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7 毫秒
1.
目的:探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对卵巢癌患者癌痛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77例卵巢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9例)及对照组(38例)。对照组给予羟考酮缓释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苦参注射液,对比两组治疗前和治疗1个疗程后的疼痛数字评分(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治疗期间每人每天的羟考酮用量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NR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N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疲乏、恶心呕吐、疼痛、食欲丧失、便秘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每人每天羟考酮的用量、便秘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羟考酮可有效缓解卵巢癌的癌痛,降低羟考酮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盐酸羟考酮注射液用于腹部全麻患者术后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择期全麻下行腹部手术的患者60例。按照治疗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平均分为硫酸吗啡注射组(简称吗啡组)和盐酸羟考酮注射组(简称羟考酮组),每组30例。用药3、24、48 h后,采用VAS方法对患者进行疼痛评分。记录术后48 h内患者补救镇痛率以及患者对镇痛的满意度。记录72 h后患者恶心、呕吐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镇痛48 h内的不同时间点,两组间VAS评分、补救镇痛率与吗啡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羟考酮组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6.7%,显著低于吗啡组40.0%(P0.05),羟考酮组患者镇痛满意度显著高与吗啡组(93.3%vs.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羟考酮注射液的镇痛效果与硫酸吗啡相当,且可安全有效地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芬太尼透皮贴剂对吗啡不耐受晚期癌痛患者疼痛介质水平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02例吗啡不耐受晚期癌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1例。对照组予以氨酚羟考酮片治疗,研究组予以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比较两组的镇痛疗效,治疗前后血清疼痛介质、视觉模拟评分(VAS)、生活质量水平的变化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镇痛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6.27%vs. 68.23%,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P物质(SP)、前列腺素E2(PGE2)及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研究组以上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血清β-内啡肽(β-EP)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精神状况、心理状况、功能状况、生理状况及社会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且研究组以上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恶心呕吐、便秘、头晕嗜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芬太尼透皮贴剂对吗啡不耐受晚期癌痛患者的镇痛效果确切,能够调节疼痛介质表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是治疗晚期癌痛有效、安全的阿片类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叶酸、甲钴胺对脑血管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以及认知障碍的疗效。方法:112例脑血管病患者,用随机表法,将患者分为三个叶酸组、甲钴胺组和联合治疗(叶酸+甲钴胺)组。叶酸组口服叶酸5 mg(1次/天)。甲钴胺组予以甲钴胺口服500μg(3次/天)。联合治疗组联合用药,连续口服6个月。评价治疗前后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认知障碍评分。结果:治疗后,三组间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低于叶酸组和甲钴胺组(P0.05)。三组间认知障碍MMSE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钴胺组和联合治疗组治疗前后MMSE评分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但叶酸组治疗前后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认知障碍MMSE评分水平水平明显高于叶酸组和甲钴胺组(P0.05)。结论:叶酸联合甲钴胺能够改善脑血管病患者认知障碍评分,降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但叶酸对认知障碍无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低频脉冲电治疗仪联合木丹颗粒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9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甲钴胺片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木丹颗粒联合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BG、P2h BG及Hb Alc水平的变化情况,记录患者正中神经、腓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参照TCSS评分判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腓总神经及正中神经MCV、SCV均上升,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上升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CSS评分均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脉冲电治疗仪联合木丹颗粒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优于单用甲钴胺片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地佐辛与羟考酮在腹腔镜手术术后的镇痛与镇静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与B组各46例,A组分别在手术前后给予羟考酮,B组分别在手术前后给予地佐辛,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各时段的VAS(视觉模拟评分)及术后躁动发生情况。结果:A组患者术后6、12及24h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躁动发生率为15.22%,同B组28.26%比较,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羟考酮用于腹腔镜手术术后镇痛与镇静中,效果优于地佐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分析复方甲羟孕酮复合胶囊和替勃龙两种激素补充疗法治疗绝经期综合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选取来我院治疗的绝经期综合症患者100例,在知情同意基础上,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给予口服复方甲羟孕酮复合胶囊,对照组给予口服替勃龙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E2、LH及FSH水平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项临床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甲羟孕酮复合胶囊治疗绝经期综合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盐酸羟考酮对肠道肿瘤术后患者的镇痛效果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并行手术治疗的肠道肿瘤患者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羟考酮组及芬太尼组,每组各25例。羟考酮组患者于手术结束前15 min给予盐酸羟考酮5 mg静脉注射;芬太尼组患者于手术结束前15 min给予芬太尼50 ug静脉注射。两组术后分别启动盐酸羟考酮与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观察两组术后3 h(T_0)、6 h(T_1)、12 h(T_2)、24 h(T_3)、48h(T_4)视觉模拟评分(VAS)、Ramsey镇静评分变化;检测麻醉前、T_2、T_3、T_4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以及CD4~+、CD8~+、CD4~+/CD8~+、NK细胞水平,并对比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T_1、T_2时点羟考酮组Ramsey评分显著低于芬太尼组(P0.05),T_0、T_3、T_4时点两组Ramsey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T_2、T_3、T_4时点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6和IL-10较麻醉前均显著升高(P0.05),羟考酮组TNF-α、IL-6和IL-10显著低于芬太尼组(P0.05)。T_2、T_3、T_4时点两组患者CD4~+、CD4~+/CD8~+显著降低,CD8~+显著升高(P0.05),羟考酮组CD4~+、CD4~+/CD8~+显著高于芬太尼组,CD8~+显著低于芬太尼组(P0.05),T_2、T_3时点两组患者NK细胞显著降低,羟考酮组NK细胞显著高于芬太尼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头晕、皮肤瘙痒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羟考酮对肠道肿瘤患者免疫功能影响较小,适合肠道肿瘤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穴位敷贴法联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对中重度癌性疼痛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10月期间海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5)与研究组(n=45),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穴位敷贴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缓解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以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疼痛缓解率为66.67%(30/45),高于对照组的48.89%(22/45)(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SDS评分、S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睡眠、饮食、日常生活以及情绪等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恶心、头晕、排尿困难、便秘等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皮肤刺激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敷贴法联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可减轻中重度癌性疼痛患者疼痛程度,改善其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0.
林龙仔  陈鸿宾 《蛇志》2017,(3):311-312
目的观察坦度螺酮与艾司西酞普兰对帕金森病伴抑郁状态的作用及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帕金森病伴抑郁状态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给予度螺酮治疗,并采用帕金森病综合评分表(UPDRS)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为量化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4、6周UPDRS、HAMD指标变化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的UPDRS和HAMD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的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坦度螺酮的受体选择性高,能有效缓解帕金森病患者常见的情感症状(如抑郁状态)和明显改善帕金森病肌强直症状,且用药安全,是帕金森病伴抑郁状态患者有效抗抑郁剂。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盐酸氨基葡萄糖片联合玻璃酸钠治疗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TMJOA)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1月到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TMJOA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盐酸氨基葡萄糖片治疗,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关节疼痛情况,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最大张口度、张口VAS评分和张口偏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3.33%(25/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6.67%(17/3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张口VAS评分和张口偏斜显著降低,最大张口度显著增高,且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基葡萄糖片联合玻璃酸钠治疗TMJOA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丽珠肠乐及莫沙必利治疗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临床疗效。方法将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住院的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给予内科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丽珠肠乐及莫沙必利口服治疗,疗程1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79%)优于对照组(43%),治疗组治疗后出血、感染、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腹水并发症少于对照组。结论丽珠肠乐及莫沙必利治疗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临床疗效显著,预后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胃复春片联合西药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胃溃疡患者80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40 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和阿莫西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胃复春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TNF- 琢及IL-8 水平变化、临床疗效、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并采用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 AS)评定治疗前后的腹部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5),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幽门螺旋杆菌清 除率为97.50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0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0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0 %(P<0.05)。 两组治疗后的TNF-alpha、IL-8 浓度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胃溃 疡患者,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以胃复春片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缓解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症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20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曲普瑞林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联合曲普瑞林治疗,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雌二醇(E2)、癌胚抗原125(CA125)及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水平,对比两组治疗后疼痛视觉评分(VAS)、盆腔包块和用药停止后月经恢复情况、随访1年记录两组复发率及妊娠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盆腔包块和月经恢复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CA125、E2及MMP-1水平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后,观察组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显著,能有效降低复发率、提高妊娠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阿米洛利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清ox-LDL、炎症因子及MMP-9水平影响及其意义。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阿米洛利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及免疫透射比浊法分别测定两组患者血清ox-LDL、炎症因子及MMP-9水平,并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ox-LDL及MMP-9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6及hs-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米洛利能够降低脑梗死急性期患者ox-LDL、TNF-α、IL-6、hs-CRP及MMP-9水平,减轻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五味子煎剂对2 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清IL-2、IL-6 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门诊及住院的2 型糖尿 病病患者88 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4 例,予盐酸二甲双胍胶囊常规治疗,1 个月为一个疗程,治疗三个疗程;实验组44 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五味子15 g,日一剂水煎服,1 个月为一个疗程,治疗三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对比临床疗效及治疗前 后患者IL-2、IL-6 水平、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血脂(TC、TG及LDL)。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IL-2 明显升高,IL-6 水平明显降 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IL-2、IL-6 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 HbA1c 均有所降低,且实验组HbA1c 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脂均有所改善,且实验 组血脂较对照组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五味子能明显提高T2DM 患者血清IL-2 水平、降低IL-6 水 平,降低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及血脂水平,提高2 型糖尿病临床疗效,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采用椎体成形术和椎弓根螺丝钉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2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行经皮椎体成形术,对照组行椎弓根螺丝钉固定,术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前VAS评分、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VAS评分、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两组不良反应主要有伤口感染,症状复发,脊髓损伤,肺栓塞,恶心、呕吐等,观察组症状复发率,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行经皮椎体成形术具有疗效好,并发症少等特点,临床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小儿阻塞性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5月到2016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小儿阻塞性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72例,根据随机数字对照表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切除患儿肥大的扁桃体及腺样体,试验组实施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行为状况及VAS评分。结果:治疗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1.67%;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4.4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CBCL量表总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抑郁、社交退缩、多动、违纪及攻击各项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但是试验组各项评分及总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并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手术后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对小儿阻塞性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且对患儿损伤较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保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来我科就诊并采取保守疗法治疗的6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7例采用了电针、推拿、中频、牵引和功能锻练等综合疗法(综合疗法治疗组),32例仅采用了药物治疗(单纯药物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JOA评分及VAS疼痛评分,并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腰椎功能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综合保守治疗组的JOA评分明显高于单纯药物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综合保守治疗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降低程度明显高于单纯药物对照组(P0.05)。单纯药物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1.87%,而综合保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1.89%,较单纯药物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与单纯药物治疗相比,采用综合保守疗法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短期临床疗效更好,可更有效改善患者的腰椎功能并缓解其疼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