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塔叶蝉族分类(同翅目:叶蝉科:小叶蝉亚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对中国塔叶蝉族(Zyginellini)小叶蝉作了分类研究,建立了二新属,鉴定出四新种及一个中国新记录种。研究材料来自东洋区及古北区南部,包括广东、广西、云南、浙江、陕西等省、区。新种的模式标本均保存在西北农业大学植保系昆虫标本室。 塔叶蝉族由Dworakowska建立于1977年,本族全世界现有22属96种,全部分布在东半球,在西半球尚未见有报道。据报道,在我国有分布的共二属十一种,其中,  相似文献   

2.
消室叶蝉属Chudania由Distant建立于1908年,张雅林、杨集昆(张雅林,1990)对该属作了订正,将Chudania exposita Jacobi移出本属,报道了8个新种,使本属已知种数目增加到10种。本文报道1新种西藏消室叶蝉Chudania tibeta。正模()保存在西北农业大学昆虫博物馆,副模(1)保存在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3.
报道了中国新记录属长蛾蜡蝉属Gomeda Distant,1906,该属隶属于蛾蜡蝉科Flatidae、涩蛾蜡蝉族Selizini,综述了该属的分类研究历史,并记述1新种——素长蛾蜡蝉Gomeda unicolorata,sp.nov.,提供了新种的形态和雌性外生殖器特征图,编制了本属分种检索表。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硫磺蝉属一新种,长硫磺蝉Sulphogaeanadolichasp.nov,并与其近似种S.sulphorea作了详细的比较。  相似文献   

5.
华沫蝉属(Sinophora)系Melichar1902年建立,模式种:松华沫蝉Sinophora maculosa(中国四川)。以后Metcalf等(1934)记述我国四川另二种,松村松年(S.Matsumura 1942)报道日本与朝鲜十种。Anufriev(1972)基于雄性外生殖器的研究对全属作了修订,指出松村氏(1942)所记述的十种中九种为异名,同时发表我国四川的又一新种,并划全属为二亚属,即Sinophora S.str.和Sinaphra。这样华沫蝉属共五种,隶二亚属,名录如下:  相似文献   

6.
报道草蝉属Mogannia 1新种:海南草蝉Mogannia hainana sp.nov.,并与其近似种M.conica作了详细的比较。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相似文献   

7.
小爪螨属(Oligonychus Berlese)是重要的农林害虫,为害各种木本植物和茶叶、小麦、玉米等作物。本属叶螨在我国未曾有过记载,今就1962—1973年间采到的4种小爪螨作初步报道。标本和模式标本均保存于上海自然博物馆。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中国长柄叶蝉属分类问题作了初步研究,在原有的七个已知种的基础上,又报道了我国长柄叶蝉属11种,其中7新种,4中国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9.
对帕萨瓢蜡蝉属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修订了属征,报道采自中国湖北和广西的帕萨瓢蜡蝉属1新种:三叶帕萨瓢蜡蝉Parasarima triphylla sp. nov.。该新种与帕萨瓢蜡蝉Parasarima pallizona(Matsumura)相似,主要区别为:1)前翅M脉3分支,后者2分支;2)后足刺式,前者6-7-2,后者7-9-2;3)抱器的突起基部尖细、端部钝圆,后者突起的基部和端部钝圆。研究标本保存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昆虫博物馆。  相似文献   

10.
对角冠叶蝉属属征作了重新描述,编制了分种检索表,记述该属2新种:短翅角冠叶蝉Viridomarus brevialatus sp.nov.和宽室角冠叶蝉Viridomarus laticellus sp.nov..新种模式标本分别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IZCAS)和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IEGU).  相似文献   

11.
中国帕飞虱属分类研究(半翅目,蜡蝉总科,飞虱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ennah(1978)根据分布于越南的标本建立了帕飞虱属Palego,仅包括其模式种Palego simulator Fennah,1978;葛钟麟(1982)根据分布于中国南部的标本建立了披突飞虱属Parathri-ambus,并指定刺披突飞虱Parathriambus spinosus为其模式种,该属现在包括2种.作者在整理研究保存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昆虫博物馆的该属标本时,发现帕飞虱属Palego的模式种;根据葛钟麟(1982)对披突飞虱属Parathriambus的属征描述,作者发现该属与Fennah(1978)建立的帕飞虱属Palego的属征吻合.据此,作者提出:披突飞虱属Parathriambus Kuoh,1982应为帕飞虱属Palego Fen-nah,1978的新异名.文中对该属属征进行了重新描记,原来隶属披突飞虱属Parathriambus的2个种同时被移入帕飞虱属;帕飞虱属Palego的模式种Palego simulator Fennah也是在中国的首次报道.文中还给出了该属已知种的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12.
耳角蝉属Maurya属于角蝉科露盾角蝉亚科Centrotinae露盾角蝉族Centrotini,是W.L.Distant于1916年根据模式种Maurya gibbosulus(现改为Maurya walkeri Atkinson)建立的。长期以来对该属应独立还是应与脊角蝉属Machaerotypus合并有所争论。F.W.Goding(1931),M.Kato(1940)主张合并,但W.D.Funkhouser(1950),Z.P.Metcalf & V.Wade(1965)则主张分开。我们在1981年关于脊角蝉属属征的讨论中主张分开。  相似文献   

13.
近200年来,全世界共报道半翅目蜡蝉次目化石昆虫28科、216属、400余种.本文回顾了蜡蝉次目化石昆虫的研究历史,统计了中国已报道的该类群化石种类名录,总结了蜡蝉次目化石昆虫的地质历史、地理分布和年代、以及属种组成特征,提出了该类群化石昆虫研究中有待解决的问题以及未来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4.
对小黑飞虱属的属征作了订正,对中国1新纪录种A.charcamis Fennah(1973)进行了重新描记,提供了该属目前所有已知种的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15.
地厉螨属三新种(蜱螨目:厉螨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地厉螨属 Dipolaelaps系和1960年建立,其模式种为乌苏地厉螨 D. ubsunaris Zem. et Piont., 1960。 王敦清(1964)曾根据我国内蒙采得的同种标本,对地厉螨属的属征、乌苏地厉螨的形态作了一些补充厘订和描述。嗣后,又有该属的另外二个种发表:何氏地厉螨 D. hoi chang et Hsu(张宗葆、徐淑惠,1965)和水鼩地厉螨 D. chimmarogalis Gu (顾以铭,1983)。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南无僧叶蝉属属征作了重新定义,并记述该属3种,其中包括1新种:丽江南无僧叶蝉Namsangialijiangana,sp.n.和1中国新记录种:匙南无僧叶蝉Namsangiagar-ialisDistant。此外还厘订新异名1个。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中国缘脊叶蝉亚科肠槽叶蝉属Drabescus 3个新种,并列出了本属中国分布种名录。模式标本分别保存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昆虫博物馆(NWSUAF)、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标本馆(IZAS)、美国自然博物馆(USNM)和英国伦敦自然博物馆(BMNH)。  相似文献   

18.
球胸象属 Piazomias Schoenherr虽然已经记述52种(不包括本文报道的18种),但尚未经过任何的修订。作者检查了本所和天津自然博物馆的标本,再通过研究,记述新种18个,并重新记述本属。依据前胸和鞘翅长、宽、高的演变以及其它一些特征,作者按亲缘关系,把本属分成五个种团.如图l。  相似文献   

19.
Linnaeus (1758, 1764,1767) 将产于南美的蜡蝉laternaria和产于中国的蜡蝉candelaria 分别描记于 Cicada、Laternaria 和 Fulgora 三个不同的属下,由此产生了命名学上的一个问题.一些学者将 candelaria 及东洋区的相关种类归为 Fulgora 下(如 Distant, 1906, 1916; Baker, 1925);而另一些学者则将laternaria 及新热带区的相关种类归于 Fulgora 下(如 Metcalf, 1947).这一问题直到1954年经国际动物学命名委员会(ICZN,1954)裁决才得以解决.ICZN (1954)的决议包括:将 laternaria 作为Fulgora 的模式种及将新热带区的相关种类归于 Fulgora;Fulgora 为蜡蝉科的模式属;将 Laternaria 作为无效名,并以 Pyrops 取代,其模式种为 candelaria.然而,国际动物学命名委员会的这一决议并未得到一些学者的注意.例如,Lallemand (1963)在其"亚洲及澳大利亚的蜡蝉科的订正研究"中仍将东洋区种类归于蜡蝉属 Fulgora.在我国,Fulgora 则一直被广泛使用出现在研究论文(如周尧及王思政(见周尧、王思政及黄桔,1985))、教科书(如周尧,1980;古德祥及陈振跃,1980;袁锋及张雅林,1996)及一些区系专著中 (如周尧等,1985;周尧等,1987;李子忠,1987;彭建文及周石涓,1992).最近,日本学者 Sato & Nagai (1994)又描记了东南亚蜡蝉属 Fulgora 的四个新种和新亚种,并将锥头蜡蝉 Saiva cultellata (Walker)移入蜡蝉属 Fulgora.为了澄清命名学上的这一混淆,以保持名称的稳定性,本文给出了东方蜡蝉属 Pyrops 的全部种类名录,同时建立新组合50个,恢复原有组合12个,并将 Pyrops rhli Schmidt 修订为 Pyrops ruehli Schmidt.  相似文献   

20.
徐翩  梁爱萍 《四川动物》2012,31(2):285-286
记述了中国颖蜡蝉科Achilidae1属:埃颖蜡蝉属EpiramaMelichar及1种:弗氏埃颖蜡蝉E.francescoides Fennah,1965。同时提供了该属属征及该种雄虫与雌虫的鉴别特征图。研究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IZCAS)动物标本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