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美国杂交杏李花果期节肢动物的生态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杏李园害虫中绣线菊蚜与山楂叶螨的生态位宽度较宽,占据空间较大,为害虫优势种群,在空间维度上害虫之间存在较大竞争;大草蛉在各期的生态位宽度最大,说明大草蛉是重要的优势天敌,且天敌与主要害虫在空间上相遇机率较大;天敌之间生态位重叠指数较高,表明主要天敌之间存在明显的相互竞争关系;美国杏李园天敌对主要害虫在时间维度上有较强的追随效应和控制作用.主要天敌的数量与主要害虫绣线菊蚜种群数量追随关联度顺序为草蛉类>龟纹瓢虫>蜘蛛类>异色瓢虫>其它瓢虫类>食蚜蝇类>七星瓢虫>多异瓢虫.草蛉类和龟纹瓢虫与绣线菊蚜的模糊贴近度最高,说明这两种天敌与绣线菊蚜的同域效应高,对绣线菊蚜有较强的追随作用,抑制着绣线菊蚜种群数量的增长.  相似文献   

2.
王杰  邸宁  蒋瑞鑫  王甦  李姝  张帆 《环境昆虫学报》2021,43(5):1257-1264
在温度25℃±1℃、RH 55%±5%、光周期16L:8 D条件下,构建了以豆蚜Aphis craccivora为食物的大草蛉Chrysopa pallens实验种群生命表,明确其种群发育情况,并研究了饥饿对大草蛉食物利用率的影响.结果 表明,大草蛉卵、1龄、2龄、3龄幼虫和蛹的发育历期分别为3.03、3.10、3.39、4.43和12.52 d,雌成虫平均寿命为29.38 d,个体繁殖力为325.76±16.06粒.内禀增长率(r)、周限增长率(λ)、净增殖率(R0)和世代平均周期(T)分别为0.1197 d-1、1.1076 d-1、68.41粒/个体和41.36 d.在饥饿胁迫下,大草蛉3龄幼虫的食物利用率显著高于2龄幼虫,且随着饥饿程度的增加,2龄、3龄幼虫的食物利用率也逐渐增大.说明在25℃时,以豆蚜为食物的大草蛉个体发育和种群增长情况较好,为以豆蚜作为替代食物饲养大草蛉以及大草蛉作为天敌昆虫防控豆蚜提供了理论基础;饥饿对大草蛉的食物利用率的研究为明确天敌昆虫在田间应用时面临食物短缺问题时的取食状况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3.
宋新元  丛斌 《昆虫知识》2008,45(3):389-393
以玉米蚜Rhopalosiphum maidis Fitch及玉米田的捕食性天敌为研究对象,筛选1对特异扩增玉米蚜细胞色素氧化酶Ⅱ(COⅡ)基因序列片段的引物。种特异性检验表明,该引物只对玉米蚜基因组DNA具有扩增效果,对与其同域发生的其他种类不具扩增作用;室内以该引物检测喂食单头玉米蚜的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Pallas)成虫和大草蛉Chrysopa pallens(Rambur)成虫腹内靶标食物的衰变情况,结果表明,异色瓢虫成虫和大草蛉成虫阳性比率的半衰期分别为喂食后2·814和2·441h;对玉米田间捕食性天敌的检测结果表明,在所检测的6类群13种捕食性天敌中,大灰食蚜蝇幼虫、草蛉幼虫、异色瓢虫成虫和幼虫、龟纹瓢虫成虫和幼虫对玉米蚜的捕食作用检出率较高,大于40%。  相似文献   

4.
大草蛉Chrysopa pallens(Rambur)是我国分布较广、捕食能力较强的天敌昆虫。为明确大草蛉对桃蚜Myzus percicae潜在的控制能力,在室内研究了大草蛉不同龄期幼虫和成虫对桃蚜的捕食作用,以及种内干扰对大草蛉捕食的影响。结果表明:25℃恒温条件下,大草蛉成虫和幼虫对桃蚜的捕食功能反应可拟合Holling Ⅱ圆盘方程,在24 h内大草蛉成虫、1龄幼虫、2龄幼虫和3龄幼虫对桃蚜理论最大捕食量分别为370.4头、21.5头、112.4头和217.4头。大草蛉成虫和幼虫对桃蚜的捕食量均随着猎物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当桃蚜数量增加到150头后,大草蛉成虫和幼虫捕食量的增加速度明显减缓。成虫及幼虫对桃蚜的搜寻效应随着猎物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内干扰作用随着大草蛉虫龄的增加而增强。试验结果表明大草蛉对桃蚜具有较强的控害能力,对研究桃蚜生物防治技术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大草蛉对草地贪夜蛾捕食潜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 JE Smith于2018年底至2019年初入侵我国后,迅速扩散,并在半年内对西南地区的玉米生产造成为害。田间调查和观测研究表明,田间虽然可见该害虫的天敌,但由于天敌种群数量低,无法形成有效控害的模式。为研究大草蛉对草地贪夜蛾的控害潜能,本研究进行了捕食功能反应试验。结果表明,大草蛉成虫对草地贪夜蛾卵以及大草蛉3龄幼虫对草地贪夜蛾1龄幼虫的捕食效应均能够很好的拟合HollingⅡ功能反应模型。其中,大草蛉成虫对贪夜蛾卵的理论日最大捕食量、瞬时攻击率和处理时间分别为1115.56头、1.004和0.0009 d。大草蛉幼虫对贪夜蛾低龄幼虫的理论日最大捕食量、瞬时攻击率和处理时间分别为358头、1.074和0.003 d。结果表明大草蛉具备对草地贪夜蛾卵和低龄幼虫进行有效控害的潜力,为应用天敌昆虫防治草地贪夜蛾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间作作物对核桃黑斑蚜及主要天敌种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新疆阿克苏3类主栽模式核桃园系统调查发现:核桃黑斑蚜的天敌主要有草蛉、黑食蚜盲蝽、食蚜蝇、多异瓢虫和蜘蛛;间作作物对核桃黑斑蚜及其天敌的发生均有一定的影响;在核桃黑斑蚜发生初期,在核-麦-玉式核桃园中益害比最大,草蛉和蜘蛛发生量最多,种群数量分别为6.60头/百叶、0.20头/百叶,间作小麦最有利于增益控害,其次是间作棉花;在中后期,草蛉、多异瓢虫在核-棉式核桃园发生量较多,种群数量分别为6.01头/百叶、0.64头/百叶;黑食蚜盲蝽在核-麦-玉式核桃园中发生量较多,种群数量为1.08头/百叶;食蚜蝇和蜘蛛在无间作核桃园中的发生量较多,种群数量分别为0.51头/百叶、0.91头/百叶;但天敌不能阻止核桃黑斑蚜的大量发生,其种群数量在7月中旬达到高峰,平均种群数量达3000头/百叶以上。  相似文献   

7.
棉蚜在木槿上的扩散迁飞动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木槿和棉株上棉蚜自然种群消长动态、扩散及迁飞动态研究表明,木槿上棉蚜两种水平空间格局4月20 日~5 月6 日一直都是聚集格局,东向方位数量偏多,以株为单位第4 、第10 株偏多,5 月6 日后扩散引起了格局变化;天敌中大草蛉与棉蚜数量之间相关,棉蚜与各种天敌总量极相关,天敌对棉蚜种群数量影响程度的顺序关联度显示为龟纹瓢虫> 食蚜蝇> 大草蛉;4 月18 日~5 月16 日木槿上棉蚜种群增长模型为线性模型;气象因子中前一天的大气相对湿度与木槿上棉蚜成若蚜总有翅率相关显著;大田棉蚜成蚜有翅率与提前2天木槿上棉蚜成蚜有翅率之间极相关.  相似文献   

8.
大草蛉对桃蚜和夹竹桃蚜的捕食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草蛉在我国分布广泛,能捕食多种农作物害虫。本试验首先研究了大草蛉一龄幼虫对桃蚜、大草蛉二龄幼虫对桃蚜和夹竹桃蚜的捕食功能反应。三个反应的最大捕食量Namax分别为144.93、303.03和151.51(头),瞬时攻击率a分别为0.7428、0.8654和0.6644。大草蛉一龄幼虫有较强的种内干扰反应,随着捕食者密度的增加,捕食作用率(E)依次为0.2025、0.1185、0.0866、0.0694和0.0584;对桃蚜的捕食作用率(E)与自身密度(P)的函数关系式为E=0.2025P^-0.7727。在桃蚜和夹竹桃蚜的混合种群中,大草蛉二龄幼虫对桃蚜的选择效应大于夹竹桃蚜。  相似文献   

9.
多种捕食性天敌控制麦蚜当量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饲养,明确了麦蚜主要天敌食蚜蝇类、瓢虫娄、草蛉类、蜘蛛类之中8种幼虫和6种成虫(蛛)的取食量。经校正当量系数模式等统计.建立了上述天敌控制麦蚜的当量系统。实例表明,该系统能准确测定复合天敌的控蚜效果,为促进麦蚜综合治理进展提供了一条依据。  相似文献   

10.
Zhu H  Luo XM  Song JX  Fan MZ  Li ZZ 《应用生态学报》2011,22(9):2413-2418
从自然感病的温室桃蚜上分离到一株球孢白僵菌Bb21,测定了该菌株对桃蚜的致病性及其对两种捕食性天敌的影响.结果表明:Bb21菌株对桃蚜的致病力强,LD5o为97孢子·mm-2,95%置信区间为45~191孢子·mm-2;对草蛉2龄幼虫有较弱的致病性,LD50为1089孢子·mm-2,是桃蚜的11.2倍;对异色瓢虫致病性极小,高浓度处理(5×108孢子·mL-1)的平均感染率仅为l3%.该菌株低浓度处理对两种捕食性天敌的发育历期和生殖力均无显著影响,但高浓度处理(5×108孢子·mL-1)使异色瓢虫的幼虫期平均缩短1.4d,羽化率降低33%,产卵量减少14%,使普通草蛉的幼虫期平均缩短0.7d,羽化率降低24%,产卵量减少11%.该菌株对桃蚜的半致死剂量远低于对两种捕食性天敌的半致死剂量,并且在防治桃蚜使用浓度下对两种捕食性天敌成虫羽化率和繁殖力的影响极小,可作为温室桃蚜的生物控制因子在有害生物综合治理中应用.  相似文献   

11.
音乐治疗效应的动物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靖  王旭东 《四川动物》2007,26(1):196-197,200
近年来国内外关于音乐治疗效应的动物实验研究认为:音乐能影响动物的情绪;音乐还对动物的免疫功能、学习及记忆能力、以及动物的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等均有一定影响。该领域的研究有利于深入探索音乐疗法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2.
13.
14.
Studies on Septoria on celery seed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5.
16.
Studies on enzymes acting on glycopeptides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相似文献   

17.
Reviewing the literature on time on task effects on safety shows contradictory evidence, especially with regard to 12 h shifts. It is argued that this might depend on methodological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the analysis of accident data, e.g. selectivity of samples, validity of data bases and study designs, especially for analyses at the company level. Analyses of aggregated data seem to indicate an exponential increase of accident risk with time on task beyond the normal working day. This is supported by some recent studies based on data from 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相似文献   

18.
Arabanase was purified by various procedures of gel filtrations and column chromatographies from the submerged culture filtrate of Aspergillus niger grown on the medium containing beet-araban as a carbon source, and the properties of the enzyme was examined. The purified enzyme was homogeneous protein in ultracentrifugal analysis, the optimum pH for enzymatic action was 4.0. The enzyme was thermostable at pH 6.0, namely, even after heating at 98°C for 10 minutes, 20.8 per cent of the initial activity still remained. The enzyme hydrolyzed beet-araban with producing l-arabinose.  相似文献   

19.
20.
红树林在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固岸护堤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是抵御台风、风暴潮、海岸侵蚀等自然灾害的重要天然屏障。热带气旋是红树林面临的最主要自然威胁之一,削弱了红树林对自然灾害的抵御及生物多性维持等功能发挥。然而,尽管热带气旋对红树林的影响日益受到全球的广泛关注,但缺乏对该领域研究进展的系统分析和总结。以Web of science核心集数据库为数据源,利用CiteSpace软件对1995—2021年间热带气旋对红树林影响研究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和可视化图谱绘制,以厘清该领域研究的现状、趋势和热点,并揭示未来的发展方向。研究表明:(1)该领域研究年发文量随时间处于波动上升的趋势,尤其2013年后迅速增加,表明该领域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2)美国、澳大利亚和印度等国家在该领域的研究走在前列,美国的中介中心性最高,其次是德国,美国广泛地与德国、法国、日本等许多国家有密切合作;(3)美国佛罗里达、加勒比地区、澳大利亚北部和印度南部等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区域;(4)研究热点随时间推移而不断发展,从红树林植被的干扰损害逐渐发展到固碳储碳、海岸防护等功能的影响。全球变化背景下热带气旋对红树林的影响、红树林对热带气旋干扰的弹性、基于遥感和大数据处理的模型模拟等日益受到关注,量化热带气旋对红树林功能的影响、探明热带气旋与海平面上升的关系及对红树林影响、构建完善的观测体系数据集等将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研究对长期关于热带气旋对红树林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定量和可视化分析,可为预测热带气旋对红树林的影响和风险、及减缓和应对其风险等研究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