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对于难治性子宫下段瘢痕妊娠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至2013年4月经我院收治的85例难治性子宫下段瘢痕妊娠患者,其中41例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观察组),44例行孕囊穿刺术治疗(对照组)。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转经时间、β-HCG下降至正常时间及激素水平,并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痊愈率分别为92.68%和90.9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显著降低、住院时间及β-HCG下降至正常时间均显著缩短(P0.05);但两组治疗前后激素水平变化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随访1-3个月,观察组患者转经时间为(32.18±11.46)d,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0.03±8.04)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有效性和安全性更高,与孕囊穿刺术比较能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转经时间及β-HCG下降至正常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随着剖宫产率的不断攀升,剖宫产术后瘢痕部位妊娠的发生率已日趋增多。本研究将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对剖宫产术后瘢痕部位妊娠的治疗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03月至2013年03月剖宫产术后瘢痕部位妊娠的患者共28例,均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收集其主要临床资料,包括术中出血量、血HCG下降情况、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月经复潮时间及不良反应,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例患者均治疗有效,24例患者栓塞治疗后行清宫术,术中出血量5-200(平均36.5±4.8)mL,另4例栓塞治疗后未行清宫术。平均住院时间为13.6±4.7天。28例血β-HCG于栓塞后7~38天降为正常,超声检查示子宫复旧的平均时间为20—36天,栓塞后28-44天月经复潮。结论:28例患者采用UAE联合MTX灌注化疗治疗后出血量少,恢复快,疗效显著。子宫动脉栓塞术能有效防止和控制出血,保留妇女生育功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子宫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在临床上对剖宫产切口妊娠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的收治的切口妊娠患者53例.并将53例患者随机分为介入治疗组28例、保守治疗组25例,介入治疗组患者采用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后进行刮宫术的治疗,保守治疗组患者采用口服米非司酮以及肌内注射MTX后进行刮宫术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出血量,住院时间,降血HCG时间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介入治疗组患者的出血量,住院时间,降血HCG时间明显低于保守治疗组患者的情况,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介入治疗组和保守治疗组间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采用子宫动脉介入对剖宫产切口妊娠进行治疗的方式,可以对切口妊娠大出血进行有效的控制,同时也可以对妊娠物进行有效的杀死.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乳酸依沙吖啶联合子宫颈扩张单球囊对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由于社会因素或者医学因素自愿要求终止妊娠并无任何引产禁忌证的110例健康中期妊娠(孕周14~27周)孕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案进行引产,即口服米非司酮150 mg,并在B超引导下经腹壁行羊膜腔内注射100 mg乳酸依沙吖啶;观察组采用乳酸依沙吖啶联合子宫颈扩张单球囊进行引产。比较两组孕妇的引产成功率、产程时间、宫缩发动时间、胎儿娩出时间、产后2 h出血量、住院时间、引产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多次剖宫产患者的引产成功率。结果:观察组孕妇的引产成功率为96.36%(53/55),明显高于对照组[83.64%(46/55)](P0.05),且观察组的产程时间、宫缩发动时间、产后2 h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多次剖宫产孕妇引产成功率为33.33%(2/6),观察组多次剖宫产孕妇引产成功率为100.00%(7/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发生宫颈裂伤1例,会阴裂伤1例,两组孕妇均未出现羊水栓塞、子宫破裂以及感染等并发症。结论:乳酸依沙吖啶联合子宫颈扩张单球囊用于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的应用效果明显优于口服米非司酮并在B超引导下经腹壁行羊膜腔内注射乳酸依沙吖啶,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在穿透性凶险性前置胎盘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2月唐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孕晩期穿透性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36例,依据是否行子宫动脉栓塞术分为子宫动脉栓塞组20例和非子宫动脉栓塞组1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情况和临床结局。结果:子宫动脉栓塞组患者失血量、红细胞输血量、冷沉淀输血量均少于非子宫动脉栓塞组(P0.05)。两组患者血浆输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动脉栓塞组ICU入住率、子宫切除率、产后出血、DIC发生率均低于非子宫动脉栓塞组(P0.05)。两组患者的产褥感染率、失血性休克发生率、早产儿发生率以及新生儿轻度窒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可以减少术中出血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穿透性凶险性前置胎盘的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案治疗瘢痕部位妊娠(CS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7年9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收治的CSP患者89例,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A、B、C三组。A组患者19例,采用药物甲氨喋呤保守治疗;B组患者30例,行B超引导下人工流产术治疗;C组患者40例,行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清宫术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的阴道出血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C组患者治愈率最高、血清β-HCG恢复至正常时间最短、治疗后阴道出血量最少,其次为B组,最后是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4d、7d,B、C两组血清β-HCG下降幅度显著高于A组(P0.05),尤其是C组在治疗后第7d的下降幅度最大;B组患者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低于C组及A组,但输血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清宫术治疗CSP具有治愈率高、损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在经济情况允许的情况下其临床疗效最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子宫动脉化疗栓塞与单子宫动脉栓塞在瘢痕妊娠治疗中的有效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瘢痕妊娠患者96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48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单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研究组采用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记录并对比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h)in-beta subunit,β-HCG)下降至正常范围时间、宫腔异常包块消失时间、月经恢复正常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等指标;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雌二醇(estradiol,E2)、抑制素B(inhibin B,INHB)等卵巢功能指标变化;记录并对比两组的膀胱损伤、阴道流血、感染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β-HCG下降至正常范围时间、宫腔异常包块消失时间、月经恢复正常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FSH、LH、E2、INHB等卵巢功能指标对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FSH水平均升高,LH、E2、INHB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更优(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6.25%vs. 20.83%,P0.05)。结论:相比于单子宫动脉栓塞,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有利于改善瘢痕妊娠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恢复情况,对患者卵巢功能的恢复较好,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荐至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胎盘植入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以胎盘植入患者61例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保守治疗组31例和化疗栓塞组30例。保守治疗组仅单纯口服米非司酮治疗,而化疗栓塞组采用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出血量、输血量、住院时间、胎盘排出和月经复潮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随访术后1年患者的月经情况和妊娠情况。结果:经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后29例成功止血,有1例未能止血而行子宫切除术。栓塞术后未出现器官局部缺血坏死、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热、下腹痛为常见并发症。而保守治疗组的31例患者中,因治疗失败导致切除子宫的7例,仅24例有效保留子宫,成功率仅77.4%,严重影响患者以后的生育能力。6例发生宫腔感染,4例发生宫腔粘连。子宫动脉化疗栓塞组β-HCG恢复正常时间、输血量、胎盘完全清除时间、月经异常的发生情况均优于保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组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14例患者在术后1个月后有胎盘组织自阴道排出,有11例患者2个月后发现胎盘残留,予以清宫术,除3例失访病例,其余患者在随访时间内恢复正常月经,并有2例再次妊娠者。结论:采用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胎盘植入,其术前准备时间和手术时间均短,出血控制迅速且并发症少,有助于保留患者的子宫,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蛇志》2018,(2)
目的探讨子宫切口妊娠患者行介入栓塞术、清宫术联合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4例切口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行介入栓塞术治疗,术后行清宫术。结果 34例患者均成功实施介入栓塞术、清宫术,术中出血量为40~75ml,术后1~3周内血β-HCG水平恢复正常,住院时间平均为(8.5±2.6)天,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介入栓塞术联合清宫术治疗子宫切口妊娠的效果明显,创伤小,保留了患者的生育功能,且住院时间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比较子宫动脉栓塞术与子宫切除术应用于胎盘因素所致严重产后出血产妇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医院和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于2014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86例胎盘因素所致严重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子宫切除组(34例)与介入组(52例);其中子宫切除组采用子宫切除术治疗,介入组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比较两组止血效果、出血量、围术期相关临床指标(手术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凝血功能要因子、女性性功能指数量表(FSFI)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量表(SF-36)评分。结果:两组出血量、止血有效率比较无差异(P>0.05);介入组手术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子宫切除组(P<0.05);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在感染、伤口渗血、疼痛、阴道出血及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无差异(P>0.05);其中介入组未见栓塞综合征,且发热发生率低于子宫切除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孕妇血清APTT,PT升高,FIB下降,且介入组的FIB短于子宫切除组,PT、APTT高于子宫切除组(P<0.05);介入组术后6个月的FSFI评分和SF-36评分均高于子宫切除组(P<0.05)。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与子宫切除术应用于胎盘因素所致严重产后出血产妇中的效果相当,前者在促进术后康复、改善凝血功能和提高性生活质量、生活质量上具有优势,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11.

Purpose

The aims of this study were to analyze the predictive factors for the use of intrauterine balloon insertion and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factors affecting failure of uterine tamponade with a Bakri balloon during cesarean section for abnormal placentation.

Methods

We reviewed the medical records of 137 patients who underwent elective cesarean section for placenta previa between July 2009 and March 2014. Cesarean section and Bakri balloon insertion were performed by a single qualified surgeon. The Bakri balloon was applied when blood loss during cesarean delivery exceeded 1,000 mL.

Results

Sixty-four patients (46.7%) required uterine balloon tamponade during cesarean section due to postpartum bleeding from the lower uterine segment, of whom 50 (78.1%) had placenta previa totalis. The overall success rate was 75% (48/64) for placenta previa patients. Previous cesarean section history, anterior placenta, peripartum platelet count, and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opathy all significantly differed according to balloon success or failure (all p<0.05). The drainage amount over 1 hour was 500 mL (20–1200 mL) in the balloon failure group and 60 mL (5–500 mL) in the balloon success group (p<0.01).

Conclusion

Intrauterine tamponade with a Bakri balloon is an adequate adjunct management for postpartum hemorrhage following cesarean section for placenta previa to preserve the uterus. This method is simple to apply, non-invasive, and inexpensive. However, possible factors related to failure of Bakri balloon tamponade for placenta previa patients such as prior cesarean section history, anterior placentation, thrombocytopenia, presence of DIC at the time of catheter insertion, and catheter drainage volume more than 500 mL within 1 hour of catheter placement should be recognized, and the next-line management should be prepared in advance.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声对植入胎盘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及血清AFP、HCG和不同胎盘植入类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孕晚期前置胎盘产妇208例,按孕周1:1匹配,选取入无前置胎盘无胎盘植入的产妇208例为对照组。产前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胎盘超声学检查,根据术后病理将胎盘植入类型分为粘连性胎盘、植入性胎盘和穿透性胎盘组。同时测定产前、产后3 d、产后4 w血清AFP和HCG水平。结果:208例前置胎盘最终病理确诊胎盘植入67例,占32.21%(其中粘连性胎盘组31例、植入性胎盘组19例、穿透性胎盘组17例),产前超声诊断62例。超声对胎盘植入诊断总的敏感性86.56%,特异性97.16%。对照组、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组、单纯胎盘前置组胎盘厚度平均(2.34±0.63)cm、(3.27±0.78)cm、(2.42±0.61)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粘连性胎盘植入组、植入性胎盘组、穿透性胎盘组产前、产后3 d、产后4 w各时间点血清AFP、β-HCG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前置胎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穿透性胎盘组产前、产后3 d、产后4 w各时间点血清AFP、β-HCG高于粘连性胎盘组和植入性胎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对穿透性胎盘植入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但对粘连性胎盘植入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不高,血清AFP和HCG水平和胎盘植入类型有一定关系,联合检测有助于胎盘植入类型的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疤痕子宫妊娠妇女经产道分娩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疤痕子宫妊娠妇女120例,根据分娩方式的不同分为剖宫产组(80例)与自然分娩组(40例),观察再次剖宫产的原因与两组的预后情况。结果:再次剖宫产的指征主要为疤痕子宫(患者拒绝试产)、产程异常、胎儿窘迫、前置胎盘等。自然分娩组的产时出血量明显少于剖宫产组(P0.05),产后出血与产后感染发生率也均明显低于剖宫产组(P0.05)。两组的5分钟Apgar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自然分娩组新生儿黄疸与新生儿湿肺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剖宫产组(P0.05)。自然分娩组的分娩满意度为97.50%,剖宫产组为83.75%,自然分娩组明显高于剖宫产组(P0.05)。结论:疤痕子宫妊娠妇女经产道分娩可行性好,能减少对于产妇与新生儿的影响,安全性佳,但也要根据产妇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半肝血流阻断联合肝静脉阻断技术在精准肝切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共120例行半肝血流阻断联合肝静脉阻断的精准肝切除病例,作为治疗组。另选单用第一肝门阻断的复杂肝癌半肝切除患者318例为对照。结果:治疗组在控制术中出血和输血量方面优于单用半肝血流阻断的对照组,治疗组术中平均出血量为650±46 m L,平均输血量为410±76 m L,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平均手术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方面均少于对照组,但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肝血流阻断联合肝静脉阻断技术在复杂肝癌的精准肝切除术中合理使用能有效的减少术中出血,提高了手术安全,降低了术中输血量,最大限度保留剩余肝细胞体积,减少了缺血再灌注的损失。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低频神经和肌肉刺激仪用于分娩镇痛对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会阴完整度、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9年8月~2020年3月在我院分娩的足月妊娠产妇220名,根据第一产程是否应用低频神经和肌肉刺激仪分为观察组112例及对照组108例,两组均接受常规分娩护理,观察组为自愿接受低频神经和肌肉电刺激镇痛的产妇,比较两组患者产程时间、剖宫产、会阴侧切及裂伤、残留、新生儿结局、产后出血、产后血细胞计数。结果:对照组剖宫产率、部分胎膜残留发生率、分娩后白细胞计数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总产程和第一产程时间显著长高于观察组(P<0.05);两组侧切率、裂伤率、出血量、住院时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1 min、5 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分娩后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和红细胞平均容量均较分娩前显著下降(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脉冲电刺激可有效缩短第一产程,降低残留率、剖宫产率及产后感染风险,加快子宫复旧;对第二产程、第三产程、产后出血量等无影响,且不影响围产儿结局,能够降低产后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探讨腹动脉球囊置入联合宫颈提拉缝合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后大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到2021年12月收治的178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剖宫产手术,且术后出现产后大出血现象,将所有患者依照术中胎盘位置及植入情况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n=73)与对照组(n=105)。其中对照组产妇采取腹动脉球囊置入联合宫腔纱条填塞术,观察组采取腹动脉球囊置入联合宫颈提拉缝合治疗,对比两组产妇的剖宫产时间、术后24 h失血量、术中失血量以及总手术时间,相关临床指标,产后泌乳时间和产后1 d、2 d的泌乳量评分以及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产妇剖宫产时间、球囊预置术时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产妇术后24 h失血量、术中失血量、总手术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两组产妇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PLT)、纤维蛋白原(FIB)、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D-二聚体(D-Dimer)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产妇PT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LT、NO、NOS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对照组APTT、FIB无明显变化,但观察组APTT高于对照组,FIB低于对照组;观察组D-Dimer无明显变化,但对照组升高(P<0.05)。观察组产妇的产后1、2 d泌乳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泌乳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后大出血患者采取腹动脉球囊置入联合宫颈提拉缝合治疗能够进一步减轻患者术后出血量,且改善患者凝血因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提升泌乳量,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