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目的:探究蓝芩口服液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对其免疫功能、血清β防御素-2、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80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以阿奇霉素常规治疗,治疗组在阿奇霉素常规治疗基础上服用蓝芩口服液。治疗1周后,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检测和比较两组免疫功能及血清β防御素-2、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80%,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血液中的白细胞计数均显著下降(P 0.05),且治疗组患儿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下调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血清CD_3~+、CD_4~+、CD_4~+/CD_8~+、NK细胞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患儿治疗前后以上指标水平变化幅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患儿血清β防御素-2水平分别上调至(562.86±45.38)pg/mL及(607.37±47.26)pg/mL,血清D-二聚体浓度分别下调至(83.28±10.46)pg/mL及(125.94±14.83)pg/mL,治疗组以上指标的变化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蓝芩口服液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患儿的疗效明显优于阿奇霉素常规治疗,且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患儿血清中D-二聚体的水平、升高β防御素-2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对多发伤并发脓毒症患者炎症状态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8例多发伤并发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4)和观察组(n=44),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治疗3 d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白介素-2(IL-2)、白介素-4(IL-4)、白介素-10(IL-10)和干扰素-γ(IFN-γ)含量,流式细胞仪分析CD3+、CD4+、CD8+及NK细胞水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结果:观察组患者APACHEⅡ评分、BUN和Sc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IL-2、IL-4、IL-10和IFN-γ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CD3+、CD4+、CD8+及NK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PT、TT、APTT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对多发伤并发脓毒症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减轻炎症反应,提高免疫功能,改善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肠内增强免疫营养对重症肺炎患者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并分析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重症肺炎患者,依据抽签法分为两组,其中研究组50例,常规组50例。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制剂,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普通肠内营养制剂。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粪便菌群变化,干预前后免疫功能和凝血功能的变化,并记录两组患者干预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人数。结果研究组患者菌群失调发生率为4.00%(2/50),低于常规组的20.00%(10/50)(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免疫功能和凝血功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治疗1周和2周后,两组患者CD_3~+细胞、CD_4~+细胞、CD_4~+/CD_8~+、IgA、IgM和IgG水平均上升,CD_8~+细胞、FIB和D-二聚体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CD_3~+细胞、CD_4~+细胞、CD_4~+/CD_8~+、IgA、IgM和IgG水平均高于常规组,CD_8~+、FIB和D-二聚体水平均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00%(5/50),低于常规组(P0.05)。对照组有1例死亡,研究组未出现死亡。结论肠内免疫增强营养支持可提高患者疗效,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和凝血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连续性血液净化对重症胰腺炎患者炎症因子、内毒素及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86例重症胰腺炎患者,按照投硬币法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内毒素、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变化情况,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内毒素、D-乳酸、二胺氧化酶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压痛、腹痛、腹胀症状缓解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能有效改善重症胰腺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内毒素及肠道黏膜屏障功能,促进患者临床症状快速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前外侧入路治疗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5年1月经由我院诊治的102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均征求患者的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4例通过常规的入路方式进行髋关节置换术,观察组48例采用前外侧入路方式进行髋关节置换术。手术前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CRP、IL-6和D-二聚体水平,并通过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血清CRP、IL-6及D-二聚体在手术后12 h时升高,在7 d和14 d时,逐渐下降。观察组患者血清CRP、IL-6及D-二聚体水平在术后12 h、7 d和14 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外侧入路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疗效较常规入路方式更显著,且可有效降低血清CRP、IL-6和D-二聚体水平,更加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在消化系统肿瘤中的表达水平和临床价值。方法:测定215例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患者及50名健康人员血浆中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的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恶性肿瘤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增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期肿瘤患者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P0.05);不同肿瘤类型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水平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检测对消化系统肿瘤的实验室诊断和疾病分期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微波治疗对痔瘘术后患者的预后及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前列腺素E2(PGE2)、神经肽Y(NPY)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至2018年7月接诊的120例痔瘘术后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微波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凝血功能、血清炎症因子、NGF、PGE2、NPY水平的变化情况、预后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CD_3~+、CD_8~+均高于对照组,CD_4~+/CD_8~+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长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FIB)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CRP、TNF-α和PCT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血清NGF、PGE2、NPY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第3天和5天肛门水肿评分和创面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波治疗痔瘘术后患者能有效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反应,降低血清NGF、PGE2、NPY水平,有利于促进患者恢复,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蛇志》2017,(4)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患者D-二聚体及凝血指标的临床检验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358例妊娠高血压患者为研究组,同期选取正常妊娠孕妇350例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D-二聚体及凝血指标水平。结果研究组的D-二聚体和FI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PT、TT和APT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与正常妊娠孕妇相比较,妊娠高血压患者更容易出现血栓性疾病,定期对妊娠高血压患者进行凝血功能及D-二聚体检测,对预防和治疗孕妇血栓性疾病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丙种球蛋白联合持续血液净化对小儿重症脓毒症患儿血清降钙素原及危重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重症脓毒症小儿患者37例,随机划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8例给予持续血液净化治疗;实验组19例予持续血液净化及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降钙素原及危重评分水平的变化。结果:实验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4.7%)显著高于对照组(61.1%),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小儿危重症评分(PCIS)水平均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较低,PCIS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联合持续血液净化可有效升高小儿重症脓毒症患者的PCIS评分,临床疗效好,其作用可能与降低血清降钙素原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脓毒症患儿血清内生吗啡(EM)动态变化,探讨脓毒症患儿血清EM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收治的30例伴有严重脓毒症或脓毒症休克的患儿作为脓毒症组,30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儿作为SIRS组,3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脓毒症组、SIRS组及对照组分别于入组后第1、3、6、9天抽取外周静脉血,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EM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免疫功能。结果:SIRS组、脓毒症组患儿的第1、3、6天血清PC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随时间延长PCT水平逐渐降低,至第9天降至正常水平(P0.05),而脓毒症组与SIRS组间血清PCT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脓毒症组第1、3、6天血清EM水平均高于SIRS组(P0.05),第9天两组血清EM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组EM水平随时间延长而降低,至第9天降至SIRS组的水平(P0.05)。与SIRS组相比,第1天脓毒症组的CD3~+T细胞数量增多(P0.05),两组CD4~+、CD8~+T细胞数量、CD4~+/CD8~+比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脓毒症患儿中血清EM水平较高,有可能作为诊断脓毒症特异性较高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1.
乌司他丁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脓毒症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连续性血液净化联合乌司他丁对重症脓毒症患者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方法:70例重症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2例)、CBP组(n=23例)和CBP+乌司他丁组(n=2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经典治疗方案,CBP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乌司他丁组在CBP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治疗。观察比较患者病情发展,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血液生化指标、凝血功能检测和动脉血气分析,ELISA法检测血清CRP水平。结果:①与对照组和CBP组相比,CBP+乌司他丁组患者病死率、ICU住院时间、MODS发生率均明显下降(P<0.05)。②经过治疗,CBP+乌司他丁组患者APACHE II评分降至15.46±3.96,与对照组(18.06±4.25)和CBP组(17.14±5.5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后,患者BUN、HR降低程度依次为CBP+乌司他丁组>CBP组>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治疗前后PH值、HCO3-、MAP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④CBP+乌司他丁组血清CRP含量下降,WBC数量减少,其变化程度明显大于CBP组和对照组(P<0.05)。⑤对照组、CBP组和CBP+乌司他丁组患者PT、TT和APTT时间延长,血小板数量下降,其中CBP+乌司他丁组PT、APTT时间短于CBP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联合乌司他丁可有效抑制脓毒症患者炎症反应,缓解病情,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对脓毒症患者炎性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治疗脓毒症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12月我院ICU收治的76例严重脓毒症患者,根据患者所采用的治疗方式分为常规组(n=36)与CBP组(n=40)。常规组患者采取目标针对性治疗和生命支持治疗,CBP组在目标针对性治疗的基础上采用CBP治疗。检测并比较治疗前和治疗3 d后两组患者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检测并比较治疗前和治疗3 d后两组患者CD3~+,CD4~+,CD8~+T细胞并计算CD4~+/CD8~+比值。结果:两组治疗前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3 d后两组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均明显下降,且CBP组的IL-6、TNF-α和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与CBP组治疗前的免疫功能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3 d后两组患者CD3~+、CD4~+以及CD4~+/CD8~+比值均明显升高,且CBP组的CD4~+及CD4~+/CD8~+比值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CBP应用于脓毒症的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体内炎性因子的表达,并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促进患者免疫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探讨急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CRP和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和Liatest免疫法,分别检测急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96例、细菌性肺炎患儿123例及对照组60例血清CRP水平和血浆D-二聚体水平。实验结果显示,急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细菌性肺炎患儿血清CRP水平和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CRP和D-二聚体可以作为急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体内炎症反应和血液高凝状态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血必净注射液联合持续血液净化治疗重症脓毒症的效果及对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alpha(TNF-alpha)的 影响。方法:将2012 年1 月至2013 年12 月我院收治124 例重症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2 例。对照组给予 常规抗感染、对症支持、脏器保护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持续血液净化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第7 天记 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发生率、脓毒症休克率、死亡率、好转率、氧合指数(动脉血氧分压(PaO2)/ 吸入氧浓度 (FiO2))、血清IL-6、TNF-alpha水平以及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 Ⅱ)。结果:经7 天治疗后,两组MODS 发生率、IL-6、 TNF-alpha水平以及APACHE Ⅱ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aO2 /FiO2水平较治疗前显著提高(均P<0.05);治疗组脓毒症休克率较 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MODS 发生率、脓毒症休克率、死亡率、IL-6、TNF-琢水平以及APACHE Ⅱ评分均显著低于对 照组,好转率以及PaO2 /FiO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联合持续血液净化治疗重症脓毒症能维护多 器官功能、降低MODS及脓毒症休克发生率,提高动脉血气氧合指数等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连续性血液净化联合乌司他丁对急性胰腺炎患者TLR4、白介素及血浆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接诊的7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并采用随机的方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6例。实验组与对照组均进行基础治疗和乌司他丁治疗,而实验组还要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记录治疗后APACHEⅡ评分、住院时间、腹痛消失时间、血清淀粉酶恢复时间,测量患者治疗前和治疗一周后的TLR4、血浆炎症因子及白介素水平。结果:(1)实验组患者治疗后住院时间、血清淀粉酶恢复时间、APACHEⅡ评分、腹痛消失时间均显著低于或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2)相较于治疗前,两组患者治疗一周后的TLR4、CRP、IL-6和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一周后的TLR4、CRP、IL-6和TNF-α的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实验组的治愈率(34.29%)和总有效率(74.2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治愈率(14.29%)和总有效率(48.57%)。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联合乌司他丁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抗炎效果相较于单独使用乌司他丁疗效显著,能更好地降低炎症反应,使得TLR4、血浆炎症因子及白介素等炎症因子降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血必净注射液联合持续血液净化治疗重症脓毒症的效果及对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124例重症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染、对症支持、脏器保护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持续血液净化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第7天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发生率、脓毒症休克率、死亡率、好转率、氧合指数(动脉血氧分压(Pa O2)/吸入氧浓度(Fi O2))、血清IL-6、TNF-α水平以及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结果:经7天治疗后,两组MODS发生率、IL-6、TNF-α水平以及APACHEⅡ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a O2/Fi O2水平较治疗前显著提高(均P0.05);治疗组脓毒症休克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MODS发生率、脓毒症休克率、死亡率、IL-6、TNF-α水平以及APACHEⅡ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好转率以及Pa O2/Fi O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联合持续血液净化治疗重症脓毒症能维护多器官功能、降低MODS及脓毒症休克发生率,提高动脉血气氧合指数等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VitD)水平与脓毒症患儿凝血功能、炎性因子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12月期间山东省立医院收治的脓毒症患儿68例为研究组,根据研究组患儿血清25-OH-VitD水平将其分为三组:缺乏组(20 ng/mL)6例、不足组(20-29.9 ng/mL)19例、充足组(≥30 ng/mL)43例,再根据研究组患儿28d后转归情况分为好转组56例与恶化组12例。另选取同时期在山东省立医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儿童46例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各组实验室指标,并分析血清25-OH-VitD与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2R(IL-2R)、白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的相关性,对脓毒症患儿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缺乏组、不足组、充足组患儿CRP、IL-2R、IL-6、PCT、PT、APTT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CRP、IL-2R、IL-6、PCT随着25-OH-VitD水平的降低而升高(P0.05)。与恶化组对比,好转组患儿血清25-OH-VitD水平明显升高,CRP、IL-2R、IL-6、PCT水平明显降低(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脓毒症患儿血清25-OH-VitD均与CRP、IL-2R、IL-6、PCT呈负相关(P0.05),与PT、APTT无关(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25-OH-VitD是脓毒症患儿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血清25-OH-VitD与脓毒症患儿炎性因子密切相关,与凝血功能指标无关,且血清25-OH-VitD是其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D-二聚体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准确性提供有益的参考.方法:以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4例为实验组,以我院同期健康体检的34例为对照组,对两组的基础水平以及实验组溶栓治疗各时间点的D-二聚体水平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在基础状态下实验组的D-二聚体为(1.59±0.31)mg/L,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在溶栓治疗6h后的D-二聚体水平为(3.48± 1.40)mg/L,显著高于溶栓治疗前(P<0.05).其余各时间点的测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二聚体检测有利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诊断,对临床治疗和预后有较好的指导意义,是较好的心肌梗死诊断分子标志物.在发现D-二聚体水平异常时,应结合临床症状、心电图、胸部X光片的结果进行综合判断,确保诊断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超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和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和血管内超声检查的患者106例,按照检查结果分为易损斑块组、稳定斑块组和对照组。检测和比较三组患者的血清hs-CRP、D-二聚体和Lp-PLA2水平,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其与纤维帽厚度、斑块偏心指数和血管重构指数的相关性。结果:易损斑块组和稳定斑块组的血清hs-CRP、D-二聚体和Lp-PLA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易损斑块组的血清hs-CRP、D-二聚体和Lp-PLA2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斑块组(P0.05)。hs-CRP与纤维帽厚度呈负相关(r=-0.712,P0.05),与斑块偏心指数和血管重构指数呈正相关(r=0.813,0.756,P0.05);D-二聚体与纤维帽厚度呈负相关(r=-0.654,P0.05),与斑块偏心指数和血管重构指数呈正相关(r=0.912,0.853,P0.05);Lp-PLA2与纤维帽厚度呈负相关(r=-0.796,P0.05),与斑块偏心指数和血管重构指数呈正相关(r=0.836,0.729,P0.05)。结论:hs-CRP、D-二聚体和Lp-PLA2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可作为评估冠状动脉粥样斑块不稳定性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乌苯美司胶囊联合SOX化疗对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我院接诊的90例晚期胃癌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给予SOX化疗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乌苯美司胶囊。比较两组治疗前后CD_4~+、CD_8~+、CD_4~+/CD_8~+、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水平、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6个月、12个月生存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CD_4+、CD_4~+/CD_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MMP2、MMP-9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68.89%(31/45)vs48.89%(22/45)](P0.05),血小板下降、白细胞下降、恶心呕吐、肝功异常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6个月、12个月时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93.33%(42/45)vs77.78%(35/45),82.22%(37/45)vs57.78%(26/45)](P0.05)。结论:与单用SOX方案相比,乌苯美司胶囊联合SOX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患者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免疫功能,提高远期生存率,且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