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类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水稻、大豆等均为C_3植物,由于C_4光合途径显著优于C_3途径,因此,优化C_3作物拥有C_4光合途径特征的研究一直在探究中。综述了C_3植物的C_4光舍碳途径的发现、运行机制、诱发因素等,总结了改造C_3植物光合效率的方法并做了简单展望。  相似文献   

2.
Flaveria属C4种和C3—C4中间型种杂交一代的CO2交换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
于2008年9月16日至10月31日对黄河干流河岸带植物群落开展了系统调查。共采集高等植物124种,分属于32科、97属,其中C4植物9科、24属、34种,占科、属、种总数的28%、25%和27%。对该区域的研究结果还表明:(1)C4植物主要分布于单子叶植物纲的禾本科和莎草科,两者共占C4植物总种数的61%。(2)从上游到下游C4植物种数递增,但中游C4/C3比、C4植物密度和生物量要明显高于上游和下游。(3)C4植物种数及C4/C3比与海拔、年均气温、年均降水量及年均流量均有相关关系,C4植物生物量仅和年均降水量显著相关。(4)水库位置的C4/C3比要明显高于其临近样区,说明C4植物对水库干扰下河岸带植被的动态变化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4.
C3植物中C4途径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C3植物中C4途径的发现及研究现状;阐述了C3植物中C4途径的几种作用机理;根据C3植物中C4途径的存在,探讨了改造C3植物的遗传特性;并展望了这一领域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5.
王仁忠 《生态学报》2004,24(10):2225-2229
根据野外调查和文献资料研究了浑善达克沙化草地 C4 植物的种类组成及其与沙化草地植被演替的关系。浑善达克沙化草地共有野生 C4 植物 2 7种 ,分属于 7科、2 2个属 ,其中以禾本科最多 ,有 16种 ,藜科次之 ,有 6种。该区域的 C4植物中 1年生植物约占 6 3% ,且多为沙化演替的先锋物种。C4 植物数量和 C4 / C3比基本随沙化演替的进行而增加 ,尤其在弃耕地和流动沙丘阶段 C4 / C3比均在 2 0 %以上 ,体现了 C4 植物抗逆性强的生物学特点  相似文献   

6.
7.
C3植物中C4途径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综述了C3植物中C4途径的发现及研究现状:阐述了C3植物中C4途径的几种作用机理;根据C3植物中C4途径的存在,探讨了改造C3植物的遗传特性;并展望了这一领域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8.
C3和C4植物光合途径的适应性变化和进化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等植物大多为C3植物, C4植物和景天酸代谢(Crassulacean acid metabolism, CAM)植物是由C3植物进化而来的。C4途径的多源进化表明, 光合途径由C3途径向C4途径的转变相对简单。该文分析研究了植物光合途径的进化前景, 指出C4植物是从C3植物进化而来的高光效种类, 且地质时期以来降低的大气CO2浓度和升高的大气温度以及干旱和盐渍化是C4途径进化的外部动力。C3植物的C4途径的发现说明植物的光合途径并非是一成不变的, C3和C4植物的光合特征具有极大的可塑性, 某些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植物光合途径在C3和C4途径之间转变。C3植物具有的C4途径是环境调控的产物, 是对逆境的适应性进化结果, 因而光合途径的转变也适用于干旱地区植被的适应性生存机理研究。该文还利用国外最新的C4光合进化模型介绍了植物在进化C4途径中所经历的7个重要时期(从分子基础到形态基础、结构基础, 再到物质代谢水平、光合酶活水平, 直到C3和C4途径协调运转时期, 最后达到形态与功能最优化阶段), 并结合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对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进行了分析, 总结了植物光合途径的适应性转变和进化的研究成果, 为今后的相关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C3、C4和C3-C4中间型植物的进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有关C3、C4和C3-C4中间型植物进化的形态学、生理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等方面的证据;推断地球上首先出现C3植物,然后是C3-C4中间类型植物,最后出现C4植物.  相似文献   

10.
青海高原高寒地区C4植物名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根据笔者实测的青海高原高寒地区300余种植物稳定性碳同位素比值(δ^13C)以及参阅已经发表过的国内外不同地区的δ^13C植物名录,整理出青海高原高寒地区3500余种植物中的δ^13C植物。得出青海高原高寒地区共有9科32属的52种植物属于δ^13C植物,禾本科(Gramineae)18属24种,藜科(Chenopodiaceae)9属20种,苋科(Amaranthaceae)1属4种,菊科(Compositae)2属3种,大戟科(Euphorbiaceae)、蒺藜科(Zygophyllaceae)、旋花科(Convolvulaceae)、景天科(Crassulaceae)、眼子菜科(Potamogetonaceae)各1属1种。同时归纳了52种C4植物的生活型以及地理分布区。  相似文献   

11.
维生素C和酸应激对中华鳖幼鳖血清补体C3和C4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研究维生素C对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血清补体C3和C4的影响及其在酸应激条件下的变化,我们设置了6个实验组,饵料中维生素C的添加量依次为0、250、500、2500、5000和10000mg/kg,喂食4周后取其血清,用透射比浊法测定酸应激前后中华鳖血清补体C3和C4的含量。结果表明,维生素C添加量为250mg/kg时,血清补体C3的含量与对照组间没有明显不同;维生素C添加量为500、2500、5000和10000mg/kg的4组,血清补体C3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和维生素C添加量为250mg/kg组;维生素C添加量为500mg/kg的一组,血清补体CA含量明显高于其它5组;维生素C添加量为250mg/kg组明显高于10000mg/kg组。酸应激后,补体C3的含量没有明显下降,将维生素C添加量为0、250和500mg/kg的三组并为一组处理,则应激后有明显下降。维生素C添加量为0、250和500mg/kg的3组,血清补体CA的含量在酸应激后明显下降,而维生素C添加量为2500、5000和10000mg/kg的3组,应激后血清补体C4没有明显变化。维生素C和酸应激对中华鳖血清补体C3和CA含量的影响没有交互作用。这说明,维生素C在一定剂量范围内,能提高中华鳖血清补体C3和CA的水平,酸应激能导致其含量降低,而高剂量的维生素C对其下降有颉颃作用[动物学报49(6):769~774,2003]。  相似文献   

12.
新的C4及CAM光合途径植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稳定性碳同位素比(δ~(13)C)鉴别禾本科、莎草科、苋科和萝摩科共46种植物的光合作用途径,发现了36种新的C_4植物(δ~(13)C-10.43到-13.66‰)和1种CAM植物(δ~(13)C-15.24‰)。根据Hattersley区分C_4植物三种亚类型的不同δ~(13)C值,提出在36种C_4中有8种具δ_(13)C值-10.4到-10.9‰者是NADP-ME型,6种具δ~(13)C值-13‰左右的是NAD-ME型,其余种类可能是NADP-ME或PCK型。  相似文献   

13.
海北高寒草甸土壤有机碳同位素组成及C3/C4碳源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高寒嵩草草甸土壤剖面不同深度(0~5cm,5~15cm,15~25cm,25~35cm,35~50cm,50~65cm)有机碳稳定性碳同位素的测定发现,土壤有机碳稳定性同位素(δ^13C)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变大。表层土壤(0~5cm,定义为现代土壤)的δ^13C值最小,基本上接近现代植被的碳同位素特征。在土层5~10cm深度以下(粗略地定为古土壤),土壤有机碳稳定性同位素骤然上升,与表层土壤的同位素特征明显不同。考虑到影响土壤碳同位素的诸多因素,通过稳定性碳同位素的质量平衡模型计算,得出初步结果:来自C4(或CAM)植物的碳源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进一步推测,该地区植被可能经历由C4植物占优势的群落向C3植物占优势的群溶演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大气碳同位素的变化和土壤有机质的形成过程(有机质淋溶过程)等也会引起土壤碳同位素的升高,因此质量平衡模型可能会过多地估算C4组分,而低估C3组分。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东北草原植物中的C3和C4光合作用途径   总被引:40,自引:8,他引:32  
殷立娟  王萍 《生态学报》1997,17(2):113-123
以光合作用关键羧化酶PEPC和RuBPC活性化,并且参照叶片CO补偿浓度,δ^13C值和叶片解剖结构特点来鉴定东北草原区233种植物的C3,或C4光全作用途径,这些植物隶属于144属73科,其中137种为首次鉴定。89种具有C4光合作用途径,隶属于55属17科;144种人有C3光俣作用途径;隶属于94属28在多数C4种分布在禾本科、莎草科、苋科和藜科。苋属、地肤属、狗昌属和虎尾草属中的均为C4植物  相似文献   

15.
利用Ad5腺病毒载体系统构建人Sema4C基因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并在成肌细胞系C2C12中表达,并初步探讨Sema4C基因在成肌发育过程中的可能作用。利用脂质体介导重组腺病毒载体转染HEK293细胞,包装出完整的腺病毒;将重组腺病毒载体感染C2C12成肌细胞后,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发现12h即有绿色荧光表达,24h后绿色荧光蛋白表达最强;流式细胞仪检测病毒的感染效率几乎达100%。WB检测结果表明感染重组腺病毒载体组C2C12细胞Sema4C蛋白的表达量明显高于空载体对照组(P<0.01)。为了进一步观察Sema4C基因对C2C12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了病毒感染48h后C2C12细胞的增殖指数,并对感染后诱导分化的C2C12细胞的分化情况进行了观察。我们的结果首次表明,过表达外源性人Sema4C基因不仅能使C2C12细胞的G0/G1期比例增加,细胞的增殖指数下降,同时在分化培养条件下还能促进C2C12细胞肌管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C4A3的基因由41个外显子与40个内含子组成。外显子1 ̄16、16 ̄33、33 ̄41分别编码C4的β链、α链及γ链。唯一甘露糖型糖基化位点由第6外显子(207位aa)编码,三个两天线型糖基化部份分别与20(843aa)、30(1309aa)及32(1372aa)外显子有关。C4硫酯键、同种型区分部位及Rg/Ch抗原的基因集中在外显子23 ̄30的C4d编码区。C4基因第9内含子特大,它含不含HER  相似文献   

17.
观测了OAA和MA对菠菜叶征和完整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显示,当叶片切块在20μmol/L的OAA存在时,其叶片的光合放氧速率增加了89%,经OAA处理的离体完整叶绿体的光合放氧速率增加了72%;当反应体系中存在有较高浓度的NaHCO3时,OAA的作用不明显。叶片经20μmol/L的MA处理后,叶片光合放氧速率比对照高127%。用CO2分析仪观测了处理后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结果显示,OAA和MA处理后的叶片Pn值分别是对照的117%和111%。对在C3植物中建立C4微循环系统来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可能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中国C4植物的地理分布与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24,自引:5,他引:19  
殷立娟  李美荣 《生态学报》1997,17(4):350-363
通过调查记录了中国533种40变种和3亚种具有C4光合作用的植物和8种C3-C4中间植物。它们隶属于160属24科,其中46属97种、8变种和1亚种隶属于双子叶植物,114属436种、32变 2亚种隶属于单子叶植物。C4植物主要属于禾本科(96属324种,32变种和2亚种),莎草科(14属108种),藜科(13属37种,7变种和1亚种)和苋科(3属16种1亚种)。根据中国的温度气候(寒温带,冷温带  相似文献   

19.
20.
中国湖北地区汉族家系补体第四成分(C4)单倍型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策  姚竹 《遗传学报》1991,18(3):193-199
用我室仿国际标准C4定型程序改进后建立的方法及羧肽酶B处理后C4分型方法对湖北地区93个无血缘关系的汉族家系进行C4单倍型的检测,对310个C4单倍型分析可见,我国汉族以A3B1频率最高(0.4194),A3B2次之(0.1161),A2B1与A4B2均为0.0903。以下依次是AQOB1(0.0645)、A3BQO(0.0548)、AQOBQO(0.0322)、A2B2(0.0256)、A4B1(0.0161)、A2B92(0.0129)等。从连锁不平衡参数(Δ)的卡方数值可见,A4B2、AQOBQO及A2B92具有极显著意义的阳性△值;而A4B1与AQOB2则具有极显著意义的阴性△值。将我们的结果与日本人、美国及德国白人,南非黑人的资料进行了对比,并进行了一些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