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研究盐酸氨基葡萄糖片联合玻璃酸钠治疗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TMJOA)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1月到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TMJOA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盐酸氨基葡萄糖片治疗,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关节疼痛情况,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最大张口度、张口VAS评分和张口偏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3.33%(25/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6.67%(17/3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张口VAS评分和张口偏斜显著降低,最大张口度显著增高,且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基葡萄糖片联合玻璃酸钠治疗TMJOA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骨康胶囊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及其对机体炎性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110例骨性关节炎患者依据随机数据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5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骨康胶囊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比较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临床症状评分、炎症因子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1%,显著高于对照组70.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308,P0.05);治疗前两组间Lysholm评分、VAS评分、TNF-α及CRP水平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治疗后Lysholm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VAS评分、TNF-α及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21,P=0.728)。结论:骨康胶囊与玻璃酸钠注射液联合治疗方案,可有效提高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炎性应激反应,安全性较高,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前哨淋巴结活检术联合保乳治疗对早期乳腺癌患者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及肩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7年2月就诊于我院的乳腺癌患者,按照患者手术方式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其中联合组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手术联合保乳治疗,对照组行传统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每组各选取50例,随访时间为6个月。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并发症、乳腺美容效果及肩关节功能情况。结果:联合组手术时间、总出血量、引流管拔除时间、总引流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治疗后,联合组并发症比例为6%,明显低于对照组38%。术后,两组患者随访6个月,联合组乳腺美容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肩关节功能各指标水平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两组肩关节屈曲活动度、外旋活动度、后伸活动度、外展活动度相较于术前均明显降低(P0.05),联合组内旋活动度相较于术前降低不显著(P0.05),而对照组内旋活动度相较于术前降低显著(P0.05)。术后,联合组肩关节屈曲活动度、外旋活动度、内旋活动度、后伸活动度、外展活动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哨淋巴结活检术联合保乳治疗早期乳腺癌创伤小,美容效果明显,可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减轻对患者肩关节功能的损害,远期疗效仍有待于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医用臭氧与玻璃酸钠治疗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我院收治的骨关节炎患者6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给予医用臭氧治疗,对照组给予玻璃酸钠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视觉模拟量表(VAS)与Lysholm膝关节评分。结果治疗后1周、3个月及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Lysholm膝关节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用臭氧与玻璃酸钠在膝骨性关节炎治疗中均具有显著疗效,但臭氧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洛铂与顺铂联合吉西他滨用于晚期肺癌患者化疗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晚期肺癌患者1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I组和II组,每组95例,I组给予洛铂联合吉西他滨治疗,II组给予顺铂联合吉西他滨治疗,应用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EORTC)的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C30)评价治疗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两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近期疗效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I组平均缓解期(6.33±1.82)月显著长于II组的(5.13±0.84)月,I组中位生存期为(9.95±2.31)月显著长于II组的(7.82±1.24)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QLQ-C30评分均显著提高,且I组高于II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组骨髓抑制发生率显著高于II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II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洛铂与顺铂联合吉西他滨用于晚期肺癌患者化疗近期疗效相当,洛铂联合吉西他滨具有较好远期疗效,且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骨髓抑制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针刀联合曲安奈德、正清风痛宁、利多卡因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本研究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来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疼痛科就诊肩周炎患者12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药物治疗组40例(曲安奈德+正清风痛宁+利多卡因+臭氧治疗),针刀治疗组40例,综合治疗组40例(曲安奈德+正清风痛宁+利多卡因+臭氧+针刀治疗),对比分析各组治疗前后肩关节功能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 VA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显示,组内比较,3组治疗后VAS和肩关节功能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组间比较,治疗前3组VAS和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综合治疗组各时间点VAS评分均低于药物及针刀治疗组,综合治疗组肩关节功能评分在治疗后1个月和2个月高于药物及针刀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3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针刀治疗联合曲安奈德、正清风痛宁、利多卡因及臭氧在关节腔及关节周围注射治疗肩周炎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玻璃酸钠联合臭氧关节腔内注射对创伤性踝关节炎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8月我院接诊的92例创伤性踝关节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6)。对照组在关节腔给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观察组联合臭氧治疗,均1次/周,连续治疗5次。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Mc Guire踝关节评分以及血清hs-CRP、IL-1β、IL-6和TNF-α的变化及治疗后临床疗效优良率。结果:治疗前,两组VAS评分、Mc Guire踝关节评分、血清hs-CRP、IL-1β、IL-6和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Mc Guire踝关节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Mc Guire踝关节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hs-CRP、IL-1β、IL-6和TNF-α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血清hs-CRP、IL-1β、IL-6和TNF-α比较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联合臭氧治疗创伤性踝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用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可能与其有效降低血清hs-CRP、IL-1β、IL-6和TNF-α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丹红注射液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对胫骨骨折术后血清骨性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5年5月到2016年8月间收治的胫骨骨折患者110例,所有患者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观察组患者配合丹红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血清骨钙素(bone Glaprotein,BGP)、I型前胶原羧基端肽(carboxyterminal propeptide of type I procollagen,PICP)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1、3、7天患处疼痛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2、4周观察组患者关节活动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BGP、PIC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能够促进胫骨骨折术后骨折愈合,提高临床疗效。可能与其有效提高患者血清BGP、PICP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玻璃酸钠注射液联合中药熏蒸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血清TNF-α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7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玻璃酸钠注射液;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熏蒸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1β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88.57%)高于对照组(7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TNF-α、IL-1β水平均降低,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膝关节功能评分、ROM均升高,而VAS评分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膝关节功能评分、ROM较高,而VAS评分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酸钠注射液联合中药熏蒸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推测其机制与TNF-α、IL-1β水平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和曲安奈德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接受玻璃酸钠和曲安奈德治疗。随访6个月,评估每组患者的膝关节疼痛评分、关节功能、活动角度。结果:曲安奈德治疗后的第1、2周疼痛缓解作用、关节功能显著优于玻璃酸钠(P<0.05)。2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在治疗后的第1、3个月内无显著差异(P>0.05),玻璃酸钠治疗后的第6个月关节活动度显著优于曲安奈德(P<0.05)。结论:曲安奈德和玻璃酸钠均可缓解膝关节疼痛,改善功能和增加膝关节活动度。曲安奈德早期疗效优于玻璃酸钠,但持续时间较玻璃酸钠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丁丙诺啡透皮贴剂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患者对于疼痛的缓解效果和肩关节活动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搜集本院近5年来门诊就诊及住院治疗的肩周炎患者152例,全部患者均规范化按照VAS评分使用镇痛药物。其中,78例患者在达到中度及以上疼痛水平时,额外加用丁丙诺啡透皮贴剂。每隔3月通过电话随访量化患者疼痛评分变化情况,门诊随访检查患者肩关节活动功能,并使用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量表进行数字化评估。结果:152例肩周炎患者在治疗观察期间,疼痛及肩关节活动功能均有一定程度的缓解和改善,在观察期末,平均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保持于80分水平。在治疗观察期内,外用丁丙诺啡透皮贴的患者在6-18月期间时,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上升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丙诺啡透皮贴剂可以加快肩周炎患者的康复速度,提升肩周炎患者在治疗期间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膝周神经射频热凝治疗顽固性膝骨关节炎疼痛的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顽固性膝骨关节炎疼痛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予以膝周神经射频热凝联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对照组单纯行关节腔内玻璃酸钠注射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及OK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并发症。结论:膝周神经射频热凝辅助治疗顽固性膝关节炎疼痛疗效显著,创伤较小,可促进关节功能的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探讨清咽滴丸药物冰块治疗甲状腺术后咽痛的疗效,分析其对相关临床症状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1年8月期间广东省中医院甲状腺诊治中心收治的甲状腺术后咽痛患者24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成三组,每组80例。对照组为药物组,给予清咽滴丸含服;实验I组为冰块组,给予25%高糖冰块含漱;实验II组为药冰组,给予自制清咽滴丸药物冰块含漱。观察比较三组患者治疗48 h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和治疗48 h后的中医证候积分、深睡眠质量评分以及治疗前、治疗8 h、24 h和48 h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实验II组治疗48 h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实验I组和对照组(P<0.05)。三组患者治疗48 h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和深睡眠质量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三组患者治疗8 h、24 h、48 h后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实验II组治疗48 h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和深睡眠质量评分均显著低于实验I组与对照组(P<0.05),实验II组治疗8 h、24 h、48 h后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实验I组与对照组(P<0.05)。结论:清咽滴丸药物冰块治疗可有效缓解甲状腺术后咽痛及相关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比较喉上神经阻滞联合利多卡因雾化吸入法与利多卡因含漱法用于支气管镜诊疗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首次行气管镜诊疗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4组。利多卡因含漱组: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喉部含漱;利多卡因雾化吸入组:2%利多卡因注射液雾化吸入;喉上神经阻滞组:B超定位下以1%利多卡因阻滞双侧喉上神经内支。联合组:联合使用喉上神经内支阻滞与利多卡因雾化吸入。记录各组在诊疗中咳嗽、憋喘、体动次数及操作期间患者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情况,以及诊疗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结果:利多卡因含漱组呛咳、憋喘发生率最高,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1);联合组呛咳、憋喘发生率最低,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0.05)。利多卡因含漱组患者血压、心率在支气管镜进入声门时及气管内诊疗时显著高于各组(P<0.01);联合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及心率在支气管镜进入声门时低于(P<0.05)其余两组。各组SpO2均高于90%,其中利多卡因含漱组患者最低(P<0.01),联合组最高(P<0.05)。各组疼痛VAS评分多低于3分,但在各组之间均有差异(P<0.05),其中联合组最低(P<0.05)。结论:喉上神经内支阻滞联合利多卡因雾化吸入用于支气管镜诊疗可以有效地抑制气管应激反应,减少疼痛刺激,有利于维持诊疗期间的血流动力学稳定,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优于利多卡因含漱法及单独采用利多卡因雾化吸入或喉上神经阻滞法。支气管镜诊疗过程中患者多为轻度疼痛,咽喉部不适引起的呛咳、憋喘才是患者难以耐受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透明质酸钠联合硫酸氨基酸葡萄糖钾胶囊对踝关节损伤患者血清骨性标志物水平及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踝关节损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透明质酸钠联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联合硫酸氨基酸葡萄糖钾胶囊进行治疗。检测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骨钙素(BGP)、I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ICP)、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LP)水平及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的变化情况及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78.33%,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BGP、PICP、BALP水平及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透明质酸钠联合硫酸氨基酸葡萄糖钾胶囊治疗踝关节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用透明质酸钠联治疗,其可有效改善血清骨性标志物水平,且利于踝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对比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OBS)结合Nice结与锁定钢板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1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患者(n=66)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锁定钢板治疗,32例)和B组(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结合Nice结,34例),对比两组临床症状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Constant-Murley评分和肩关节活动度。结果: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对比无差异(P>0.05)。B组术中出血量少于A组,手术时间短于A组(P<0.05)。两组术后3个月Constant-Murley评分升高,VAS评分下降(P<0.05),B组术后3个月VAS评分低于A组,Constant-Murley评分高于A组(P<0.05)。两组术后3个月前屈、后伸、内旋、外旋的肩关节活动度增大(P<0.05),且B组术后3个月前屈、后伸、内旋、外旋的肩关节活动度均大于A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OBS与锁定钢板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相比,OBS结合Nice结治疗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促进骨折愈合,扩大肩关节活动度,改善肩关节功能,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探讨微创改良双纽扣型金属接骨板结合高强度纤维修复喙锁韧带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合并喙锁韧带撕裂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肩锁关节脱位合并喙锁韧带撕裂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n=32)和观察组(n=32)。对照组的治疗方案为AO锁骨钩钢板内固定,观察组的治疗方案为微创改良双纽扣型金属接骨板结合高强度纤维修复喙锁韧带。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肩关节Constant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延长,疼痛消失时间及住院费用较对照组降低(P<0.05),两组术后住院时间比较未见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肩关节VA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0.05),术后3个月及1年观察组肩关节Constant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个月、术后1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改良双纽扣型金属接骨板结合高强度纤维修复喙锁韧带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合并喙锁韧带撕裂更符合解剖学特点,可减轻肩关节疼痛,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探究点压按摩第二掌骨全息穴点联合冲击波治疗慢性肩袖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接诊的122例慢性肩袖损伤患者展开研究,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两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每组患者均61例。给予常规组患者体外冲击波治疗,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研究组患者第二掌骨全息穴点点压按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量表(UCLA)评分、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肩关节活动度(ROM)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UCLA评分均得到显著改善,且研究组患者改善优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的前屈、外展、体侧外旋ROM均优于治疗前,研究组患者ROM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随访1年,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第二掌骨全息穴点点压按摩结合冲击波治疗慢性肩袖损伤患者,可以提升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减轻疼痛,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