中药资源较为丰富,但存在“多的不特,特的不多”情况,中药材产业发展滞后。建议当地政府合理规划中药材产业发展,促进中药材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6.
泰山地区药用植物资源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泰山地区药用植物资源状况,为有效保护并合理利用当地药用植物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结合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通过野外调查、种植基地调查、市场调查及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该地区药用植物资源展开调查记录。结果:此次调查泰山地区植物类中药资源97科431种,涉及国家重点调查品种28种,水生、耐盐中药资源42种,通过与第三次中药资源普查有关资料核实,发现泰山地区新纪录物种6种。结论:调查结果显示泰山地区中药资源种类丰富,但野生药材的种类和数量均有所下降,需注意加强保护以利于资源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深入调查研究辽宁地区药用植物火绒草的分布、资源及使用概况,为火绒草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文献查阅方法、野外样线调查和样地、样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以昌图县为代表性地区及辽宁其他地区火绒草的分布区域、生长情况及生态环境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辽宁为火绒草主要分布区,主要生长在干旱、向阳环境,多分布在沈阳、...  相似文献   

18.
该研究以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野生植物资源为研究对象,通过样方调查法对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野生植物资源的种属分类情况进行调查,共记录野生植物资源130种,隶属于37科84属.其中,野生药用植物95种,隶属于34科66属;国家Ⅱ级保护植物7种,隶属于3科6属;易危种3种,隶属于3科3属.该研究结果可为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  相似文献   

19.
为了调查湖北省南漳县重点中药材品种原植物的种类与分布情况,明确该区域内药用植物资源现状,以湖北省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为指导,采用传统野外调查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南漳县现有药用植物资源进行普查与统计分析。本次普查共采集重点药用植物品种221种,涉及86个科,183个属,涵盖中药材250种。本研究首次公开发布了湖北省南漳县重点药用植物资源名录。该县域内药用植物资源物种丰富多样,涵盖重点中药材品种较多,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应得到重视、保护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20.
药用植物是中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调查方法是资源调查的前提,合理的调查方法需充分结合调查对象的特点及调查预期目标。本文通过概述我国野生与栽培药用植物的特点及开发利用中的问题,分析传统药用植物调查方法的适用性及高光谱遥感与“5S”集成技术在药用植物资源调查中的应用价值。实现药用植物资源从掌握资源总量向监控资源整体的跨越式转变对我国中药事业现代化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建立资源监控机制要求调查方法的高效率与高准确性,并可长期运作,建立卫星遥感动态监测平台与中药现代化产业统计报表制度作为我国药用植物资源整体监控机制具有较大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