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以不同用量(种子干重的2%,4%,6%和8%)的黄芪种衣剂包衣种子为处理组,以ND牌种衣剂(种子干重的8%)包衣和空白种子为双对照组,比较研究在不同种子处理条件下,膜荚黄芪植物中黄芪甲苷含量、总黄酮含量及农药残留量发生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黄芪种衣剂包衣处理后,明显增加了黄芪中有效成分黄芪甲苷、总黄酮的含量,且包衣所产生的农药残留可随植物生长完全降解掉,研究结果表明黄芪种衣剂的使用可以提高中药材黄芪的品质。  相似文献   

2.
黄芪叶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测定黄芪叶中黄芪甲苷的含量 ,寻找提取黄芪甲苷的新药源。方法 :本实验以黄芪甲苷为标准品 ,采用薄层色谱—分光光度法测定黄芪叶中黄芪甲苷的含量。结果 :叶中的黄芪甲苷含量是根中的 2 .8倍。结论 :黄芪叶有潜在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3.
多花黄芪的三萜皂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豆科黄芪属(Astragalus)药用植物的三萜皂甙具有促进微循环和强心作用[1,2],临床上可明显改善心力衰竭病人的心功能。载入青海省新版药品标准[3]的黄芪属植物多花黄芪(AstragalusfloridusBenth.)其化学成分尚未见报道。为科学评价其质量,进一步扩大黄芪药源,作者对多花黄芪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从其干燥根中提取的总甙粗品部分,经硅胶柱层析和结晶纯化,分得5种三萜皂甙成分,通过光谱分析和化学方法,鉴定为绵毛黄芪甙(1)、黄芪皂甙(2)、黄芪皂甙(3)、绵毛黄芪甙(4)和膜荚黄芪甙(5)[4~7]。实 验 部 分熔点用4显微熔点测定仪测定,温度计…  相似文献   

4.
膜荚黄芪SCAR标记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RAPD方法对膜荚黄芪和蒙古黄芪进行指纹图谱的研究。采用BSA法从120个10碱基随机引物筛选出7个在膜荚黄芪基因池和蒙古黄芪基因池中表现多态性的引物。单株检测表明,引物OPD14具有膜荚黄芪特异性,在检测的膜荚黄芪个体中均能各自扩增出一条300 bp左右的特异带,而在蒙古黄芪的单株中则未见,将该膜荚黄芪特异性片断命名为OPD14-300。获得的RAPD标记OPD14-300经克隆、测序、重新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转化成更稳定的SCAR标记;该SCAR标记只在膜荚黄芪个体中出现,达到了在分子水平上快速、准确地鉴定膜荚黄芪和蒙古黄芪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黄芪注射液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正、反相硅胶柱层析从黄芪注射液原液中分离纯化出 14个化合物 ,经波谱分析鉴定了它们的结构。其中 6个为异黄酮化合物 ,分别是芒柄花素 (1) ,毛蕊异黄酮 (2 ) ,6″ O 乙酰基芒柄花苷 (3) ,芒柄花苷 (7) ,红车轴草异黄酮 7 O β D 吡喃葡萄糖 (12 ) ,毛蕊异黄酮 7 O β D 吡喃葡萄糖 (13) ;1个紫檀烷化合物 ,结构为 9,10 二甲氧基紫檀烷 3 O β D吡喃葡萄糖 (4) ;1个异黄烷化合物 ,结构为 2′ 羟基 3′ ,4′ 二甲氧基异黄烷 7 O β D 吡喃葡萄糖 (6 ) ;另外 6个为黄芪皂苷类化合物 ,分别是乙酰黄芪皂苷Ⅰ(5 ) ,黄芪皂苷Ⅰ (8) ,异黄芪皂苷Ⅰ (9) ,异黄芪皂苷Ⅱ (10 ) ,黄芪皂苷Ⅱ (11)和黄芪甲苷 (14)。其中化合物 3系首次从黄芪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发酵黄芪的乳酸菌的驯化及其与黄芪相互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驯化能发酵黄芪的优良乳酸菌并研究其与黄芪的相互作用,为开发新型饲料添加剂做准备。方法选取能厌氧发酵黄芪药液的优良乳酸菌,通过在添加黄芪药液的发酵培养基中反复传代对其进行驯化,并用蒽酮-硫酸法测定发酵前后粗多糖的含量,用比浊法测定菌体浓度,并用单因素法研究了最佳黄芪添加量和最佳接种量,初步研究驯化菌株与黄芪药液的相互作用。结果经过6次传代驯化后,驯化菌株发酵黄芪药液后可使其粗多糖得率提高111.9%,而黄芪药液能促进驯化菌株的增殖,可使菌体浓度提高251%。结论驯化菌株与黄芪药液发生了良性的相互作用,有可能开发出新型饲料添加剂。  相似文献   

7.
目的驯化能发酵黄芪的优良乳酸菌并研究其与黄芪的相互作用,为开发新型饲料添加剂做准备。方法选取能厌氧发酵黄芪药液的优良乳酸菌,通过在添加黄芪药液的发酵培养基中反复传代对其进行驯化,并用蒽酮-硫酸法测定发酵前后粗多糖的含量,用比浊法测定菌体浓度,并用单因素法研究了最佳黄芪添加量和最佳接种量,初步研究驯化菌株与黄芪药液的相互作用。结果经过6次传代驯化后,驯化菌株发酵黄芪药液后可使其粗多糖得率提高111.9%,而黄芪药液能促进驯化菌株的增殖,可使菌体浓度提高251%。结论驯化菌株与黄芪药液发生了良性的相互作用,有可能开发出新型饲料添加剂。  相似文献   

8.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芪注射液中黄芪甲甙的含量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报道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芪注射液中黄芪甲甙的含量。色谱柱为:NOVA-PAK C_(18)4μm(4.6mm×250mm);流动相:乙腈-0.1%磷酸(33:67),205nm检测,外标定量。结果表明,建立的方法完全适用于黄芪注射液中黄芪甲甙的含量测定。其方法快速、灵敏、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9.
黄芪原生质体分离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黄芪叶片和愈伤组织为材料,对黄芪原生质体的制备分离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黄芪叶片制备原生质体远远优于黄芪愈伤组织,能够获得大量高活力的原生质体;采用2%纤维素酶+0.5%半纤维素酶+0.5%果胶酶的混合酶水解12h就能达到较好的分离效果,获得高质量的黄芪原生质体,然后进行原生质体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野生黄芪资源恢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药黄芪(Radixastragali)野生资源日益减少,目前主要依靠栽培黄芪提供商品药材。但是野生黄芪引种栽培后其质量低于野生黄芪,另一方面黑龙江省尚有大量适于黄芪资源恢复的山林。为此作者从1989年~1996年进行了野生黄芪资源恢复的试验研究,对适于黄芪生长的群落类型进行了调查,分析了榛灌丛的植物组成,在两个地点进行了不同播种方法的研究。结果证明榛灌丛是最佳群落,其野生资源恢复情况良好;采用泥球包衣种子播种扩散面积8年后可达10倍;被人工干涉过的榛灌丛群落比自然更新的群落扩散面积大,植株数目多。并对野生黄芪资源恢复提出三条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甘肃黄芪属药用植物资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调查甘肃省黄芪属药用植物资源,为该属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深入甘肃各地进行实地调查、采集标本和分类鉴定,并查阅和核对主要标本馆的腊叶标本.结果:初步研究,甘肃省有13种1亚种药用黄芪属植物,记述了它们在省内的分布、生境和药用价值,并编制了检索表.结论:甘肃黄芪属植物资源丰富,有待进一步研究,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2.
吴玉虎 《植物研究》1997,17(1):33-38
青海黄芪属新分类群:贵南黄芪Astragalus guinanicus;都兰黄芪Astragalus clulanensis;白花松潘黄芪Astragalus polyclandous;大花多枝黄芪Astragalus polyclaclus;长苞东俄洛黄芪Astragalus tongolensis;少毛格尔木黄芪Astragalus goluensis;多毛多花黄芪Astragalus floridus;白花丛生黄芪Astragalus confertus。  相似文献   

13.
本文使用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鲁米诺化学发光体系和化学发光检测法研究了黄芪中各成分的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以药物抑制发光强度50%的浓度(LC_(50))为指标,经研究证明,黄芪总皂部分(N)具有较强的活性,LC_(50)为185μg/ml,再经进一步导向分离并鉴定证明,黄芪甙Ⅲ,Ⅳ和Ⅵ的 LC_(50)分别为80、50和11μg/ml。从而确证黄芪的抗心力衰竭的有效成分可能为黄芪甙的混合组成。  相似文献   

14.
柱前衍生化HPLC法测定黄芪中黄芪甲苷的含量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建立黄芪中黄芪甲苷的柱前衍化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并用该法对不同产地黄芪中黄芪甲苷的含量进行比较,方法:以吡啶-苯甲酰氯(2.5:1)为衍生化试剂,对黄芪甲苷分子中的羟基进行苯甲酰化,以甲醇-四氢呋喃-水(90:4:6,0.2%三乙胺)为流动相,VD3为内标物,在230nm波长处检测。结果黄芪甲苷在0.004-0.080mg.mL^-1范围内呈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9,平均回收率为94.7  相似文献   

15.
以蒙古高原岩黄芪属植物为对象,应用徐克学的最大同步法,探讨了蒙古高原岩黄芪属(豆科)植物的系统演化,并根据分支类结构对蒙古高原岩黄芪属进行了系统学处理。作首次将蒙古高原岩黄芪属分为岩黄芪亚属、半灌木岩黄芪亚属(新拟)和无刺岩黄芪组、丛枝岩黄芪、组、无茎岩黄芪组、半灌木岩黄芪组等4个组。本对蒙古高原岩黄芪组的划分符合苏联植物志(1945)中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整理了甘肃产黄芪属(AstragalusLinn.)裂萼黄芪亚属(Subgen.CercidothrixBunge)植物共20种、3变种。提供了分种检索表、每个种的文献及其在本省的产地和分布,为甘肃省植物志的编写准备了资料。  相似文献   

17.
膜荚黄芪活性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膜荚黄芪(Astragatus membranaceus (Fisch.)Bunge)的成分进行了系统分离和鉴定,同时用E- 112顺磁共振仪测定了以芒柄花素为代表的异黄酮类化合物清除超氧自由基的活性,结果证明黄芪中的异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清除超氧阴离子的活性。这可能是黄芪药物具有治疗心力衰竭和抗衰老的活性机理之一,在分离过程中,得到15种结晶,经化学降解和光谱分析分别鉴定为:晶Ⅰ:蔗糖(sucrose),晶Ⅱ:黄芪皂甙Ⅳ(astragaloside Ⅳ),晶Ⅲ:芒柄花素(formononetin),晶Ⅳ:毛蕊异黄酮(calycosin),晶V:黄芪皂甙Ⅵ(astragaloside Ⅵ),晶Ⅵ:(3R)7,2’-二羟基-5’,6’二甲氧基异黄烷-7-O-β-D葡萄糖甙,晶Ⅶ:黄芪皂甙Ⅱ(astragaloside Ⅱ),晶Ⅶ:黄芪皂甙Ⅱ(astragaloside Ⅱ),晶Ⅷ:黄芪皂甙Ⅲ(astragaloside Ⅲ),晶Ⅸ:β-谷甾醇(β-sitosterol),晶Ⅹ:棕榈酸(palmitic acid),晶Ⅺ:胡萝卜甙(daucosterol),晶XⅡ~XV结构待定,本文主要报道晶Ⅲ的活性及晶Ⅵ的结构鉴定,晶Ⅵ为一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18.
两种药用黄芪比较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通过栽培实验,本文对两种药用黄芪的个体发育节律,根,茎,叶,花及种子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较系统的比较研究,为确定蒙古黄芪(AstragalusmongholicusBunge)为独立的种,提供了更为全面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以二年生蒙古黄芪实生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模拟自然界干旱的方法,连续控水14d,分析持续性干旱胁迫对蒙古黄芪实生苗生长、生理生化指标及其黄芪甲苷的影响。结果显示:(1)随着土壤相对含水量的降低,黄芪叶片相对含水量逐渐降低,而其中丙二醛含量升高,其根茎干重也降低。(2)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黄芪根叶中抗氧化酶类SOD、POD、CAT、APX和GR活性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根中最高值较对照分别增加了72.1%、108.6%、178.0%、299.4%和303.4%,且根叶中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也逐渐升高。(3)黄芪甲苷积累量在干旱胁迫第12天达到最大,比对照增加了53.0%,随后降低。研究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深,黄芪苗生长受到一定程度抑制,但能通过调节自身保护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来减轻干旱的损伤,最大程度地维持植株的正常代谢;适度水分胁迫有利于黄芪甲苷的积累,而重度胁迫不利于其积累。  相似文献   

20.
对蒙古类黄芪和膜荚黄芪分别建立木质部直径与横截面直径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并进行回归分析和样本的分类,并通过多次随机抽取检验样本,给出了分类结果的正确率,结果显示蒙古模型分类效果很好。另外,本研究对不同生长年限的蒙古类黄芪样品进行了方差齐性t检验,并采用t检验的方法给出了2年和2年以上样品的木质部直径与横截面直径的比值的置信区间,结果显示2年和2年以上的置信区间没有交叉且相隔明显,以此可推断黄芪样本大概生长年限。本研究为黄芪药材品种和生长年限的确定提供了一种简单、快速的方法,可以简单地将黄芪分类,且能对确定种属的黄芪的生长年限加以判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