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根据外部形态学和小坚果表皮的微形态学资料,研究了囊状嵩草及其相关类群的分类。在这一 群植物中,有13个相关的学名。根据以前学者用于区别这些植物的形态性状,无法清楚地将它们划分 开。因此作者深入地研究了有关植物的89号200多份标本,重新评价了形态性状的分类学意义。为了 更深入地理解这类植物的分类,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小坚果表皮的微形态进行了研究。根据研究 的结果,确认了囊状嵩草Kobresia fragilis和弧形嵩草K.curvata,其他名称做为囊状嵩草的异名,K.clar- keana、K.clarkeana var.megalantha和K.curticeps var.gyirongensis被处理为囊状嵩草的新异名。弧形嵩 草从形态学和微形态学两个方面都明显不同于囊状嵩草。研究中还发现囊状嵩草的一号标本采自甘肃的碌曲,是其分布的省级新记录。  相似文献   

2.
利用扫描电镜对少花薹草组(Carex sect. Paniceae)27种及4变种(东亚14种4变种,北美13种)小坚果形态与微形态特征进行比较观察。结果表明(:1)所有材料小坚果的形状为倒卵球形和钝三棱状,组内很一致,长度为1.53~3.59 mm,同种不同居群个体差异不显著(P>0.05)。(2)表皮细胞一般为五至七边形,偶有四边形或八边形,丝柄薹草(C. rouyana)不同个体间有变异;垂周璧式样直或微波状;硅质台平,偶有凹或略凸,具1个中心体,C. filipes var. kuzakaiensis和C. filipes var. tremula中偶见2个中心体,无卫星体,这些性状种内稳定。(3)利用表皮细胞形状、硅质台凹凸情况和中心体个数对于区分近似种具有价值,如白马薹草(C. baimaensis)和线柄薹草(C. filipes),且可以区分一些种下等级,如线柄薹草及其变种var. kuzakaiensis、var. oligostachys和var. tremula。(4)sect. Paniceae s.s.和sect. Laxiflorae小坚果形态和微形态...  相似文献   

3.
中国伞形科柴胡属果实表面微形态特征及其分类学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扫描电镜方法对中国20种柴胡属植物(含17种3变种,其中汶川柴胡和北柴胡各有2个居群)的果实表面微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柴胡属植物外果皮表面纹饰特征在所研究的居群间比较稳定;20种柴胡属植物果实微形态在表皮细胞形状是否可见、表面纹饰以及分泌物类型上表现出较高的多态性,可作为柴胡属种间鉴定的重要参考性状.根据果实表面细胞形状是否可见将所研究的柴胡属植物分成了两类:细胞形状可见型和细胞形状不可见型.根据果实表面微形态、外部形态特征和其他参考性状,支持黄花鸭跖柴胡(Bupleurum commelynoideum var.flaviflorum)独立成种.  相似文献   

4.
采用扫描电镜方法对中国18种棱子芹属植物的果实表面微形态进行了首次研究,结果表明:所研究的棱子芹属植物果实微形态在外果皮细胞轮廓、表面纹饰和表皮分泌物表现出丰富的多样性和一定的规律性,可作为棱子芹属下分组及种间鉴定的重要参考性状.根据外果皮细胞轮廓及果实表面纹饰类型等微形态特征将所研究的棱子芹属植物分成了3种类型,该结论与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说明果实微形态对研究棱子芹属属下分类和鉴别有重要意义,并据此对该属属下个别存疑种及一些种的亲缘关系进行了探讨.综合前人研究,我们支持喜马拉雅地区不仅是棱子属的分布中心,也是其分化变异中心.  相似文献   

5.
应用蔡司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17种(包含7栽培种)李属(广义)植物的果实表皮微形态特征。结果显示,果实表皮微形态多样,气孔复合体类型、气孔器形状、气孔大小、气孔密度及气孔周围纹饰等在李属(广义)植物不同类群中表现出各自独立的特点;一些性状如表皮细胞垂周壁式样、角质层纹饰和气孔复合体类型在属内各类群中出现分化规律,在各亚属之间表现出过渡性和连续性。研究表明,果实表皮微形态特征部分性状可作为李属(广义)植物识别的依据。果实表皮微形态特征在各类群之间变化,反映了不同类群对生态环境的适应。  相似文献   

6.
中国主要农区稻田稗草分类与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采自中国15个省和1个直辖市的206份稗属(Echinochloa)植物种子分别播种在相同栽培条件下,获得了206份子代样本及其21项形态性状数据,基于这些形态性状对206份稗属植物样本进行了聚类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1)从206份稗属植物样本中鉴别出了形态性状相对一致的8个分类群(G1-G8),依次对应于湖南稗子(Echinochloa frumentaceae,2份样本)、水田稗(E.oryzoides,5份)、细叶旱稗(E.crus-galli var.praticola,6份)、硬稃稗(E.glabrescens,14份)、光头稗(E.colona,2份)、长芒稗(E.caudata,16份)、孔雀稗(E.cruspavonis,8份)、稗复合群(稗原变种E.crus-galli var.crus-galli、稗的变种无芒稗var.mitis、短芒稗var.breviseta和西来稗var.zelayensis,共150份),还有3份样本没有聚合成组。它们依次占总样本量的0.97%、0.97%、2.42%、2.91%、3.88%、7.77%、6.80%、72.81%和1.46%,反映出中国主要农区稻田稗属植物主要以稗及其变种为主;(2)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9个数量性状,包括叶长、叶宽、圆锥花序长度、总状花序长度、小穗芒长、小穗长度、第1颖长度/小穗长度、主茎直径和株高,在稗属植物的8个分类群(G1-G8)之间有显著差异;(3)根据8个分类群之间的形态性状特点及差异,给出了鉴别中国主要农区稻田稗属植物的分种检索表;(4)由于细叶旱稗具有总状花序简单、小穗无芒、叶较宽、植株高大、小穗紫黑色等独特形态性状,在206份稗属植物样本的聚类图上单独聚成一组,故建议将细叶旱稗作为独立种处理。  相似文献   

7.
通过扫描电镜对凤仙花属(Impatiens)14种植物的种子表皮微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根据种皮表面纹饰及衍生物的特点,将该属植物的种皮微形态特征划分为4种类型,即光滑型、颗粒型、网状型和隆起型,后两者又可细分为若干亚型,其中负网状亚型和网状-丘状隆起亚型为首次报导。研究表明,14种凤仙花属植物种子表皮微形态特征差异显著,它们作为属内种的分类鉴别特征具有重要价值;种子表皮的微形态学特征与其植物体的部分表型特征具有相关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属内类群的分化。  相似文献   

8.
独行菜属植物玛咖(Lepidium meyenfi)的微形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不同颜色、不同产地玛咖(Lepidium meyenfi)的叶表皮、花粉粒以及种皮进行了微形态学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颜色玛珈的叶表皮、花粉粒微形态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但与我国部分独行菜属植物有着明显的差异;(2)不同产地、不同颜色玛珈的种皮微形态有明显的差异。该研究为新植物资源玛咖的种质鉴定、分类提供了一些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不同颜色、不同产地玛咖(Lepidium meyenii)的叶表皮、花粉粒以及种皮进行了微形态学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颜色玛珈的叶表皮、花粉粒微形态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但与我国部分独行菜属植物有着明显的差异;(2)不同产地、不同颜色玛珈的种皮微形态有明显的差异。该研究为新植物资源玛咖的种质鉴定、分类提供了一些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综合运用孢粉学、细胞学、生态学和形态学的证据,处理了中国产铁角蕨Asplenium trichomanes L. 的种下分类问题,将其划分为4个亚种和1个变种:原亚种A.trichomanes L.ssp.trichomanes,喜钙亚种 A.trichomanes L. ssp.inexpectans Lovis,四倍亚种A.trichomanes L.ssp. quadrivalens D.E.Meyer emend. Lovis,粗轴亚种A.trichomanes L.ssp.pachyrachis(Christ)Lovis et Reichst.和哈如变种A.trichomanes L. var.harovii Moore emend.Midle,并提供了它们在中国的分布情况。查阅研究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PE)的标本时发现,一些定名为A.trichomanes L.var.centrochinense Christ(华中变种)的模式标本碎片在形态上和倍性上均不同于已知分类群,认为应给予其新种的分类地位。  相似文献   

11.
12.
13.
《Ibis》1930,72(S1):458-461
A part from considerations as to where it is best wedged into the linear sequence, the brachyptera group is defined in general terms as a compact group of four small or very small species which resemble one another in many important specific characters and the other thirty-six species classified here as Cisticola in so many ways of form, coloration and behaviour as to make them best understood by classifying them also under that generic name.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