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4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与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10月期间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疑似冠心病的患者32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213例与非冠心病组111例,根据不同冠脉病变程度将冠心病组分为单支病变组87例,双支病变组74例,多支病变组52例,检测并对比所有患者血清Hcy、hs-CRP水平及baPWV值,分析Hcy、hs-CRP水平及baPWV值与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患者血清Hcy、hs-CRP水平及baPWV值较非冠心病组升高(P0.05)。冠心病组不同冠脉病变程度患者血清Hcy、hs-CRP水平及baPWV值整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支病变组与双支病变组患者血清Hcy、hs-CRP水平及baPWV值高于单支病变组,且多支病变组高于双支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Hcy、hs-CRP及baPWV均与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Hcy、hs-CRP水平及baPWV值高于非冠心病者,且血清Hcy、hs-CRP水平及baPWV值随着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的加重而升高,与冠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相关参数与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为冠心病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组,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1支病变组(24例),2支病变组(44例)和3支病变组(32例)。根据Gensini评分分为轻度病变组(Gensini评分20分,n=26),中度病变组(20分≤Gensini评分40分,n=45)和重度病变组(Gensini评分≥40分,n=29)。另选取同期医院体检的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颈动脉超声多普勒检查各组颈动脉超声相关参数,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超声相关参数与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研究组颈动脉中膜厚度(IMT)、颈总动脉硬化度(β)、颈动脉顺应性(AC)、弹性系数(EP)、脉搏波传导速度(PEVβ)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增加,受试者IMT、β、EP、AC、PEVβ升高,其中3支病变组2支病变组1支病变组对照组(P0.05)。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增加,受试者IMT、β、EP、AC、PEVβ升高,其中重度病变组中度病变组轻度病变组对照组(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冠心病患者IMT、β、EP、AC、PEVβ与病变血管支数呈正相关(r=0.607,0.428,0.532,0.507,0.556,均P0.05),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0.624,0.432,0.517,0.521,0.543,均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相关参数与患者病变程度相关,颈动脉超声检查可以作为冠心病的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3.
杨东伟  刘新叶  许富英  池豪  程晓丹 《生物磁学》2013,(34):6673-6675,6756
目的:探讨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rachio—anklepulsewavevelocity,baPWV)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98例行冠脉造影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分为非冠心病组(对照组,50例)和冠心病组(148例);并将冠-22病组分为单支病变组(48例)、双支病变组(56例)及多支病变组(44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动脉硬化检测仪检测baPWV,观察各组baPWV值及Gensini积分的变化,并对其行相关性分析。结果:CAD组多支病变、双支病变、单支病变亚组及对照组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分别为45.06±7.27、30.83±4.50、24.83±4.94和13.75±1.74,baPWV值分别为2.13±0.32、1.68±0.14、1.12±0.13和0.93±0.17m/s,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baPWV值与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结论:baPWV值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范围密切相关,可作为诊断冠心病和预测其病变严重程度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与心脑血管危险因素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5月至2012年8月在我院体检的160例新诊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120例健康个体,所有个体均未接受治疗,采用动脉硬化检测仪测定患者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同时测量身高、腰围、体重、血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BS)、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尿酸(UA)、肌酐(Cr)等指标,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高脂血症、吸烟、肥胖、糖尿病等危险因素与baPWV指标变化的关系。结果:不同血压分级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之间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值存在显著差异(P0.01)。合并冠心病、肥胖、糖尿病、吸烟、高脂血症等危险因素的高血压患者baPWV值显著高于单纯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P0.01)。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吸烟史(P0.01)、冠心病史(P0.01)、糖尿病史(P0.01)、年龄(P0.01)、腰围(P0.01)、血压(P0.01)、HDL-C(P0.01)、TC(P0.01)、FBS(P0.01)、LDL-C(P0.01)、Cr(P0.01)是baPWV升高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的动脉僵硬增高,常见心脑血管风险因素同样影响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僵硬度。  相似文献   

5.
慢性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是外周血管疾病之一.我们应用科林BP-203RPEII(VP-2000/1000)全自动动脉硬化检测仅,进行踝肱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和踝臂指数(ABI)检测187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臂踝脉搏波传播速度(brachial-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baPWV)测量是一种便捷、无创的方法,可用于人体动脉硬化度的评估,在临床和科学研究中广泛应用于血管早期病变的筛查和心血管系统风险的评估。本文设计开发了人体上臂和踝部脉搏波波形采集系统,并利用该系统对59名健康成年人进行实验,研究了目前三种最常用的脉搏波时标(pulse timing mark,PTM)定义方法对baPWV测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选用不同的PTM方法所测得的baPWV结果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0.001)。而且,PTM方法的不同还影响到了baPWV与年龄、血压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既往支架术后再次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本院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支架术后再次因急性冠脉综合征住院的107例患者,根据冠脉造影结果进行Gensini评分,按照评分高低将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分为轻度(0-6分)、中度(7-14分)、重度组(14分),对冠心病危险因素进行研究,并探讨支架术后再次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与冠心病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冠脉病变重度组2型糖尿病、吸烟、血脂(TC、TG、LDL-C、ApoB)、肌酐水平升高患者比例较轻度组明显升高(P0.05),血脂(TC、LDL-C、ApoB)、肌酐水平升高患者比例显著高于中度组(P0.05)。多元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肌酐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相关(P=0.033/P0.01),OR(95%CI)分别为4.553(0.087-2.046),15.991(0.042-0.123)。冠脉病变程度与年龄、高血压、性别、人类SLCO1B1和ApoE基因检测(他汀)检测结果、既往支架至本次发病时间无关。结论:2型糖尿病、吸烟、血脂、肌酐水平与既往支架术后患者再次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有关,其中吸烟、肌酐水平是支架术后再次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独立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不同病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凝血指标及血小板参数检测的临床价值及其妊娠结局。方法:2017年2月~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疾病严重程度的不同分为轻度组45例、中度组40例以及重度组35例。分别比较三组患者的各项凝血指标、血小板参数、产妇不良妊娠结局以及新生儿不良妊娠结局。结果:重度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较轻度组和中度组缩短,而纤维蛋白原(FIB)较轻度组和中度组升高(P0.05),且中度组FIB高于轻度组(P0.05)。重度组血小板数量(PLT)低于轻度组和中度组,而平均血小板体积(MPV)高于轻度组和中度组(P0.05),中度组PLT低于轻度组,而MPV高于轻度组(P0.05)。重度组胎盘早剥、剖腹产、产后出血的发生率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且中度组高于轻度组(P0.05)。重度组新生儿窒息、早产、呼吸窘迫的发生率高于中度组、轻度组,且中度组高于轻度组(P0.05)。结论:临床工作中可通过联合检测凝血指标及血小板参数,从而有利于评估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同时有助于预测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al Nutrition Factor, BDNF)、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水平与老年血管性痴呆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81例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根据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ES)评分将其分为三组,以MMSE评分21~26分者为轻度组(26例),10~20分者为中度组(28例),0~9分者为重度组(27例),同时选择来院体检的5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和比较各组的血清NGF、BDNF、GFAP水平,分析血清NGF、BDNF、GFAP水平与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MMSE分值的相关性。结果:老年血管性痴呆者的血清NGF、GFA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BDNF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的血清NGF、GFAP、BDNF水平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GF水平: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BDNF水平: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GFAP水平: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血清NGF、BDNF水平与MMSE分值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_1=0.652,r_2=0.671,P0.05),血清GFAP水平与MMSE分值呈显著负相关(r3=-0.681,P0.05)。结论:血清NGF、BDNF、GFAP水平均与老年血管性痴呆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能用于评估老年血管性痴呆病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叶酸、维生素B12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经冠脉造影检查确诊的稳定期冠心病患者220例为研究组,并以同期健康查体志愿者100例为对照组。检测和比较两组血清Hcy、叶酸、维生素B12和N -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precursor,NT-proBNP)水平。研究组根据冠脉造影情况进行SYNTAX评分评价,通过心脏超声检查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确定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比较研究组SYNTAX低分组(1~22分)、中分组(23~32分)和高分组(≥33分)患者上述各指标水平,并分析研究组血清Hcy、叶酸、维生素B12水平与其血清NT-proBNP 水平、SYNTAX评分和LVEF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血清Hcy和NT-proBNP水平升高而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水平降低(P<0.05)。研究组SYNTAX评分和LVEF分别为(28.76±6.58)分和(47.33±8.66)%,SYNTAX中分和高分患者血清Hcy和NT-proBNP水平高于SYNTAX低分患者而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水平和LVEF则低于SYNTAX低分患者,SYNTAX高分患者血清Hcy和NT-proBNP水平高于SYNTAX中分患者而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水平和LVEF则低于SYNTAX中分患者(P<0.05)。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血清Hcy水平与其血清NT-proBNP 水平、SYNTAX评分均呈正相关(r=0.881,0.793,P<0.05),与其LVEF则呈负相关(r=-0.876,P<0.05);而其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水平与其血清NT-proBNP 水平、SYNTAX评分均呈负相关(叶酸:r=-0.786,-0.825;维生素B12:r=-0.884,-0.818,P<0.05),与其LVEF则呈正相关(r=0.893,0.859,P<0.05)。结论:血清Hcy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其水平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加重而升高;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是冠心病的保护因素,其水平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加重而降低。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探讨与分析超声三维斑点技术联合SYNTAX评分对冠心病病情的判断价值。方法:2022年2月到2023年1月选择在医院诊治的冠心病患者35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给予超声三维斑点检查,同时所有患者都给予SYNTAX评分。随访记录患者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350例患者中,随访到2023年2月1日,平均随访时间为9.14±1.13个月,发生MACE45例(MACE组),占比12.9 %,其中心源性死亡6例、冠脉综合征14例、血运重建13例、恶性心律失常7例、心力衰竭5例。MACE组的年龄、体重指数、性别、总胆固醇(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甘油三酯(TC)血糖与非MACE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MACE组的超声三维斑点参数-右室收缩峰值应变率(SRs)高于非MACE组(P<0.05),右室舒张晚期峰值应变率(SRa)、舒张早期峰值应变率(SRc)与非MACE组对比有显著降低(P<0.05)。MACE组的SYNTAX评分明显高于非MACE组(P<0.05),两组的SYNTAX评分分级人群占比也有显著差异(P<0.05)。在350例患者中,Spearsman分析显示SYNTAX评分、SRs、SRc、SRa都与MACE的发生呈现正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法显示SYNTAX评分、SRs、SRc、SRa都为导致MACE发生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治疗后MACE的发生率依然比较高,多伴随有SYNTAX评分增高,超声三维斑点技术检查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超声三维斑点技术联合SYNTAX评分能有效反映冠心病患者的病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27(IL-27)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与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42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不同的冠心病类型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54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40例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组48例。同时根据患者Gensini积分将其分为轻度47例、中度51例和重度44例。比较不同冠心病类型、不同严重程度的Lp-PLA2、hs-CRP、IL-27、MMP-9水平及Gensini积分,并分析冠心病患者上述指标水平与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结果:AMI组患者Lp-PLA2、hs-CRP、IL-27、MMP-9水平及Gensini积分均高于UAP组和SAP组,且UAP组高于SAP组(P0.05)。重度患者Lp-PLA2、hs-CRP、IL-27、MMP-9水平及Gensini积分均高于中度和轻度患者,且中度患者高于轻度患者(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冠心病患者Lp-PLA2、hs-CRP、IL-27、MMP-9水平与Gensini积分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Lp-PLA2、hs-CRP、IL-27及MMP-9水平与患者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积分均呈正相关。临床根据Lp-PLA2、hs-CRP、IL-27及MMP-9水平的变化,有助于评估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血清分泌型卷曲蛋白5(SFRP5)、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I)水平与血脂和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109例CHD患者(CHD组),根据冠心病类型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SAP组,3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组,42例)、急性心肌梗死组(AMI组,35例),根据Gensini积分分为轻度病变组(≤20分,42例)、中度病变组(21~40分,44例)和重度病变组(>40分,23例),另选择同期在我院行冠脉造影检查结果为正常的53例患者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各组血清SFRP5、FGF21、IGF-I、血脂水平,分析血清SFRP5、FGF21、IGF-I与血脂和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结果:不同类型、不同冠脉病变程度CHD患者的血清SFRP5、FGF21、IGF-I、H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血清TC、TG、LDL-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SFRP5、FGF21、IGF-I水平的差异比较中,UA组低于SAP组,AMI组又低于UA组,中度病变组低于轻度病变组,重度病变组又低于中度病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C、LDL-C水平的差异比较中,UA组高于SAP组,AMI组又高于UA组,中度病变组高于轻度病变组,重度病变组又高于中度病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AP组、UA组、AMI组之间两两比较以及轻度病变组、中度病变组、重度病变组之间两两比较的血清TG、H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FRP5、FGF21、IGF-I水平与TC、LDL-C、Gensini积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CHD患者血清SFRP5、FGF21、IGF-I水平均降低,且与血脂水平增高以及CHD病变程度加重均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腹型肥胖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ACS患者120例,根据腰围身高比(RWH)将患者分为无腹型肥胖者60例(对照组,RWH0.5)及腹型肥胖者60例(观察组,RWH0.5)。测量所有患者的基本参数,计算RWH,利用冠脉造影判断冠脉病变的支数和程度,根据Gensini评分法对冠脉造影结果进行评价,分析冠脉病变范围、Gensini积分和RWH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的收缩压(SBP)、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及Gensini积分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支病变的RWH及Gensini积分水平显著高于单支病变,三支病变的RWH及Gensini积分水平显著高于单支病变及双支病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根据Spearman法分析相关性可知,冠脉病变范围、Gensini积分和RWH均呈正相关(r=0.635,0.739;P=0.000,0.000)。结论:ACS患者RWH水平增高与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关系密切,有效控制腹型肥胖对于降低心血管类疾病发病率以及降低冠脉病变的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管内皮功能与冠心病患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14例冠心病患者(54例单支病变和60例多支病变)为观察组和6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及血管内皮功能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TC、TG、HDL及血糖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LD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颈动脉IMT、斑块积分及斑块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FMD显著降低(P<0.05),多支病变组病变程度更严重(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管内皮功能可作为预测冠心病的重要指标,对预防和治疗冠心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不同糖代谢冠心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和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 年5 月到2014 年5 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0 例,分为糖代谢正常组、异常组和糖尿病组。分析三组患者的HbA1c 水平、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及冠状动脉病变指数之间的关系和冠状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结果:三组患者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空腹血 糖(FPG)、餐后2 小时血糖(2hPG)、HbA1c 和三酰甘油(TG)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bA1c 水平与冠状动脉狭 窄程度呈正相关(P<0.05);Logistic 结果显示年龄、性别、高血压、HbA1c、FPG、总胆固醇(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是 冠状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HbA1c 水平和冠状动脉病变具有相关性,是影响冠状动脉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主动脉瓣钙化与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相关性。方法:纳入解放军总医院疑诊为冠心病的老年住院患者276例,行冠状动脉造影,同期行超声心动图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详细记录患者病史。根据超声结果,将患者分成主动脉瓣钙化(AVC)组和非主动脉瓣钙化(NAVC)组,比较两组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检出率,评价老年患者主动脉瓣钙化对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结果:AVC组和NAVC组的年龄、吸烟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AVC组冠心病的确诊率为93.7%,而NAVC组为80.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AVC组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检出率也显著性高于NAVC组(59.2%vs 35.1%,P=0.043)。结论:主动脉瓣钙化与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密切相关,有望作为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高危患者有效的筛查指标。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探究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联合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C)、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1(ApoB/ApoA1)比值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8月到2021年8月间我院收治的358例T2DM患者,均行常规生化指标、CTA检查、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根据CAG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将T2DM患者分为未合并冠脉病变组(190例)和合并冠脉病变组(168例),比较两组血清HCY、Cys-C、ApoB/ApoA1比值,分析CTA与CAG诊断冠脉狭窄结果的一致性,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冠状动脉CTA联合血清HCY、Cys-C、ApoB/ApoA1比值对T2DM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与未合并冠脉病变组比较,合并冠脉病变组血清HCY、Cys-C、ApoB、ApoB/ApoA1比值水平明显更高(P<0.05),ApoA1明显更低(P<0.05)。以CAG为金标准,CTA诊断冠脉狭窄程度与CAG一致性较高(Kappa值0.748)。ROC曲线评估冠状动脉CTA诊断T2DM合并冠脉病变的AUC、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依次为0.802、74.40%、83.71%、79.11%。三项血清指标联合AUC、准确度显著优于单一指标(P<0.05)。冠状动脉CTA联合血清HCY、Cys-C、ApoB/ApoA1比值诊断T2DM合并冠脉病变的价值显著优于各项指标单一诊断或三项血清指标联合诊断(P<0.05)。结论:冠状动脉CTA联合血清HCY、Cys-C、ApoB/ApoA1比值诊断T2DM患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的价值较高,相较各项指标单一应用而言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