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赤麂(Muntiacus muntjak)是脊椎动物中已知染色体数目最少的动物,2n=(?)7,♀6,NF=12。赤麂的同源种或近缘种小麂(M.reevesi)的染色体数为2n=46,NF=46。这两个外部形态十分相似的近缘种,核型却有如此巨大的差别,在哺乳动物核型进化的研究中,仍是一个十分令人迷惑的问题。更使人惊奇的是,这两个核型差别如此明显的物种居然还可以杂交。在上海西郊公园,雄性赤麂和雌性小麂杂交后得到几只第一代杂种。我  相似文献   

2.
黑麂的核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们在进行麂属核型进化的研究过程中,发现我国特有动物—黑麂(Muntiacus crinifrons)的染色体数目较少,比已知脊椎动物中,染色体数最少的赤麂(Muntiacus muntjak vaginalis)略多,与Wurster等(1972)报导的一头捕自马来西亚的雌性赤麂(Muntiacus,muntjak muntjak)的染色体数目相同,但形态有差异。现简报如下。 材料和方法 雌性:用肺成纤维细胞培养法,在含有15%小牛血清的F_(12)培养基中培养,温度38℃。终止培养前4小时加入秋水仙素,用胰酶消化法收获细胞,细胞悬浮在0.075M的氯化钾液中低渗15分钟,用甲醇—冰乙酸(3:1)液固定30分钟(每次15分钟)。空气干燥法制片。Giemsa染色。测量计算10个中期分裂相,按Leven等(1964)的标准进行染色体分组。  相似文献   

3.
鹿科麂属(Muntiacus, Cervidae)在近两三百万年内经历了快速物种辐射, 但其物种间核型差异巨大. 5个现生种核型数据显示, 该类群染色体数目范围从小麂(Muntiacus reevesi)的46条到赤麂(M. muntjak vaginalis)的6条. 该类群的基因组在较短时间内发生了快速演化, 使其成为进化生物学研究的理想材料. 40多年来, 技术的革新使该领域的研究不断深入, 染色体重排的类型、推动重排的分子机制及物种间的核型演化历程逐渐被阐释. 而且, 研究中发现, 雄性黑麂(M. crinifrons)1p+4染色体的演化途径与哺乳动物Y染色体的演化历程相似, 可成为哺乳动物性染色体演化研究的珍贵模型. 有关麂属动物基因组演化依然有许多问题等待更加全面、深入的探讨. 本文总结了该领域研究进展, 并对未来研究热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的寄生于小麂Muntiacus reevesii Ogilby和赤麂Muntiacus muntjak vaginalisBeddaert大肠和盲肠的麂结节线虫,新种Oesophagostomum(Hysteracrum)muntiacum sp.nov.,系尹文真(1973)从赤麂报道的Oesophagostomum(Hysteracrum) sp.Yen未定种的补充定名报道。新种虫体较细小,雌、雄虫的体长均不达5mm;具10个外叶冠,20个内叶冠;雌虫阴道横向和尾较细长等特征,显著区别于结节线虫属Oesophagostomum Molin的后突亚属Hysteracrum Railliet et Henry线虫中迄今报道的各个种。  相似文献   

5.
对麂属(Muntiacus)中的3种动物;赤麂(M.muntjak)(2n=6♀,7♂),小麂(M.reevesi)(2n=46),黑(M.crinifrons(2♀,9♂)线粒体DNA12SrRNA和细胞色素B783bp左右的片段进行序列分析,并根据序列信息建立分子系统树,同时探讨了这3种动物的起源,分类地位及进化关系。  相似文献   

6.
对麂属(Muntiacus)中的3种动物:赤麂(M.muntjak)(2n-6♀,7♂),小麂(M.reevesi)(2n=46),黑麂(M.crinifrons(2n=8♀,9♂)MDR-1基因(multidrug resistance,多药耐药基因)726bp左右的片段进行了序列分析并根据序列信息建立分子系统树,同时探讨了这3种动物的起源,分类地位及进化关系。  相似文献   

7.
小麂、黑麂、赤麂精母细胞联会复合体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工作以界面铺张——硝酸银染色技术,对小麂(Muntiacus reeuesi)、黑麂(M.crinifrons)和赤麂(M.muntjak)的精母细胞联会复合体(Syna ptonemal complex,SC)进行亚显微结构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1.SC的平均相对长度和臂比指数同有丝分裂细胞相应染色体的数值有很好的一致性。根据SC的相对长度和臂比指数绘制了三种麂的SC组型图。雄性黑麂减数分裂前期形成一个复杂的易位多价体,意味着其核型的演化过程涉及两次染色体易位和一次臂间倒位。 2.在减数分裂前期,性染色体的形态和行为同常染色体的有明显差异,如性染色体嗜银性较强,配对延迟等。XY的配对起始于早粗线期,在中粗线期,Y的全长均同X配对;XY-SC开始解体于晚粗线期。 3.在粗线期,X染色体未配对区域出现自身折叠,形成“发夹”状结构。这种“发夹”结构的形成,可能是在性染色体的进化过程中,X染色体通过不对称易位得到的重复片段在减数分裂前期同源配对的一种细胞学表现。  相似文献   

8.
赤麂的核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在哺乳动物中,赤麂Muntiacus muntjak vaginalis(Boddaert)是迄今已知染色体最少的动物。其核型的特点是:(1)染色体数目少;(2)染色体特别大,确切地说特别长;(3)每对染色体都有明显个体性,用常规染色方法就可以清晰无误地一一加以区分。因此,对于实验生物学研究,特别是细胞生物学和辐射细胞遗传学工作,赤麂是一种值得推荐的,较为理想的新的实验动物。  相似文献   

9.
贡山麂(MUNTIACUS SP.)的新核型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贡山麂(Muntiacus sp.)的有丝分裂核型和精母细胞联会复合体的电镜观察表明,染色体数目为2n=9。核型有其独特的特征,染色体数目和形态与现生5种麂都有明显的区别,并对此作了比较和讨论。  相似文献   

10.
黑麂Y染色体的鉴别和Sry基因的克隆及定位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以流式细胞仪分离小麂(Muntiacus reevesi)Y染色体和黑麂(Muntiacus crinifrons)Y1,Y2,X+4和1号染色体,利用DOP-PCR技术富集了分离的各单条染色体。然后,将小麂的Y染色体的DOP-PCR产物经Cy3标记后直接作为涂染探针,应用染色体涂染技术与雌雄黑麂的核型标本进行杂交,确认了黑麂真正的Y染色体为Y2染色体。再以黑麂的Y1,Y2,X+4和1号染色体的DOP-PCR产物为模板,用人的特异性的SRY(sex determining region of the Y chromosome)基因引物对其进行扩增,结果表明黑麂只有Y2染色体出现了SRY扩增片段。然后扩增产物克隆和测序,比较它与人的同源性,初步把黑麂的Sry基因定位在Y2染色体上。最后提取雄性黑麂的基因组DNA,并用同一对引物对其进行扩增,亦得到Sry基因的片段,对此扩增片段进行克隆,测序,结果表明其与Y2染色体得到的Sry基因片段完全一样,与人SRY基因的同源性均为83%。 Abstract:The single Y chromosome of Muntiacus reevesi and Y1,Y2 ,X+4,1 chromosome of Muntiacus crinifrons were obtained by flow-sorting ,then they were amplified through DOP-PCR . After that, the metaphase karyotype of Muntiacus crinifrons were painted by using the product of the DOP-PCR of the Y chromosome of Muntiacus reevesi as a special probe and the result showed that Y2 chromosome was the real Y chromosome of Muntiacus crinifrons. Secondly the product of the DOP-PCR of Y1,Y2,X+4,1 chromosome of Muntiacus crinifrons were used as the templates of the next amplification using the special primer devised according to the human SRY gene .One band was obtained only from Y2 chromosome, then it was cloned to the T-vector and sequenced. The Sry gene sequence of Muntiacus crinifrons was acquired and the conclution was that there are 83% homology between the human and Muntiacus crinifrons. It was testified that in all mammal Sry gene is consertive. On the other side the Sry gene was located to the Y2 chromosome of the Muntiacus crinifrons.  相似文献   

11.
对麂属(Muntiacus)中的3种动物:赤麂(M.muntjak)(2n=6♀,7♂),小麂(M.reevesi)(2n=46),黑麂(M.cri.nifrons)(2n=8♀,9♂)线粒体DNA 12S rRNA和细胞色素b基因784bp左右的片段和核基因-多药耐药基因(multidrug resistance,MDR1)的728bp左右的片段进行了序列分析,并根据序列信息建立了分子系统树,同时探讨了这3种动物的起源,分类地位及进化关系。  相似文献   

12.
云南赤麂的亚种分类记述(英文)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赤麂(Muntiacus muntjak)又名印度麂或吠鹿,广泛分布于亚洲南部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为麂属中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种。同时又是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毛皮兽。迄今,本种已记载过15个亚种,其中7个分布于中国大陆(Ellerman和Morrison-Scott,1951),8个见于东南亚诸岛(Chasen,1940)。近来,本文作者之一的Groves和他的同事Grubb又将这15个亚种归并为8个(论文已交付出版)。 关于云南赤麂的亚种问题以往很少深入研究,仅在部份区系分类报告中有过简要记载。但因各学者所获标本有限(或者仅得少数皮张),而将云南及整个中国大陆的赤麂 (Muntiacus muntjak)统统归入了M.m.vginalis亚种。事实上,真正的M.m.vaginalis仅局限于尼泊尔,锡金,印度东北部,缅甸西部的阿拉刚(Arakan)和中国的西藏东南部(Grubb和Groves,待发表)。 笔者查看了采自云南各地的60余号赤麂标本,经与已知亚种的外部形态、头骨特征和主要性状差异系数值的比较(表3)发现:云南的赤麂不仅与M.m.vaginalis,海南亚种M.m.nigripes以及邻国的其它亚种(如M.m.curvostylis和M.m.annamensis等)明显有别,而且与中国的四川、贵州和广西等省的标本差异亦颇大。就说云南南北(约为22°20`N.以南;23°10`N.以北)两地标本的差异也十分显著(两地之间有一狭窄的过渡地带,发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已基本证实了染色体的串联融合(端粒-着丝粒融合)是麂属动物核型演化的主要重排方式。尽管染色体串联融合的分子机制还不清楚,但通过染色体的非同源重组,着丝粒区域的卫星DNA被认为可能介导了染色体的融合。以前的研究发现在赤麂和小麂染色体的大部分假定的串联融合位点处存在着非随机分布的卫星DNA。然而在麂属的其他物种中,这些卫星DNA的组成以及在基因组中的分布情况尚未被研究。本研究从黑麂和费氏麂基因组中成功地克隆了4种卫星DNA(BMC5、BM700、BM1.1k和FM700),并分析了这些卫星克隆的特征以及在小麂、黑麂、贡山麂和费氏麂染色体上的定位情况。结果表明,卫星I和IIDNA(BMC5,BM700和FM700)的信号除了分布在这些麂属动物染色体的着丝粒区域外,也间隔地分布在这些物种的染色体臂上。其研究结果为黑麂、费氏麂和贡山麂的染色体核型也是从一个2n=70的共同祖先核型通过一系列的串联融合进化而来的假说提供了直接的证据。  相似文献   

14.
黑麂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方法测定了黑麂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 ,初步分析了其基因组特点并定位了各基因的位置 .结果显示 :黑麂的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长度为 1 6 35 7bp ,可编码 2 2种tRNA、2种rRNA、1 3种蛋白质 ,碱基组成及基因位置与小麂、赤麂和其它哺乳类动物的线粒体基因组相似 ;模拟电子酶切图谱与先前的报道基本一致 ;基于细胞色素b的全基因序列 ,分别以最大简约法、N J法、最大似然数法与其它 1 4种鹿类动物的相应序列进行了聚类分析 ,构建出相似的系统进化树 :初步确定了麂亚科动物在鹿科中处于与鹿亚科、北美鹿亚科并列的进化地位 .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以黑麂、赤麂、小麂的线粒体编码RNA和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 ,分析了三者的亲缘关系 .结果表明 :黑麂和赤麂亲缘关系较近 ,是较新的物种 ,而小麂是较为原始的物种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已基本证实了染色体的串联融合(端粒-着丝粒融合)是麂属动物核型演化的主要重排方式。尽管染色体串联融合的分子机制还不清楚,但通过染色体的非同源重组,着丝粒区域的卫星DNA被认为可能介导了染色体的融合。以前的研究发现在赤麂和小麂染色体的大部分假定的串联融合位点处存在着非随机分布的卫星DNA。然而在麂属的其他物种中,这些卫星DNA的组成以及在基因组中的分布情况尚未被研究。本研究从黑麂和费氏麂基因组中成功地克隆了4种卫星DNA(BMC5、BM700、BM1.1k和FM700),并分析了这些卫星克隆的特征以及在小麂、黑麂、贡山麂和费氏麂染色体上的定位情况。结果表明,卫星I和II DNA (BMC5, BM700和FM700)的信号除了分布在这些麂属动物染色体的着丝粒区域外,也间隔地分布在这些物种的染色体臂上。其研究结果为黑麂、费氏麂和贡山麂的染色体核型也是从一个2n=70的共同祖先核型通过一系列的串联融合进化而来的假说提供了直接的证据。  相似文献   

16.
戴君勇  曹祥荣  石磊  张锡然  徐春茂  胡均 《遗传》2005,27(1):95-100
运用PCR扩增、T-A克隆、测序等技术,获得黑麂,小麂,赤麂和毛冠鹿4种麂亚科动物基因组DNA的钾离子通道部分序列。序列分析表明:麂属动物之间的外显子区域序列差异为0.90%~1.44%,毛冠鹿与麂属动物之间的差异为0.90%~1.26%,可见这一段序列的同源性较高。而内含子部分序列差异在麂属动物之间的差异为0~1.22%,毛冠鹿与麂属动物的差异为1.83%左右。由NJ法和最大简约法(Mp法)构建的进化树表明黑麂与赤麂亲缘关系较近,小麂与他们同为一属但关系较远,而毛冠鹿与它们之间的分化程度已达到属间水平。研究表明基因组的内含子序列能够较真实反映近缘动物之间的关系,是进行分子进化比较分析的较理想标记。 Abstract: In this study, partial fragments of potassium ion channel gene were amplified using the genomic DNA of muntjak, reevesi, crinifrons, and Elaphodus cephalophus. The PCR products were ligated to the plasmid of pMD18-T Vector by the method of direct T-A cloning. The positive clones were identified by colony PCR. The sequences of the recombinant clones were determined using M13-47/RV-M universal primers and aligned by the software CLUSTALW. The nucleotide divergences of exon were 0.90%-1.44% among three species of Muntiacus, 0.90%-1.26% between E. cephalophus and each of Muntiacus deer. In the nucleotide of intron there is 0%-1.22% difference among these muntjac deers, and the divergene reached about 1.83% between E. cephalophus and the three species of Muntiacus. Using the software of MEGA to analyse molecular phylogeny, Phylogenetic trees were constructed with neighbor-joining method and maximum parsimony method. The result showed Muntiacus, crinifrons is most closely related to muntjak, with reevesi as their sister species. E. cephalophus is in the other genus.  相似文献   

17.
赤麂及其杂种(赤麂×小麂)外周淋巴细胞在离体培养条件下,培养了24小时均未出现分裂相。到36小时,赤麂只有1.4%而杂种麂已有10.5%的分裂细胞进入第2次分裂。在48小时,赤麂细胞尚未进入第3次分裂,而杂种麂却已有4.7%和0.2%的分裂细胞分别进入第3次和第4次分裂。在72小时,赤麂及其杂种的大多数分裂细胞仍处于第2次分裂阶段,进入第3次和第4次分裂的细胞数量也随之增多。赤麂的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率在48和72小时分别为5.08±0.33/细胞和5.33±0.30/细胞;向杂种麂的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率分别为4.76±0.21/细胞和5.40±0.74/细胞。  相似文献   

18.
国产十种乌头的染色体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本文描述了我国产毛茛科乌头属的10个种的染色体数目和形态。 根据该属染色体基 数为8(x=8),可将这些种归为二倍体、四倍体、六倍体和八倍体种。 10种乌头的染色体在数目、大小、结构上表现出相关性。其中具根状茎而多年生的种多为二倍体,染色体形态较大,第3-7号多为近端着丝点(st)染色体, 具块茎而二年生的种多为多倍体,染色体形态较小,第3-7号多为近中着丝点(sm)染色体。染色体演化方向可能是二倍体→多倍体、大→ 小、st→sm。这进一步证明根状茎种较块茎种原始。根据染色体数目和形态,又可将这些种的染色体分为两类。这进一步支持了目前分类学上的牛扁亚属和乌头亚属的划分。本文还讨论了这些种的有关分类问题。  相似文献   

19.
正2020年5月30日,在整理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九龙片区的红外相机照片时,发现2020年2月18日在九龙县斜卡乡(101.765 6°E,29.100 6°N,海拔3 945 m)拍摄到麂属Muntiacus动物照片3张和视频1段。该动物全身呈鲜明的黄褐沾赤色,为一雄性个体:具1对角尖向内下弯、二尖相对的短角,角柄长,角基有一短的分叉;颈背无深色背纹(图1),经鉴定为赤麂Muntiacus vaginalis。  相似文献   

20.
洞庭湖水系沅水和澧水野鲫的染色体组型及资源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鲫(Carassius auratus)是洞庭湖水系一种重要的经济鱼类。为了解洞庭湖水系野鲫的细胞遗传背景,采用PHA和秋水仙素活体注射法,对沅水和澧水采集的野鲫样本逐一进行肾细胞染色体制片及组型分析。结果发现,在两条河流的野鲫群体中均检测出染色体数为100和基本染色体数为150的两种不同倍性个体,其中,两条河流染色体数为100的二倍体鲫组型公式为2N=28M+22SM+28ST+22T,NF=150;基本染色体数为150的三倍体鲫组型公式为3N=42M+33SM+42ST+33T,NF=225。在沅水和澧水不同采样点随机采集的共100尾野鲫中,检测出的三倍体比例(85%)远高于二倍体(15%),且二倍体与三倍体鲫个体在形态特征上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两种不同倍性鲫在同一水体的共存对于鲫的遗传进化与选育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而二倍体鲫种群的大量减少,则提示我们应该从染色体组遗传多样性角度加强对洞庭湖水系二倍体野鲫资源的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