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二(口恶)(口英)类化合物是一类氯代三环芳烃类化合物(PCDD/F),二(口恶)(口英)具有致癌性和类似生物激素的作用,极小剂量的二(口恶)(口英)就可能造成激素分泌的紊乱,影响青春期发育和引起神经、免疫系统损害.二(口恶)(口英)的危害已得到公认,控制二(口恶)(口英)的产生和排放乃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二(口恶)(口英)是工业生产或垃圾焚烧过程中的副产物,因此,不可能通过禁止生产或使用的方式来消除二(口恶)(口英),必须使用间接措施减少二(口恶)(口英)进入环境,使其环境暴露水平减至最低.欲达此目的,关键是须了解PCDD/F的排放源及排放量,然后通过改进技术和限制排放等措施减少或消除二(口恶)(口英)排放源.  相似文献   

2.
二(口恶)(口英)(dioxin)是含氯的化合物的俗称.其全称为多氯二苯并--对--二(口恶)(口英),呈无色针状晶体.对二(口恶)(口英)化合物的测定研究,根据其分子中氯原子的不同位置和数目能产生200多种异构体,但它的许多化学性质至今仍未完全确定,在750℃以上高温下才会快速分解.  相似文献   

3.
二噁(口英)的生物降解及其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微生物降解二口恶口英是一种具有广阔前景的治理二口恶口英污染的方法。近年来利用微生物降解二口恶口英已经引起众多研究者的重视,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成果。介绍了能降解二口恶口英的微生物种类及其所能降解的二口恶口英类型,对近年来提出的微生物降解(包括氧化降解和还原降解)的可能途径,中间产物及其降解效果进行了综述。并对土壤在被污染后如何进行生物修复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二(噁)(口英)的概念、来源和毒性、特性及对人体和动物的毒性作用和内分泌干扰.  相似文献   

5.
二口恶口英(dioxin)是含氯的化合物的俗称。其全称为多氯二苯并———对———二口恶口英,呈无色针状晶体。对二口恶口英化合物的测定研究,根据其分子中氯原子的不同位置和数目能产生200多种异构体,但它的许多化学性质至今仍未完全确定,在750℃以上高温下才会快速分解。目前通过检测出的2,3,7,8———四氯二苯并———对———二口恶口英为二口恶口英中毒性最强的有毒化合物,其毒性是氰化钠的130倍,砒霜的900倍。研究确定二口恶口英是一种具有生殖毒性、免疫毒性和内分泌毒性的化合物。它可经皮肤、粘膜、呼吸道、消化道进入人体内。…  相似文献   

6.
对环境持续性污染物二噁及其类似物的理化特性、产生与进入人体的途径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进行了综述 ,并简单回顾了历史上发生的二口恶口英污染事件 ,讨论了二口恶口英毒性作用机制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二口恶口英的概念、来源和毒性、特性及对人体和动物的毒性作用和内分泌干扰。  相似文献   

8.
记述采自中国广西大青山的美广口蝇属(双翅目,广口蝇科)一新种,广西美广口蝇Euthyplatystoma guangxiensis sp. nov..报道了2个中国新纪录种,多斑美广口蝇E.punctiplenum(Walker)(分布:云南)和明带美广口蝇E.rigidum(Walker)(分布:四川峨眉山).编制了中国美广口蝇属分种检索表.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  相似文献   

9.
二叶獐牙菜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二叶獐牙菜(Swertia bifolia Batal.)的全草中分离得到了7个化合物,5种口山酮和2种甾醇类化合物。它们的结构经光谱方法分别鉴定为1-羟基-3,5-二甲氧基口山酮(Ⅰ)、1羟基-3,7,8-三甲氧基口山酮(Ⅱ)、1,8二羟基-3,5二甲氧基口山酮(Ⅲ)、1,8二羟基-3,7-二甲氧基口山酮(Ⅳ)、1,7二羟基-3,8-二甲氧基口山酮(Ⅴ)、β-谷甾醇(Ⅵ)、胡萝卜苷(Ⅶ)。  相似文献   

10.
麦冬块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麦冬(Ophiopogon japornicus)块根中分得两个环二肽类化合物,一个酰胺类化合物和一个多羟基脂肪酸类化合物。通过光谱数据分析,分别鉴定为eyclo-(Phe-Tyr)(1),cyclo-(Leu-ILe)(2),N-(2.(4-hydroxyphenyl)ethyl)-4-hydroxycinnamide(3)和天师酸(4)。这四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沿阶草属植物分得。环二肽类化合物为首次从沿阶草属植物中分得的化合物类型。  相似文献   

11.
川西獐牙菜甙类成分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对川西獐牙菜(Swertia mussotii Franch.)的水溶性成分进行了研究。应用层析方法,分离得到裂环烯醚萜甙,黄酮甙,(口山)酮甙,3类8种单体成分(Ⅰ—Ⅷ)。除先前报道过的芒果甙外(Ⅱ),又分离和鉴定了苦龙甙(Ⅲ),当药黄素(Ⅷ),8-O-β-D-吡喃葡萄糖-1,3,5-三羟基(口山)酮(Ⅶ),8-O-[β-D-吡喃木糖-(1→σ)-β-D-吡喃葡萄糖]-1,7-二羟基-3-甲氧基(口山)酮(Ⅵ)4种已知天然化合物。应用化学和光谱分析方法,测定另外3种新(口山)酮甙的结构为:7-O-[α-L-吡喃鼠李糖-(1→2)-β-D-吡喃木糖]-1,8-二羟基-3-甲氧基咄酮(Ⅰ),7-O-β-D-吡喃木糖-1,8-二羟基-3-甲氧基(口山)酮(Ⅳ),3-O-β-D-吡喃葡萄糖-1,8-二羟基-5-甲氧基(口山)酮(Ⅴ)。芒果甙,苦龙甙和7-O-[α-L-吡喃鼠李糖-(1→2)-β-D-吡喃木糖]-1,8-二羟基-3-甲氧基(口山)酮为川西獐牙菜主要甙类成分。有兴趣的是在已发现的龙胆科植物(口山)酮糖甙中,未见(口山)酮木糖甙,(口山)酮鼠李糖-木糖甙的报道。  相似文献   

12.
钩虫     
钩虫是一种小型的线虫。在我国寄生于人体的有四种,即十二指肠钩口线虫(通称十二指肠钩虫)(Ancylostoma duodenale),美洲板口线虫(通称美洲钩虫)(Necator ame-ricanus),巴西钩口线虫(通称巴西钩虫)(Ancylostoma braziliense),与犬钩口线虫(通称犬钩虫)(Ancylostoma caninum)。前二种在我国流行甚广,危害甚严重,而巴西钩口线  相似文献   

13.
花锚的三个新(口山)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花锚(Halenia elliptica D.Don)中又得到三种新的(Ⅵ、Ⅶ、Ⅹ)和两种已知的(Ⅷ、Ⅸ)(口山)酮成分。根据化学反应、光谱数据及其相应衍生物与已知化合物比较,三种新(口山)酮的结构分别确定为1,7-二羟基-2,3,4,5-四甲氧基(口山)酮(Ⅵ),1,5-二羟基-2,3,7-三甲氧基(口山)酮(Ⅶ)及1,2-二羟基-3,4,5-三甲氧基(口山)酮(X)。两种已知(口山)酮分別为1,5-二羟基-2,3-二甲氧基(口山)酮(Ⅷ)和1,7-二羟基-2,3-二甲氧基(口山)酮(Ⅸ)。  相似文献   

14.
迄今已证实有一系列二羟喹(口恶)啉类物质具有高效力、选择性阻断非NMDA兴奋性氨基酸(EAA)受体的作用,这类药物的发现促进了使君子酸和海人酸两种非NMDA类EAA受体的药理学研究。现在又发现,此家族的一个新成员NBQX(2,3-二羟基6-硝基-7-氨磺酰苯基喹(口恶)啉)对非NMDA类EAA受体的阻断作用比以前发现的类似物有更好的选择性,而且还是一个抗脑缺血的神经保护剂。  相似文献   

15.
报道了中国、泰国和印度广口蝇科(双翅目)昆虫1新纪录属,刺股广口蝇属Iaerarantha Hendel及两新纪录种,斑翅刺股广口蝇Ⅰ.chalybeiventris(Wiedemann)(分布:中国云南;泰国乌太他尼;印度库沙尔纳加尔)和透翅刺股广口蝇Ⅰ.spinulosa Hendel(分布:中国云南;泰国清迈);并对其属征予以归纳总结和提供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16.
细萼扁蕾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细萼扁蕾(Gentianopsis barbata var.stennocaryx H.W.Li ex T.N.Ho)全草中分离得到9种化合物,6种(口山)酮成分,1种黄酮甙,2种三萜酸。经化学和光谱方法,分别鉴定为1-羟基-3,7,8-三甲氧基(口山)酮(Ⅰ),1,7-二羟基-3,8-二甲氧基(口山)酮(Ⅱ),1,7,8-三羟基-3-甲氧基(口山)酮(Ⅲ),1-O-[β-D-吡喃木糖-(1→)-β-D-吡喃葡萄糖]-3,7,8-三甲氧基(口山)酮(Ⅳ),1-O-[β-D-吡喃木糖-(1→6)-β-D-吡喃葡萄糖]-7-羟基-3,8-二甲氧基(口山)酮(Ⅴ),1-O-[β-D-吡喃木塘-(1→6)-β-D-吡喃葡萄糖]-7,8-二羟基-3-甲氧基(口山)酮(Ⅵ),木樨草素-7-O-β-D-葡萄糖甙(Ⅶ),齐墩果酸(Ⅷ)和熊果酸(Ⅸ)。  相似文献   

17.
海洋细菌Pseudomonas sp.抗菌代谢产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海洋细菌Pseudomonas sp.发酵液中分离鉴定9个环二肽和2个苯环类化合物,经波谱鉴定为环(酪氨酸-脯氨酸)(1),环(酪氨酸-异亮氨酸)(2),环(苯丙氨酸-脯氨酸)(3),环(缬氨酸-脯氨酸)(4),环(异亮氨酸-脯氨酸)(5),环(亮氨酸-脯氨酸)(6),环(丙氨酸-脯氨酸)(7),环(缬氨酸-丙氨酸)(8),环(丙氨酸-亮氨酸)(9),对羟基苯甲醛(10),二-(2-乙基己基)邻苯二甲酸酯(11).其中化合物1~4对多种海洋细菌显示一定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8.
植物病爪味链格抱子.1 12心r·刃a了·艺汀sola.i).(早疫病)致病疫霉(尸无川。,h‘ho,a‘:fes‘a。:)(晚疫病),疙疖病链霉菌(泞艺二e尹‘o姚夕ce,,口砧初‘)(疤痴病)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Er叨如沁ca护。切.ora)(软腐病)马铃薯’厂病毒(PVY)(轻性花叶病)马铃薯卷叶病毒(PLRV)(卷升病)长柄链格抱(注zte,杯ar“讼。忍彩产盈)(锈病)寄生疫霉( ph参‘o,h跳or。,a护a日艺‘£ea)(晚疫病)烟草假单胞菌(P,e心口饥邸a容t口b口‘)(野火病)青枯假单胞菌(尸;,e‘咖,‘,与虎。:。eea,。饥).(枯萎病)烟草花叶病毒(TMV)(花叶病)爪哇链格抱(通“诊,诊叭…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了采自贵州省绥阳县的二个美口菌属Calostoma Desv.的新种,命名为贵州美口菌Calostoma guizhouense Liu et Jiang和姜氏美口菌Calostoma jiangii Liu et Y. H. Liu。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了采自贵州省绥阳县的二个美口菌属Calostoma Desv.的新种,命名为贵州美口菌Calostoma guizhouense Liu et Jiang和姜氏美口菌Calostoma jiangii Liu et Y. H. Liu。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