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nderson  KB  徐静 《微生物与感染》2005,28(4):47-48
高效抗反转录治疗(HAART)使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的病死率大大降低,但对于同时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患者,其治疗效果需要进一步评价。HIV感染者合并感染HCV的比例很高,为10%~40%,主要是因为HIV与HCV有共同的传播途径,如吸毒或接受不洁血制品。HCV有较长的潜伏期,所以HIV患者在接受HAART的早期可能没有考虑到肝脏疾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比较HIV-1在海南省及云南西双版纳州的流行情况及分子流行病学分析高危因素传播的情况以及传播链的鉴定。方法我们与海南省CDC及西双版纳州CDC合作在其境内开展了HIV血清学调查,筛查了海南省(1991~2006)及西双版纳州(1996~2005)高危人群志愿者血清样本。在本次两地调查中,我们通过系统进化分析方法,对已诊断的HIV感染者进行分子流行病学的追踪,来分析其中的主要流行亚群以及结合个案追踪进行传播链的鉴定。结果我们共筛查了海南省499725人,共检出HIV阳性感染者523例(0.1%),以注射器吸毒感染为主要传播途径(经共用注射器吸毒感染占69.2%、经性接触传播占19.3%、供血和使用血液/血液制品感染占3.3%、母婴传播占0.8%、不详占7.7%)。然而,在西双版纳州筛查中发现了较海南省高20倍的检出率:在25390受检人中,共检出HIV阳性感染者501例(2%)并以异性性传播为主(经异性性接触传播占77.3%、经共用注射器吸毒感染占21.1%、经同性性接触传播占0.4%、母婴传播占1.2%)。在海南省抽样的83人中,以CRF01_-AE重组亚型(70人,84.3%)为主要病毒亚型,其他病毒亚型包括B’亚型(8人)、C亚型(2人)、CRF08_BC重组亚型(1人)、B亚型(1人)和1个未报道过的CRF01~AE/B’重组亚型。同样,在版纳抽样的44人中,也以CRF01_AE重组亚型(27人,61.3%)为主要病毒亚型,其他病毒亚型包括CRF08_BC重组亚型(15人)、G亚型(1人)、和1个未报道过的B/C重组亚型。在海南省抽样中有66人(79.5%)分布于4个大小不同的传播群,传播群1(59人)较大(奠基效应),属于CRF01_AE重组亚型,传播群2、3、4则较小,分别为3、2、2人,分别属于CRF01_AE重组亚型、C亚型和B’亚型。相反,在版纳抽样中有18人(40.9%)分布于8个较小的传播群(每群平均含2.25感染个体)。在海南省抽样中怀疑的6对异性性接触的传播链中,经系统进化分析方法确认了其中的4对,2对被拒绝。在版纳抽样中怀疑的8对异性性接触的传播链中,经系统进化分析方法确认了其中的5对,2对被拒绝,1对无法分析,此外还新发现了3对异性性接触传播群。结论HIV-1感染者的分子流行病学的追踪和分析对于追溯艾滋病流行的源头和地区性预防策略的制定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的临床特点及其意义。方法 用微粒酶免疫试验和蛋白质印迹法对HIV感染者的血清进行HIV抗体初筛和确认,并对感染者的流行病学、机会性感染及免疫学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在1998~2006年期间,我院共发现77例HIV感染者,其中上海户籍患者占了50.7%,男、女比例为2.85∶1,年龄以30~49岁为主,传播途径中以性传播最常见(40.3%)。早期症状常被忽略,以消化道及肺部真菌、假单胞菌感染,性传播疾病,病毒性肝炎,皮损等就诊于各科室。多重或多部位的机会性感染可见于大多数临床已发病患者。结论 HIV感染的及时诊断,对感染者的治疗、机会性感染的预防以及减少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梅毒住院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和血清学特征。方法对6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血清学、脑脊液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87.30%(55例)患者血清TRUST呈低滴度表现(1:1~1:8),14.29%(9例)为早期潜伏梅毒,15.87%(10例)为神经梅毒,52.38%(33例)为晚期潜伏梅毒,17.46%(11例)为无法判断病期的潜伏梅毒。73.02%(46例)传播途径为非婚性接触为主,性别分类中女性(49例)多于男性(14例),低学历(54例)、待业者(18例)及性活跃期人群发病率高。结论潜伏(隐性)梅毒在梅毒分期中占有较大的比例;有必要对血清TRUST滴度持续(≥2年)不转阴患者进行神经梅毒的排查;有必要加强宣传性保护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发病率与致死率很高,已成为人类健康的一大威胁,其中约50%的HIV感染者最终因侵袭性真菌病而死亡。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应用大大降低了 HIV感染者深部真菌病的发生率。因此,深入研究HIV与深部真菌病的关系,对预防、诊断和治疗HIV感染者深部真菌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归纳了HIV感染者深部真菌病的流行病学调查、诊断与治疗进展,有助于临床医师预防和诊治HIV感染者深部真菌病,也为将来新型抗真菌药物的研发提供了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疫情总体处于低流行水平,但男男性行为(MSM)人群中HIV感染呈现快速上升趋势,传播亚型呈现出新的特点,疾病进展较快。HIV核酸及抗原抗体检测等手段对早期发现MSM人群中HIV感染者具有重要意义。解析MSM人群艾滋病疾病进展的影响因素,发现新的生物学标记,可为早期评估HIV感染的预后提供创新性手段。早期发现我国MSM人群中HIV感染者和抗病毒治疗等综合干预,对我国艾滋病流行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曾林玫 《蛇志》2015,(2):184-186
<正>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引起的一种系统性性传播疾病,临床表现不典型,诊断困难。梅毒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人群和传播途径相似,其混合感染也日渐增多,二者的混合感染加重了各自的疾病病程,并互相影响。作者就梅毒与HIV混合感染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如下。1梅毒与艾滋病流行病学特征1.1梅毒流行病学特征梅毒在全球广泛流行,近年来有大幅上升的趋势[1]。在欧美国家,主要是由于男性同性恋人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鄂中地区人群HPV感染基因型别。方法采集8136例鄂中地区2009年8月至2010年7月武汉市商业职工医院门诊与住院患者宫颈口及颈管脱落上皮细胞,应用导流杂交法进行HPV分型检测。结果HPV阳性感染1437例(17.66%),其中高危型感染检出1189例(占82.67%),低危型感染检出141例(占9.74%),中国人群常见亚型感染检出305例(占21.16%),多重感染检出369例(26.68%)。单一感染者中高危型833人(57.97%),低危型感染者72人(5.01%),中国人群常见亚型感染者163人(11.34%)。根据年龄分层,〈25岁组HPV感染率相对较高,为21.17%(P〈0.05);HPV高危型感染组中〈25岁比例较高,达17.80%。在1437例HPV阳性感染者中,单一感染者共1068例(74.32%),二重感染占18.72%。最常见的交叉感染是高危型+中国人群常见亚型合并感染(8.28%)。结论导流杂交法HPV基因型分型检测可为宫颈疾病流行病学及早筛早治提供重要线索,对于发现HPV感染的高危人群、积极控制HPV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妇科门诊患者进行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及各类病原菌测定,有利于尽早诊断宫颈病变。方法对就诊妇女716例进行阴道分泌物检查,内容包括HPV、念珠菌、支原体、衣原体、细菌性阴道病(BV)、滴虫和淋病。结果716例样本中HPV感染率为37.4%。268例HPV感染者中单一型感染202例(75.4%),多型感染66例(24.6%)。在HPV感染同时伴单一病原菌感染者31例(占57.4%),同时伴多重病原菌感染者8例(占14.8%)。结论应关注有异常妇科症状与体征的妇女,及时采取各种干预措施提高妇女的生殖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
用PCR技术对我院588例男性生殖泌尿系感染患进行淋病双球菌(NGF)沙眼衣原体及解脲支原体检测,结果淋球菌感染者75例(12.76%);沙眼衣原体感染者84例(14.29%),解脲支原体感染者51例(8.67%),淋球民沙眼衣原体混和感染者25(4.25%);淋球菌与解脲支原体昆合感染者9例(1.53%),沙眼支原体与解脲支原体混合感染者12例(2.04%),未发现有三种病原全同时感染者,并对P  相似文献   

11.
用PCR技术对我院588例男性生殖泌尿系感染患者进行淋病K球菌(NGF)沙眼衣原体(CT)及解脲支原体(UU)检测,结果淋球菌感染者75例(12.76%);沙眼衣原体感染者84例(14.29%);解脲支原体感染者51例(8.67%)。淋球菌与沙眼衣原体混和感染者25例(4.25%);淋球菌与解脲支原体混合感染者9例(1.53%);沙眼支原体与解脲支原体混合感染者12例(2.04%);未发现有三种病原体同时感染者,并对PCR检测性病病原体的意义及性病病原体传播趋势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社区获得性肺炎(CAP)非典型病原体感染的分布情况及其流行特征.方法 收集确诊为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278例,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人血清中呼吸道9种主要的非典型性病原体的IgM抗体.结果 病原体检测阳性者150例,总阳性率54.O%.单一病原体感染中,肺炎支原体(MP) 125例(45.0%)、呼吸道合胞病毒( RSV) 27例(9.7%)、腺病毒22例(7.9%)、副流感病毒1、2和3型19例(6.8%)、乙型流感病毒16例(5.8%)、嗜肺军团菌血清1型13例(4.7%)、肺炎衣原体2例(0.7%)和甲型流感病毒1例(0.4%).混合感染共63例(22.7%),其中61例(21.9%)为MP与其他病原体的混合感染,病毒感染以RSV最常见,共27例(9.7%).CAP患者患有基础疾病共139例(50%),其余为无基础疾病者.基础疾病中以循环疾病和呼吸疾病最常见,各占总CAP患者的15,1%和13.0%.所有受检者MP阳性率最高,达45%,其中未成年组3~18岁中MP阳性率高达60.2%,而成人组18 ~50岁中MP阳性率高达81.8%.CAP春季病原体阳性检出率为46.9%,冬季病原体阳性检出率为63.8%(x2=7.752,P<0.05).结论 非典型性病原体(特别是MP)感染在CAP患者中比例较大,其流行与分布跟病原体种类、基础疾病、年龄、季节等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乙肝病毒(HBV)血清学标志物为特殊模式的HBV感染患者病毒基因型的分布情况,分析其临床特征及自然病程。方法从1000例HBV感染者中检测到48例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为特殊模式的患者(HBsAg与抗一HBs同时阳性,HBeAg与抗一HBe同时阳性)。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nPCR)对特殊模式患者的HBV进行基因分型,同时对两组特殊模式患者的临床资料和HBV感染的自然史进行分析。结果48例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为特殊模式的HBV感染者中,36例患者HBsAg与抗-HBs同时阳性,12例患者HBeAg与抗-HBe同时阳性。HBeAg+/抗-HBe+患者组的年龄较HBsAg+/抗-HBs+患者组的小(P〈0.05)。HBsAg+/抗-HBs+患者中,3例(8.3%)为B2亚型,12例(33.3%)为c2亚型,21例(58.4%)未分型;HBeAg+/抗-HBe+患者中,8例(66.7%)为B2亚型,1例(8.3%)为c2亚型,3例(25.0%)未分型,两组在HBV基因型的分布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Y2=17.44,P〈0.05)。在HBsAg+/抗-HBs+患者中,2例(4.2%)处于免疫清除期,14例(29.2%)处于低复制期,7例(14.6%)处于再活动期。HBeAg+/抗-HBe+患者中,5例(10.4%)处于免疫清除期。两组在HBV感染的自然病程中的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8.26,P〈0.05)。结论重庆地区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为特殊模式的慢性HBV感染者中,HBeAg与抗-HBe同时阳性的HBV感染者中B2亚型为优势基因型;HBsAg与抗-HBs同时阳性的HBV感染者中,HBV基因型以C2亚型为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初步探讨妇科门诊阴道镜检查人群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与其阴道微生态改变的相关性,以了解妇科疾病患者病原体感染与其阴道稳态和生殖道健康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择2020年4月到2022年4月在我院妇科门诊行阴道镜检查的患者130例,均进行阴道微生态和宫颈HPV检测。根据HPV DNA基因分型结果进行分组,检测HPV感染组和未感染组人群阴道分泌物的清洁度、病原体和阴道微生态相关指标,对阴道微生态改变和HPV感染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30例研究对象中,HPV感染者101例(77.69%)。101例HPV感染者中,以单一感染(76例,58.46%)为主,其中又以单一HR-HPV(high-risk HPV)感染(72例,55.38%)为主。101例HPV感染者中,有21种HPV亚型被检出,排名前5位的亚型分别为HPV16、HPV52、HPV58、HPV53、HPV18,占比分别为16.15%、9.23%、8.46%、6.92%、5.38%。101例HPV感染者和29例HPV未感染者相比,阴道清洁度、阴道pH值、白细胞数量异常、白细胞酯酶...  相似文献   

15.
目的:口腔念珠菌病( oral candidiasis,OC)是HIV/AIDS患者中最常见的口腔疾病,研究其临床表型及病原学特点对AIDS相关性口腔念珠菌病的诊断和临床用药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方法将70例确诊为HIV/AIDS且初步诊断为AIDS相关性口腔念珠菌病患者使用棉拭子在其病损区取材,接种至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检验。结果 HIV/AIDS患者念珠菌感染的病例为52例,临床表型以假膜型和红斑型为主,其中假膜型最为常见(56%)。 HIV/AIDS患者口腔念珠菌病各致病病原菌以白念珠菌的检出率最高(60.32%),热带念珠菌次之(19.05%),光滑念珠菌为(12.70%),克柔念珠菌(7.94%)。有9例HIV/AIDS伴口腔念珠菌病患者,检测出病原菌的混合感染,其中2例为3种病原菌感染。结论 HIV/AIDS患者口腔念珠菌病临床表型复杂且可以伴发,单纯通过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常不准确,且病原菌的准确分型可以指导临床用药,降低耐药菌的产生。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一些研究发现,GBV-C/HIV共感染可延缓HIV感染疾病的进程,然而也有一些研究得出不同的结论.本研究收集我国安徽省阜阳市HIV血清学阳性的既往献血员血浆标本,对其进行GBV-C感染的检测,研究GBV-C/HIV共感染与HIV病毒载量和CD4 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的关系.用RT-PCR和酶联免疫法检测,在203人中检出GBV-C感染52例,显示该人群GBV-C的感染率为25.6%,男性感染者(35例,67.3%)高于女性感染者(17例,32.7%).分析发现,GBV-C感染与未感染两组患者的CD4 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和HIV病毒载量数据均无统计学差异.本研究中的HIV-1感染者均未接受ART治疗,因而排除了治疗对疾病进展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HIV-1感染晚期的献血人群,GBV-C/HIV共感染对CD4细胞和病毒复制水平无显著影响.由于本研究对象中无HIV-1早期感染者,因而不能判断GBV-C在HIV-1感染的早期对疾病进展有无影响.  相似文献   

17.
STD门诊生殖器溃疡性疾病的病原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生殖器溃疡性疾病(GUD)的发病率、病因及其与HIV感染的关系。方法 用暗视野显微镜检查(D-F)、梅毒血清学试验(STS)、酶免疫法(EIA)检测HSV抗原和HD培养等方法检测322例生殖器溃疡标本中TP、HSV和HD,并进行血清HIV抗体检测。结果 在8 999例STD门诊患者中,GUD患者322例(3.58%,322/8 999);在322例GUD患者中,梅毒85例(26.4%,85/322),生殖器疱疹74例(26.09%,84/322),软下疳0例(0,0/322),病因不明的GUD为153例(47.52%,153/322);其中GUD患者的HIV感染率为1.86%(6/322),梅毒患者的HIV感染率为4.70%(4/85),生殖器疱疹患者的HIV感染率为1.19%(1/84),其他GUD的HIV感染率为0.65%(1/153)。比较三者的HIV感染率发现,梅毒的HIV感染率高于生殖器疱疹和其他GUD患者(4.70%vs1.19%,χ^2=0.24,P>0.05,OR=3.04,95%CI=0.31-29.93;4.70% vs 0.65%,χ^2=1.29,P>0.05,OR=5.63,95%CI=0.58-55.06),但两者差异无显著性;GH患者的HIV感染率与其他GUD患者的HIV感染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1.19% vs 0.65%,χ^2=0.00,P>0.05,OR=1.85,95% CI=0.11-30.00)。结论 在性病门诊中,GUD的主要病因为梅毒和生殖器疱疹,且存在混合性感染;梅毒与HIV的感染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8.
乙肝患者病变程度与病毒基因分型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基因分型与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65例经肝组织切片证实的急性轻型肝炎、轻度慢性肝炎(CHB)、中度慢性肝炎和重度慢性肝炎及肝硬化的乙肝患者血清进行基因分型。结果基因型以B型和C型为主,分别为12.1%和86.7%。C型中度慢性肝炎所占的百分比显著高于B型,而重度慢性肝炎在B型和C型中所占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基因C型感染者HBeAg阳性率显著高于基因B型感染者,而基因C型感染者中HBeAb阳性率显著低于基因B型感染者。结论C型HBV感染和乙肝病情加重有一定关系,而B型HBV感染者预后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9.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ghlyactiveantiretroviraltreatment,HAART)在延长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immunodeflciencysyndrome,AIDS)患者的生存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然而随着HIV感染者寿命的延长,AIDS痴呆综合征(AIDSdementiacomplex,ADC),其他非AIDS相关疾病,心血管病(cardiovasculardisease,CVD)也比较常见.这些各种疾病对脑组织中HIV-1DNA的影响在HAART后还未完全搞清楚.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澄清HAART后ADC以及其他HIV感染的并发症对AIDS病人脑组织中病毒载量的影响.本实验用定量PCR研究了13例AIDS病人脑组织尸检标本,这些病人死于AIDS并发症,除1例病人外,其他12例病人均从1995年开始接受HAART治疗,直到死亡.2例死于严重的CVD,脑组织中广泛的动脉粥样硬化(cerebrovascularatherosclerosis,CVA).5例AIDS病人死于ADC,6例AIDS人既无ADC,也无CVA.用定量PCR检测了病人脑组织6个部位(脑膜、前叶灰质、前叶白质、颞叶皮层下部、小脑和基底节)HIV-1DNA的含量并对其进行了比较.HAART后,与非ADC/CVA的AIDS病人相比,ADC的AIDS病人脑组织中HIV-1DNA含量明显升高.一个新的发现是,2例患有CVD,特别是CVA的病人,脑组织中,也同样检出高浓度的HIV-1DNA,这些病人并没有ADC的症状,这是首次报道CVA与脑组织中HIV-1病毒载量有关.研究表明,HAATR抗性的HIV病毒储存库可能存在于ACD患者脑组织的损伤部位及富含巨噬细胞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仍需要大量的CVA病例研究来证实后者.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旨在了解不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途径群体中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抗体情况,探讨HEV疫苗接种的必要性。采集HIV感染者的血清或血浆,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HEV IgG抗体、IgM抗体及抗原,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HEV核酸,Roche高纯化HIV-1核酸定量检测试剂盒(PCR荧光法)检测HIV感染者的HIV载量。比较分析不同HIV感染途径群体中HEV流行率的差别。结果显示,HIV感染者中HEV IgG抗体的阳性率为37.4%,静脉吸毒、成分献血和传播途径不明HIV感染群体的HEV 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9.3%、39.5%和30.4%。HEV核酸荧光PCR检测结果均为阴性。3种HIV感染群体之间HEV IgG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78,P0.05)。HEV IgG阳性与阴性感染者之间HIV载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提示,为保护HIV感染者免受HEV感染,应考虑接种HEV疫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