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Ad-GFP-nm23-Hl抑制人高转移肺巨细胞癌株95D细胞生长和转移的作用,为后期nm23-Hl基因和腺病毒载体用于95D及其他肿瘤的基因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和方法.方法 应用MTT法及Transwell小室法分别检测95D细胞经Ad-GFP-nm23-Hl作用后的细胞体外增殖活性、黏附能力以及侵袭力的变化.同时应用人高转移肺巨细胞癌株95D裸鼠移植瘤模型,研究Ad-GFP-nm23-Hl对此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 10~8PFU/ml、10~9PFU/ml、10~(10)PFU/ml处理组,可以明显抑制95D细胞的增殖、黏附和侵袭能力,其抑制作用呈剂量-效应关系.10~9PFU/ml 的Ad-GFP-nm23-Hl对移植瘤的抑瘤率为38.23%,较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 Ad-GFP-nm23-Hl对人高转移肺巨细胞癌株95D细胞的生长和转移以及95D实体瘤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PLGA-5-氟尿嘧啶缓释微球治疗结直肠癌裸鼠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PLGA-5-氟尿嘧啶缓释微球瘤周给药对结直肠癌移植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只结直肠癌荷瘤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A、B组瘤周注射PLGA-5-氟尿嘧啶缓释微球,5-氟尿嘧啶剂量分别为200mg/kg和100 mg/kg;C、D组瘤周注射5-氟尿嘧啶注射液,5-氟尿嘧啶剂量分别为200 mg/kg和100 mg/kg;E组瘤周注射PLGA微球,800 mg/kg;F组不给予任何治疗。于0、3、6、9、12、15d观察裸鼠生存状况、称体重、测量肿瘤大小。15d时处死动物,称瘤重,计算抑瘤率,绘制肿瘤生长曲线;取血行白细胞计数、肝肾功能检查。结果A、B组肿瘤生长曲线平缓,15 d时A、B组肿瘤体积与C、D、E、F组比较,结果差异有显著性,C、D组肿瘤体积与E、F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A、B组抑瘤率分别为75%和62%,与C、D组比较,结果差异有显著性;A、B、C、D、E组体重在0 d及15 d与F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15 d时各组白细胞计数及肝肾功能检查值均在正常范围。结论PLGA-5-氟尿嘧啶缓释微球瘤周给药能有效抑制结直肠癌移植瘤的生长,且无明显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Ad—GFP—nm23-H1对人恶性黑素瘤裸鼠皮下移植瘤的抑制作用,从而为后期nm23-H1基因和腺病毒载体用于人恶性黑色素瘤及其它肿瘤的基因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和方法。方法在裸鼠真皮下建立人A375细胞黑色素瘤动物模型后,设对照组及10^9 PFU/ml、10^10 PFU/ml的Ad—GFP—nm23-H1干预组。经Ad—GFP—nm23-H1干预治疗后,取瘤体称重,计算抑瘤率,通过光镜进行瘤组织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对照组及10^9 PFU/ml、10^10 PFU/ml的Ad—GFP-nm23-H1干预组的平均肿瘤体积和瘤重分别为:1.4129±0.4832mm^3、1.1914±0.3304mm^3、0.75±0.2548mm^3和1.924±0.539g、1.655±0.5754g、1.195±0.2639g。与另两组比较,10^10 PFU/ml的Ad.GFP—nm23-H1干预组对A375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10^10 PFU/ml的Ad—GFP—nm23-H1干预组对裸鼠移植A375实体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选择性磷酸二酯酶4抑制剂ZL-n-91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人前列腺癌PC-3细胞和裸鼠移植瘤的影响。方法:将不同浓度的ZL-n-91(10,50,100,200μM)分别处理体外培养的前列腺癌PC-3细胞24 h和48 h,用CCK-8法测定ZL-n-91对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的影响;将人前列腺癌PC-3细胞皮下种植裸鼠,待瘤体积达到100~200 mm3,口服ZL-n-91,定期测定动物体重、肿瘤体积、肿瘤重量、计算抑瘤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肿瘤组织Ki67的表达。结果:ZL-n-91能抑制PC-3细胞的增殖,药物浓度为100,200μM时,作用24 h后其抑制率分别达23.7%、58.1%,作用48 h后其抑制率分别达36.5%、7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并且其抑制增殖作用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荷瘤裸鼠经ZL-n-91治疗12天开始,给药组小鼠肿瘤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给药32天时,给药组肿瘤体积和重量约为对照组的1/2倍,其抑瘤率高达45.96%;免疫组化检测肿瘤组织中Ki67的表达,定量分析对照组和给药组阳性率分别为(40.7±0.18)%和(18.11±0.06)%,结果显示给药组小鼠肿瘤的增殖明显弱于对照组(P0.001)。结论:ZL-n-91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及移植瘤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人大肠癌LS-174T细胞的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应用Skp2基因特异性siRNA重组腺病毒治疗,观察其在体内对肿瘤生长和转移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应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大肠癌LS-174T细胞以5×106个/只接种于雌性裸鼠右侧腋窝皮下,待平均瘤体积长至50~150mm3时筛选成模动物分组给药,分别给予重组腺病毒pAD-Skp2/siRNA 5×108和5× 109pfu/只瘤内注射,阳性组给予今又生5×109pfu/只瘤内注射,另设空病毒对照组.每周给药2次,连续4周,以安乐死时肿瘤体积大小和重量来评价治疗效果.然后用Western Blot检测肿瘤组织中Skp2、p27kipl、c-myc、Bcl-2的表达,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中MMP-2的表达.结果:安乐死时阴性对照组平均肿瘤体积与空病毒对照组生长情况基本一致(P≥0.05);今又生组平均肿瘤体积明显小于模型组(P≤0.05);pAD-Skp2/siRNA低、高剂量组平均瘤体积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且有剂量依赖性.今又生组瘤重抑制率为58.16%,pAD-Skp2/siRNA低、高剂量组瘤重抑制率分别为75.59%、86.45%.Skp2蛋白表达在模型组、空病毒对照组和今又生组均有较强表达,而在pAD-Skp2/siRNA低剂量和高剂量组均未见表达;而p27kipl仅在pAD-Skp2/siRNA低剂量和高剂量组有表达,其余三组均未见其表达;c-myc和bcl-2表达趋势一致,均在模型和空病毒对照组有表达,而在今又生组和pAD-Skp2/siRNA两个剂量组均表达明显减弱.模型组和空病毒对照组有棕黄色阳性表达,而今又生组和pAD-Skp2/siRNA两个组均未检测到MMP-2阳性表达.结论:在高转移性大肠癌LS-174T裸鼠移植瘤模型中,封闭Skp2基因可以抑制肿瘤的增殖和转移,其作用机制与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凋亡中的c-myc和bcl-2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相关.  相似文献   

6.
构建人食管鳞癌EC-9706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研究西施舌多糖对人食管鳞癌EC-9706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将移植瘤裸鼠随机分成5组,每天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NS)、环磷酰胺(CTX,5 mg/kg)、西施舌多糖3个剂量(100、200、300 mg/kg),2周后,每3 d用游标卡尺测量肿瘤体积。实验持续26 d,实验结束后,处死裸鼠,称瘤重,计算抑瘤率。结果表明,不同浓度西施舌多糖对人食管鳞癌裸鼠移植瘤生长均有抑制作用,且西施舌多糖各剂量组中抑瘤率呈现剂量-效应关系,其中西施舌多糖300 mg/kg实验组效果最佳,抑瘤率达28.85%。  相似文献   

7.
构建人食管鳞癌EC-9706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研究西施舌多糖对人食管鳞癌EC-9706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将移植瘤裸鼠随机分成5组,每天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NS)、环磷酰胺(CTX,5 mg/kg)、西施舌多糖3个剂量(100、200、300 mg/kg),2周后,每3 d用游标卡尺测量肿瘤体积。实验持续26 d,实验结束后,处死裸鼠,称瘤重,计算抑瘤率。结果表明,不同浓度西施舌多糖对人食管鳞癌裸鼠移植瘤生长均有抑制作用,且西施舌多糖各剂量组中抑瘤率呈现剂量-效应关系,其中西施舌多糖300 mg/kg实验组效果最佳,抑瘤率达28.85%。  相似文献   

8.
旨在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SEA)在KM鼠体内的抑瘤效果.建立H22荷瘤小鼠模型,将2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低剂量组(15 μg/ml)、中剂量组(25 μg/ml)和高剂量组(50 μg/ml),观察肿瘤生长趋势,计算抑瘤率,通过ELISA检测IL-2的含量.结果显示,给药组肿瘤生长趋势均较对照组缓慢;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的抑瘤率分别为0,28.9%,34.0%,51.0%(P<0.05);血清中IL-2含量分别为58.9 pg/ml、83.6 pg/ml、91.8 pg/ml、118.1 pg/ml.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SEA)可抑制H22肿瘤的生长,并上调IL-2的分泌.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主要探讨板蓝根多糖(RIP)对荷瘤小鼠的抗肿瘤作用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通过建立S180小鼠移植瘤和腹水瘤模型,以环磷酰胺(CTX)为阳性对照药,观察RIP对其的影响。连续给药12 d后,测定移植瘤小鼠的瘤重,计算肿瘤生长抑制率和胸腺、脾脏指数;检测脾淋巴细胞的转化功能和NK细胞杀伤活性以及血清中的TNF-α、INF-γ、IL-2水平;并对肿瘤组织进行HE染色和细胞周期分析;对进行相同给药周期的腹水瘤小鼠继续正常饲养,记录各组小鼠自然死亡的时间。结果显示,不同剂量的RIP均可明显抑制小鼠肿瘤的生长,其100 mg/kg和50 mg/kg剂量组的抑瘤率分别为35.4%,38.5%;各剂量组移植瘤小鼠胸腺指数和脾指数与对照组比较有所提高,还能刺激脾淋巴细胞的转化及增强NK细胞的杀伤活性,升高血清中TNF-α、INF-γ和IL-2的含量,其50 mg/kg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此外,移植瘤组织HE染色观察可见各给药组肿瘤组织坏死面积呈不同比例增大,流式细胞仪检测出给药后G_0/G_1期细胞比例增加,S期细胞比例降低,G_2/M期细胞周期未见明显变化。由此提示,RIP能够增强荷瘤小鼠的免疫功能,对荷瘤小鼠具有抗肿瘤作用,能延长荷瘤小鼠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索重组人骨骼肌型肌钙蛋白C(rhTnC)的抗肿瘤作用,采用PCR技术,从人乳腺cDNA文库中获得编码TnC的cDNA序列,在大肠杆菌中进行了表达.经镍柱亲和层析纯化后,分别检测其在体外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与对小鼠异位移植肿瘤(S-180)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rhTnC在大肠杆菌中呈可溶性表达.分离纯化后的rhTnC在体外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生长呈剂量依赖性抑制(IC50为7.5μg/ml);对小鼠异位移植肿瘤的生长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20mg/(kg·d)剂量下对S-180的抑制率为64.4%.以上结果说明,rhTnC可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并具有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