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DRGs视角下评价胃癌手术患者的住院服务综合绩效情况,为肿瘤专科服务持续优化作参考。方法 回顾搜集2014—2015年1 938份胃癌手术患者数据,对比DRGs分组情况、权重、平均住院日、次均费用、病例组合指数等指标,进行胃癌手术住院服务绩效分析。结果 胃癌手术收治病例基本集中在前5个DRGs组,2014年占比为88.99%,2015年占比为92.0%;不同术式的病例组合指数存在变动;胃肠中心收治病例的综合绩效高于非胃肠中心的综合绩效。结论 基于DRGs绩效评价分析,扩大病种收治力度,规范诊疗控制费用,专病专治、合理规划术式,有助于胃癌手术患者收治的绩效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2.
目的 运用疾病诊断相关组指标对研究医院“消化系统大手术”亚专科住院医疗服务绩效进行评价,为医院加强精细化医院管理和学科建设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以“国家版诊断相关组”作为风险调整工具,从能力、效率和安全3个维度对样本医院“消化系统大手术”亚专科住院医疗服务绩效进行评价。结果 2008—2015年,样本医院亚专科总权重逐年增加,2015年亚专科病例数占到了市属医院的50.27%;时间消耗指数0.91,但费用消耗较市属医院平均水平高24%;2015年GB15、GB25疾病组死亡率均为0,GB11、GB23疾病组死亡率低于市属医院平均水平。结论 2008—2015年,样本医院“消化系统大手术”亚专科医疗服务能力稳步提升,在市属医院范围内具有明显优势;但须注意在保持服务效率和安全优势的同时,增加GB11、GB23疾病组病例的收治,并应注意严格控制患者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以肺部专科疾病为主要研究内容,探索基于病种的精细化医疗管理模式。方法 借鉴澳洲版DRGs体系,建立医院病种分类目录,并按病种目录进行绩效评价与考核。结果 实施病种管理以来,病例组合指数(CMI)呈明显升高趋势,从2013年0.94提高到2016年的1.04;医疗费用指标基本保持稳定;6个医疗质量指标有明显提高。结论 按病种管理有利于优化医院病种结构调整、控制医疗费用以及保证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DRGs入组患者中住院时间过长的原因。方法 提取2012年1—6月出院的5105例DRGs入组患者的病案资料,筛选出住院日超过标准平均住院日50%以上的病例,整理后得到有效数据146例,采用Excel 2007进行数据处理,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导致患者住院日过高的原因主要是手术及操作禁忌、完善术前检查、术后并发症、患者高龄和并发症多。结论 提高医院各科室的工作效率和协调能力,预防院内感染,从而缩短患者的住院日,降低医疗费用,增加床位利用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基于DRGs探讨死亡风险分级评价医院医疗质量的方法。方法 以死亡风险分级方法评价医院整体医疗质量,进行科室间、专业间横向对比,并与总住院死亡指标进行比较。 结果 (1)总死亡率2015年0.137%低于2014年0.236%,低风险死亡率2015年0.008%高于2014年0,高风险死亡率2015年3.341%高于2014年1.773%;(2)非手术科室A和手术科室A在两类科室中总死亡率都是最高的,其中非手术科室A在中高风险和高风险死亡率是最高的,而手术科室A仅在中高风险死亡率是最高的。非手术科室B出现1例低风险死亡患者;(3)MDCR专业组总死亡率为0.15%居第六位,低风险和中低风险死亡率分别为0.01%和0.24%,其他专业组这两个死亡率都为0。 结论 基于DRGs死亡风险分级是评价医院医疗质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不同分类属性下军队综合医院临床医疗服务能力、服务效率、医疗安全及综合绩效水平。方法 采用疾病诊断相关组作为基本风险调整工具,建立临床绩效评价模型,分析研究各类军队医院临床服务绩效。结果 不同类型、不同等级医院间临床绩效指数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不同地区、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城市的军队医院间差异不明显,各单项指标在不同分类维度上的差异情况各不相同。结论 通过基本风险调整可较为客观地评价不同类型医院的临床医疗服务绩效水平,为明确各类医院临床管理目标导向、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三级医院“家庭护士”服务模式对慢性病延续医疗服务的作用与影响。 方法 三级医院成立家庭护士服务部及顾问医生团队,与出院慢性病患者签定延续医疗服务约定,并借助信息化平台,建立以签约对象为中心,以家庭、社区、医院为一体的无缝医疗服务链。统计2016年1—9月“家庭护士”服务模式应用的相关指标。 结果 “家庭护士”服务模式应用后,2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三级医院签约并成立医疗联合体,262例慢性病出院患者与家庭护士服务部签定延续医疗服务约定;慢性病签约患者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的满意度分别为99.8%和90.0%等。结论 “家庭护士”服务模式构建与应用,引导了慢性病患者科学合理就医秩序,增强了三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机构的上下联动,提高了慢性病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制度下医师职称晋升医疗工作量化考核制度。方法 运用DRGs理论,对医师管床病例数、手术例数、门诊人次等医疗工作量进行量化评分。结果 运用DRGs理论对医师医疗工作量进行量化评分,能够体现不同专业之间医疗工作量的多少。结论 DRGs理论的应用使得不同专业之间医疗工作量比较更加具备可操作性,有利于形成有效的竞争和激励机制,提升医师团队建设。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政府补偿与监管机制改革前后闵行区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卫生服务状况的变化,探索研究政府补偿与监管机制改革对医疗卫生机构运行绩效的影响。方法 进行机构调查和二手资料分析。结果 改革后,闵行区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数量不断增加,服务质量保持在较高水平,服务效率有所改进,医疗费用得到控制;综合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质量和费用控制均优于上海市平均水平结论 政府补偿与监管机制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闵行区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服务的绩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上海市医用耗材价格调整政策对上海市某区区属公立医院经济运行的影响。方法 通过医院年报和问卷调查,收集17所区属公立医院的经济运行数据。结果 2016年上海市某区区属公立医院高值医用耗材加成率从2014年的14.60%下降至2016年的6.26%;2015—2017年上海市各项医用耗材价格调整政策估计使某区区属公立医院减少总收入1.58亿元。结论 对于医用耗材价格调整造成的医院政策性亏损,在医疗服务未获得足够补偿的情况下,财政应予以一定的补助。

  相似文献   

11.
目前,尽管国内外关于医院绩效评价的研究较多,但普遍存在评价结果缺乏可比性的不足。其主要原因是不同医院收治的疾病类型不同、治疗难度和风险差别较大。基于DRGs的医院绩效评价方式为研究打开了思路。本文在明确当前公立医院绩效评价内容的基础上,指出了基于DRGs开展医院绩效评价的两个条件,即统一优质的数据和完善的信息系统,阐述了评价的三个维度,即医疗服务产出、效率和质量,并就上述三个维度内的相关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进行了说明。本文最后给出了基于DRGs开展医院绩效评价的五点现实意义:一是有助于优化医院内部成本结构;二是有助于规范科室临床路径工作;三是创新科室或医生的绩效考核方式;四是形成政府与医院间的长效监管机制;五是有助于探索DRGs付费模式在全国的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基于疾病诊断相关分组研究住院分娩费用标准,为医保按病种付费改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数据来源于2013—2016年60 954例住院分娩病例病案首页,利用非参数检验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住院分娩费用影响因素,通过CHAID决策树模型进行病例组合分组,计算标准费用和费用上限。结果 分娩方式、妊娠合并症与并发症、是否伴随其他妇科手术3个因素作为分组变量,形成12个住院分娩费用DRGs,标准费用对实际费用的解释比例达93.70%。结论 科学合理选择分组变量,构建更加符合实际的病例组合和费用标准,有助于推动医保按病种付费方式的完善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影响北京市疾病诊断相关组试点医院盈亏的主要因素。方法 以回顾性调查的方法,用自行设计调查表,调查2011年12月—2016年6月北京某三甲医院28 995例试点北京疾病诊断相关组的出院病历首页信息和医疗保险费用信息,以医院是否盈亏为因变量,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 试点北京疾病诊断相关组的医院是否盈亏与住院天数、医用耗材费、试点年份以及试点疾病诊断相关组呈负相关,与年龄和性别呈正相关。结论 北京疾病诊断相关组试点医院是否盈亏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年龄、性别、住院日、医用耗材费、试点年份以及试点疾病诊断相关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某医院实施临床路径改革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患者药费、检查费和住院日的影响。方法 使用间断时间序列分析方法(ITS)分析方法对医院2012年12月至2015年5月TIA患者药费、检查费和住院日进行分析。结果 检查费、住院日显著性下降,药费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实施临床路径改革对缩短患者住院日和控制医疗费用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s

To estimate the incidence of pneumonia by COPD status and the excess cost of inpatient primary pneumonia in elders with COPD.

Study Design

A retrospective, longitudinal study using claims linked to eligibility/demographic data for a 5% sample of fee-for-service Medicare beneficiaries from 2005 through 2007.

Methods

Incidence rates of pneumonia were calculated for elders with and without COPD and for elders with COPD and coexistent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CHF). Propensity-score matching with multivariate generalized linear regression was used to estimate the excess direct medical cost of inpatient primary pneumonia in elders with COPD as compared with elders with COPD but without a pneumonia hospitalization.

Results

Elders with COPD had nearly six-times the incidence of pneumonia compared with elders without COPD (167.6/1000 person-years versus 29.5/1000 person-years; RR=5.7, p <0 .01); RR increased to 8.1 for elders with COPD and CHF compared with elders without COPD. The incidence of inpatient primary pneumonia among elders with COPD was 54.2/1000 person-years compared with 7/1000 person-years for elders without COPD; RR=7.7, p<0.01); RR increased to 11.0 for elders with COPD and CHF compared with elders without COPD. The one-year excess direct medical cost of inpatient pneumonia in COPD patients was $ 22,697 ($45,456 in cases vs. $ 22,759 in controls (p <0.01)); 70.2% of this cost was accrued during the quarter of the index hospitalization. During months 13 through 24 following the index hospitalization, the excess direct medical cost was $ 5,941 ($23,215 in cases vs. $ 17,274 in controls, p<0.01).

Conclusions

Pneumonia occurs more frequently in elders with COPD than without COPD. The excess direct medical cost in elders with inpatient pneumonia extends up to 24 months following the index hospitalization and represents $28,638 in 2010 dollars.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医疗技术水平迅速发展,医疗技术管理的水平也随之快速发展。愈来愈多的国内外先进的医学管理理念不断运用到实践,其中在国外目前广泛运用的DRGs诊断相关分组系统近几年在国内也不断推广试点。我院作为北京首批试点医院,经过近5年的试点,在医疗质量、效率、安全等各方面都有明显的改善,DRGs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促进医疗管理持续改进的管理工具。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T联合肿瘤标志物与MRI联合肿瘤标志物对于直肠癌患者术前诊断的准确率与特异性,为大肠癌的术前诊断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01月至2016年01月间收治的86例直肠癌患者以及64例肠道良性病变患者分别作为观察组I组和观察II组的研究对象,另外选取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80例人员作为对照组研究,分别分析CT联合肿瘤标志物与MRI联合肿瘤标志物(CEA、CA125、CA199、CA242、CA724)对大肠癌患者诊断的准确率与特异性之间的差别。结果:观察I组肿瘤标志物水平要明显高于观察II组和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肿瘤标志物CEA、CA125、CA199、CA242、CA724对大肠癌患者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67.44%(58/86)、26.74%(23/86)、84.88%(73/86)、72.09%(62/86)、33.72%(29/86),肿瘤标志物并联检测对大肠癌的阳性检测率为94.19%(81/86)。CT联合肿瘤标志物对大肠癌的准确率为97.67%(84/86),特异性为94.44%(136/144);MRI联合肿瘤标志物对大肠癌的阳性检测率为100.00%(86/86),特异性为98.61%(142/144)。结论:CT联合肿瘤标志物对大肠癌诊断的准确率与特异性均不如MRI联合肿瘤标志物,因此MRI联合肿瘤标志物可作为大肠癌除病理学鉴定外最佳的诊断方式。  相似文献   

18.
准确测算大型医院可以下沉的门诊病人数量,有助于明确分级诊疗潜力和评价分级诊疗政策的实施效果。通过专家咨询、数据模拟分析等方法,建立了大型医院可下沉门诊病人的数据库筛选方法,并以华东某大型城市为样本地区进行实证模拟,发现其50家大型医院2016年可下沉门诊病人数占比为18.76%,其中能被社区医疗机构承接的门诊病人次占比为11.2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